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曬娃-當心無形中傷害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已是一位青少年Sammy 看到自己嬰兒時期的照片仍在網路上流傳,不知作何感想?

在網路曬娃現象

在網路中,昭告天下,是人類常見的行為。好久沒聯繫的朋友懷孕了!你問我,怎麼知道的?當然是在FACEBOOK看到的啊!寶寶還沒出生,朋友時常詳實紀錄孕程,還有和寶寶的對話。如同寶寶這個「人」已經存在,並且有鮮明的個性特質。另外一個朋友的寶寶,五個月大,開始解鎖困難度較高的動作。地板翻身動作,用單手拉下手帕。影片搭配媽媽欣喜萬分的聲音,我也想起立為她鼓掌。開學季,FACEBOOK也會出現洗版的照片。孩子穿上全新制服,背上書包,準備出門上學。當孩子有特殊才藝、成績表現優秀或是獲頒特殊獎項(如模範生)等,更要把獎狀和獎品拿在手上,拍照公告天下。偶爾也會出現,家長幫孩子用修圖軟體做特效,畫濃妝穿古裝,再搭配搞笑的文字。這可說是現代版的老萊娛親,也娛樂正在滑手機的大家。
人類的行為背後,都有需要被滿足的心理需求。網路的出現,成為人類的一大福音,滿足人類的心理需求。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簡化成五個不同的層次。從最低層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尊重需求,以至於最高層的自我實現。部份需求,從網路中獲得滿足。隨著轉傳和點擊率的提升,原先單純「曬小孩」的行為。有可能演變成商業行為,為家長或孩子們帶來額外的收入。原先的副業變主業,成為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人類無法離群索居,需要在群體中被接納和認可。當家長們發出與孩子相關的貼文時,底下的留言使家長們感受到被支持和接納,不再孤單無助。人類都需要他人的肯定和認可,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定位。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按讚的點擊率,也間接肯定家長的努力付出。昭告天下後,才能夠幫自己貼上好標籤「我是認真負責的好爸媽」。

在網路曬娃的好處

在網路曬娃,當然還是有它的好處和必要性。人類在紀錄的方式有所轉變,從過往的紙本到現在的電子化。FACEBOOK時不時會跳出過往的發文,讓你回味一下。有些人就利用此功能,來做為孩子的成長紀錄。發文的同時,可能有上百或上千人同時在瀏覽。久未聯繫或是居住在遠方的親友,剛好可以透過按讚留言回應,進行情感交流。不用再一一轉發,省時省力,也省得打擾別人的擔憂。快樂和成就也在同時被見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就像是當選模範生,不只會被貼在公佈欄,還會被叫上司令台領獎。在有眾人的見證之下,那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獲得滿足,更激起你持續努力的動力。在此歷程中,你可能會對自己說「我真的好棒!」,自我價值感逐漸攀升。對某些失去工作頭銜的全職家庭主婦或主夫來說,這類的自我價值感是相當重要且需要的。

在網路曬娃的傷害

事情是一體兩面的,有優點就會有缺點。有些父母喜歡將孩子正在洗澡、剛洗完澡或是如廁的照片,上傳至網路與大家分享。只要滑鼠點二下,網路上的照片就可以自由存檔使用。有心人士就有大量的圖檔,可以上傳至戀童癖網站,從中獲利。最糟糕的是,如果家中經濟狀況不錯。歹徒可以從你的發文中,得知孩子的樣貌和相關的基本資訊(如生日或是就讀學校等),隨後規劃拐騙或是綁架計劃。其實,上傳的圖片保存期限相當長,有可能在幾年或幾十年後,都會被翻出來品味一番。曾經的醜照或蠢事照,都有可能被找到。再度被公開在現在的生活圈中,拿來做為網路霸凌的工具。有些照片是在嬰幼兒時期所拍攝,且通常是未經當事人同意。隨著孩子長大逐漸有意識,知道照片被公開在網路上是怎麼一回事和帶來的效應。親子之間的衝突,也有可能因此產生。上述這些狀況,都不是我們樂見的。
在網路曬娃,原來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概念和心理發展。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透過家長的反應認識自己。每一張張的家庭生活照,在無形之中形塑孩子的身份。得獎的照片,孩子會認為「我是很棒的」。做錯事被處罰的照片,孩子會認為「我是不好的」。孩子怎麼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價值,也在過程中建構形塑。掌控權和自主權,在心理發展中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人在生活中能掌控的東西越多,焦慮感會越低。焦慮感低的孩子,情緒穩定,學習能力較好。也比較能夠做出成熟,且不被脅迫的決定,這即是自主權。有些家長們的童年創傷,也在「無意識」的情形下,延續到孩子身上。這個概念很抽象,沒有家長會特意傷害孩子。但在「無意識」的狀況,使孩子經歷公開被嘲笑(亦即是家長的童年創傷)。是有可能上演的,並且很難被意識發現。

在發文前,你可以這樣做

在幫孩子拍完照後,發佈在網路前,請先停下來想一想。停下來想一想這個動作,可以將自動化的行為從無意識轉成有意識。真誠的問問自己,「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期待透過大家按讚的數量,來進行自我肯定?希望給國外的親友看看孩子的照片?無論是什麼原因,我相信你內心會有一個聲音冒出來。如果孩子是四歲以上,可以與孩子討論後,再讓孩子自己決定。討論的方式可以是,先問問孩子對自己照片的看法,幫助孩子對自我有更多的認識。再問問孩子,希望照片被哪些人看到或不希望被哪些人看到。一方面可以瞭解孩子對人際互動和關係的看法,也可以同時提升孩子的掌控權和自主權。最後,再問孩子,照片放在網路之後,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我相信孩子會給你很多天馬行空的答案。在這裡,我們要傳遞給孩子的是-正確使用網路的概念。想清楚之後,再做的決定,才不會後悔,無論那決定是什麼。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情緒也需要安全的空間 情緒也需要安全的空間,才能夠被好好的表達。
藝術治療中的界限 (boundary)-空間篇        一個孩子必須在安全的環境中,才能夠自在的探索和自由的表達。營造自在安全的治療環境,是治療師工作的一部份。        
藝術創作對我們的身心都有益處,但到底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我們的大腦起了哪些變化呢?
透過探索個人的足跡,幫助覺察自我狀態,學習自我照顧。
情緒也需要安全的空間 情緒也需要安全的空間,才能夠被好好的表達。
藝術治療中的界限 (boundary)-空間篇        一個孩子必須在安全的環境中,才能夠自在的探索和自由的表達。營造自在安全的治療環境,是治療師工作的一部份。        
藝術創作對我們的身心都有益處,但到底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我們的大腦起了哪些變化呢?
透過探索個人的足跡,幫助覺察自我狀態,學習自我照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孩子剛出生,父母不時盯著熟睡的孩子細看,想記住孩子可愛的臉蛋,想像他們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模樣,以為一直盯著看就能看出孩子長大的痕跡,卻只能在靜止中看到自己的期待。孩子日漸長大,漸漸變得跟預期不一樣,孩子到底是什麼時候產生變化?又是什麼時候超出父母掌控? 孩子絕對不是一夜間長大,而是時時刻刻在變化,只
Thumbnail
本文闡述自2020年以來的兒童肖像權與隱私權保護觀念,提出網路上兒童照片曝光應獲得兒童本人同意的重要性,並強調尊重孩子意願的關係建立。希望能引起更多單位重視兒童在網路上的照片曝光議題,推進兒童於網路世界的身體保護。
Thumbnail
青少年為什麼會拍攝性私密影像?家長該如何和孩子討論拍攝性私密影像的行為?影像外流對孩子及家庭會有什麼影響?同時提供避免孩子在處理事件時的二次傷害的建議。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面對育兒路上的挑戰,你是否也曾無意中陷入「比較式讚美」的困境?當讚美變成與他人的比較,不僅可能削弱孩子的自尊,更可能埋下心理健康的隱患。 但別擔心,轉變觀念,從孩子的「過去與現在」出發,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讓孩子在自我肯定中茁壯成長! 一起來解鎖育兒中的正向力量吧!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成
Thumbnail
學齡前兒童擁有腹肌是合理的事嗎?是健康的身心狀態嗎?即便到了現在這個世代,還是會出現揠苗助長的家長,並且認為孩子是有意願也覺得想要這麼作。但是孩子的價值觀是來自於家長的態度,因此說是孩子的想法,更該說是家長的個人期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孩子剛出生,父母不時盯著熟睡的孩子細看,想記住孩子可愛的臉蛋,想像他們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模樣,以為一直盯著看就能看出孩子長大的痕跡,卻只能在靜止中看到自己的期待。孩子日漸長大,漸漸變得跟預期不一樣,孩子到底是什麼時候產生變化?又是什麼時候超出父母掌控? 孩子絕對不是一夜間長大,而是時時刻刻在變化,只
Thumbnail
本文闡述自2020年以來的兒童肖像權與隱私權保護觀念,提出網路上兒童照片曝光應獲得兒童本人同意的重要性,並強調尊重孩子意願的關係建立。希望能引起更多單位重視兒童在網路上的照片曝光議題,推進兒童於網路世界的身體保護。
Thumbnail
青少年為什麼會拍攝性私密影像?家長該如何和孩子討論拍攝性私密影像的行為?影像外流對孩子及家庭會有什麼影響?同時提供避免孩子在處理事件時的二次傷害的建議。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面對育兒路上的挑戰,你是否也曾無意中陷入「比較式讚美」的困境?當讚美變成與他人的比較,不僅可能削弱孩子的自尊,更可能埋下心理健康的隱患。 但別擔心,轉變觀念,從孩子的「過去與現在」出發,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讓孩子在自我肯定中茁壯成長! 一起來解鎖育兒中的正向力量吧!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成
Thumbnail
學齡前兒童擁有腹肌是合理的事嗎?是健康的身心狀態嗎?即便到了現在這個世代,還是會出現揠苗助長的家長,並且認為孩子是有意願也覺得想要這麼作。但是孩子的價值觀是來自於家長的態度,因此說是孩子的想法,更該說是家長的個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