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焦慮,都源於頭腦對過去或未來的想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生活中,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是智慧,而非智力。

如果我們仔細探究,就會發現,所有的焦慮,都源於頭腦對過去或未來的想象。

上一次考試沒考好,挨了老師的批評和父母的責罵,於是每次考試前都會陷入焦慮;下一周要面試,擔心面試失敗,於是產生焦慮;下個月要晉級考核,擔心自己不達標,產生焦慮;自己銷售業績不好,怕被領導點名,焦慮;部門要裁員,擔心自己的名字在裁員名單中,焦慮;身體上不是這里不舒服就是那裡不舒服,焦慮;擔心無法處理好家庭、孩子與朋友之間的關系,焦慮......

我們每天從早上睜開眼睛到晚上睡覺,幾乎隨時隨地都會被各種各樣、由外在或內在原因產生的念頭所困擾,滋生出焦慮。

然而,事實上,讓我們焦慮的,並非考試、面試、考核、業績、身體不適、情感問題等等事情本身,而是頭腦對那些客觀事實的幻想和聯想,尤其是負面的幻象和聯想。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所有焦慮都源於對未知的不確定感和想要擺脫這種不確定感所產生的拉鋸戰。

如果我們悉心觀察,就會發現:焦慮總是出現在“胡思亂想”這種狀態之中。

我曾在大學時期參加過幾屆英文辯論賽。參賽前,我常常處於焦慮和緊張之中,怕自己表現不好,怕拖了整個團隊的後腿。可是當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我都必須好好準備的時候,在那段全身心的投入的過程中,焦慮就消失了。下一次感到焦慮的時候,又發現自己“活在了未來”——擔心、害怕自己會出錯,表現不佳。只要這個念頭一齣現,我就好好投入準備的過程當中,焦慮就又自動消失了......如此重復多次,就會發現很有意思,原來,焦慮正是在提醒我“沒有活在當下”。

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任何時候感受到焦慮出現,只要我們要學會覺察,覺察自己的頭腦是否正處於對過去或未來的想象之中,然後意識到自己是時候要投入到當下,一旦真正投入,焦慮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很多時候,對於那些我們不想要的東西,“抗拒”和“排斥”並不是最理想的解決方式,相反,我們越是“抗拒”和“排斥”那些不想要的,就越是在”吸引“那些不想要的。

其實,根本無須去抗拒焦慮,只需要在覺知到它出現時,轉向投入當下即可。

從某個層面來說,只有“自我”觀念很強的人,才會常常感到焦慮,佛學將其稱之為“我執”。

就像我在大學時的經歷,因為總是擔心”我“——擔心”我“發揮不好;”我“表現不佳;“我”失敗了會如何如何......為何會有這些擔心呢,就是因為這個”我“。

我們對頭腦創造出來的念頭的認同創造出一個關於“我”的幻相。認同頭腦,就意味著認同“自我”或“小我”。而“自我”是有限的,它恰恰是一切矛盾和割裂的源頭。頭腦所反應出的一切都是不斷累積的“已知”。“已知”就是有限和限制,從我們認同頭腦念頭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被那個念頭限制了。

一旦當”自我“的某些內在品質想要向外擴展,又或者外在的某些東西想要進入或打破”自我“意識的圍牆時,”自我“就會立刻警覺,產生擔心、害怕、恐懼和焦慮。

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頭腦累積起來的那一堆有限的概念、想法或念頭,而是一個經驗當下的過程。“大我”是宇宙生命能量參與當下的過程,它永遠與當下合一,並永遠帶著好奇參與一切——變化、玩耍、享樂、流動......它不分別,它是無限和完整。“一切都是'我'自娛自樂的游戲!”又從何而來擔心、害怕、恐懼和焦慮呢?!

只要頭腦還占據主導,焦慮就在所難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做的,不是去對抗頭腦,而是去觀察頭腦活動的軌跡。這是避免焦慮的唯一方法。

試試看,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保持高度的覺知,去洞察頭腦所創造出來的問題和假象,去洞察它是如何創造出黑暗、痛苦、並突然占據性地壓倒了這個”我“,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最後,請記得感恩。是“焦慮”這個不離不棄的“好朋友”,一直在提醒我們,要活在當下,記得感恩它,隨時隨地地感恩它。

“在未知中保持信任。”這就是生命的全部奧秘。

作者:一人一世界,用心理學治愈自己的瑜伽占星者。

如果你也渴望治愈傷痛、讓心靈得以棲息、

讓靈魂獲得自由,那麼你的到來,剛剛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人一世界的沙龍
13會員
25內容數
2022/08/19
並非“動手”才是家暴,也許我們都曾經或正處在家暴中卻不自知...
Thumbnail
2022/08/19
並非“動手”才是家暴,也許我們都曾經或正處在家暴中卻不自知...
Thumbnail
2022/08/19
一個人,必須首先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作為生命的、整體的存在。存在就是一切,就是光,就是滿足,就是喜悅,就是健康,就是金錢,就是財富,它就是一切...
Thumbnail
2022/08/19
一個人,必須首先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作為生命的、整體的存在。存在就是一切,就是光,就是滿足,就是喜悅,就是健康,就是金錢,就是財富,它就是一切...
Thumbnail
2022/07/09
必須學會看透現象的根源,才能了悟一切存在的本質;才能獲得終極自由、幸福和喜悅...
Thumbnail
2022/07/09
必須學會看透現象的根源,才能了悟一切存在的本質;才能獲得終極自由、幸福和喜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20230717 從高雄跑到台南參加KAI教練的心靈之夜 「恐懼是什麼?你到底在恐懼什麼?」 教練問這個問題時,其實我的腦袋是空白的 當下我其實也沒有覺得我在恐懼什麼 或許就像他說得你是沒辦法恐懼未知的 因為你根本未知,怎麼能夠恐懼 恐懼是建立在過去的認知上、過去的教育框架中 建立在你“不想
Thumbnail
20230717 從高雄跑到台南參加KAI教練的心靈之夜 「恐懼是什麼?你到底在恐懼什麼?」 教練問這個問題時,其實我的腦袋是空白的 當下我其實也沒有覺得我在恐懼什麼 或許就像他說得你是沒辦法恐懼未知的 因為你根本未知,怎麼能夠恐懼 恐懼是建立在過去的認知上、過去的教育框架中 建立在你“不想
Thumbnail
情緒不會是問題,唯一重點是你如何處理情緒 你如果把情緒當作自己的阻礙,那你將會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因為情緒是表象,更深層的是你如何看待要解決的事情。 有人因為感到恐懼因此不敢採取行動,你想創業但是太害怕失敗,所以一直不敢放手去做,你把害怕跟不行動綑綁在一起,看起來很理所當然。 事實上,只要是你從沒做過
Thumbnail
情緒不會是問題,唯一重點是你如何處理情緒 你如果把情緒當作自己的阻礙,那你將會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因為情緒是表象,更深層的是你如何看待要解決的事情。 有人因為感到恐懼因此不敢採取行動,你想創業但是太害怕失敗,所以一直不敢放手去做,你把害怕跟不行動綑綁在一起,看起來很理所當然。 事實上,只要是你從沒做過
Thumbnail
最近一星期都在做咨詢,找我的人她們大多數都有差不多的問題,我指的不是性質,而是頭腦產生的恐懼,讓她們的人生很困惑,而且停滯不前。
Thumbnail
最近一星期都在做咨詢,找我的人她們大多數都有差不多的問題,我指的不是性質,而是頭腦產生的恐懼,讓她們的人生很困惑,而且停滯不前。
Thumbnail
最近聽了一場演講,由劉仲彬心理師主講─他們腦中的焦慮地圖。 他說,焦慮,最容易被覺察到的是身體狀態。不一定能說出焦慮的情緒,但會感到身體不舒服。
Thumbnail
最近聽了一場演講,由劉仲彬心理師主講─他們腦中的焦慮地圖。 他說,焦慮,最容易被覺察到的是身體狀態。不一定能說出焦慮的情緒,但會感到身體不舒服。
Thumbnail
前一陣子對未來突然產生恐懼,恐懼無法持續成長、恐懼沒有負起責任、恐懼自己會面臨失敗。我向來一直是這樣定期的產生這些恐懼感,每一次發作都會讓我發起很多無謂的行動,試圖想改變現況,然後突然有一天安全感又回來了,一切又都回到原本的軌道上,只留下一些試圖改造人生的廢棄物... 若不是接觸的人類圖,我會以為自
Thumbnail
前一陣子對未來突然產生恐懼,恐懼無法持續成長、恐懼沒有負起責任、恐懼自己會面臨失敗。我向來一直是這樣定期的產生這些恐懼感,每一次發作都會讓我發起很多無謂的行動,試圖想改變現況,然後突然有一天安全感又回來了,一切又都回到原本的軌道上,只留下一些試圖改造人生的廢棄物... 若不是接觸的人類圖,我會以為自
Thumbnail
“在未知中保持信任。”這就是生命的全部奧秘。
Thumbnail
“在未知中保持信任。”這就是生命的全部奧秘。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今天聽到大人學的Podcast:「焦慮的真正源頭,可能不是你『想太多』,而是『想太少』」,非常值得一聽!(先說我沒收錢、這篇不是業配哦) 焦慮是現代人常見的狀態,原因五花八門,但外界回應向來只有一句:「你想太多了。」但原來可以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今天聽到大人學的Podcast:「焦慮的真正源頭,可能不是你『想太多』,而是『想太少』」,非常值得一聽!(先說我沒收錢、這篇不是業配哦) 焦慮是現代人常見的狀態,原因五花八門,但外界回應向來只有一句:「你想太多了。」但原來可以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Thumbnail
任何的壓力與焦慮 我想都是來自於恐懼
Thumbnail
任何的壓力與焦慮 我想都是來自於恐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