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知識之大用,人生一定需要有用嗎?

2022/05/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記得在大一歷史課的時候,那時候碰到一位溫文儒雅且博學多聞的老師,雖然自己的研究是明清歷史,卻不吝帶著我們透過歷史的視角去看待人類真實所經歷過的生命,讓現代跟過去看似的斷代,有重新對話跟省思人類共通問題的機會。
我也記得那位老師,每週總會推薦一本他自己看過也想推薦給同學的書。愛書的老師,每本書都用書套整齊地包好,卻又不吝把他的書拿到課堂上給所有同學傳閱。那個每星期二下午的課堂,好像是跟著老師進到了不同的時空,去跟那時候的人對話,那些人生的苦惱、憂慮和無知都很深刻,即便是生活在數百年或千年的我們,依舊可以共感那些情緒和擔心做錯決定的憂慮。
然而,個人的憂慮即便在當下是如何的駭人,放到歷史的數千年長河來看,彷彿又是這麼無足輕重。或許,老師教會我們的,從來都不是去截圖每一個歷史事件的場景與細節,而是讓我們去思考,在類似的情境下,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有限,進而用有限的生命創造人類共同歷史的無限?
離開學校越久,那些課堂上偏重記憶和背誦的內容早已不復記憶。然而,能留在記憶中的往往是某些靈光乍現,或是真實感受到與他人或生命對話的時刻。
出了社會後,「有用」是我們最常被評估的價值,無論是資歷、技能和證照,每一項條列在履歷表上的人生軌跡,都是他人必須拿來仔細檢視的項目。我們似乎也早已習慣「有用」的生活,追求速度和效果,無論是努力在職場上攀上更高職位或更高年薪、成為別人叫得出名字的Somebody,或是能在世人眼中留下些什麼足為稱道的事情。於是,我們用「有用」去評斷自己的價值,也用「有用」去篩選我們放入生活中的項目。
每天打電話給遠方的家人問好,這是有用的嗎?
每天早起幫孩子準備早餐,這是有用的嗎?
每天辛苦賺錢送孩子去上名師開的補習班,這是有用的嗎?
每天在公司加班或是為了專案不眠不休,為的是拼一個被看到的機會,這是有用的嗎?
每天的每天,我們都在做類似的價值判斷,彷彿篩選水果的自動化設備,只要重量不符、外觀缺損的就會自動被淘汰,我們也很習慣,去淘汰掉那些看似「無用」的人事物,希望讓自己「有用」的程度越來越高,終究可以被完全定義為一個「有用」的人。
然而,在那些低潮的時刻,往往能獲得最深刻安慰的都來自於那些當初看來「無用」的事物。無論是看過某個電影片段、書裡的一段話,或是曾經到過哪裡看過而收進眼裡的風景,那些「無用」因著他們不求什麼,因此能自在地以其本來的面貌被認識,也因無用,讓他們脫離了有用的軌道和評判,成為生命銀河裡獨立的星球。
或許,在下一次我們感到困頓或是煩悶時,可以暫時放下對於自己是否「有用」的評斷,而可以透過那些我們曾經體驗過的「無用」的時刻,與自己同在,也體會人生所給予「無用之大用」的安心。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