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孩子的關注,讓孩子保有專注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陣子,我在草擬新書的大綱,想要將「近六年來,我和女兒們將心流應用在學習和生活之中所得到的隱性知識」記錄下來和分享出去。過程中,有位跑教育線的記者在看過前二篇的內文之後,給予回饋:可以聚焦在目前社會大眾更關注的議題:專注力

反覆思考這個回饋的時候,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天早上,我和大女兒一前一後地起床、來到客廳,並且不約而同地想要研究那台新買的「多功能體重計」。這台多功能體重計,是前一天在大賣場購置的,那時我們一家四口還花了點時間討論;無論是體重、體脂和肌肉量的計量,或是使用者的年齡和身高的紀錄⋯⋯等功能,都被我們納入考量。
打開包裝盒,裡面有一張密密麻麻的使用說明書,於是我便讓興致勃勃的大女兒先行閱讀;大女兒一邊閱讀,一邊快速地消化和吸收,然後又有條有理地向我進行口頭說明,而我也很快地將使用步驟化約成「按二個按鍵」即可。
因為我在大學和研究所的時候,讀的都是與設計相關的科系,所以把複雜的使用過程簡化,並且用通用的文字或符號來引導使用者,是很直覺的反射性動作;而且,這樣一來,我、太太和小女兒,在沒有看過說明說的情況下,也可以馬上上手、使用體重計,我覺得很棒!
於是,我馬上向大女兒下達指令:妳先輸入我們四個人的身高和年齡,我去拿二張標籤貼。一張寫❶,讓我們可以先選擇自己的使用者編號;另一張寫❷,就是「確認」的那個按鍵。這樣就結束這件事情啦!

我興奮地跑去拿標籤貼,但大女兒卻遲遲沒有行動。

對於大女兒的遲疑,我感到困惑;於是我又解釋了一遍,然後換來她一臉的似懂非懂。最後,我敞開地詢問:先不要管我的想法和做法吧!如果是妳,妳會怎麼做呢?

果不其然,大女兒有自己的想法。

我將自己原有的想法擱置一旁,安靜且認真地聽著。心思原本就細膩的大女兒,也開始仔細地說明她的想法;聽完之後,我也放手讓她直接執行,把想法轉化為實際的作法。
大女兒拿了五張標籤貼。其中四張標籤貼,依序將「我們的名字」和「對應的使用者編號」寫在標籤貼上,就像這樣:❶—軒軒、❷—瑩瑩、❸—媽媽、❹—琦琦,然後全部貼在「選擇使用者編號」的按鍵上方空白處;第五張標籤貼,也是一樣貼在「確認鍵」的上方。
貼好之後,大女兒端詳了一下。
標籤貼,一張的高度只有1.2公分,但在四張疊加的情況下,就算間距都小於0.5公分,還是讓本來就沒有多大面積的體重計,被佔據了一些畫面;在實際試用的時候,標籤貼甚至是會被站上去體重計的腳踩到⋯⋯可想而知,長期使用下來的話,標籤貼是一定會剝落的。
這時,小女兒說了句:跟我們講我們的編號,然後各自記得,不就好了?
我和大女兒聞聲、看向她;而小女兒其實在大女兒表達想法的時候,就已經從房間出來、經過我們去浴室,並且在洗漱過後便一直在我們旁邊晃來晃去;雖然沒有實際參與討論,但是她一直有在聽,大女兒在處理標籤貼和試用的過程,她也看在眼裡。
我和大女兒互看了一眼,然後同時張大眼睛,她是一副「喔!對捏!」的表情,我的則是「我的意思就是這樣!原來我跳太快了,所以她才會沒有馬上理解」的意思;隨即,大女兒很快地把五張標籤貼全都撕下來,重新拿了二張標籤貼,剪成適當的大小之後,分別寫上❶和❷,貼在「選擇編號」和「確認」按鍵的上方。
在這樣的過程中,大女兒學習到的是與使用者介面、如何使用既有的符號有效引導使用者⋯⋯有關的隱性知識。這對大女兒來說,是很有用的,因為她近期都專注於紀錄片的拍攝,解構並使用既有圖像,能讓影像更有效率地傳達概念;而這些知識,都是我唸了大學之後才知道的。

在大女兒重新製作標籤貼的時候,我很快地重新審視剛剛發生的事。

關於學習

在我自己的學習經驗中,從四歲進幼稚園小小班開始,一直到二十四歲離開研究所,絕大部分都是被動地「接受」教育,通常都是去理解和背誦科目中的知識、老師所講述的邏輯⋯⋯等等。雖然不能全盤否定這樣的學習模式,但這樣的確會讓有些人對學習產生抗拒。

過去的教育模式,讓學習者一直處於「吞」的狀態。

但是,在與大女兒的互動中,我看見「讓學習者先論述自己的理解,在操作之後再進行優化,這樣會讓人的學習重心更向內扎根、向上發展」的狀態;而且,這也讓我將「孩子是一張白紙」重塑為「孩子,看起來像白紙,但其實有自己的特性」。
紙,有很多種。
舉例來說,最常見的影印紙、吸水性很好的水彩紙、半透明的描圖紙和摸起來滑順的筆記本專用紙⋯⋯等等,都是特性很不一樣的紙。順著紙的特性去使用,便能創造出很美的畫面、很棒的使用體驗;相對的,在不瞭解紙的特性的情況下去使用,便會卡卡的。例如:我太太曾經用彩色筆在水彩紙上作畫,讓彩色筆很快就出現她不想要的、乾乾的筆觸。

學習,就像呼吸,有吞也要有吐。

學習當然有吞/吸收的時候,但讓學習者吐/表述自己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我後來在《大腦解鎖》中看到的核心:數學,讓學生用不同的、自己慣用的方式來解題,而非用固定、重複的方式做大量的習題,並且讓他們在各自提出詮釋的時候,瞭解到別人的邏輯;這樣的學習模式,會讓大腦產生多面向的連結,進而提升學習成效。

這和「專注力」有什麼關係?

在「我與大女兒討論體重計的指引標籤」這件事情上,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如果我強硬地要求大女兒按照我的方式來做,那這個可以讓她有所獲得的事情,便會變成日常生活裡的瑣事,沒有任何記憶點;甚至,還可能破壞了我們之間、因為彼此尊重而有的愛的連結。

我選擇傾聽大女兒的想法。

這讓原本就積極參與的大女兒,更有「身在其中」的感覺;並且透過闡述和實踐的過程,完全輸出了自己,也讓她的內在有了接受的空間。而這個「接受」的心理狀態就是很重要的、讓人保持專注的關鍵。
在我所經營的【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可以看到許多家長都相當關注「如何讓小孩保持專注?」的議題;但在抽絲剝繭之後,都能發現一個狀況:孩子會無法專注,是因為家長們想要孩子專注在「我想要小孩專注」的事情上。在這樣的前提下,孩子很難會有身在其中、願意接受和交流的狀態,甚至是會出現「事不關己」的態度,然後出現「沒在聽」、「忘東忘西」,以及「要人家講才會做」⋯⋯等等的情形。

想讓孩子擁有專注力?

讓孩子專注於自己關注的人事物,然後我們再從中給予引導。當我們願意去關注孩子所關注的,孩子其實自然而然就會有相對應的容納空間,可以與外界交流、接受他人給予的資訊。
當然,如果我們因為「孩子無法關注自己在關注的事情」而有負面情緒(如:沮喪、憤怒、時間或金錢的壓迫感⋯⋯等等),那我們需要的是回過頭來先照顧自己,先關注自己的需求;因為這樣的反射性情緒,通常是來自於過去的經驗,例如:原生家庭都是在要求自己配合作息。
好好關注自己,我們就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陪伴孩子、看見孩子與生俱來的專注力!:)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趁這個機會,好好休息吧!」我告訴自己。但是我的大腦,因為有餘裕而啟動的社交天性,似乎沒有要讓我休息。 在和太太對話、釐清之後,我找不到適切的句子可以描述自己現在的、「不喜歡對方」的狀態⋯⋯在暫時放掉這件事之後,我的大腦裡有些東西突然接通了! 「真正讓我不舒服的是『我不能不喜歡她』。」我驚呼。
這陣子,我在整理我與太太和女兒們將〈心流〉應用在學習裡的歷程;我回想起一個重要的關鍵事件:大女兒在全時間在家自學之後,終於有機會代謝學校教育所帶來的創傷。 而「從家長變成老師」的角色轉換,讓大女兒有了「將過去不能直接在學校、對老師釋放出來的不滿」投射和釋放在我身上的時機。
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一位育有兩個可愛女兒的媽媽,一手牽著一個女兒地來到〔藝術療癒〕的場地;那天,〔藝術療癒〕的課程主題走到了:我的家。 「感覺⋯⋯妳很想跑掉喔!」我笑著問這位媽媽。 「你怎麼知道⋯⋯」她的臉上瞬間出現驚訝,但也帶了點無奈。
即將與男朋友步入婚姻的女孩兒,徐徐說出心裡的困擾:這段時間,與男朋友大量且密集地商討婚禮的相關事宜;一開始,許多朋友都相當羨慕,因為男朋友的參與度很高⋯⋯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關鍵性決定被拍板,她卻感到自己被邊緣化。 「這是『我的』婚禮,不是嗎?」她問我。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用華人視角完美地詮釋了〔內在家庭〕系統。用較為大眾化的語言很好地轉譯了專業術語,照顧到了理性的左腦;也用實際的案例來進行應用和剖析了不同的部分,在觸動到讀者的情感時,也照料了感性的右腦。 這是一本好讀的書,也是一個值得學習和應用的系統,我很推薦!
某日,我和太太、女兒們在吃午餐。 吃著、吃著⋯⋯我撇見大女兒放在桌上的手機,上面的螢幕保護貼,不知何時地有了撞擊後的缺口和裂痕;於是,我關心地問道:那是怎麼用的啊?我記得上次看到的時候,還沒有啊⋯⋯ 大女兒聞聲,緊張地把手機拿了起來,故作鎮定地應了句:不知道。 面對大女兒的防備,我沒有不舒服。 。
「趁這個機會,好好休息吧!」我告訴自己。但是我的大腦,因為有餘裕而啟動的社交天性,似乎沒有要讓我休息。 在和太太對話、釐清之後,我找不到適切的句子可以描述自己現在的、「不喜歡對方」的狀態⋯⋯在暫時放掉這件事之後,我的大腦裡有些東西突然接通了! 「真正讓我不舒服的是『我不能不喜歡她』。」我驚呼。
這陣子,我在整理我與太太和女兒們將〈心流〉應用在學習裡的歷程;我回想起一個重要的關鍵事件:大女兒在全時間在家自學之後,終於有機會代謝學校教育所帶來的創傷。 而「從家長變成老師」的角色轉換,讓大女兒有了「將過去不能直接在學校、對老師釋放出來的不滿」投射和釋放在我身上的時機。
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一位育有兩個可愛女兒的媽媽,一手牽著一個女兒地來到〔藝術療癒〕的場地;那天,〔藝術療癒〕的課程主題走到了:我的家。 「感覺⋯⋯妳很想跑掉喔!」我笑著問這位媽媽。 「你怎麼知道⋯⋯」她的臉上瞬間出現驚訝,但也帶了點無奈。
即將與男朋友步入婚姻的女孩兒,徐徐說出心裡的困擾:這段時間,與男朋友大量且密集地商討婚禮的相關事宜;一開始,許多朋友都相當羨慕,因為男朋友的參與度很高⋯⋯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關鍵性決定被拍板,她卻感到自己被邊緣化。 「這是『我的』婚禮,不是嗎?」她問我。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用華人視角完美地詮釋了〔內在家庭〕系統。用較為大眾化的語言很好地轉譯了專業術語,照顧到了理性的左腦;也用實際的案例來進行應用和剖析了不同的部分,在觸動到讀者的情感時,也照料了感性的右腦。 這是一本好讀的書,也是一個值得學習和應用的系統,我很推薦!
某日,我和太太、女兒們在吃午餐。 吃著、吃著⋯⋯我撇見大女兒放在桌上的手機,上面的螢幕保護貼,不知何時地有了撞擊後的缺口和裂痕;於是,我關心地問道:那是怎麼用的啊?我記得上次看到的時候,還沒有啊⋯⋯ 大女兒聞聲,緊張地把手機拿了起來,故作鎮定地應了句:不知道。 面對大女兒的防備,我沒有不舒服。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弟子規》是一本專為國中、小階段學子的量身著作,除了有中、英文雙語對照,可以同時學習兩種語言之外,提升閱讀樂趣,培養真、善、美的陶冶涵養。觀音山發起助印《弟子規中英圖文本》2000冊,歡迎十方善信法友隨喜護持助印,廣修福慧二資糧,您所助印的每一本佛經善書,都將成為改變生命的力量!
Thumbnail
孩子的第一個住所,就是媽媽的子宮,與媽媽產生第一次最緊密的依賴,也是在媽媽孕肚裡的那段時光。
Thumbnail
當孩子熬夜玩電腦時,家長應該如何引導?本文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建立就寢儀式、將電腦擺放在公共空間、明確使用電腦的目的等。同時,也希望家長能與孩子好好溝通,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
Thumbnail
嗨!今天是開學日耶!祝大家開學順利<3 為了慶祝開學,今天就獻上這篇久違的文章吧~ ------🧡我🧡是🧡分🧡隔🧡線🧡------ 沉寂已久的悸動─同為輔導人的共鳴 上禮拜看到 #專輔迷因 @counselor_meme 分享在限動的動漫截圖深深被觸動,我覺得那是一種被理解、被看見...
Thumbnail
農曆新年快到了,家家戶戶忙得團團轉,你們家開始大掃除了嗎?🧹 小寶貝是家中的一份子,讓孩子加入大掃除團隊也是理所當然~ 孩子做家事不只是幫忙辛苦的爸媽,更是自身學習的大好機會😄 藉此訓練小朋友的發展能力、生活技能甚至可以獲得不少成就感呢! 與其讓孩子在旁邊觀看,不如分配一些簡單的工作,讓他一起打
Thumbnail
無論是拒學或中輟,行為只是一種表徵,代表孩子某些狀況他無法解決,需要進一步理解與協助。因此,不能把目標僅訂在「讓孩子一定要繼續就學」,否則雙方容易衝突、敵對或更挫敗。
Thumbnail
為甚麼人們會害怕失敗? 愈怕失敗通常愈容易失敗? 自信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如何不怕失敗地突破自己的恐懼? 面對一己恐懼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   針對「安全感」與「自信心」這兩項影響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辦了一個結合「幸福」與「失敗」元素的小一親
Thumbnail
 韓國今年在疫情的打擊下,影視作品的水平並沒有受到影響。自《梨泰院Class》之後,又有一部作品登上熱話,那就是《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在tvN播出,播出後便吸引不少人觀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弟子規》是一本專為國中、小階段學子的量身著作,除了有中、英文雙語對照,可以同時學習兩種語言之外,提升閱讀樂趣,培養真、善、美的陶冶涵養。觀音山發起助印《弟子規中英圖文本》2000冊,歡迎十方善信法友隨喜護持助印,廣修福慧二資糧,您所助印的每一本佛經善書,都將成為改變生命的力量!
Thumbnail
孩子的第一個住所,就是媽媽的子宮,與媽媽產生第一次最緊密的依賴,也是在媽媽孕肚裡的那段時光。
Thumbnail
當孩子熬夜玩電腦時,家長應該如何引導?本文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建立就寢儀式、將電腦擺放在公共空間、明確使用電腦的目的等。同時,也希望家長能與孩子好好溝通,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
Thumbnail
嗨!今天是開學日耶!祝大家開學順利<3 為了慶祝開學,今天就獻上這篇久違的文章吧~ ------🧡我🧡是🧡分🧡隔🧡線🧡------ 沉寂已久的悸動─同為輔導人的共鳴 上禮拜看到 #專輔迷因 @counselor_meme 分享在限動的動漫截圖深深被觸動,我覺得那是一種被理解、被看見...
Thumbnail
農曆新年快到了,家家戶戶忙得團團轉,你們家開始大掃除了嗎?🧹 小寶貝是家中的一份子,讓孩子加入大掃除團隊也是理所當然~ 孩子做家事不只是幫忙辛苦的爸媽,更是自身學習的大好機會😄 藉此訓練小朋友的發展能力、生活技能甚至可以獲得不少成就感呢! 與其讓孩子在旁邊觀看,不如分配一些簡單的工作,讓他一起打
Thumbnail
無論是拒學或中輟,行為只是一種表徵,代表孩子某些狀況他無法解決,需要進一步理解與協助。因此,不能把目標僅訂在「讓孩子一定要繼續就學」,否則雙方容易衝突、敵對或更挫敗。
Thumbnail
為甚麼人們會害怕失敗? 愈怕失敗通常愈容易失敗? 自信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如何不怕失敗地突破自己的恐懼? 面對一己恐懼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   針對「安全感」與「自信心」這兩項影響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辦了一個結合「幸福」與「失敗」元素的小一親
Thumbnail
 韓國今年在疫情的打擊下,影視作品的水平並沒有受到影響。自《梨泰院Class》之後,又有一部作品登上熱話,那就是《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在tvN播出,播出後便吸引不少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