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porter Events 001(2022)
留學背債成學工,台灣私校招生陷阱與危機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是台灣閱聽人用來說現代記者不考究、不做功課為了搶快而隨意就發出新聞的一種諷刺。當然我們都知道職業不分貴賤也不該用學歷衡量,但因為錯誤訊息帶來恐慌或危機有時候是可避免的,而在台依舊有負責的記者不為政黨喉舌,努力盡職業道德傳達正確訊息的本份。
《報導者事件簿001》是一本結合報導文學與紀實漫畫的一本綜合刊物,也是宣導完全由讀者捐款,非營利獨立媒體《報導者》所推出新嘗試的第一期,試著伸進不同類別族群的觸角。第一期以2022年初讓台灣大眾譁然私立大專院校國外招生烏干達學生來台就讀,卻讓非洲學子成為「學工」並無法接受正常教育,這一系列過程藉由報導、追查讓絕望之事有了轉機。
《報導者事件簿001》是什麼書籍?
外國人來到台灣打開電視可能會被台灣新聞的娛樂化所嚇到,甚至有這種事情有需要報導、或是這可以播嗎?種種疑慮。目前台灣多數觀眾已經把24小時連播的新聞台當成一種背景音,新一代的年輕人更不全然相信新聞報導,並深知一些媒體背後的金主公司與所屬政黨是誰。
雖然嚴格來說這不是件好事,但也因假訊息攻擊在台頻傳,讓台灣人被迫學習查證跟懷疑新聞來源,但有一些事件水太深還是得靠著記者與媒體去挖掘探討這事件背後的真相。雖然台灣因為政治原因對媒體有長期不信任感,但如今許多新興自媒體的出現和認真的記者用不同管道發生,還是有許多公眾議題被看見。
以漫畫結合報導的刊物形式出版的《報導者事件簿001》,是獨立媒體《報導者》在既紀實攝影、報導文學、到Podcast網路廣播之後繼續思考,要怎麼和這時代的讀者拉近距離?將國際事件和公共議題推廣獲得這新時代的讀者共感。
紀實漫畫在歐美、日本等地行之有年,是將文字報導和真實事件重構,用漫畫的媒體形式表現出現,可以更深入主體和角色的裡外世界,在台灣獨立出版社「慢工文化」就曾出版多部:《工廠》、《哈囉哈囉馬尼拉》、《熱帶季風》季刊等紀實漫畫作品。
《報導者事件簿001》探討、分析與延伸:
這本書主要內容於《報導者》在去年到今深入調查:從非洲來台就讀的外籍生,在台灣卻深陷留學陷阱,不僅上課無法用英文教學、實習內容不符甚至被迫無限加班打黑工還學貸,導致身心狀況受到嚴重打擊,甚至無處求援。
《報導者》記者費時8個月將脈絡、相關人士扮演的角色、與受害烏干達學生和剝削學生的中州科技大學之間關係做出完整的報導,並且發布漫畫版本。這本《報導者事件簿001》就是重新整理與帶讀者回顧這整個事件開端與結束。
因為《報導者》的報導在網路引起大量討論也讓主流媒體、名嘴網紅開始關心這起在台灣讓人錯愕的剝削外籍學生的案件,也迫使中洲科技大學官方出來道歉,並由台灣政府相關單位繼續調查事件,和重新檢討關於私校委外聘業者到國外承攬招生事務的規範。
而這事件原本以為就此結束,但卻延伸出揭露校方黑幕的烏干達學生Collines在轉校時卻接到中洲科大十多萬元催繳單的追殺,還寄函要求教育部開除Collines的學籍將他遣返回國的報復手段。而同樣遭遇的還有與Collines一起來台的多位非洲學生,他們聯合這些事情透過相關人士跟台灣教育部申訴。
報導者將這事件匯集成冊,選在「世界新聞自由日」推出新系列《報導者事件簿》的第一彈,透過漫畫+報導的形式完整收錄這起外籍生教育與非法勞動等面向的跨領域討論,讓報導更多元。
《報導者事件簿001》值得一看嗎?
以一個有長期在閱聽《報導者》新聞的讀者來說,報導者這幾年的嘗試與報導深度和完整度是有目共睹的,甚至遠高過一些主流和資源豐厚的大媒體。這一本我覺得是結合台灣本地事件想打入另一種人群的嘗試,關於這點我很讚許他們的嘗試,但就結果而言我覺得成效可能不如預期。
這是一本打著紀事漫畫和報導的刊物,但是所有的資料與報導甚至漫畫內容都是報導者官方網站就可以搜尋到的內容,可以說新的東西甚少甚至只有「整理」出版而已。我認為作為漫畫或是紀實文學的讀者,這本書的定位很奇怪、也不知道目標是哪個族群,這點讓我覺得這本刊物還是只打到原本的族群客源。
以《報導者事件簿001》這次主打的漫畫為例,漫畫家柳廣成的風格和筆觸很獨特也很有韻味,甚至很適合紀實漫畫。但對於一個長期看漫畫的讀者來說他的漫畫絕對打不到喜歡漫畫的宅腐客群。
甚至漫畫沒有新內容這點說實在也是出版硬傷,如果以推出裡面是讓更多不同的人看見,那麼我覺得《報導者》應該思考那個族群,甚至什麼是這些人會注意、受到吸引的方式,而非只是推出個漫畫,因為就這漫畫最後還是回到相似的群眾。
但某方面台灣難得有新聞報導媒體願意認真的去思考和嘗試,我會很推薦大家可以嘗試一些新的漫畫內容和不要排斥閱讀文字。《報導者事件簿001》也有推出電子書版本,其報導內容不管漫畫、圖表、文字與攝影都很完整將這起台灣事件給說清。
不過私心還是期望《報導者》在漫畫與文字方面做一點比例調配,畢竟漫畫故事還是比文字來得讓一般大眾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