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愛的藝術
埃里希·弗羅姆 著作
不論在哪個地區哪種文化社會哪個時代,
人們都尋求著"愛",但絕大多都是尋求著被愛,比如:男性想辦法獲取社會地位成功好讓自己有吸引力然後被女性喜愛,女性也同樣用自己的方法讓自己有吸引力進而被愛。
但...回過頭來想想我們在被愛之前,是不是已經準備好能去"愛人"了呢?
主動的去愛,不限於戀人關係,對家人的愛、對朋友、對陌生人的博愛甚至於宗教裡對神的愛。
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懂得怎麼去愛別人,但 弗羅姆認為愛是需要學習、練習並且實踐的"藝術",他用藝術評價愛的行為,可見愛是需要反覆練習、實踐不斷精進的技術。
弗羅姆認為積極主動的愛包含著給予、照顧、責任、尊重與了解這些基本元素。
佛羅姆寫到所謂的給予主要領域不是物質領域,而是人的領域,也就是給予你的生活中的喜悅、憂愁、興趣、知識…等等,而且並不需要對方回贈什麼,因為對方的接受,其實就是對方給予你同意分享雙方生命中的事物。這是互相的愛。
照顧這是最一般能見的愛的要素,比如母親給嬰兒餵奶與關懷,這種行為不論是對花草動物都是一樣,如果有人說他愛花卻時常忘了給花澆水,不會有人相信他愛花!
「愛乃對我們所愛者的生命及其成長的積極照顧」佛洛姆
佛洛姆在此強調了積極還有所愛者的成長,這兩部分代表了愛本身就是要付出勞動的,並且不能忽略所愛者的潛力,光是幫所愛者打理好一切是不對的,愛必須發掘其潛能讓他成長。
責任則隱含在照顧之中,而負責任則是能對所愛之人表現出或是隱而不顯得表現給出回應,有可能是身體的,比如:對所愛者生病時的照顧,也可能是心理的關懷照顧。
然而對所愛人的責人如果缺發尊重,就很容易變成支配慾和佔有慾。
尊重是能認知他人是個獨特個體的能力,表示願意讓另一個人依照自己的本性去成長,其中含意也表示了尊重不隱含著剝削,愛一個人是愛著他所是的樣子。他不是依照著我需要的方式成長,而是以他自己的方式。
當然只有自己已經達到了獨立的境界,沒有了支配心與剝削別人的心才能尊重別人。
以上的各種要素都是基於對所愛著的了解,如果沒有對所愛者的了解就不能做到尊重對方,如果不了解對方就不知道對方需要哪種照顧、需要給予怎樣的回應。相對的了解若不是基於照顧對方的動機,也只是空洞的。
出於愛的了解不會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而會不斷地深入了解,這種了解超越了對自己的關懷,是站在對方的處境來了解他才能做到。比如:自己也許可以在對方隱而未顯的表達憤怒時知道他在憤怒,再更進一步了解對方是因為焦慮、憂心還是孤單而有這樣的表現。
上述元素都是相輔相成的,會同時出現在人格成熟的人身上,而人格成熟的人會創造性的發展自身能力,只想要自己努力創造的成果,放棄自戀、完美主義、非自身真實的結果,獲得謙卑的態度。
本篇節錄自 愛的藝術-埃里希·弗羅姆,其中關於愛對分離性克服的部分內容及我自己小部分詮釋,本書於1956年問世,書中論述各種愛以現在的觀點仍有許多精闢的見解,雖也有小部分內容已不符合現代觀念,但絕對仍是非常值得拜讀的經典之作。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書籍推薦以及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愛常被簡化為感情和浪漫。然而,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認為愛是一種能力,需透過給予、照顧、責任、尊重和理解來實現。本文探索愛的意義,指出成熟的愛是一種積極的選擇,而非被動的感受。透過對其中的深層探討,我們能夠重新思考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學會愛,讓愛成為我們生活的核心。
Thumbnail
《愛的藝術》是心理學家佛洛姆的一本經典著作,探討了愛的不同面向,包括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本書強調,成熟的愛是因為愛而需要對方,而非因為需要而愛對方。透過對愛的深入思考與理解,讀者可以學會如何愛自己與他人,進而豐富自己的生命。這本書不僅是對愛的定義及實踐的指引,也促使我們反思自身與他人的關係。
Thumbnail
作者:佛洛姆 譯者:梁永安 內容: 這是一本佛洛姆談論愛的書籍,內容有別於以往我們對愛的體認,拉高了我們以為愛的高度,但卻也使得愛重新回到我們之中。 愛不是「獲取」,而是給予;愛不是技巧,而是態度;愛不在他人那,而是一種可以也需要練習的藝術。 為什麼我們需要愛 ? 佛洛姆認為,每個時代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佛洛姆) 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認為佛洛姆同時是社會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精神分析家、經濟學家和人類學家,也是人類生命的鍾愛者、詩人和先知。一九五六年,佛洛姆出版了愛的藝術,他是當時第一個認為「愛」和「愛的能力」是值得談的學者。這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是一門藝術。」-佛洛姆 正好在閱讀《愛的藝術》的這段時間裡,看了文溫德斯和役所廣司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重新去認識愛也重新認識禪。
Thumbnail
相信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願意無償的準備一場驚喜;投入時間、投入金錢、投入似乎源源不絕的愛。在準備的過程中不覺得累、甚至還樂在其中,那是種很踏實的感覺,因為我們很確定我們應該、想要這麼做。為什麼為心愛的人準備這一切的「過程」會如此甜美呢?由愛做為行動的動力(機)來源與其他行動本質上有什麼差異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佛洛姆心理學中對成熟愛的五個要素,包括給予、照顧、責任、尊重、瞭解。透過充分享受奉獻的喜悅、對愛的照顧和責任感、真正瞭解與尊重對方,實踐出真正的愛。最後分享了愛的意義和價值,並推薦相關書籍。
Thumbnail
愛的藝術源自佛洛姆的經典著作,闡述從孤獨到成熟的愛之道。本篇文章探討人類對愛的需求,解釋怎樣愛一個人,並指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之間的區別。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愛常被簡化為感情和浪漫。然而,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認為愛是一種能力,需透過給予、照顧、責任、尊重和理解來實現。本文探索愛的意義,指出成熟的愛是一種積極的選擇,而非被動的感受。透過對其中的深層探討,我們能夠重新思考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學會愛,讓愛成為我們生活的核心。
Thumbnail
《愛的藝術》是心理學家佛洛姆的一本經典著作,探討了愛的不同面向,包括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本書強調,成熟的愛是因為愛而需要對方,而非因為需要而愛對方。透過對愛的深入思考與理解,讀者可以學會如何愛自己與他人,進而豐富自己的生命。這本書不僅是對愛的定義及實踐的指引,也促使我們反思自身與他人的關係。
Thumbnail
作者:佛洛姆 譯者:梁永安 內容: 這是一本佛洛姆談論愛的書籍,內容有別於以往我們對愛的體認,拉高了我們以為愛的高度,但卻也使得愛重新回到我們之中。 愛不是「獲取」,而是給予;愛不是技巧,而是態度;愛不在他人那,而是一種可以也需要練習的藝術。 為什麼我們需要愛 ? 佛洛姆認為,每個時代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佛洛姆) 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認為佛洛姆同時是社會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精神分析家、經濟學家和人類學家,也是人類生命的鍾愛者、詩人和先知。一九五六年,佛洛姆出版了愛的藝術,他是當時第一個認為「愛」和「愛的能力」是值得談的學者。這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是一門藝術。」-佛洛姆 正好在閱讀《愛的藝術》的這段時間裡,看了文溫德斯和役所廣司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重新去認識愛也重新認識禪。
Thumbnail
相信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願意無償的準備一場驚喜;投入時間、投入金錢、投入似乎源源不絕的愛。在準備的過程中不覺得累、甚至還樂在其中,那是種很踏實的感覺,因為我們很確定我們應該、想要這麼做。為什麼為心愛的人準備這一切的「過程」會如此甜美呢?由愛做為行動的動力(機)來源與其他行動本質上有什麼差異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佛洛姆心理學中對成熟愛的五個要素,包括給予、照顧、責任、尊重、瞭解。透過充分享受奉獻的喜悅、對愛的照顧和責任感、真正瞭解與尊重對方,實踐出真正的愛。最後分享了愛的意義和價值,並推薦相關書籍。
Thumbnail
愛的藝術源自佛洛姆的經典著作,闡述從孤獨到成熟的愛之道。本篇文章探討人類對愛的需求,解釋怎樣愛一個人,並指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