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很努力很努力,才能讓自己變得一無是處

2022/05/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必須很努力很努力,才能讓自己變得一無是處。」
我常常在心裡面反覆告訴自己這句充滿矛盾的話。
從小到大,我不斷地被教育著要努力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讓自己成為一個無可取代的人,去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許多人真的付出了許多的時間跟精神,在專業的領域成為一個無可取代的人。比如說,一位非常專業的醫生,某一種手術只有他才能夠做得到。
這樣子的優秀人才非常珍貴,但往往,也因為他的珍貴,使的自己變得非常不自由,因為他是無可取代的。
其實,這樣的思維,不只是在職場,教育現場、農業、家庭關係和伴侶關係,對我來說,都有類似的情形。
現代農業,農夫的工作是無可取代的,他必須要翻土、施肥、除草還要噴殺蟲劑,無微不至的照顧蔬果,確保植物能夠如他期待般的長大。
家庭方面,許多家長用盡一切的為孩子付出,每天早起煮早餐,接送孩子上下學,帶去各式各樣的補習班,成為一位有求必應的父母。
然而,長期下來,這樣子不但很累,最怕的是效果可能也不如我們的預期。
長期用慣行農法照顧的蔬果,土壤失去了微生物,植物失去了抵禦病蟲的能力,只能依靠農夫不斷的噴藥,植物卻越來越虛弱。
小孩也是啊,長期受父母高密度保護的小孩,長大後卻成了被嘲笑的草莓族或是媽寶,因為他們從小就習慣不能夠沒有父母啊。
我漸漸意識到,真正不容易的,是如何讓無可取代的自己,慢慢的變得一無是處。而想要什麼都不做,絕對是需要努力的。
想要讓植物不依賴自己施肥噴藥,農夫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在經營"土壤",用覆蓋物用微生物讓土壤重新活起來,讓學會抵抗逆境的強壯植物自己對抗病蟲。
想要讓孩子不依賴自己,父母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放手讓孩子自己來,帶著他們切菜煮飯,帶著他們洗衣摺衣服,即便這樣很花時間,但孩子總是需要獨立生活的,我們不能照顧了他二十年,然後期待他一出社會就可以瞬間獨立什麼都會了。
家長努力讓小孩不再需要自己的照顧,醫生努力讓病人不需要再來看醫生;老師努力讓學生不需要再跟老師學習,老闆,則更應該要努力讓公司根本不需要你這個老闆。
所以,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要努力的讓自己可以什麼事情都不做,而這往往要做非常多事情。
的確,讓自己「感受到被需要」是一個社會長期被忽視的人類需求,但是,在感受到被需要的同時,認真思考下一步,如何讓自己不再被需要,我覺得是更重要的事情。
對我來說,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失業。只有當我們變得一無是處的時候,才叫做真正的成功。

以我自己當例子,我最開始想要做的是免廢市集,初衷是希望讓大家家裡面的閒置物品能夠有個地方分享,能夠有機會被好好的使用。然而,如果免廢市集只有我能做,那我會很累,而且影響層面也不大。
所以我試著多花一點時間將免廢市集的概念和文案都寫出來,然後開放給所有人使用,讓舉辦免廢市集變成一件非常簡單,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到現在,全台各地的人們慢慢開始各自舉辦免廢市集,甚至在台中舉辦免廢市集的時候,根本不需要發起人出現也可以順利運作,我變得一無是處了,這個免廢市集計畫才算是真的完成了。
同樣的概念換到沙發客來上課,最開始是我自己邀請外國人,帶著外國人去學校,一邊讓外國人跟學生分享我一邊翻譯,實在也是很累啊。所以,我們努力在經營社群,陪伴老師。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老師有辦法自己邀請旅人去分享,不再需要透過我,甚至這些老師也可以去協助其他學校,漸漸的,邀請外國旅人去班上分享,變成一件沒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任何學校有興趣都可以自己嘗試。當學校不再需要沙發客來上課的時候,也才是沙發客來上課計畫完成的時候。
很多人都一直叫我要思考如何找到商業模式才可以永續經營,誰在跟你永續啦,我只希望自己可以趕快失業。(就可以去做其他事情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楊宗翰
楊宗翰
盡可能用更少的資源,過更好的生活。 曾在克羅埃西亞跟嬉皮們佔領空屋,見識到社會的浪費後,開始試著盡可能不消耗資源的生活。在台灣環島兩年後,目前人在歐亞旅行,一邊拜訪各地的學校跟學生分享,一邊拜訪各地的組織跟人物,記錄他們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