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容易認為,一個人自我價值感高
是因為這個人有很多優點和成就
而一個人自我價值感低,是因為他的缺點與不足
這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
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身邊一些熟識的朋友
外在條件看起來很好很優秀
但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辦法欣賞自己的好,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這樣的個案非常的多,且大都是跟原生家庭有關,
一般來說
自我概念多半是在與“重要他人”有關,
例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親屬、鄰居
親朋好友、老師和同學、工作中的上司等。
這當中跟父母的關係是最大的
以下跟大家分享
1、「有條件的愛」
孩子表現優異時,父母很高興,很鼓勵孩子
但當孩子失敗時,父母會很失望,不停地數落、嘮叨、甚至痛罵小孩
於是孩子會將價值放在父母的肯定上
只要失去跟父母的連接,關係就會變得很緊張
所以當父母無法愛孩子的全部,只愛孩子的某一部分(課業、成就等等)
這就是有條件的愛
有條件的愛,容易讓孩子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外在的成就上
而不會從心理面去欣賞和肯定自己
2、「溺愛的父母」
從小,就照顧孩子過度的父母,長大了,還是包辦很多事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
因為被剝奪自由成長的機會,無法獨力生活
所以長大後會表現出無能,自理能力、人際關係、社會獨立性都很差
進入社會工作之後,會有許多的受挫
於是會很自卑,沒有信心,自我價值也會低落
3、「忽視孩子心靈的愛」
父母看起來也很愛孩子,孩子要什麼買什麼,物質上的供給很充足
但是由於父母太忙了,很少與孩子交流內心的情緒
孩子有什麼情緒的困擾,只能自己默默忍受
沒有人引導,所以這樣的孩子在情緒上的發展受限
也會導致自我價值低落
因此父母無條件的接納是很重要的
「無論我怎樣表現,他們都愛我,我都是有價值的」
長大以後,孩子比較不懼怕失敗,敢於嘗試。
會接納自己成功,也會接納自己可能的失敗。
因為從內心相信自己是夠好的,
就算失敗,也可以從中站起來。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撰文
更多好內容,歡迎收聽《懂心理,調出好關係》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