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二 13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5.8.22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高菴退①雲居,圓悟欲治佛印②臥龍菴為燕休③之所。

高菴曰:「林下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

予以從心之年④,正如長庚曉月⑤,光影能幾時?

且西山廬阜,林泉相屬,皆予逸老之地。何必有諸己然後可樂耶?」

未幾,即拽杖過天台,後終於華頂峯。

《真牧集》

【注釋】

①退,指退院,或退居。依叢林清規,凡寺院住持若年老有疾,或心力疲倦,或諸緣不順,自宜知退時,把住持之位辭退。另選賢能者繼任。

②佛印:北宋・佛印了元禪師,字覺老饒州江西省)浮梁人,俗姓。自幼學《論語》等典籍,後禮寶積寺・日用為師,學習禪法。曾登臨廬山參訪開先善暹禪師,復參圓通居訥禪師。二十八歲,嗣善暹禪師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後歷住淮山斗方廬山開先歸宗丹陽江蘇省金山焦山江西大仰山等刹。嘗四度住雲居;與蘇東坡相交頗深;並整編白蓮社流派,擔任青松社社主,對於淨土思想甚為關心。元符元年(1098)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歲,法臘五十二,宋・神宗皇帝欽仰其道風,賜號「佛印禪師」。

③燕休:即安閒休養的意思。

④從心之年:稱年過七十為從心之年。語出《論語》,孔子曰:「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⑤長庚曉月:長庚,古代民間把早晨出現於東方天空的金星稱為「啟明」,黃昏出現於西邊天空的金星叫做「長庚」,實際上是同一顆星。曉月,指每月農曆二十七、八的月亮,才出一會兒,天就亮了。長庚落於西,曉月出於東,皆喻時間之短暫。


【演蓮法師譯文】

高菴善悟禪師辭退雲居住持之職,由圓悟克勤禪師繼任,圓悟禪師想將以前佛印禪師創建的臥龍菴加以修葺,作為高菴禪師安閒養息的住所。

高菴禪師說:「學道的人以道德節義為樂,從不把這臭皮囊放在心上。何況我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正如長庚曉月,所剩下的光景能有幾時呢?隨便像那西山的茅廬草舍,能夠與山林泉石相屬望之處,都可以作為我養老的地方,何必一定要有自己修治的居所才滿意呢?」

過了不久,他便拽著拐杖往天台山去了。後來圓寂在華頂峯

raw-image

良因贊曰:

物質越發達,文明也跟著提升,

人因此活得越來越輕鬆?應該不是的!

眾生都想離苦得樂,但是要找出真正使我們快樂的泉源;

否則將如渴鹿追求陽焰,終日徘徊,至死方休。

「林下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

多去品味品味這句話,我們都來打掃內心的塵垢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退休後,才開始學佛。 有一天,他看到我給他的一張須彌山的圖,他發現光是山腰的四天王天人就有五百歲壽,忉利天人壽千歲,夜摩天人壽二千歲,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壽一萬六千歲。 這時,他跟我說,他學佛後也不貪心,寧可發願,只求往生天界,壽千萬歲,就已滿足。 我聽了,不免為他擔心,於是對他說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退休後,才開始學佛。 有一天,他看到我給他的一張須彌山的圖,他發現光是山腰的四天王天人就有五百歲壽,忉利天人壽千歲,夜摩天人壽二千歲,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壽一萬六千歲。 這時,他跟我說,他學佛後也不貪心,寧可發願,只求往生天界,壽千萬歲,就已滿足。 我聽了,不免為他擔心,於是對他說
Thumbnail
觀音山 慶讚佛陀初轉法輪日 祈福除障系列法會。值此慈悲 龍德上師陞座紀念日的珍貴、吉祥緣起,特別於慶讚佛陀初轉法輪日,發起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慈悲 龍德上師。敬邀全球法友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迴向慈悲 龍德上師,祈願慈悲 龍德上師法體康泰、長壽久住娑婆世間,法輪恆轉、廣大饒益十方有情。
Thumbnail
觀音山 慶讚佛陀初轉法輪日 祈福除障系列法會。值此慈悲 龍德上師陞座紀念日的珍貴、吉祥緣起,特別於慶讚佛陀初轉法輪日,發起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慈悲 龍德上師。敬邀全球法友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迴向慈悲 龍德上師,祈願慈悲 龍德上師法體康泰、長壽久住娑婆世間,法輪恆轉、廣大饒益十方有情。
Thumbnail
以下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的兩篇開示: 他先介紹佛法綱要,其次即談到淨土宗。因為老法師親眼看到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因此他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勸導大家下定決心,念佛求往生淨土。願大家真能一切放下,明白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障礙我們往生的。
Thumbnail
以下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的兩篇開示: 他先介紹佛法綱要,其次即談到淨土宗。因為老法師親眼看到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因此他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勸導大家下定決心,念佛求往生淨土。願大家真能一切放下,明白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障礙我們往生的。
Thumbnail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象山慶24.5.27)     現代禪雖然在2003年底隨著李老師的往生而解散了,但諸多弟子在李老師勸請下,直接轉入念佛法門,託付於慧淨法師的照顧與帶領,於2004年成立了善導流「淨土宗」。這個由(捨)禪轉(歸)淨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是阿彌陀佛悲願的預記[1],也是中國佛教
Thumbnail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象山慶24.5.27)     現代禪雖然在2003年底隨著李老師的往生而解散了,但諸多弟子在李老師勸請下,直接轉入念佛法門,託付於慧淨法師的照顧與帶領,於2004年成立了善導流「淨土宗」。這個由(捨)禪轉(歸)淨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是阿彌陀佛悲願的預記[1],也是中國佛教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在古代有一位非常護持佛法的老夫人,聽說有一個年輕的禪師,想要閉關三年,專心參禪打坐,以求開悟。 於是便出錢,在家裏的大花園中,建了一座清幽的關房,提供這一位禪師閉關,並供養一日早午兩餐使他衣食無憂(出家人過午不食)。 很快,三年將過。有一天,老夫人想知道這個禪師閉關三年的修行如何,就叫她長得
Thumbnail
在古代有一位非常護持佛法的老夫人,聽說有一個年輕的禪師,想要閉關三年,專心參禪打坐,以求開悟。 於是便出錢,在家裏的大花園中,建了一座清幽的關房,提供這一位禪師閉關,並供養一日早午兩餐使他衣食無憂(出家人過午不食)。 很快,三年將過。有一天,老夫人想知道這個禪師閉關三年的修行如何,就叫她長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