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知道焦慮的來源,事情就解決一半

2022/10/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聽了一場演講,由劉仲彬心理師主講─他們腦中的焦慮地圖。
他說,焦慮,最容易被覺察到的是身體狀態。不一定能說出焦慮的情緒,但會感到身體不舒服。
焦慮與憂鬱的差別在於,憂鬱的感覺是「哀」,多是"失去"(不管是心理或物質),從絕望而產生的。而焦慮的感覺是「懼」(害怕),對未知(或已知)感到威脅。
焦慮的感覺是「懼」(害怕),對未知(或已知)感到威脅。
焦慮雖然會讓身體不舒服,但也是一種保護機制,表示身體在透露壓力的訊息。焦慮會放大(負面)想像,實際情況通常沒這麼糟。當我們發現有焦慮的感覺,不需要完全移除,可以深呼吸,慢慢關掉這樣的身體機制就好。如果知道焦慮的來源,事情就解決一半了。
劉仲彬心理師提到一個職涯的例子,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去當公務員,做著無關緊要的事,讓他充滿挫折與焦慮。後面講到不想上班,延伸到拒學的議題。
讓我想起,我小時候也曾經拒學過。
那是小二的年紀吧,有陣子不知道為什麼常搬家,我就被迫要跟著轉學。
我還記得,那次是轉到桃園某個國小,我跟同住的親戚很不熟,去到學校看到老師跟同學都好陌生。我感到擔憂,這邊的老師跟同學會不會討厭我,同住屋簷下的親戚會不會不喜歡我。一顆害怕的種子在心裡萌芽,越長越大,越長越大。
我開始害怕去學校,我假裝肚子痛生病請假。有了第一次請假就有第二次,然而那個害怕變得更大了,萬一被大家發現我是假裝的,老師會不會生氣,會不會更討厭我?於是我害怕得大哭,哭著不要去學校。
大人們不知道我發生甚麼事,商討著我不上學怎麼辦。後來他們決定再幫我轉學,轉到哪去我已經忘記了,但我就因此搬離桃園。也沒有再懼(拒)學。
雖然這件事已經隔好久好久,但當時親戚家的房間擺設,親戚的互動,就像照片一樣,至今在我腦海中依然清晰可見。甚至那位老師的樣貌,我隱約還記得輪廓。心中那股恐懼的感覺,偶爾還是會出現,但已經越來越少了。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是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事物,很多事情的不確定性,讓我沒有安全感,擔心不被接納,害怕失去些什麼。
我現在有學習了,可以回去照顧陪伴那個小時候的自己。去經驗、體驗那個害怕,進而接納那個害怕。
「焦慮是由害怕的情緒而來,對未知(或已知)感到威脅。」
終於明白,我為什麼這麼容易焦慮,肩頸總是緊繃僵硬的。因為那是身體保護我的反應機制。
劉仲彬心理師在講座中提到,焦慮的應對策略:先問身體感受(甚麼時候開始的?),再釐清焦慮來源(最近發生甚麼事)。當你知道焦慮的來源之後,就可以重新詮釋焦慮的正向意義。最後再進行情緒安撫或問題解決。
嗯~也因為心裡有焦慮,讓我做事情時會再三思考,積極努力地讓情況在我可控的範圍內。(正向意義)
我只要能覺察焦慮,接納焦慮,慢慢的鬆開它。就能運用這個焦慮的動能,幫我把事情做好,任務完成。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