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消失的那一刻:幸運的空氣人

2022/05/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01
結束與好友的晚餐,擁抱道別,獨自走回朋友所在的公寓。G和K出去吃飯了還沒回來,交代我可以拜託S開門。載回通訊軟體,登入,斟酌措辭,發送,S很快回應,他也不在。
鐵門開著有兩人在等,我東張西望,緩緩靠近,又有兩人騎車過來,我欲言又止地卡在兩組人中間,確認了其中一人是G他們的室友ㄩ,其餘三人是ㄩ的朋友,ㄩ也認出了我。最後我跟著他們一起進去了。
這過程非常快速,從S回覆到我回S說我看到ㄩ了(所以問題已解決)之間沒有什麼時間差。化身空氣那樣溜進去,令人鬆一口氣的幸運,我十分珍惜,也因此相信自己的幸運。不只公寓,得到進入大學的資格時感覺也像這樣。
而進入後,感到那是落單的時刻。一個人在家裡時不覺得,因為沒有對照。只有自己的時候,不與他人比較是很簡單的事情。那天的早晨愉快得不可思議,天上掉下來的一樣。夜晚於是作為平衡,低落下來。
正是那一刻,K他們養著的貓緩緩向我走來,內心頓時感到安慰。下一刻,ㄩ走進我借住的房間裡,把貓抱走。「你要把貓抱去哪裡呀~」我柔聲問,ㄩ沒有回答,轉身就走,繼續對朋友說話,隱約聽到ㄩ說:「牠是我房間的一部分。」
可能有什麼誤會,她只是無暇顧及。「不可能沒聽到啊。她有聽到,但選擇不回應你。事情就是這樣。」電話裡好友說。走廊很亮,房間黯淡,多虧了ㄩ我才能進來。空氣般地進來,就空氣般對待。
「我感覺她把貓當成道具。」後來我說。G回來後跟ㄩ的對話中證實了這件事。我沒想到,還真的就是這樣,貓是他們的拍攝道具。鏡頭照不到之處,我彷若也成了佈景,在小說般的時刻。
後來ㄩ友善地對我道晚安,我也柔聲回應。
02
有些事情就當作空氣,不是壞事。愛像是空氣,只要我們活著就必定伴隨,無需費力尋求,我相信。有人說愛情並不等於愛,愛情就是愛情,我也相信。B認為愛情是隨機事件,而我認為把它當空氣會更好。
「要先當朋友,沒錯,這很重要。妳看,以我為例,他沒有要追我,把我當朋友,所以才跟我講很多有的沒的,那些事情讓我一點都不想跟他交往。如果今天他要追我,他不對我講那些,我可能就會喜歡他,跟他交往,而崩潰和痛苦就是必然的。沒被看上是莫大的幸運,是避開了一場劫難。」
這是跟高中同學在咖啡廳聊天的結尾。我很滿意自己的詮釋,回去之後還跟好友在電話裡重述一次,就算好友表示:「劫難本來就不存在啊。」,也毫不在意。帶有個人色彩的詮釋能夠強化我的信念:我是幸運的。對此我心懷感恩。
真希望我可愛的老同學知道,妳很好,妳永遠都能夠選擇。對方有他的選擇,也很好,不要懷疑是自己不好。寫到這裡,我倒覺得友誼更珍貴。目的性太重的試探,總覺得只是用標籤來評估對方,而非真正地看見和認識彼此。我們生而為人的存在,自身的價值不取決於這些啊。
將自身價值維繫於此,似乎即是「為什麼愛讓人受傷?」的解答之一了,(副標題: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不過在那位社會學家的論述中,正是因為對方看見的我不再是性別與階級,而是個人,於是他的選擇所反映的,就是我在他眼中的價值,這就是喪失自我價值感的原因。
社會學家告訴你的是,「那不是你的問題。」,她將批判矛頭指向愛情領域中的心靈療癒、情緒管理、心理諮商產業:把問題歸咎於童年創傷,無助於看見問題真正的根源,並不在個人身上。社會學背景的學長建議:與經典對話,不要看心理學自助書籍(他沒說為什麼)。
畢業後的我,就此丟下政治正確的包袱。擺脫束縛,反正我不當知識分子。我需要什麼,那我就會去做。我想看什麼就看什麼,那是我的需求,又不丟臉。停止受到爭論的影響是我做過最正確的事之一。
就像另一位社會學家說的:「最重要的,是你。一直都是你。」只要你覺得好,那就好了。我能好好說出自己的話,那就好了。就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沒關係的。空氣不會讓人受傷,你看我現在不也好好的。
Nineveh
Nineveh
尼特存活週記、尼尼微寫給自己的信、前玻璃妄想症的靈魂存放處。停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