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我在草擬新書的大綱,想要將「近六年來,我和女兒們將心流應用在學習和生活之中所得到的隱性知識」記錄下來和分享出去。過程中,有位跑教育線的記者在看過前二篇的內文之後,給予回饋:可以聚焦在目前社會大眾更關注的議題:專注力!
反覆思考這個回饋的時候,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天早上,我和大女兒一前一後地起床、來到客廳,並且不約而同地想要研究那台新買的「多功能體重計」。這台多功能體重計,是前一天在大賣場購置的,那時我們一家四口還花了點時間討論;無論是體重、體脂和肌肉量的計量,或是使用者的年齡和身高的紀錄⋯⋯等功能,都被我們納入考量。
打開包裝盒,裡面有一張密密麻麻的使用說明書,於是我便讓興致勃勃的大女兒先行閱讀;大女兒一邊閱讀,一邊快速地消化和吸收,然後又有條有理地向我進行口頭說明,而我也很快地將使用步驟化約成「按二個按鍵」即可。
因為我在大學和研究所的時候,讀的都是與設計相關的科系,所以把複雜的使用過程簡化,並且用通用的文字或符號來引導使用者,是很直覺的反射性動作;而且,這樣一來,我、太太和小女兒,在沒有看過說明說的情況下,也可以馬上上手、使用體重計,我覺得很棒!
於是,我馬上向大女兒下達指令:妳先輸入我們四個人的身高和年齡,我去拿二張標籤貼。一張寫❶,讓我們可以先選擇自己的使用者編號;另一張寫❷,就是「確認」的那個按鍵。這樣就結束這件事情啦!
我興奮地跑去拿標籤貼,但大女兒卻遲遲沒有行動。
對於大女兒的遲疑,我感到困惑;於是我又解釋了一遍,然後換來她一臉的似懂非懂。最後,我敞開地詢問:先不要管我的想法和做法吧!如果是妳,妳會怎麼做呢?
果不其然,大女兒有自己的想法。
我將自己原有的想法擱置一旁,安靜且認真地聽著。心思原本就細膩的大女兒,也開始仔細地說明她的想法;聽完之後,我也放手讓她直接執行,把想法轉化為實際的作法。
大女兒拿了五張標籤貼。其中四張標籤貼,依序將「我們的名字」和「對應的使用者編號」寫在標籤貼上,就像這樣:❶—軒軒、❷—瑩瑩、❸—媽媽、❹—琦琦,然後全部貼在「選擇使用者編號」的按鍵上方空白處;第五張標籤貼,也是一樣貼在「確認鍵」的上方。
貼好之後,大女兒端詳了一下。
標籤貼,一張的高度只有1.2公分,但在四張疊加的情況下,就算間距都小於0.5公分,還是讓本來就沒有多大面積的體重計,被佔據了一些畫面;在實際試用的時候,標籤貼甚至是會被站上去體重計的腳踩到⋯⋯可想而知,長期使用下來的話,標籤貼是一定會剝落的。
這時,小女兒說了句:跟我們講我們的編號,然後各自記得,不就好了?
我和大女兒聞聲、看向她;而小女兒其實在大女兒表達想法的時候,就已經從房間出來、經過我們去浴室,並且在洗漱過後便一直在我們旁邊晃來晃去;雖然沒有實際參與討論,但是她一直有在聽,大女兒在處理標籤貼和試用的過程,她也看在眼裡。
我和大女兒互看了一眼,然後同時張大眼睛,她是一副「喔!對捏!」的表情,我的則是「我的意思就是這樣!原來我跳太快了,所以她才會沒有馬上理解」的意思;隨即,大女兒很快地把五張標籤貼全都撕下來,重新拿了二張標籤貼,剪成適當的大小之後,分別寫上❶和❷,貼在「選擇編號」和「確認」按鍵的上方。
在這樣的過程中,大女兒學習到的是與使用者介面、如何使用既有的符號有效引導使用者⋯⋯有關的隱性知識。這對大女兒來說,是很有用的,因為她近期都專注於紀錄片的拍攝,解構並使用既有圖像,能讓影像更有效率地傳達概念;而這些知識,都是我唸了大學之後才知道的。
在大女兒重新製作標籤貼的時候,我很快地重新審視剛剛發生的事。
關於學習
在我自己的學習經驗中,從四歲進幼稚園小小班開始,一直到二十四歲離開研究所,絕大部分都是被動地「接受」教育,通常都是去理解和背誦科目中的知識、老師所講述的邏輯⋯⋯等等。雖然不能全盤否定這樣的學習模式,但這樣的確會讓有些人對學習產生抗拒。
過去的教育模式,讓學習者一直處於「吞」的狀態。
但是,在與大女兒的互動中,我看見「讓學習者先論述自己的理解,在操作之後再進行優化,這樣會讓人的學習重心更向內扎根、向上發展」的狀態;而且,這也讓我將「孩子是一張白紙」重塑為「孩子,看起來像白紙,但其實有自己的特性」。
紙,有很多種。
舉例來說,最常見的影印紙、吸水性很好的水彩紙、半透明的描圖紙和摸起來滑順的筆記本專用紙⋯⋯等等,都是特性很不一樣的紙。順著紙的特性去使用,便能創造出很美的畫面、很棒的使用體驗;相對的,在不瞭解紙的特性的情況下去使用,便會卡卡的。例如:我太太曾經用彩色筆在水彩紙上作畫,讓彩色筆很快就出現她不想要的、乾乾的筆觸。
學習,就像呼吸,有吞也要有吐。
學習當然有吞/吸收的時候,但讓學習者吐/表述自己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我後來在《大腦解鎖》中看到的核心:數學,讓學生用不同的、自己慣用的方式來解題,而非用固定、重複的方式做大量的習題,並且讓他們在各自提出詮釋的時候,瞭解到別人的邏輯;這樣的學習模式,會讓大腦產生多面向的連結,進而提升學習成效。
這和「專注力」有什麼關係?
在「我與大女兒討論體重計的指引標籤」這件事情上,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如果我強硬地要求大女兒按照我的方式來做,那這個可以讓她有所獲得的事情,便會變成日常生活裡的瑣事,沒有任何記憶點;甚至,還可能破壞了我們之間、因為彼此尊重而有的愛的連結。
我選擇傾聽大女兒的想法。
這讓原本就積極參與的大女兒,更有「身在其中」的感覺;並且透過闡述和實踐的過程,完全輸出了自己,也讓她的內在有了接受的空間。而這個「接受」的心理狀態就是很重要的、讓人保持專注的關鍵。
。
在我所經營的【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可以看到許多家長都相當關注「如何讓小孩保持專注?」的議題;但在抽絲剝繭之後,都能發現一個狀況:孩子會無法專注,是因為家長們想要孩子專注在「我想要小孩專注」的事情上。在這樣的前提下,孩子很難會有身在其中、願意接受和交流的狀態,甚至是會出現「事不關己」的態度,然後出現「沒在聽」、「忘東忘西」,以及「要人家講才會做」⋯⋯等等的情形。
想讓孩子擁有專注力?
讓孩子專注於自己關注的人事物,然後我們再從中給予引導。當我們願意去關注孩子所關注的,孩子其實自然而然就會有相對應的容納空間,可以與外界交流、接受他人給予的資訊。
當然,如果我們因為「孩子無法關注自己在關注的事情」而有負面情緒(如:沮喪、憤怒、時間或金錢的壓迫感⋯⋯等等),那我們需要的是回過頭來先照顧自己,先關注自己的需求;因為這樣的反射性情緒,通常是來自於過去的經驗,例如:原生家庭都是在要求自己配合作息。
好好關注自己,我們就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陪伴孩子、看見孩子與生俱來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