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劉願》我的存在只是姊姊的「證物」?災難倖存者究竟可不可以擁有純粹的幸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若只有我一個人忘了這一切,過著輕鬆自在的生活,根本不公平。或許,我應該成為一個有懼高症的人,應該成為心懷愧疚的人,應該要關心救了我的大叔的生活背景的人。
近期對韓國文學小說的需求到了一種需索無度的程度,一連讀了好幾本優秀的文學獎小說作品,深深著迷其中,一本讀過一本,完全不可自抑。赫然發現這些小說不論題材是什麼,都有著一個共同點:故事裡的角色皆有深刻的自我剖析、強烈的「自反」能力,哪怕在深挖內在的同時往往伴隨著黑暗的無所遁形,可是這樣過程中所顯現出頑強的生命力,頻頻觸動著我心底深層的靜湖,激起綿長而深沉的漣漪。
今天想分享的《劉願》也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劉願》是作家白溫柔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作品,在2019年獲得創批青年文學獎優勝、2020年獲得第44屆今日作家獎,獲得評審一致的盛讚:「令人難以置信這是第一部小說,她成功塑造了立體的角色、完美的結構與絕妙的兩難境地。」
《劉願》講述12年前的一場公寓大火,被機智的姊姊裹著棉被丟下大樓、幸運地被一位熱心的大叔拯救的女孩—劉願的故事。劉願能安然地成長,賴當年姊姊捨命與大叔承受終生的跛足之痛所賜。但她的生命因此一直籠罩著晦暗的陰影,她不能全然地開心,又不能意志消沉,因為她必須連同姊姊的生命,加倍努力的活下去。她在眾人憐惜與審視中成長,身旁的人對她的關注似乎脫離不了對逝去姊姊影子的懷念與探詢,讓她逐漸產生自我存在的懷疑,莫非自己只是姊姊善良的證物?跛足大叔藉相救一事,頻頻向父母借錢,讓她又恨又罪惡?為什麼他們明明是自己該感謝的人,卻讓她的人生那麼不堪呢?
作家 白溫柔(백온유)/ 《劉願》(유원)韓國原版書封 | 圖片來源 창비
《劉願》這部作品,深刻地描寫了「倖存者」的矛盾心理與「自我存在」議題的探討與自反,伴隨著沉重的故事,我們透過劉願的成長逐漸找到希望的出口,也獲得自由的喘息。一起來看以下關於本書的動人且發人深省之處!

▌倖存者內疚—我不該活得那麼好、不該安然無事

我一直都覺得我不該活得那麼好……每當想太多變得無力時,我會想說是不是把腦袋放空、像機器人一樣不要想太多,只輸入正確答案就好,問題是否就能迎刃而解? (P107)
在眾目睽睽之下成長的劉願,那些眼光五味雜陳,有憐憫、有安慰、有悲傷與懷念、也有著無度的寬容,但在種種目視下成長的劉願,雖然在每個瞬間都獲得許多善意與關懷,卻始終對自己的「安然無恙」有著濃烈的罪惡感。這樣的罪惡感,讓她無法像個無事的人、平靜地滙入她所該有的年紀與該年紀應有的群體,她兀自地表現優秀,企圖追隨著優秀姊姊的腳步,卻輾轉在每個想要喜愛自己的時分,陷入深深的懷疑:「我是不是不該活得那麼好?」
每每劉願在「走向幸福」與「不該幸福」的交叉路口徘徊的時候,都可以感受到一股鬼魅般揮之不去的陰影,壟罩著她的生命,使她窒息。根據智庫百科對於「倖存者內疚」的描述,指:「一個人認為從創傷事件中倖存的自己是有過錯的。我們因為自己的倖存而感到困惑和內疚,甚至寧願是自己遭逢不幸。」
當周遭的人藉著劉願緬懷著姊姊的時候,無疑地是又在她身上劃下一道傷口。感觸最深的是姊姊生前摯友信雅,雖總體貼且不辭辛勞地慰問著劉願一家,可卻在劉願的心底種下了雜揉恨與悲傷的毒瘤。小說裡劉願一人閱讀信雅的部落格,讀到信雅寫下關於姊姊的種種緬懷,下定決心不再閱讀她的部落格,因為她深怕自己終究會憎恨姊姊或是信雅。劉願是如此害怕搞砸自己這個姊姊犧牲換來的生命,可是同時也為姊姊的逝去深深內疚著,這樣的內疚越滾越大最終接近於恨。
面對無法被扭轉的過去,倖存者背負的不僅僅是逝去親人的傷痛,還有對於自己生命懷疑與沒能保護他人的愧疚感。這種折磨通常伴隨著軀體的不適,例如:失眠、恐懼、噁心等,需要近一步的治療。倖存者面對心底的愧疚壓力,唯有透過接納自己的情緒、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才能慢慢走到恢復的路上。

▌消失的人生—我是不是應該付出我所有的人生來感謝大叔?

每當我想要更喜歡自己的時候,只要想到大叔救了我這件事,我就會開始冒出遲疑的念頭。我真的可以嗎?(P118)
在災難中奮不顧身承受劉願的體重的大叔,用自己一生的跛行與骨頭斷裂換來劉願的安然無恙。大叔的義舉,獲得了四方的贊助、社會的讚許,可他時不時拜訪劉願家向父母借錢,讓劉願產生了巨大的壓迫感與憎惡。
看著大叔失去健全的人生,讓劉願時常徘迴於痛苦愧歉與困惑之中:難道她也要借錢給大叔才得以償還嗎?難道她要用一生來滿足大叔的索求才可以嗎?漫無盡頭的負擔感,終於在大叔提出要一起上電視節目,展現出逆境重生的勵志故事之後,將劉願擊潰。劉願在對於大叔的感謝之中,產生了矛盾的恨意。
負罪感不會因為說了對不起就結束,而是像併發症一樣逐漸蔓延。羞愧感、自責感、憂鬱。在下意識自我保護的驅使下,讓我對於自己的憤怒轉化為對他人的憤怒。(P249)
當劉願鼓起勇氣,告訴大叔自己沒有辦法承受電視節目拍攝的負擔,隨之蔓延的負罪感讓她再次為了讓大叔殘疾一事道歉,她為大叔的不幸感到既痛苦又憤怒,卻只能氣若游絲地表達自己的不堪負重。談話結束,她與大叔分別在大雨滂沱的咖啡廳前的場景,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叔叔似乎在思考著該說些什麼話。我聽著雨聲,等待著。「你……一點都不重。只是……人的身體本來就很脆弱,通通忘了吧。」說完後,大叔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繼續向前走。(P253)
大叔最後對劉願說的話,如同他12年前反射向前、不顧後果的撲救,充滿著原始的良善與誠實。也是閱讀到這一個段落,讓我驚覺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或絕對的壞人,也許人眼裡只有自己的時候就是會這麼壞,可是他的心底仍然有那麼點與生俱來的好,沒那麼壞又沒那麼好才是劉願無法恨之入骨的原因。但當劉願誠然面對自己生命、看似反抗大叔的這個拒絕,事實上也終於拿回了她人生的主導權,大叔和劉願在這一刻都可以歸回彼此的生命裡了!

▌囹圄中突圍—邁向屬於自己的希望曙光

連剛剛好的幸福都這麼難了,怎麼可能還要活得加倍幸福?(P144)
劉願的曙光來自與大叔的女兒—秀賢的相識。秀賢從不為當年的意外投以異樣的眼光,也從不曾拿父親的悲劇來責怪劉願,她坦率且真誠,她的良善幾乎都付出在志工活動上面,她是劉願的救贖、也是劉願心安的歸處,是她告訴劉願:她不需要加倍幸福。
很慶幸在這個故事裡,有秀賢一樣的存在。我難以想像當劉願問起秀賢「不恨自己毀了她父親」時有多麼惶惶不安,也難以想像秀賢頂著五味雜陳,雲淡風輕地說道自己因父親乞討成性感到羞愧,並且感激劉願的存在讓她得以與父親可以分道揚鑣。秀賢超然的成熟,讓我瞬間紅了眼眶,在12年裡劉願無數孤寂且不安的日子裡,秀賢的釋然解放了劉願的心魔。
故事接近尾聲,隨著大叔的退場,劉願的生命循線緩緩接近光亮。而她與媽媽剝洋蔥話家常的對話,也挑起了我的淚腺。劉願問媽媽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子?媽媽回答道希望可以想見到劉願時,劉願在不遠之處,並且劉願不需要看他人的臉色過生活。平實的一幕,蘊含著母親多年來的不捨,她多想若無其事可卻什麼都看在眼裡,她既希望劉願自由又不希望她再受到傷害,母親的愛啊!是那麼的偉大。
許願的「願」,願望、希望之類的意思,因為我是姐姐的願望,他們說她期待了很久我的到來,所以才會取名為「願」。
劉願最終在愛與荊棘之中,帶著姊姊的願抵達希望的彼方。
  • 後記:如同書名,《劉願》雖是個沉重的故事,但也是一個有所盼望、終得希望的故事。作者對於人性、道德感細緻的刻畫與描摹,在矛盾中每一次滋長的善良與心態潰堤,都讓人沒有辦法提起蠻強的恨意去真正憎惡任何一個角色。他們都在學習放下也都在治癒失去「姊姊」的自己,他們都在承受以為思念到了盡頭,又再度被拉回失去的痛苦,反覆凌遲。他們拙劣地彼此應對當下那個場景下所有的角色,不過是為了寬慰彼此的記憶,和回憶中已逝去的至親。不可抹去的遺憾注定長駐在他們的生命中,可無庸置疑的是,他們都是可以幸福的。劉願是可以幸福的。

今日讀物
劉願 유원
作者:白溫柔 백온유
譯者:王品涵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1/09/03
avatar-img
1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Zhi Nu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喜歡的偶像本命因毆打粉絲事件被炎上之後,朱里的生活開始出現了急遽的變化,從偶像的事業下滑、引退到爆出結婚,一步步摧毀朱里唯一的救贖,將所有的希望與價值傾注於偶像的朱里,青春逐漸失重,覆水難收。
在微冷的夜裡,瑟縮在城市裡老舊的租屋房中,看著不朽的文字彷彿也安慰到了自己。《月亮是夜晚唯一的光芒》這本散文集,記錄著作者長久失眠下關於夜晚的感悟與記事,帶著溫柔而悲傷靈魂,她一次次地伸手擁抱這個世界以及自己所經歷的折磨。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運用童話故事般的口吻,講述得到憂鬱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河鼠、鼴鼠和老獾的建議之下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協助。透過十次的心理諮商談話,蒼鷺引導蛤蟆先生去找尋自己悲傷的根源,逐一探索童年陰影、人際關係與自我審判等憂鬱症的源頭,並且學習分析自己的內在情緒,最終逐漸擺脫抑鬱的陰霾。
在《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這本小說集裡,卻讓人看到了遙遠未來可能的另一種面貌,那個時空的人們或智慧生命體(外星人)和現在的我們一樣會思念、會孤獨、會感到難受,且仍然必須仰賴著「愛」才能得到幸福。這本小說集收錄了韓國作家金草葉七篇短篇科幻小說,從理想世界、未來和宇宙等發展出一個個細緻且動人的故事
她們渴望探索外在的世界,卻不得不在金錢與現實的壓力下,經歷顛沛流離的街頭生活、提早面對不工作就得飢寒交迫的現實,對愛匱乏的她們既是彼此的依靠也是彼此的惡魔,從患難中扶持、爭吵、到身體的索求、霸凌與傷害,這本小說讓我們看到青春明媚光燦的陰暗面,年華少女間質變的友誼也無不反映著成年人世界的凶險與疏離..
最喜歡的偶像本命因毆打粉絲事件被炎上之後,朱里的生活開始出現了急遽的變化,從偶像的事業下滑、引退到爆出結婚,一步步摧毀朱里唯一的救贖,將所有的希望與價值傾注於偶像的朱里,青春逐漸失重,覆水難收。
在微冷的夜裡,瑟縮在城市裡老舊的租屋房中,看著不朽的文字彷彿也安慰到了自己。《月亮是夜晚唯一的光芒》這本散文集,記錄著作者長久失眠下關於夜晚的感悟與記事,帶著溫柔而悲傷靈魂,她一次次地伸手擁抱這個世界以及自己所經歷的折磨。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運用童話故事般的口吻,講述得到憂鬱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河鼠、鼴鼠和老獾的建議之下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協助。透過十次的心理諮商談話,蒼鷺引導蛤蟆先生去找尋自己悲傷的根源,逐一探索童年陰影、人際關係與自我審判等憂鬱症的源頭,並且學習分析自己的內在情緒,最終逐漸擺脫抑鬱的陰霾。
在《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這本小說集裡,卻讓人看到了遙遠未來可能的另一種面貌,那個時空的人們或智慧生命體(外星人)和現在的我們一樣會思念、會孤獨、會感到難受,且仍然必須仰賴著「愛」才能得到幸福。這本小說集收錄了韓國作家金草葉七篇短篇科幻小說,從理想世界、未來和宇宙等發展出一個個細緻且動人的故事
她們渴望探索外在的世界,卻不得不在金錢與現實的壓力下,經歷顛沛流離的街頭生活、提早面對不工作就得飢寒交迫的現實,對愛匱乏的她們既是彼此的依靠也是彼此的惡魔,從患難中扶持、爭吵、到身體的索求、霸凌與傷害,這本小說讓我們看到青春明媚光燦的陰暗面,年華少女間質變的友誼也無不反映著成年人世界的凶險與疏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說來有趣,知道張旖容這位作者並非因白色恐怖或社會運動相關議題,而是她開設的臉書粉專「我的玫瑰花」,一個紀錄跨文化伴侶生活事跡的粉專。或許受到已故音樂人作家鄭華娟影響,我從小開始就對跨文化伴侶或夫妻如何相處的文章很有興趣。不過她跟此類型的女作者不太一樣,她把男性伴侶稱為「玫瑰花」,這不太像一般台灣女性
我是非常矛盾的存在。 從小就一方面覺得自己很廢,一方面又很中二地希望有人告訴我,我是非常非常寶貴的存在,是這個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人。 小學三年級歷經阿嬤的死亡。從一開始的悲傷,到後來的麻木,照樣度過自己的日常。我體會到沒有什麼非我不可,即使今天沒有我了,地球依然會轉動。 小時候活著的目標
Thumbnail
亞歷山大・李維的《成年孤兒》深刻探討了失去雙親對人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獨到的關於成年和孤兒的定義。作者以自身遭遇為例,認為經歷這樣的變化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奇妙的認知。此外,書中亦提及作者父親對宗教的強烈反感,以及如何走出哀傷的建議。本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心靈寄託。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說來有趣,知道張旖容這位作者並非因白色恐怖或社會運動相關議題,而是她開設的臉書粉專「我的玫瑰花」,一個紀錄跨文化伴侶生活事跡的粉專。或許受到已故音樂人作家鄭華娟影響,我從小開始就對跨文化伴侶或夫妻如何相處的文章很有興趣。不過她跟此類型的女作者不太一樣,她把男性伴侶稱為「玫瑰花」,這不太像一般台灣女性
我是非常矛盾的存在。 從小就一方面覺得自己很廢,一方面又很中二地希望有人告訴我,我是非常非常寶貴的存在,是這個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人。 小學三年級歷經阿嬤的死亡。從一開始的悲傷,到後來的麻木,照樣度過自己的日常。我體會到沒有什麼非我不可,即使今天沒有我了,地球依然會轉動。 小時候活著的目標
Thumbnail
亞歷山大・李維的《成年孤兒》深刻探討了失去雙親對人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獨到的關於成年和孤兒的定義。作者以自身遭遇為例,認為經歷這樣的變化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奇妙的認知。此外,書中亦提及作者父親對宗教的強烈反感,以及如何走出哀傷的建議。本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心靈寄託。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