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仲 老師 講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演講者】羅志仲 老師
早上這一場講座是無意間朋友介紹的,因為看到志仲老師,就報名了!講座一開始,老師幽默的說: “書綺!怎麼神出鬼沒呢?”老師覺得有趣,我也覺得好笑,其實我都不太知道哪裡有什麼課程或講座,但身邊的好朋友都會互相傳給我。我覺得想上去聽聽就報名了!
其實我很喜歡聽著老師的聲音,因為很靜心,很自在。心裡很沉澱。
去年第一次上志仲老師的8堂帶狀課程後,原本從小到大的失眠問題,透過老師的靜心方式,我每天不間斷的練習,也讓自己克服多年無法好好入睡的狀態。不過今早老師帶了靜心之後,我狂睡著。
靜心結束可以提問時,我就問老師: “老師!我怎麼每一次靜心都會睡覺?”
志仲老師: 我想核對你以前的狀態是如何?
我:不好睡,小時候也常去看睡眠科
志仲老師:我猜測你的身體長期疲勞,所以靜心的時候就會容易睡著.那就允許吧!
老師分享他曾經也是這樣的經驗,這樣的經驗分享後,我又被老師接住了!
我其實現在很喜歡靜心,因為那讓我直接快速就睡著。
要不然以前家人都睡得好香甜,我只能爬起來猛看書,猛畫畫,找事情做。真的很感謝能夠認識薩提爾老師,生命中的每個老師都給予我不同的支持跟鼓勵。我感覺我真的是個幸福的人呀!
【講座摘錄】
l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l 想得到真正的平靜,願意接納不平靜
l 專注陪伴那個不平靜(真心摯誠)
l 靜心→過程中,願意和當下的感受在一起
l 魯米: “對與錯之外,還有一個地方,我們會在那裏相遇。”
l 一直強調對與錯,不會和內在相遇
l 不要設定不合理的期待
l 慢慢來,放下二元對立
l 緊抓著期待,就沒辦法改變
l 不用時時穩定自己
l 期待調整,換成 “偶爾”
l 阿迪亞香提: “不要學了靈性,沒有人性”
l 全然的專注,全然的接納(托勒)
l 能接納多少,算多少
l 接納他,連結他,就是連結渴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會員
593內容數
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生活,原來這一趟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歷程,歷經照顧母親生病的那段歲月,母親的好轉,我們求子的不容易,試管的失敗,決定走上收養的旅程。這趟旅程看似溫馨又幸福,沒想到伴隨著孩子的特殊性,我們輾轉之間做了好多的嘗試,搬了無數次的家。最後落腳在先生的家鄉,這裡有著我們的故事,希望我門的故事也能帶給你生命的希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貼近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主題】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主講者】馮以量 & Jessica 對談 【日期】2022/6/5 以量老師分享了爸爸的身教如何影響著他的生活,看見已讀不回的訊息,會很生氣。這個情緒會升起來。也因為這樣的情緒,走上了療癒之路。 後來,才知道就是那位年輕人。 7. 學習擁抱
志仲老師今晚的直播摘要: #對話怎麼學: 1.去上實體課 2.生活中的練習 不練習原因: 1.害怕犯錯跟失敗 2.對方不想對話,導致碰壁而放棄。(當對方不想跟你對話,趁此機會當成練習機會,練習尊重跟接納對方。)(對方是可以拒絕我的對話。接納自己,尊重對方。) #成功的對話對象: #對話要有進步:
【講座】【2022.01.29(六) 10:00—12:00_ART x English x Life(10)_ 脆弱畫室:一起走的修復之路】 【分享者】曾品璇老師 年輕時在學校用心且用力的教書,但後來卻遇到與學生的衝突及困境。 “提起勇氣,面對失敗。藝術是連結失敗最後途徑。” 【社區工作以共存】
2021/11/25星期四 菊君老師中午和#博物大玩家一起直播現場,除了分享美術課的「學、思、達」,也分享了好厲害的藝術創作方式。 一直以來,總是很欣賞老師在帶學生創作上的各種方式。每每看到老師在自己的臉書分享的速寫,線條流暢並且不複雜的感覺,真的心生羨慕呀! 一直很想知道老師平常都是怎麼速寫,沒想
【課程】用全新眼光看待過動兒 【講師】江思妤   曾經聽過一句話: 「養育孩子是需要全村的力量。」 過動兒不是只有看到他們搗蛋的功力,其實他們擁有許多的優點。   身為過動兒的母親,常常需要處理很多問題。 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孩子就是需要大人的協助跟幫忙,更重要是接納。  當我們不接納,就很難給他們空間
【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主題】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主講者】馮以量 & Jessica 對談 【日期】2022/6/5 以量老師分享了爸爸的身教如何影響著他的生活,看見已讀不回的訊息,會很生氣。這個情緒會升起來。也因為這樣的情緒,走上了療癒之路。 後來,才知道就是那位年輕人。 7. 學習擁抱
志仲老師今晚的直播摘要: #對話怎麼學: 1.去上實體課 2.生活中的練習 不練習原因: 1.害怕犯錯跟失敗 2.對方不想對話,導致碰壁而放棄。(當對方不想跟你對話,趁此機會當成練習機會,練習尊重跟接納對方。)(對方是可以拒絕我的對話。接納自己,尊重對方。) #成功的對話對象: #對話要有進步:
【講座】【2022.01.29(六) 10:00—12:00_ART x English x Life(10)_ 脆弱畫室:一起走的修復之路】 【分享者】曾品璇老師 年輕時在學校用心且用力的教書,但後來卻遇到與學生的衝突及困境。 “提起勇氣,面對失敗。藝術是連結失敗最後途徑。” 【社區工作以共存】
2021/11/25星期四 菊君老師中午和#博物大玩家一起直播現場,除了分享美術課的「學、思、達」,也分享了好厲害的藝術創作方式。 一直以來,總是很欣賞老師在帶學生創作上的各種方式。每每看到老師在自己的臉書分享的速寫,線條流暢並且不複雜的感覺,真的心生羨慕呀! 一直很想知道老師平常都是怎麼速寫,沒想
【課程】用全新眼光看待過動兒 【講師】江思妤   曾經聽過一句話: 「養育孩子是需要全村的力量。」 過動兒不是只有看到他們搗蛋的功力,其實他們擁有許多的優點。   身為過動兒的母親,常常需要處理很多問題。 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孩子就是需要大人的協助跟幫忙,更重要是接納。  當我們不接納,就很難給他們空間
【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問:法師慈悲!聽法師的課很受益,完全顛覆自己盲修瞎練的學習方向。對於法師講解的修行方式等感覺非常契機,可否請法師慈悲,撥冗按排再到精舍,多教導我們? 問:睡覺前靜坐四十分鐘後,能馬上睡覺嗎?
你會發現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無常,跟你現在上課聽我講,或者你私下在動中思惟,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會覺得那種無常的感受真的能夠打動你的心,感覺跟你的心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聽來的。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週三夜晚的場次結束後,一位老先生坐到我的面前,嚴謹地對我說:「老師,我平常靠吃藥才能睡,可也睡不太安穩。我用老師教的方法,就會睡得很好。真的很簡單,很好用。」
靜坐須知 (1)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今天學人應常住的邀請,來跟各位一起學習靜坐須知這門課程。這裡我們是根據智者大師在《小止觀》中的教授來加以說明。相信不管是初學還是老參,只要能夠靜下心來學習,都會從中得到相當大的利益。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一位清大中文博士,但是他的工作與生活卻並不如一般人預期的光鮮順遂,他如何在長期失業、父子失和、突遭意外的人生逆境中,一步步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迷盲中走出來,成為人際溝通講師...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不以工作目標導向訪談創作者及書籍推薦。 閱讀對我來說,是個人隱私,是自由,也是意識,代表我們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與作者建立關係,這種美好的感受,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只要翻開書中一頁開始,就能對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問:法師慈悲!聽法師的課很受益,完全顛覆自己盲修瞎練的學習方向。對於法師講解的修行方式等感覺非常契機,可否請法師慈悲,撥冗按排再到精舍,多教導我們? 問:睡覺前靜坐四十分鐘後,能馬上睡覺嗎?
你會發現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無常,跟你現在上課聽我講,或者你私下在動中思惟,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會覺得那種無常的感受真的能夠打動你的心,感覺跟你的心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聽來的。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週三夜晚的場次結束後,一位老先生坐到我的面前,嚴謹地對我說:「老師,我平常靠吃藥才能睡,可也睡不太安穩。我用老師教的方法,就會睡得很好。真的很簡單,很好用。」
靜坐須知 (1)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今天學人應常住的邀請,來跟各位一起學習靜坐須知這門課程。這裡我們是根據智者大師在《小止觀》中的教授來加以說明。相信不管是初學還是老參,只要能夠靜下心來學習,都會從中得到相當大的利益。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一位清大中文博士,但是他的工作與生活卻並不如一般人預期的光鮮順遂,他如何在長期失業、父子失和、突遭意外的人生逆境中,一步步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迷盲中走出來,成為人際溝通講師...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不以工作目標導向訪談創作者及書籍推薦。 閱讀對我來說,是個人隱私,是自由,也是意識,代表我們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與作者建立關係,這種美好的感受,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只要翻開書中一頁開始,就能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