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失去的第2個資產:時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母親失去的第2個資產:「時間」

女性相對於男性更重視"家庭的歸屬感",

也因為"歸屬感",就算再辛苦,

大部份的媽媽都願承受"甜蜜的負擔"。

身為母親之後,感覺最深刻的就是:沒有自己的時間

「有孩子後,沒有一天睡飽! 照顧到半夜,孩子哭,自己也跟著哭!」

「都沒時間去弄頭髮,乾脆直接剪短頭髮」

「以前每天都會閱讀,現在有時間吃飯,就要偷笑了」

「同事下班,都是在討論去哪家網紅介紹的餐廳吃飯,我則是要想,今晚的晚餐要吃什麼? 明天早餐的吐司還沒有買!! 孩子的美勞用具還沒有買!!」

成為母親之前,自己凡事皆有規劃、有目標、執行力強,一人飽全家飽。

成為母親之後,「不可控的情況」變成是常態,很多事,不是自己一人說了算。

受挫、崩潰、情緒失控,接踵而至。

我母親之前是保母,當時我為了幫家裡還債,

白天工作,晚上要跟母親輪流顧小寶寶

所以,照顧新生兒,我比同期新手媽媽更有經驗,

但是,我還是倍感挫折,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失去對時間的掌控權。

失去對時間的掌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自己的"身體健康"

睡眠不足直接影響”情緒的穩定性”

不穩定的情緒則影響”育兒品質”

不乏有媽媽最終情緒崩潰,對自己的寶寶尖叫。

有情緒穩定的母親,才能有快樂、幸福的寶寶。

故不管是"全職母親" 或 "職業母親"

找回"時間的掌控權",是當務之急。

在做全生涯財務規劃時,協助媽媽們找回

時間的掌控權 有時比找到 人生價值 還重要

以下是我在問診時,最基本、簡單的步驟

提供新手媽媽們參考:

步驟一:先觀察、記錄自己及先生2~3天的生活作息。

步驟二:與先生討論,在一天的時間裡,

規劃出彼此各別皆要有一段完整的me time(30分鐘~1小時不等)

步驟三:找出可靠的代理人,可以是保母、親朋好友。

步驟四:隨著寶寶的成長,計劃必須滾動式調整,並非一成不變

Me time注意事項:

  1. 盡量安排在白天,而非晚上,因為妳一定會想"追劇",而非好好睡一覺,追劇可安排在假日,而非平日
  2. 與好朋友喝杯咖啡聊聊天
  3. 做一些讓身、心、靈真正能休息的事:冥想、瑜珈、散步、慢跑,甚至睡覺
  4. 最好能暫時離開家,若不行,待在家時,就得忍著不幫忙,專注在自己預先規劃的事情當中。

還有很多,有效安排"媽媽時間管理"小技巧,

例如:

  1. 如何妥善使用"零碎時間"及"完整時間"
  2. 如何斷、捨、離
  3. 善用"馬斯洛"理論

歡迎"新手媽媽"加line彼此交流、打氣。

願天下母親,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


全方位財務分析諮詢:

LINE: yafeng589

Instagram:: @yafeng0858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afeng0858

e-mail: yafeng0858@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雅鳳-金錢整聊師的沙龍
6會員
12內容數
金錢的多寡, 只能決定個人生活的方式, 卻無法保證你是否真正幸福。 財務務規劃的目的, 在於幫助每一位客戶, 活出生命的本質, 而非只是計較金錢多寡。 若能有效地配置, 將之轉換成一個個 "自己喜愛的樣子" 錢,將在你有生之年, 就能轉換成為一個個 幸福的回憶、 豐盛的能量、 美好的傳承。
2023/05/12
多數人的“財務防護網”都有破洞 一般人提到"風險管理",直接想到#保險 小病小痛,3~7天休息吃藥就可回去上班, 但是,若發生"重大疾病""意外事故", 那就不是3~7天可以痊癒的。 屆時,工作收入中斷,但家裡/日常開銷卻一如往常要支付 除非你是"#郭董"(本身就可以開一家保險公司了
Thumbnail
2023/05/12
多數人的“財務防護網”都有破洞 一般人提到"風險管理",直接想到#保險 小病小痛,3~7天休息吃藥就可回去上班, 但是,若發生"重大疾病""意外事故", 那就不是3~7天可以痊癒的。 屆時,工作收入中斷,但家裡/日常開銷卻一如往常要支付 除非你是"#郭董"(本身就可以開一家保險公司了
Thumbnail
2023/05/09
每年5月雖然有"母親節", 但很難開心得起來, 因為, 5月份也是"報稅月" 除了"綜合所得稅"、還有"房屋稅", 😭我的錢錢~~~ 今天來談#房屋稅 #金錢整理的客戶常問: 明明買的是同時期蓋的房子, 為什麼房屋稅差那麼多? 👉因為#房屋稅是"地方稅", 什麼意思呢? 「
Thumbnail
2023/05/09
每年5月雖然有"母親節", 但很難開心得起來, 因為, 5月份也是"報稅月" 除了"綜合所得稅"、還有"房屋稅", 😭我的錢錢~~~ 今天來談#房屋稅 #金錢整理的客戶常問: 明明買的是同時期蓋的房子, 為什麼房屋稅差那麼多? 👉因為#房屋稅是"地方稅", 什麼意思呢?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先成為自己,才成為母親」-我跟自己這麼說 第一個母親節才剛生產完,還待在月中,還不是很能理解「母親」的意義,還在想著要拼72小時母嬰同室才能拿到獎勵的尿布,還在為著女兒喝不到母奶體重上不去黃疸降不下來而哭泣,還在想著之後到底工作與孩子如何平衡,但都是想著孩子、家庭,而不是先照顧自己的身體、心理。沒
Thumbnail
「先成為自己,才成為母親」-我跟自己這麼說 第一個母親節才剛生產完,還待在月中,還不是很能理解「母親」的意義,還在想著要拼72小時母嬰同室才能拿到獎勵的尿布,還在為著女兒喝不到母奶體重上不去黃疸降不下來而哭泣,還在想著之後到底工作與孩子如何平衡,但都是想著孩子、家庭,而不是先照顧自己的身體、心理。沒
Thumbnail
一個媽媽,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媽媽,最缺乏的不是錢、不是愛,而是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 懷胎二百八十天,最少有一半時間處於膽戰心驚狀態,擔心聽不到胎心、憂慮胎兒發育不正常、害怕胎兒被臍帶纏頸……又最少有一半時間身體承受著各種不適,孕初期的孕吐、暈眩,孕中期的胃脹、抽筋,孕後期的水腫、恥骨痛,還有沒完
Thumbnail
一個媽媽,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媽媽,最缺乏的不是錢、不是愛,而是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 懷胎二百八十天,最少有一半時間處於膽戰心驚狀態,擔心聽不到胎心、憂慮胎兒發育不正常、害怕胎兒被臍帶纏頸……又最少有一半時間身體承受著各種不適,孕初期的孕吐、暈眩,孕中期的胃脹、抽筋,孕後期的水腫、恥骨痛,還有沒完
Thumbnail
扣除懷孕十個月,正式當媽的日子,也滿七個月了,這段期間從一開始育兒的崩潰,到現在算是上手的可以。 或許你會說,當媽理所當然就要放棄很多事情,等等,你知道你在說什麼話嗎?當媽媽難道就要失去自己?這都什麼年代了! 我們都要當個快樂媽咪。
Thumbnail
扣除懷孕十個月,正式當媽的日子,也滿七個月了,這段期間從一開始育兒的崩潰,到現在算是上手的可以。 或許你會說,當媽理所當然就要放棄很多事情,等等,你知道你在說什麼話嗎?當媽媽難道就要失去自己?這都什麼年代了! 我們都要當個快樂媽咪。
Thumbnail
在年輕的時候,是因為諗書與工作,霸佔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總覺得自己不自由。然而,在成為母親後,我才明白以前的生活是多麼的自由。 首先要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沒法擁有完全的自由,我們擁有的都是相對的自由。
Thumbnail
在年輕的時候,是因為諗書與工作,霸佔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總覺得自己不自由。然而,在成為母親後,我才明白以前的生活是多麼的自由。 首先要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沒法擁有完全的自由,我們擁有的都是相對的自由。
Thumbnail
都說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我原本也很在意這個「保存期限」,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過期」了,過了所謂的「父母賞味期」。 但漸漸地,開始懂了,也是要常常讓自己保持「新鮮」,才不會持續用「老掉牙」的方式去愛,才不會誤把「索取」當成「愛」。
Thumbnail
都說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我原本也很在意這個「保存期限」,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過期」了,過了所謂的「父母賞味期」。 但漸漸地,開始懂了,也是要常常讓自己保持「新鮮」,才不會持續用「老掉牙」的方式去愛,才不會誤把「索取」當成「愛」。
Thumbnail
母親失去的第2個資產:「時間」 女性相對於男性更重視"家庭的歸屬感", 也因為"歸屬感",就算再辛苦, 大部份的媽媽都願承受"甜蜜的負擔"。 身為母親之後,感覺最深刻的就是:沒有自己的時間 「有孩子後,沒有一天睡飽! 照顧到半夜,孩子哭,自己也跟著哭!」 「都沒時間去弄頭髮,乾脆直接剪短頭髮」
Thumbnail
母親失去的第2個資產:「時間」 女性相對於男性更重視"家庭的歸屬感", 也因為"歸屬感",就算再辛苦, 大部份的媽媽都願承受"甜蜜的負擔"。 身為母親之後,感覺最深刻的就是:沒有自己的時間 「有孩子後,沒有一天睡飽! 照顧到半夜,孩子哭,自己也跟著哭!」 「都沒時間去弄頭髮,乾脆直接剪短頭髮」
Thumbnail
身為女人,我們都該溫柔地放過自己 好幾個夜裡我抱著孩子痛哭 『有了孩子後,我的生活好像回不去了』
Thumbnail
身為女人,我們都該溫柔地放過自己 好幾個夜裡我抱著孩子痛哭 『有了孩子後,我的生活好像回不去了』
Thumbnail
回顧之前最後一篇發文的文章,停留在去年11月,一轉眼的功夫已經超過三個月,明明常打開方格子,偏偏就是無法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當了媽媽後,除非真的有錢請保母、或是有神隊友要不然就是超強長輩後援,否則,要順利地往前走,談何容易。而有時候就算上述條件具備,大部分小孩子還是比較黏媽媽。
Thumbnail
回顧之前最後一篇發文的文章,停留在去年11月,一轉眼的功夫已經超過三個月,明明常打開方格子,偏偏就是無法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當了媽媽後,除非真的有錢請保母、或是有神隊友要不然就是超強長輩後援,否則,要順利地往前走,談何容易。而有時候就算上述條件具備,大部分小孩子還是比較黏媽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