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又要交一篇五百字作文的作業,我要寫什麼?」
相信家中有中高年級小朋友的爸媽,對於時常在耳畔聽到的這句話,格外熟悉。即便,老師們有指定作文題目,孩子依舊坐在書桌前,寫了一行,又擦掉,於是一個小時過去,可能第一段還沒寫完。
猶記孩子還在低年級時,國語作業便開始有造句,一開始,孩子面對指定句型時,一臉茫然地望向我:「媽媽,我不會造這個句子。」為了讓孩子能快速完成作業,媽媽抓抓頭後告訴孩子這句的「答案」,孩子興高采烈地一字不漏將媽媽所說的句子照抄,於是,功課就那麼迅速完成。
幾次的經驗,發現孩子開始依賴媽媽幫忙解答,在謹慎地思考後,決定不再給出答案,讓孩子「照抄」,正是所謂「給一條魚,不如給一支釣竿」。
於是,鼓勵孩子先將想寫的句子「說」出來,起先,孩子連把話說出口都有困難,此刻只能用耐心陪伴,鼓勵開口,並讚美孩子「說」出口的造句,再教導孩子如何將句子修改成更漂亮的句型。
反覆練習後,孩子已經可以自行造句,並且不再需要先將句子「說」出來,再「寫」於作業上,熟悉這樣的方式,孩子已熟能生巧地快速反應造句這項功課。
“當造句變成短文時”
從低年級漸漸升上中年級後,已由原先簡單的造句,加深為完成一篇四百字小短文,中間遇到的挫敗,可想而知。有了將想表達的語句,先「說」出來的經驗,一樣鼓勵孩子,將想寫的小短文,用口語表達的方式敘述一次,再協助孩子組織小短文的內容,並分段。此時可先請孩子用鉛筆將內容寫在空白的一張白紙上,父母協助詳閱內容的完整性,以及是否有錯字,協助查看整體內容後,再請孩子將完整內容謄寫在學校發放的正式稿紙上。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為,鼓勵孩子將原創能先行表達,再從旁協助孩子去修正句型及錯字,可讓孩子感受到-「原來我也能完成原本以為很難的事」的成就感。並且,在父母協助將錯字改正並且放入優美詞句後的小短文,於老師批閱得到不錯的成績後,也能進一步加深孩子對於創作的動力,這樣的動力,來自認同與自我相信。
“從鼓勵開始培養創作樂趣”
當開始遇到撰寫小短文時,一定是最挫敗的時期,因為孩子感到毫無頭緒,且沒有想法,甚至連一個字都擠不出來。此時,父母除了耐心陪伴外,不忘了給予鼓勵,當孩子願意將想法說出時,請大力地給予掌聲,告訴孩子有任何想法都是值得被鼓勵讚賞的,幾次反覆經驗後,孩子一定會願意靜心思考並樂於分享。
小短文來自許多句子的集合,因此,可從小短句開始練習,讓孩子習慣於造句的順暢性,啟發孩子動腦並動口,將想法說出後再組織句型,一段時間後,便能從聯絡簿的短篇週記開始看出變化。鼓勵孩子將週記也分成幾個段落,避免流水帳,而是從「分享生活」給老師的角度出發,將想法融入週記內,即是一個有效的訓練方式。
避免用自身的角度,「矯正」孩子的想法創意,除非有錯別字或是語句明顯不通順,為什麼呢?因我們若從自身角度出發,要求孩子按照我們所指示的意思撰寫短句或文章,創意發想的就變成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本身,而孩子也失去了練習的機會。不論一開始,作品的好壞,都要鼓勵並且真心讚美孩子踏出的那第一步,當信心被建立時,孩子會更具熱情地去面對寫作這件事。
幾個幫助孩子踏出第一步的方法:
•鼓勵孩子先將想法「說」出來再寫
•從小短句開始練習
•聯絡簿週記也可累積寫作經驗
•參加投稿-激發成就感(讓寫作成為熱情動力)
•鼓勵讚美替代框架式指導
“打開五感培養共感”
除了反覆練習與鼓勵外,訓練孩子能打開自身五感,去體驗生活細節,也是創造文章能達到共鳴感的重要因素。因現代社會快速變遷,且3C產品充斥著各式聲光效果,片段式體驗已讓孩子逐漸喪失能耐著性子閱讀長文、體驗生活細節的耐心。
因此,父母必須協助孩子打開五感,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去細細品味生活,走路去買東西時路過的風景、四周看到的植物、每天吃的晚餐,甚至無法避免一定會接觸到的手機短影片,都能與孩子建立深度聊天的機會。鼓勵孩子將所感受到的事物,細膩地說出當下感受,培養孩子們能體驗生活、觀察周遭,逐漸建構觀察力,讓文章內容也能透過自身感受地抒發產生共鳴。
“累積生活體驗從中找素材”
當孩子逐漸對生活的體驗有了基本觀察力,便更容易累積生活的經驗,從中找到創作素材。像是聯絡簿的週記,要如何撰寫才能避免流水帳?可從一個核心的主題,將體驗的觸角串聯至整篇小短文。
如:和孩子一起玩五子棋時,輸贏帶給人的感受是什麼?除了贏棋外,過程中讓我們學到了什麼樣的經驗?需要透過觀察對手的棋局,以及動腦思考如何佈局才有贏棋的可能……等種種觀察與體驗,從孩子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與孩子一起建構從生活中所帶來的經歷,再轉化為寫作的素材,就能讓文章的豐富與層次被提升。
“共讀與伴讀,創造生活新感悟”
從生活中的體驗與累積素材後,如何才能將想法轉換成優美詞句?透過與孩子一起共讀、伴讀,讓閱讀課外書籍成為孩子書寫文章的基底。可定期抽出一些時間,讀繪本給孩子聽,除了培養認字的能力外,也讓孩子對於文章的結構及組織、故事的核心思想更熟悉。當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時,就能讓孩子把讀書=考試這樣既定的刻板印象扭轉,反而讓閱讀能成為紓壓的一部分。
新世代的考題有各式素養題型,已與過往教育方式不同,此時更呈現出閱讀理解力的重要性。素養題型通常題目內的文字很長,當無法理解題目所要表達的內容為何,則有可能整大題皆無法回答正確答案,往往考試結果差強人意並非該科成績差,而是在讀題的過程中產生障礙。因此,培養孩子能喜愛閱讀,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閱讀的課外書籍不限定要什麼類型,只要能讓孩子透過優良的課外書籍,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就是好的開始。
“將經典名句抄寫於心愛的筆記本內”
在孩子已習慣閱讀課外書籍後,可與孩子一起準備一本喜歡的筆記本,鼓勵孩子將閱讀後找到的優美詞句,抄寫於自己心愛的筆記本內,藉由累積經典名句,也可讓孩子理解詞句背後的意義,以及如何建構創造優美的詞句,藉此能加深在文章創作時可運用的詞彙,亦能引經據典增加文章的豐富度。
除了文章可使用外,將經典名句累積於筆記本的好處,也可增加人生的座右銘,間接培養孩子對於價值觀、人生智慧……等生活的底蘊。讓創作融入生活中,作文,不再是交差的作業,而是透過書寫過程,讓人生更豐富,看見更不同的生命美好!
#讓作文不再燒腦
#讓創作開啟人生的美好
#歡迎分享你們的故事給我(e-mail:nicole.yen03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