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初是怎麼開始練跑酷?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記憶回到了2010年,我在大一下學期的時候。

有天我無意間在網路上,找到了台灣舊跑酷論壇(現在已經關閉了),剛好他們正在台北舉辦全台大交流,雖然外面梅雨下得很兇,論壇也有人更新說大交流轉移到台大舊體育館的室內場地,我還是很好奇的過去了。

沿路上我的腦海中浮現許多天真的幻想,就如同許多還不太了解跑酷的人一樣,幻想著我會不會真的和電影情節一樣跳大樓,做個很酷的跨越動作,在街頭帥氣的飛來飛去,但我是個沒什麼運動細胞的人欸,怎麼可能做得到?打消了內心的幻想後,我心想單純去看看好了。

當我好不容易找到台大舊館的位置,全身濕一半(因為在台大校園迷路太久了)的走上二樓軟墊區時,大交流已經開始了,可以看到有一群玩家將巧拼疊成了一座的小牆,輪流做了很酷炫的跨越動作。

「你是來參加跑酷大交流的嗎?」一位玩家走過來問我。

「....對」我心中一陣緊張。

「以前有練過嗎?」

「沒有耶」

「小卓!這裡還有一個新人你帶一下!」

原本只是想外圍看看的我,就這樣無法拒絕的被拉了進去。

小卓是一個跟我年紀相仿,不過已經練很長一段時間的跑酷前輩,他先教了我們幾位新人跑酷101,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動作:Roll(翻滾護身)。這是一個當我們要從高處落地時,能透過翻滾身體的軌跡,來把衝擊力緩衝掉的自我保護動作。

raw-image

第一次練Roll的時候,我大概只能抓到一些感覺,很容易把動作做成側滾,後來小卓看大家練到一個段落時,也讓我們新手們加入跨越巧拼牆的行列,當我笨拙、遲疑的跨越了腰高的巧拼小牆後,看著其他玩家很酷炫的跨越它,我心想著,大家的動作怎麼可以做到這麼流暢。

第一次練完跑酷後,我的小腿後側酸了快一個禮拜,每天從學生宿舍下樓時都痛得哀嚎(那時我住在五樓),不過沒想到當初只是抱著「單純看看」的心態去看跑酷大交流,也開啟了我的跑酷人生。


跑酷圈的萬年新手


2010到2013年的學生生活中,也是我練跑酷的全盛時期,不過我並沒有因此變成跑酷大神,能跟其他玩家一樣飛簷走壁。

我反而是在新手村中不斷打轉XD

即便許多跨越動作我都會做了,不過到現在我還是會站在矮牆上,對著一、兩公尺遠同樣高度的矮牆發愣。

雖然說是矮牆,其實也只有腰高的高度。

「需要我幫你保嗎?」一起訓練的朋友問我,這是練習時,當有人對自己想做的動作不確定時,大家會互相保護/協助的共識,如果我精準跳得不夠、或是跳得太多沒辦法剛好落在牆上的話,朋友可以攔住我的身體,避免我從空中摔下來受傷。

「好啊...」

我又站在牆上許久,還是遲遲無法下定決心,於是下了牆,在平地上做了幾次精準跳,確定我可以跳到這麼遠的距離,又爬上了矮牆上。

然後我繼續在牆上發愣XD

「你可以的!你剛剛在平地上就做到啦,而且跳得還比這個距離遠,沒問題的啦」其他人在牆下幫我打氣。

但面對心理恐懼,我還是沒能跨出那一步。

「我看.....下一次再挑戰好了」最後我摸摸鼻子,只好爬下牆了「我覺得我又想太多了」

想太多和無法克服恐懼,就是我一直在新手村打轉的原因。

其實不單只是心裡恐懼感,從一開始練習跑酷時,我的進步幅度就比一般人來得慢很多,畢竟我只有肌耐力比較好一點,其他運動細胞真的都低於常人(尤其是柔軟度),不過身體素質、體能跟技巧,都是可以靠不斷練習培養起來的,唯獨恐懼感我一直無法克服的點。

心理障礙這個難關一直困擾著我,這中間我也常常用幫大家拍照、錄影團練影片來逃避自己的困難,後來我也一直在想,如果沒辦法克服恐懼,到達下一個level的話,要不要乾脆放棄跑酷了?

後來我也放棄跑酷一長段時間。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跑酷風格


2016年,那時已經是社畜的我寫了第一篇關於跑酷的文章: 跑酷運動:城市探索的衝突與期望 ,這篇文章記錄了以前我參加團練時常碰到的一些狀況(畢竟社會大眾對跑酷的想像還是比較狹隘),以及我的一些論述。

而在我停練跑酷幾年後,重新參加團練、寫文章、並回顧這些衝突與不理解時,我對跑酷有了更廣泛的認識,雖然我至今無法克服恐懼感,不過對於無法突破的糾結有慢慢化解了。

現在的我會怎麼介紹跑酷呢?

我會說,這是一趟沒有標準答案的探險。

它只會告訴你在探險時,要確保自身與他人的安全跟尊重環境,並不會告訴你接下來路線要怎麼走、動作要多快多麼猛才行、姿態要多麼精美才對,當你開始練跑酷時,專屬於你的探險就開始了。哪怕你練跑酷的場地只是公園裡一般的欄杆或小腿高的擋水圍欄,你跟這些場地互動的過程,你也會更了解你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也更了解你想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目標可以是「我想成為像是Storror或David Belle那種可以在大樓間飛越的大神!」、「我想把我的動作流暢度技能點滿!」,也可以是「我想在每個不同的場地中,創造出最有趣的跑酷路線!」

不論男女老少、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跑酷風格,以及專屬於自己的探險。


之後我會寫哪些內容?


自2016年寫完 城市探索的衝突與期望 ,2020年寫完第二篇 一個跑酷,各自表述:這一切爭議都與東京奧運和國際體操總會有關 ,關於國際體操協會想利用跑酷去報奧運的爭議事件,今年與左欣密切討論了幾個月後,我們決定要來開專欄了。

畢竟台灣的社會大眾、新聞媒體對於跑酷的理解,還是僅限於狹隘的跳大樓、極限運動的想像,所以在「大眾認知以外」真的有蠻多東西可以寫得,像是說跑酷的歷史、文化、流派、台灣與各國的發展狀態,任何與跑酷相關的事物,都是之後我們可以寫的內容。

不過身為跑酷圈萬年新人的我,跑酷技術相關的文章我可能寫不出來(抖,就交給左欣了),我個人寫的比較多會偏向文化、議題這些我相對擅長寫的題目,以及分享有趣的國外案例。

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看的題目也可以跟我許願,我可以研究看看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高的沙龍
5會員
9內容數
台灣跑酷與跑酷圈的介紹
小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30
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篇文章延續了 如何辦一場跑酷體驗活動?(Part 1)、如何辦一場跑酷體驗活動?(Part 2) 的內容,將注意力放在活動之後的復盤結案和延伸影響環節。
Thumbnail
2023/06/30
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篇文章延續了 如何辦一場跑酷體驗活動?(Part 1)、如何辦一場跑酷體驗活動?(Part 2) 的內容,將注意力放在活動之後的復盤結案和延伸影響環節。
Thumbnail
2023/06/26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了這場活動的籌備過程,現在則是要分享當天活動的進行狀況。
Thumbnail
2023/06/26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了這場活動的籌備過程,現在則是要分享當天活動的進行狀況。
Thumbnail
2023/06/23
目前在台灣從事跑酷的人口相較於其他運動少之又少,更不用說有沒有機會在正式單位舉辦活動。 而我們這次成功在學校單位辦了一場跑酷體驗活動。 這是這個系列的第 1 篇文章,會注重在活動前籌備的過程分享。
Thumbnail
2023/06/23
目前在台灣從事跑酷的人口相較於其他運動少之又少,更不用說有沒有機會在正式單位舉辦活動。 而我們這次成功在學校單位辦了一場跑酷體驗活動。 這是這個系列的第 1 篇文章,會注重在活動前籌備的過程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目前在台灣從事跑酷的人口相較於其他運動少之又少,更不用說有沒有機會在正式單位舉辦活動。 而我們這次成功在學校單位辦了一場跑酷體驗活動。 這是這個系列的第 1 篇文章,會注重在活動前籌備的過程分享。
Thumbnail
目前在台灣從事跑酷的人口相較於其他運動少之又少,更不用說有沒有機會在正式單位舉辦活動。 而我們這次成功在學校單位辦了一場跑酷體驗活動。 這是這個系列的第 1 篇文章,會注重在活動前籌備的過程分享。
Thumbnail
兒時記憶的身體突破 在筆者的生活中突破恐懼的邊界可能是運動上的自我突破吧~ 從小對於運動一向不行的我, 但是偏偏又喜歡運動,時常會面對著花很多時間但是效果極差, 讓我自己印象深刻的兒時記憶,當時我因家裡搬家從內湖區搬到了中山區, 所以轉學到另一間學校,當時已經是五年級下學期, 或許與前一間學校多為競
Thumbnail
兒時記憶的身體突破 在筆者的生活中突破恐懼的邊界可能是運動上的自我突破吧~ 從小對於運動一向不行的我, 但是偏偏又喜歡運動,時常會面對著花很多時間但是效果極差, 讓我自己印象深刻的兒時記憶,當時我因家裡搬家從內湖區搬到了中山區, 所以轉學到另一間學校,當時已經是五年級下學期, 或許與前一間學校多為競
Thumbnail
記憶回到了2010年,我在大一下學期的時候。 有天我無意間在網路上,找到了台灣舊跑酷論壇(現在已經關閉了),剛好他們正在台北舉辦全台大交流,雖然外面梅雨下得很兇,論壇也有人更新說大交流轉移到台大舊體育館的室內場地,我還是很好奇的過去了。 「你是來參加跑酷大交流的嗎?」一位玩家走過來問我。
Thumbnail
記憶回到了2010年,我在大一下學期的時候。 有天我無意間在網路上,找到了台灣舊跑酷論壇(現在已經關閉了),剛好他們正在台北舉辦全台大交流,雖然外面梅雨下得很兇,論壇也有人更新說大交流轉移到台大舊體育館的室內場地,我還是很好奇的過去了。 「你是來參加跑酷大交流的嗎?」一位玩家走過來問我。
Thumbnail
你可以將跑酷想像成一道光譜。 依據每個人不同的投入程度來看,光譜的一邊是極限挑戰,另外一邊是休閒娛樂。有些人會選擇攀上屋頂、跳過大樓的等級,你當然也可以從事到像是遊玩公園、導覽城市的休閒等級。 不論投入哪種等級,我們都與那種漫不經心、嬉戲打鬧的遊玩不同,是認真的把它 (跑酷) 當成一回事。
Thumbnail
你可以將跑酷想像成一道光譜。 依據每個人不同的投入程度來看,光譜的一邊是極限挑戰,另外一邊是休閒娛樂。有些人會選擇攀上屋頂、跳過大樓的等級,你當然也可以從事到像是遊玩公園、導覽城市的休閒等級。 不論投入哪種等級,我們都與那種漫不經心、嬉戲打鬧的遊玩不同,是認真的把它 (跑酷) 當成一回事。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是一名長跑、登山和游泳的熱愛者,且叫他李大吧。某一年夏季,李大決定去參加一場馬拉松,每天晚上和假日都會到郊區或河濱公園練習。他還邀約了另一個似乎也感興趣的朋友和他一起參與。這名朋友,姑且叫他王老五吧。 「他放棄了?為什麼?」我好奇地問。 很多人,就這麼放棄了。 《你的功課》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是一名長跑、登山和游泳的熱愛者,且叫他李大吧。某一年夏季,李大決定去參加一場馬拉松,每天晚上和假日都會到郊區或河濱公園練習。他還邀約了另一個似乎也感興趣的朋友和他一起參與。這名朋友,姑且叫他王老五吧。 「他放棄了?為什麼?」我好奇地問。 很多人,就這麼放棄了。 《你的功課》
Thumbnail
人生第一次攀岩,攀不上去,直到雙手完全沒力,才不甘願地下來...        2006年,26歲的我,參加了台北都市人基金會舉辦的麻辣鮮師引導員訓練。當時我在台南嘉南療養院工作,已經將學習到的演員訓練、藝術創作、舞蹈動作以及Playback Theatre(一人一故事劇場)應用在醫院裡的治療團體。
Thumbnail
人生第一次攀岩,攀不上去,直到雙手完全沒力,才不甘願地下來...        2006年,26歲的我,參加了台北都市人基金會舉辦的麻辣鮮師引導員訓練。當時我在台南嘉南療養院工作,已經將學習到的演員訓練、藝術創作、舞蹈動作以及Playback Theatre(一人一故事劇場)應用在醫院裡的治療團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