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低下的父母,會用「父母之姿」來否定孩子的自我認同、成就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操控是以貶低孩子的姿態來得到想要的自尊


雖然我們都聽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家長心中都是這種「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期待。

甚至,有時會有「不知不覺的競爭心態」出現,這些競爭心態、對自我長期能力的自卑感藏在身為父母親的角色中,讓父母感受到,必須要用「父母角色的地位權威」來壓制孩子的自尊,讓孩子的好壞、成就,是由「做爸媽」的來認定。意思就是,若我沒有認同你是好的,不管你在社會上做出什麼成就,我都要也都可以來貶低你。

這樣的意識,事實上問題是出在父母本身的自信心不足,因此必須要用「父母身份」作為護身牌,得到一個地位上的優勢,讓自己感到是正確的、優秀的、能力更高的姿態,才能維護父母事實上內心自卑的防護城。




父母自己的生命經歷不見得能夠讓他們自我認同


個案中時常遇到「自信心低落」「害怕不被認同」的情緒,他們碰到父母擺「你不夠好」「你做的決定是錯的」「你根本不行」的言行時就會瞬間被剝奪了自己的力量,好像立刻回到那個小孩被爸爸媽媽斥責功課不好的自己。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難道父母就真的不希望我們做得好、有成就、真的不相信我們的能力?

當我們試著把問題的焦點拉回自身,能慢慢認清,其實父母自己也會有自我認同不足的狀態。

它發生的經歷背景包括:

「父母工作的社會地位較一般工作微薄」
「父母工作的薪水為低收入」
「所做的工作不屬於社會主流大眾所接納、認知」
「曾經欠債、曾有犯罪或破產等過往經歷」
「有特殊身世背景」

因此,即便是父母,當然內心也會感到「自尊不足」「抬不起頭」等等的內在感受。

當孩子一輩有了自己的生命經歷,漸漸走出自己的路、有了更好的學經歷、社會地位、更社會化能夠符應社會的潮流,反觀父母漸漸的年長、老去,有時也會顯露出自己的內在遺憾、無法自我接納的心情。

因此,不知不覺的用「父母姿態」來保護自己的尊嚴是一種不自覺的安全感保衛戰。

「你不要以為你現在長大了、做事了就說話大聲了!」
「你不要以為你賺的錢多了就可以回來教我怎麼做!」

或者,你不管做了什麼,都會得到一頓數落和不信任、什麼都還沒做就有各種負面的唱衰。

他們講出的話很傷人,但對父母而言,他們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維持自尊的高度,於是開始只能抓住父母身份來成就剩下的高姿態。

有時兒女也以為,自己用新的方式、新的思維對於父母會有所幫助,但也有時發現,不一定能幫助到父母做出生活中的改變,這裡讓我們用脈輪做一下意識的拆解,因為在脈輪意識中,第二脈輪對應到人際關係做自己的勇氣、接納他人與我意見的不同、第三脈輪對應到自我相信的能力,於是當生命課題演繹在第二、三脈輪的失衡意識時,就會落在以下生命課題:

➡️ 不接納自己現有能力的狀態
➡️ 不接納兒女比自己的賺錢能力更好、社會地位更高


而讓父母與兒女的關係產生緊張張力,不自覺得用第二脈輪的原生家庭父母較高地位來壓制兒女,不得爬到自己頭上來教育、教導、指正自己,回過頭來,其實是自我尊嚴的保衛戰。


raw-image



父母也是人,
他們也有他們的害怕與做不到,
讓我們試著透過和解,
先滿足自己內心匱乏的愛,再來以愛相待


即便是父母,也會有無法真正認同我們的時候,但當我們能夠自我和解,願意把「自我認同」的力量拿回自身,父母維護自尊的行為,對我們而言就不會彼此共振。

能夠理解對方也有對方需要被認同的地方,也會有害怕被社會淘汰、被孩子看不起的種種心境,當自己成為父母,數十年後,孩子出落得比自己更有能力、更能與社會接軌,自己一樣要經歷卸下責任、慢慢減少自我能力發揮的舞台。也會經歷這樣「找不到自我價值」的生命階段。到時我們一樣要體會,不知道要拿什麼來維護自尊的問題。

想法、意識就是會跟著年紀漸增,而體會不同的生命風景,若我們在幾十年後,也一樣會感到社會的淘汰感,那我們希望自己是被後輩所尊重的嗎?


弄清楚自己在各個脈輪投射的意識,
減少意識的投射,
降低與他人負面想法情緒的共振,
你也能輕鬆過好日子!


把力量拿回來,我們能單純處理自己共振的底層意識,當下關係的能量共振就會大幅減少,不用真正的走到對方面前吵架、委屈、哀傷,把力量拿回來的日子,你會發現,真的輕鬆多了!

減少投射、減少太多生活中過度的戲劇張力,但感受到更多愛的流動與彼此同理
愛,從自我和解的一步,順順的開啟後接住自己吧!


raw-image


第二脈輪臍輪的相關意識:

⭕️過陰:無法自我尊重者
⭕️過陰:人際關係中總是委屈、忍讓、無法畫界線

⭕️ 過陽:無法接納他人者
⭕️ 過陽:很害怕不自由、害怕別人管束我框架我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sin老師|和解療癒的沙龍
72會員
129內容數
長期的靈性探索、自我覺察,讓許多的思緒成為了一篇篇富有哲思的詩篇,其中的文字或許能帶給心一些悸動、生命一些反思,讓文字成為一份愛,流動入心
2023/03/09
許多人來到個案 他們的腦神經系統、視神經系統 訊息場都是滿載的 在一個集體意識不斷讓我們感到焦慮 整體科技不斷增加速度、不斷讓你與自我分離 吸引你在各種聲光效果、各種滿載資訊 來讓你忘記 靜下來 不做 放手 空白 的重要 會發生什麼事呢? 會讓你不斷無意識的 努力、努力、再努力 必須不斷的做 必須不
Thumbnail
2023/03/09
許多人來到個案 他們的腦神經系統、視神經系統 訊息場都是滿載的 在一個集體意識不斷讓我們感到焦慮 整體科技不斷增加速度、不斷讓你與自我分離 吸引你在各種聲光效果、各種滿載資訊 來讓你忘記 靜下來 不做 放手 空白 的重要 會發生什麼事呢? 會讓你不斷無意識的 努力、努力、再努力 必須不斷的做 必須不
Thumbnail
2022/11/17
她是一位渴望把花的能量帶給眾人的年輕女孩,也是追尋靈性生活、高敏度的靈魂。 花的療癒不單單是一種「插花」,也並不是「花藝師」,而是有高度的能量感知、情緒感知,才會適合運用花魂、曼陀羅、花朵本身纖細但深度的能量,協助他人平衡療癒心情。 然而,在現在的「插花課程」「花藝課」,大多以美觀、技法為主,她雖
Thumbnail
2022/11/17
她是一位渴望把花的能量帶給眾人的年輕女孩,也是追尋靈性生活、高敏度的靈魂。 花的療癒不單單是一種「插花」,也並不是「花藝師」,而是有高度的能量感知、情緒感知,才會適合運用花魂、曼陀羅、花朵本身纖細但深度的能量,協助他人平衡療癒心情。 然而,在現在的「插花課程」「花藝課」,大多以美觀、技法為主,她雖
Thumbnail
2022/11/16
為何偏偏我得經歷這麼多苦難? 年輕的女孩來到心家,五官稚氣純淨,卻一點也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許多沈重的愁苦、無力改變、無奈、家庭的責任,一層層的在她身上,無法負擔的。 一開始,她是為了身體、情緒已經無法招架,夜晚會流淚、情緒已到臨界點,發現自己無法承擔,被學員介紹來處理釋放。 一點一點地聆聽,慢
Thumbnail
2022/11/16
為何偏偏我得經歷這麼多苦難? 年輕的女孩來到心家,五官稚氣純淨,卻一點也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許多沈重的愁苦、無力改變、無奈、家庭的責任,一層層的在她身上,無法負擔的。 一開始,她是為了身體、情緒已經無法招架,夜晚會流淚、情緒已到臨界點,發現自己無法承擔,被學員介紹來處理釋放。 一點一點地聆聽,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會缺乏自信往往都是來自於比較。」 「人不是因為優秀才自信,而是因為自信而優秀。」 「人類的文化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 「自我接納的人能夠了解: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 <#所有壞事背後都有未來的好事>
Thumbnail
「人會缺乏自信往往都是來自於比較。」 「人不是因為優秀才自信,而是因為自信而優秀。」 「人類的文化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 「自我接納的人能夠了解: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 <#所有壞事背後都有未來的好事>
Thumbnail
許多來到治療 室找我諮商的人,時常抱著極為矛盾的心情 。 一方面,當他們訴說著自己 在 原生家庭中所曾經歷的虐待、遺棄、疏忽,以及種種不合理的管教時,他們的眼神似乎都在殷切詢問我:「 會發生這些,並不是我的錯,對吧?! 」 然而,我卻又可以從他們種種令人心疼與鼻酸的故事中....
Thumbnail
許多來到治療 室找我諮商的人,時常抱著極為矛盾的心情 。 一方面,當他們訴說著自己 在 原生家庭中所曾經歷的虐待、遺棄、疏忽,以及種種不合理的管教時,他們的眼神似乎都在殷切詢問我:「 會發生這些,並不是我的錯,對吧?! 」 然而,我卻又可以從他們種種令人心疼與鼻酸的故事中....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小時候父母責罵自己時,自己總會覺得爸媽總是不了解自己,心中的委屈,令自己不由得生出「生在這個家根本就是個錯誤!」的想法。   每當這個想法充斥內心時,接下來的溝通就只剩下,吵架或冷戰。而這份委屈,只能隨著時間逐漸掩埋,但卻不曾消失,它總會在某些時刻被挖掘而出,像地雷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小時候父母責罵自己時,自己總會覺得爸媽總是不了解自己,心中的委屈,令自己不由得生出「生在這個家根本就是個錯誤!」的想法。   每當這個想法充斥內心時,接下來的溝通就只剩下,吵架或冷戰。而這份委屈,只能隨著時間逐漸掩埋,但卻不曾消失,它總會在某些時刻被挖掘而出,像地雷
Thumbnail
我們很容易認為,一個人自我價值感高 是因為這個人有很多優點和成就 而一個人自我價值感低,是因為他的缺點與不足 這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 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身邊一些熟識的朋友 外在條件看起來很好很優秀 但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辦法欣賞自己的好,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一般來說 以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我們很容易認為,一個人自我價值感高 是因為這個人有很多優點和成就 而一個人自我價值感低,是因為他的缺點與不足 這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 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身邊一些熟識的朋友 外在條件看起來很好很優秀 但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辦法欣賞自己的好,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一般來說 以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操控是以貶低孩子的姿態來得到想要的自尊 雖然我們都聽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家長心中都是這種 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期待 意思就是 若我沒有認同你是好的 不管你在社會上做出什麼成就 我都可以來貶低你跟把你的尊嚴踩在腳下 父母自己的生命經歷不見得能夠讓他們自我認同
Thumbnail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操控是以貶低孩子的姿態來得到想要的自尊 雖然我們都聽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家長心中都是這種 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期待 意思就是 若我沒有認同你是好的 不管你在社會上做出什麼成就 我都可以來貶低你跟把你的尊嚴踩在腳下 父母自己的生命經歷不見得能夠讓他們自我認同
Thumbnail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Thumbnail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