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二 14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5.11.17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極岑和尚①跋云:
「佛世之遠,正宗淡薄,澆漓風行,無所不至。
前輩凋謝,後生無聞,叢林典刑,幾至掃地。
縱有扶救之者,返以為王蠻子②也。
今觀疎山本禪師辯佞,詞遠而意廣,深切著明,極能箴其病。
第妄庸輩,智識暗短,醉心於邪佞之域,必以醍醐③為毒藥也。」
《叢林盛事》
【注釋】
①圓極岑和尚:宋朝太平州隱靜・圓極彥岑禪師江蘇撫州台城人。嗣雲居法如禪師
②王蠻子:方言俗語。此指法門中的奴才。
③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極甘美。佛教常用以比喻一乘教義。

【演蓮法師譯文】
太平圓極彥岑禪師為《辯佞篇》作跋說:
佛陀住世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正法的宗風愈顯得淡然微薄,人心越來越不厚道,歪風邪氣已經氾濫到無所不至的程度。前輩老成持重的大德相繼謝世,後輩的學者無所取法,叢林中的典型規範幾乎喪失至盡。
縱然有一二人極力在扶持挽救,反被人認為是多管閒事的奴才。今讀疎山如本禪師所寫的《辯佞篇》,詞意深遠而廣大,所說事理深切而鮮明,對末法時期僧團中的弊病極能起到規諫勸誡的作用。
然而那些虛妄平庸之輩智識膚淺,眼光短見,終日迷醉於邪佞之地,即使讓他們看到這篇文章,也必定把醍醐當作毒藥看待啊!」
良因贊曰:
圓極禪師說:「前輩凋謝,後生無聞」,心中頗有感觸。
法門凋零,後人難以為繼,往往就是因為缺乏典範,可作後人傚習之目標。
以前我 師父告訴我們,要多閱讀古德的開示、傳記,並稱之為「坐地參方」。
也就是以虔誠恭敬心,迎請古德來為自己開示。
以虔誠心故,縱然未能親見,但仍然可以感受古德法身不滅,加持力猶存。
因此道心、道行有所憑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5.11.14 良因法師 隨筆 歸雲本和尚①辯佞篇曰: 「本朝富鄭公弼②,問道於投子顒禪師③。 書尺偈頌,凡一十四紙,碑於台之鴻福兩廊壁間。 灼見前輩主法之嚴,王公貴人通道之篤也。 鄭國公社稷④重臣,晚年知向之如此,而顒必有大過人者。 如楊大年⑤侍郎,李和文⑥都尉,見廣慧璉, 《叢林盛事》
2015.10.31 良因法師 隨筆 覺範和尚題靈源門榜①曰: 「靈源初不願出世,隄岸甚牢。張無盡②奉使江西,屢致之不可。 久之翻然改曰: 『禪林下衰,弘法者多假我偷安,不急撐拄之,其崩頹跬③可須也。 於是開法於淮上之太平。 予時東遊登其門,叢林之整齊,宗風之大振,疑百丈無恙時不減也。』 傳曰:
2015.10.8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勸安老病僧文曰: 「貧道嘗閱藏教,諦審佛意,不許比丘坐受無功之食。生懶墮心,起吾我見。 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鉢乞食,不擇貴賤,心無高下。使得福者,一切均溥。 後所稱常住者,本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設,非少壯之徒可得而食。 逮佛後,正法世中,亦復如是。
2015.10.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初不赴雲居命。 佛眼遣書勉云:「雲居甲於江左,可以安眾行道,似不須固讓。」 師曰:「自有叢林已來,學者被遮般名目,壞了節義者不為不少。」 佛鑒聞之曰:「高菴去就①衲子所不及。」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包裝著往往是一顆顆攀緣心,東去西去。
2015.9.30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住雲居,見衲子有攻人隱惡者,即從容諭之曰: 「事不如此。 林下人道為急務,和乃修身。 豈可苟縱愛憎,壞人行止。 其委曲如此。」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他平常總是這樣委曲婉轉地教育學者。 良因贊曰: 如果佛教徒皆能秉持「道為急務,和乃修身」者,
2015.9.29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表裡端勁,風格凜然,動靜不忘禮法, 在眾日屢見侵害,殊不介意。 終身以簡約自奉。室中不妄許可①。 稍不相契,必正色直辭以裁之。衲子皆信服。 嘗曰:「我學道無過人者,但平生為事無愧於心耳。」 《記聞》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5.11.14 良因法師 隨筆 歸雲本和尚①辯佞篇曰: 「本朝富鄭公弼②,問道於投子顒禪師③。 書尺偈頌,凡一十四紙,碑於台之鴻福兩廊壁間。 灼見前輩主法之嚴,王公貴人通道之篤也。 鄭國公社稷④重臣,晚年知向之如此,而顒必有大過人者。 如楊大年⑤侍郎,李和文⑥都尉,見廣慧璉, 《叢林盛事》
2015.10.31 良因法師 隨筆 覺範和尚題靈源門榜①曰: 「靈源初不願出世,隄岸甚牢。張無盡②奉使江西,屢致之不可。 久之翻然改曰: 『禪林下衰,弘法者多假我偷安,不急撐拄之,其崩頹跬③可須也。 於是開法於淮上之太平。 予時東遊登其門,叢林之整齊,宗風之大振,疑百丈無恙時不減也。』 傳曰:
2015.10.8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勸安老病僧文曰: 「貧道嘗閱藏教,諦審佛意,不許比丘坐受無功之食。生懶墮心,起吾我見。 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鉢乞食,不擇貴賤,心無高下。使得福者,一切均溥。 後所稱常住者,本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設,非少壯之徒可得而食。 逮佛後,正法世中,亦復如是。
2015.10.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初不赴雲居命。 佛眼遣書勉云:「雲居甲於江左,可以安眾行道,似不須固讓。」 師曰:「自有叢林已來,學者被遮般名目,壞了節義者不為不少。」 佛鑒聞之曰:「高菴去就①衲子所不及。」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包裝著往往是一顆顆攀緣心,東去西去。
2015.9.30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住雲居,見衲子有攻人隱惡者,即從容諭之曰: 「事不如此。 林下人道為急務,和乃修身。 豈可苟縱愛憎,壞人行止。 其委曲如此。」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他平常總是這樣委曲婉轉地教育學者。 良因贊曰: 如果佛教徒皆能秉持「道為急務,和乃修身」者,
2015.9.29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表裡端勁,風格凜然,動靜不忘禮法, 在眾日屢見侵害,殊不介意。 終身以簡約自奉。室中不妄許可①。 稍不相契,必正色直辭以裁之。衲子皆信服。 嘗曰:「我學道無過人者,但平生為事無愧於心耳。」 《記聞》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第五十一回: 童林見擂臺人多,不好說話,就與大漢一同去飯館邊吃邊談。童林說出恩師名諱,大漢果然是與童林同門,外號「叱海金牛」名叫于寶元。當年尚道明和何道源路過安徽遇上大雨,正用「登萍渡水」的功夫渡河,遇到于寶元竟自熟悉水性,不下於「登萍渡水」。二道人問過于寶元的身世,決定收他為徒。于寶元生性愚笨,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裏;一人喫一箇,莫嫌沒滋味。」這是唐.王梵志的作品。 在初唐時期,民間出現一批深受佛教影響的白話詩人。王梵志、寒山子、拾得是代表 人物。三個詩人都因生平事蹟被記錄得很少,同時也被很多正統文人所輕視,所以很少 受到関注。
Thumbnail
第三十五回: 法禪進了三招,童林全部閃開,童林說要讓法禪三招,這讓法禪更為氣憤⋯⋯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第五十一回: 童林見擂臺人多,不好說話,就與大漢一同去飯館邊吃邊談。童林說出恩師名諱,大漢果然是與童林同門,外號「叱海金牛」名叫于寶元。當年尚道明和何道源路過安徽遇上大雨,正用「登萍渡水」的功夫渡河,遇到于寶元竟自熟悉水性,不下於「登萍渡水」。二道人問過于寶元的身世,決定收他為徒。于寶元生性愚笨,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裏;一人喫一箇,莫嫌沒滋味。」這是唐.王梵志的作品。 在初唐時期,民間出現一批深受佛教影響的白話詩人。王梵志、寒山子、拾得是代表 人物。三個詩人都因生平事蹟被記錄得很少,同時也被很多正統文人所輕視,所以很少 受到関注。
Thumbnail
第三十五回: 法禪進了三招,童林全部閃開,童林說要讓法禪三招,這讓法禪更為氣憤⋯⋯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