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第二 088

《禪林寶訓》卷第二 08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4.11.13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湛堂曰:

靈源好閱經史,食息未嘗少憩,僅能背諷乃止。

晦堂因呵之。

靈源曰:嘗聞用力多者收功遠。

故黃太史①魯直曰:清兄好學,如饑渴之嗜飲食。

視利養紛華若臭惡。蓋其誠心自然,非特爾也。

《贅疣集》

【注釋】

①黃太史:北宋詩人黃庭堅,字魯直,江西修水人。治平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他出於蘇軾門下,而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曾遊皖之山谷寺樂之,因自號山谷道人,得法于黃龍祖心禪師。


【演蓮法師譯文】

湛堂文准禪師說:靈源惟清禪師平時喜歡閱讀經書史籍,常常達到廢寢忘食,一定要讀到能背誦熟了才甘休。

晦堂祖心禪師看他整天埋頭在書本上,因此就責備他不該這樣苦讀。

靈源回答說:「弟子曾聽說過,凡事多用一分努力,就能多得一分功效。修學佛法,能勇猛精進,自強不息,則三昧易成。」

因此太史黃魯直曾經讚歎靈源說:「清兄好學如饑似渴,而對於名聞利養以及各種紛華世事卻視若糞土。這種至誠向道之心,其可貴之處在於出其自然,並不是勉強裝出來的。」

raw-image

良因贊曰:

透過閱讀與學習,眼界與智慧得以開展,

因此內心穩定乃至法喜,此為真樂!

不過前提是…學習之後接著深入思維。

如果只是將文字在心中過一過,如浮光掠影般的閱讀,

讀得越多,內心只是越渙散!

豈能真正的因此得到法喜,因而「視利養紛華若臭惡」?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