《男人與他的海》導演黃嘉俊:紀錄片是把鑰匙,讓觀眾開啟改變人生的那扇門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如果今天,就是活著的最後一天,那生命真正該追求的還會是成功、財富或名聲嗎?他是黃嘉俊。二十幾年前,年輕氣盛的他一心只想成為成功的電影導演。他想拍劇情片,渴望在影展得名,他要追隨李安的腳步,對未來是如此篤定。直到 1999 年,遇上 921 大地震,當年在台中當兵的他被派往災區,親手挖出一具具屍體…… 生命的無常與脆弱徹底改變了他,讓他決心成為紀錄片導演,拍攝更多小人物的真實故事。

挖出第一具屍體
才知道生命是無常的

那年,黃嘉俊在台中新社當兵。他才 25 歲,距離退伍只剩下一年。半夜,站完崗,就感覺到一陣天搖地動。那天是 9 月 21 日,台灣歷史上無法抹去的一道傷痕。

地震發生在凌晨 1 點 47 分 2 點半,他和軍中弟兄就抵達災區,挖出第一具屍體,老人家的身體都還是溫的。聽著倖存者哭天喊地,看著罹難者支離破碎,黃嘉俊深刻體會到:原來生命那麼脆弱。

他還記得,回到營區後,遇到一名灰頭土臉的老伯,受了傷不停咳嗽,黃嘉俊為他倒了一杯水,沒想到,老伯喝了幾口就吐血死了。抬頭一看,十公尺外的空地已堆放上百具遺體,「那就像人間煉獄。」

raw-image

那天救災到清晨,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果今晚我像他們一樣,沒逃過這場災難,就這樣走了、死了,那我過去不停追逐的又有什麼意義?」所謂成功、財富、名聲,竟在那瞬間變得一文不值。

退伍後,他沒有回去拍廣告,也不再只把拍電影劇情片當目標。那些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的時刻成為心中的養分。他聽見這些人的故事,見證了他們的脆弱與勇敢,從那刻起,黃嘉俊決定拍紀錄片,走進更多人的人生。這是一切故事的起點。

當紀錄片導演
像他注定要做的事

後來,他拍《飛行少年》說一群原生家庭不夠健全,被學校拋棄,內心傷痕累累的青少年,如何重新拼湊人生的拼圖。也拍《一首搖滾上月球》,紀錄六個罕病家庭裡的爸爸組一支搖滾樂隊,共同抵抗生命給的難題。

黃嘉俊的紀錄片題材,更從收、寄、領養的無血緣家庭議題,橫跨到身障人士,他的作品總有某種止痛效果,溫柔敘述著這些動人故事,帶領觀眾窺見想像之外的人生。

raw-image

怕沒辦法再進步了
還好有機會認識廖鴻基

幸運的是,黃嘉俊的作品陸續在金馬獎和台北電影節得獎,能力受到肯定。但他沒有開心太久,就立刻警惕自己:「我接下來的人生,是不是只能拍重複的東西?」違反動物的本性,跨出舒適圈是不容易的,還好,2016 年他認識了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那年,廖鴻基決定規劃「黑潮漂流計畫」。他要搭造一艘無動力方筏,從台灣尾,台東大武外海順著黑潮,由南往北一路漂到台灣頭蘇澳。

廖鴻基想把自己放逐到黑潮上頭,將所有感受化為文字,讓更多人能認識這條對台灣來說非常重要的洋流,所以想找位專業紀錄片導演來側拍這場瘋狂的冒險。他需要黃嘉俊。這兩個差了 17 歲的男人像是相見恨晚,二話不說便一起在海上漂了七天。

raw-image

經歷海上漂流
才發現人一無所有

活動結束後,他們進入花蓮港,準備上岸,廖鴻基向他道謝與道別。但經歷這七天的漂流,黃嘉俊發現,在海上,其實人一無所有。

沒有工作、沒有人際壓力、沒有手機訊號干擾,終於可以很全然地與自己相處。他凝視海上每一刻景象變化,巧遇鯨魚和成群海豚……面對一望無際的海洋,有很多的想像是過去沒有的,再次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後,他有了新的靈感。回到陸地,黃嘉俊開始拍攝下一部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

想拍海洋議題
卻意外探討爸爸身後沒人看見的犧牲

raw-image


《男人與他的海》的主角,是兩個生在不同世代,卻同時選擇海洋當作生命舞台的男人──作家廖鴻基,還有台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

廖鴻基在三十幾歲時,因為受不了人跟人之間過度緊密的拉扯關係,所以逃到海上,成為作家。但夢想的背後,是他放棄婚姻,被迫跟最愛的女兒分隔兩地。這件事是他二十多年來心裡最大的缺口,是生命的遺憾。他必須花很多時間去修補父女間的情感。

raw-image

金磊,和廖鴻基不同。他不想要因為自己的理想,而自私拋棄或犧牲孩子,所以毅然決然放下相機整整三年,陪在孩子身邊,當個稱職的爸爸。看著其他攝影師不斷進步,自己卻被困在家裡,他每晚失眠,只能瞪著天花板,想著這樣的日子到底還要過多久?

夢想與家庭間的拉扯,總有一方得付出代價,做出犧牲。

為人父的男人啊
委屈也只能往肚裡吞

從《一首搖滾上月球》到《男人與他的海》,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那就是台灣男性情感的描繪。

為什麼都以男人當主角?黃嘉俊頓了頓,「因為 921 大地震那時候,我從受災戶身上看到男性的脆弱,發現在那個當下,負責扛起責任的反而是女人……」這樣的震撼悄悄埋藏在心裡,20 年過去,反應在他的作品,「男性從小就被很多包袱、標籤還有世俗期待束縛,例如男人有淚不輕彈、男兒當自強,整個社會都在要求男性不該隨便示弱。」

「他們愛也不會講,委屈也不會講,眼淚只能往肚子裡吞,男人不會表達情感,那會有很多問題。」所以他不停地拍,只希望這些男人們能更勇敢,試著說出自己的內心狀況。

raw-image

回過頭看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投入影像創作這件事,十多年的時間也已經過去,細數這些年的作品,才發現它們都是緊密扣合的。

921 的震撼教育,重塑了黃嘉俊的人生觀,讓他踏上紀錄片導演之路、關注男性議題,甚至當時在軍中認識來自不同出身背景的同袍,也成為《飛行少年》一部分的靈感來源。這樣看來,經歷過 921 彷彿就是為了讓他創作出這些作品。

很多人問過他: 「導演你拍過那麼多人,一定很有經驗,可不可以告訴我,人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比較好?」面對這樣的問題,他笑說自己不是心靈大師,但隨後又認真起來回答,「人會對生命有很多的困惑,是因為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在這種狀態,唯一的方法,就是去看看別人是怎麼活著的。」

試著打開心門,與更多不同的人接觸、交流、對話, 走進他們的生命裡,才有機會看到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是怎麼面對生命的課題與挑戰。

raw-image

人生無常,生命苦短,採訪那天,他也這樣鼓勵我們:「這世界很大,但如果沒有親臨現場,這些世界對你來說是不存在的。就像看電影,看東加的大翅鯨,你覺得很美……如果它能打動你,讓你踏出去,真的有一天也去東加,在水裡跟大翅鯨共游,那這個世界才是真實的!」紀錄片導演這個角色的價值也許就在這裡吧。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會是一把鑰匙,讓看過的人能夠去開啟那道足以改變人生的門。


採訪結束後,我們一邊收著器材,一邊跟導演閒聊,談到原本預計在今年 5 月 29 日上映的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因疫情的關係,要延到明年才能跟觀眾見面,總覺得非常遺憾,但導演只是笑笑著說,這樣也好,花費這麼多心力拍的作品,總不能硬要如期上映,但沒人進戲院看吧,多出來的時間,他也終於能夠好好在家陪陪女兒,總之,今年最重要的事是好好的活下去!
是啊,活下去,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琬的沙龍
6會員
16內容數
先據實以告。 1. 在接觸採訪前,我曾懷疑自己討厭人類 2. 至今仍不習慣被稱做記者 3. 如果硬是要為一切下個註解,那我大概是有社交恐懼症狀的,聽故事並說故事的人
王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4
很多人說,器官捐贈是在延續大愛,但對移植醫師而言,器捐只是為了救治病人,經過評估後,在當下最適合的治療方式。當病人器官衰竭,內科治療已經無法挽救生命,或無力維持基本的生活品質時,器官移植,可能就是唯一的活命辦法。劉君恕是北榮的兒童外科醫師、器官移植外科主任,是活體肝腎移植的權威。
Thumbnail
2022/05/14
很多人說,器官捐贈是在延續大愛,但對移植醫師而言,器捐只是為了救治病人,經過評估後,在當下最適合的治療方式。當病人器官衰竭,內科治療已經無法挽救生命,或無力維持基本的生活品質時,器官移植,可能就是唯一的活命辦法。劉君恕是北榮的兒童外科醫師、器官移植外科主任,是活體肝腎移植的權威。
Thumbnail
2022/05/07
「一個社會上下各層都走過一圈的人」胡勝傑在臉書上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他生在單親家庭,從小背負龐大的經濟壓力,體會過同儕霸凌、師長的言語羞辱,還有走在路上,就會被迎面而來的陌生人罵「醜八怪」的日子,但他不願就這樣被擊垮。他在大學四年內用盡全力,達成無數豐功偉業,成為系上傳奇,一切都只為了證明自己。
Thumbnail
2022/05/07
「一個社會上下各層都走過一圈的人」胡勝傑在臉書上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他生在單親家庭,從小背負龐大的經濟壓力,體會過同儕霸凌、師長的言語羞辱,還有走在路上,就會被迎面而來的陌生人罵「醜八怪」的日子,但他不願就這樣被擊垮。他在大學四年內用盡全力,達成無數豐功偉業,成為系上傳奇,一切都只為了證明自己。
Thumbnail
2022/05/06
我希望你先回想最近一次到廟裡拜拜的場景。你想起的,也許是香爐旁裊裊的白煙,也許是懷著心事,跪地蹙眉,望著遠方神像的香客。但除此之外,你曾在向神明傾訴最後一個心願後,停下腳步,留意梁柱和牆面上的彩繪圖騰?在意識到自己對近在咫尺的文化藝術視若無睹那刻,心中起了非常強烈的念頭,我想和寺廟彩繪的匠見一面。
Thumbnail
2022/05/06
我希望你先回想最近一次到廟裡拜拜的場景。你想起的,也許是香爐旁裊裊的白煙,也許是懷著心事,跪地蹙眉,望著遠方神像的香客。但除此之外,你曾在向神明傾訴最後一個心願後,停下腳步,留意梁柱和牆面上的彩繪圖騰?在意識到自己對近在咫尺的文化藝術視若無睹那刻,心中起了非常強烈的念頭,我想和寺廟彩繪的匠見一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人生第一個最深刻的「死亡」,是19歲那年。還記得我才剛忙完一個大學營隊,正坐在公車上最後面、最左邊的位置。突然間,我竟接到朋友們的接二連三打來的電話。我的人生知己過世了。
Thumbnail
我人生第一個最深刻的「死亡」,是19歲那年。還記得我才剛忙完一個大學營隊,正坐在公車上最後面、最左邊的位置。突然間,我竟接到朋友們的接二連三打來的電話。我的人生知己過世了。
Thumbnail
正當圓周和我討論着因應《給十九歲的我》引爆的風潮,是不是該邀張導演講幾句之際,《KJ音樂人生》的主角黃家正8000字長文大爆拍攝和公映內幕。這位我崇拜多年的紀錄片導演𣊬間崩盤。 「我剛剛聽同事講張導演,他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還抱怨自己拍電影好辛苦。」圓周沒指明同事是誰,我大約猜到是那位會把采風電
Thumbnail
正當圓周和我討論着因應《給十九歲的我》引爆的風潮,是不是該邀張導演講幾句之際,《KJ音樂人生》的主角黃家正8000字長文大爆拍攝和公映內幕。這位我崇拜多年的紀錄片導演𣊬間崩盤。 「我剛剛聽同事講張導演,他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還抱怨自己拍電影好辛苦。」圓周沒指明同事是誰,我大約猜到是那位會把采風電
Thumbnail
以難民作為題材,不論是鏡頭或是內容的拿捏都可以感受到《白日青春》想帶出的一絲溫暖守望,不落窠臼的淪為一曲沉痛、沉重的難民輓歌。 遠方漸漸浮起一片魚肚白,或許,只要朝著指南針的方向,終能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落地,生根。 我想,這就是《白日青春》給流離失所難民的和煦祝望。
Thumbnail
以難民作為題材,不論是鏡頭或是內容的拿捏都可以感受到《白日青春》想帶出的一絲溫暖守望,不落窠臼的淪為一曲沉痛、沉重的難民輓歌。 遠方漸漸浮起一片魚肚白,或許,只要朝著指南針的方向,終能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落地,生根。 我想,這就是《白日青春》給流離失所難民的和煦祝望。
Thumbnail
與台灣有著深刻連結的歷史為背景,描繪出現在身處和平的人們難以想像的遭遇與過往,看似充滿戲劇下的各種奇特經歷,卻在看到原作之名會赫然發現這些都曾真實存在。然而這是一部悲傷卻充滿溫暖的故事,也是讓人深深體會到家鄉與身分認同的一部感人之作。
Thumbnail
與台灣有著深刻連結的歷史為背景,描繪出現在身處和平的人們難以想像的遭遇與過往,看似充滿戲劇下的各種奇特經歷,卻在看到原作之名會赫然發現這些都曾真實存在。然而這是一部悲傷卻充滿溫暖的故事,也是讓人深深體會到家鄉與身分認同的一部感人之作。
Thumbnail
以紀錄片影視頻台為出發點的Giloo近期挑選七部台灣新銳導演的短片,三十分鐘內不同的觀點、故事還有表達的意涵。不管是別有新意還是讓人尷尬,都可以看出台灣影視內容在這幾年所著重的方向,與在新生代導演所關心的議題,而用自己的鏡頭來敘述的台灣故事。
Thumbnail
以紀錄片影視頻台為出發點的Giloo近期挑選七部台灣新銳導演的短片,三十分鐘內不同的觀點、故事還有表達的意涵。不管是別有新意還是讓人尷尬,都可以看出台灣影視內容在這幾年所著重的方向,與在新生代導演所關心的議題,而用自己的鏡頭來敘述的台灣故事。
Thumbnail
如果今天,就是活著的最後一天,那生命真正該追求的還會是成功、財富或名聲嗎?他是黃嘉俊。二十幾年前,年輕氣盛的他一心只想成為一名成功的電影導演。他想拍劇情片,渴望在影展得名,他要追隨著李安的腳步,對於未來是如此篤定。直到1999年遇上921地震,當年他在台中當兵,被派往災區,親手挖出一具又一具屍體。
Thumbnail
如果今天,就是活著的最後一天,那生命真正該追求的還會是成功、財富或名聲嗎?他是黃嘉俊。二十幾年前,年輕氣盛的他一心只想成為一名成功的電影導演。他想拍劇情片,渴望在影展得名,他要追隨著李安的腳步,對於未來是如此篤定。直到1999年遇上921地震,當年他在台中當兵,被派往災區,親手挖出一具又一具屍體。
Thumbnail
高中課文選錄廖鴻基〈丁挽〉,像極《老人與海》,在捕魚過程中,流露的是海洋之於他生命的意義。他說:「海岸是我們的一部分,不是邊陲角落,這個海島卻一直集體背對著海。」只有出了海,才發現陸地多狹小
Thumbnail
高中課文選錄廖鴻基〈丁挽〉,像極《老人與海》,在捕魚過程中,流露的是海洋之於他生命的意義。他說:「海岸是我們的一部分,不是邊陲角落,這個海島卻一直集體背對著海。」只有出了海,才發現陸地多狹小
Thumbnail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是一部糙到很有意思的紀錄片,這種糙並非新手上路的糙,而是有意而為的的糙,作為藝術家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曲,賈樟柯用別人的話來說自己的話,用別人的話來說自己的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國尤其安全,而這是他拍劇情片拍的再怎麼厲害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因為劇情片講的話都得算導頭上。
Thumbnail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是一部糙到很有意思的紀錄片,這種糙並非新手上路的糙,而是有意而為的的糙,作為藝術家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曲,賈樟柯用別人的話來說自己的話,用別人的話來說自己的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國尤其安全,而這是他拍劇情片拍的再怎麼厲害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因為劇情片講的話都得算導頭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