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遇上孩子教養問題時,我總是先不斷地反問自己:我自己有做到嗎?我自己是怎麼做到的?等這樣的自問自答模式。會有如此動作,也是因為在陪伴孩子時,孩子給我的回饋讓自己更懂得反思自己。孩子常常因為無意間的一句話或是行為,會讓我在言語使用上更加謹慎,行為上更加警惕要「以身作則」

在談如何培養專注前,我想先請大家思考,對於“專注的時間定義”,也就是說,你給它設定的“時間範圍”是多少?5分鐘?20分?40分?還是1小時甚至是更長?其實,它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循序漸進式的增長,以及父母所賦予的標準不同而不一樣。

所以,身為父母的我們,要先認知到,生活中的任何習慣,都是從0開始建立起,在面對孩子教養的心態方面,也要保有彈性以及耐心,再進一步制定規範。當中,一定會不如預期來的順利,所以,要有從中觀察再調整溝通協商的心理建設,直到和孩子都能接受下才算完成。父母也要當個能時刻重複提醒告知的角色,學習像鸚鵡般的精神!(呵)

要讓孩子能夠專注,也就是訓練他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因為我發現,當人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時,內心就會開始浮動,而產生惶恐不安、焦慮,最後很可能造就惰性,這是身為人最可怕、也最可惜的地方。所以,反映到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孩子的成長過程,一開始懵懵懂懂,是非無法明確分辨,父母便是主要的指導老師,要能替孩子規畫安排他可以完成的事情,多元化的體驗是必須的,這樣的培養,會使孩子在日後的發展上,有一定的幫助,不至於對人生方向茫然與無助。在提供所能進行的事項時,適可而止也是必要的,凡事過猶不及,一切得依照孩子的接受程度而做調整,而非依父母的標準做判斷喔!

以我自己的小孩大寶為例,現階段正處於語言大爆發、意見特多、最能舉一反三也最會回話的四歲時期,指令式的說教根本不管用,必須是引導式再加共識。

在兒子看懂數字符號時,我就訓練他看時鐘上的長針走向,當長針走到某數字,表示就要停止當下手邊的動作,剛開始,為了讓彼此都能保有歡樂心情,所以我會將時間設定最多不超過30分鐘,然後挑一些能讓他感興趣的動態玩具及遊戲,例如玩具車、電視教學影片、律動跳、戶外騎乘腳踏車或滑步車,孩子畢竟是孩子,也是他天生的本能,律動、有聲的系列遊戲、玩具,是最能吸引他專注的第一步;當然,也不能一直都是只有動,也要培養靜態的專注,例如閱讀、飲食享受、堆積木、簡易畫畫本、運筆本、搭建小型禪庭園等。

閱讀繪本,起初會先以他有興趣的繪本為主,漸漸再由父母挑選外加他自己也共同參選,從故事繪本裡,就能夠衍生到生活層面,我兒子本身對於吃很感興趣,所以我會從繪本中,教他先認識所看到的食材、點心等等有關飲食相關圖片文字解析,然便會將故事裡的食材變幻到實際生活上,讓他在從吃東西過程中,引導式啟發他與書做連結,在閱讀上,除了更有趣外,心思腦袋也會跟著認真專注,另方面也讓他會有期待,期待食物變為真的在他的面前,有時甚至是烹飪的教導;

這時候,飲食享受也可以是一個訓練專注的方法,當我陪他在吃東西時,會引導他專注在吃的感覺當下,啟發他的味覺及視覺感官能力,酸甜苦辣是什麼感覺?食材在烹飪前後的變化?色澤鮮豔與原色的差別等等基礎常識的建立;

另外,積木堆疊也是兒子最能專注的遊戲之一,透過組裝堆疊過程,會引導他去發想製作出一項作品,父母先示範提供一個典範,例如最貼近生活的房屋搭建、火車會經過的山洞、王子公主住的城堡、可以載他去兜風旅遊的汽車等等的天馬行空;

到了可以訓練握筆能力時,就開始讓他畫畫,讓他畫出他世界裡所認知的人事物等等;搭建小型禪庭園,因為老公本身是園藝治療師,在一次的開發產品過程中,隨意拿出來讓兒子(當時3歲)玩,竟發現他能自己在一個鋪滿細沙的圓盤上,專注安靜的擺放石頭、天然飾品,製作出屬於自己的庭園樣式,讓他在心性調養上有很大的幫助。

這些的專注力,之所以要有時間限制,也是要讓孩子清楚知道,凡事過猶不及,一切剛剛好就好,不管是玩或是做任何事情。或許有些父母會認為,電視、3C的提供不太妥當,但就我個人前面所講的,持有彈性狀態,對彼此會更洽當。本就生於數位時代的孩子們,要孩子完全不接觸3C產品似乎有點太苛刻了,其實,只要限定好觀看時間的規範以及節目的嚴選,也是可以不必這麼的約束。

有時候,電視節目的20分鐘生活習慣教學,會比父母的天天諄諄教誨成效來的好呢!何不擅加運用工具呢?尤其對於一打二的媽媽而言,又再沒有後援情形下,數位工具會是讓自己休息充電的好方法。

身心均衡建立好基礎,在成長過程對孩子會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心靈層面,任何玩樂及遊戲,都不及於父母的真心陪伴父母真正能夠專注陪伴在他身上的時間是多久?是我們為人父及為人母要常常思考的問題!

有時,當這些習慣養成後,在孩子的腦海裡便會形成潛移默化的迴路,自然地,就在父母忙碌分身乏術暫時無法陪同時,孩子會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該做什麼?等的目標導向,自己也就會安靜的找事情做。這次文章的分享僅純屬個人的經驗分享,希望對同為幸福爸媽的你們有所幫助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臣靜靜寫
41會員
200內容數
喜歡書寫,也喜歡靜心, 用簡單的文字,慢慢認識自己的心💛... 歡迎來聊聊💕
老臣靜靜寫的其他內容
2025/03/08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容易情緒不穩,這篇文章探討情緒穩定的重要性,並提供方法提升情緒管理能力,教你如何與情緒和平共處,找回生活平衡。
Thumbnail
2025/03/08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容易情緒不穩,這篇文章探討情緒穩定的重要性,並提供方法提升情緒管理能力,教你如何與情緒和平共處,找回生活平衡。
Thumbnail
2025/03/05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只是小事,卻被情緒「炸」得措手不及?又或者,你曾告訴自己:「不能生氣!不能難過!」但壓抑久了,反而更受折磨?其實,情緒不是敵人,而是嚮導。它來幫助我們看見內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來攪局的。 情緒的「真面目」:它們的超能力 我們常誤解情緒,覺得它是麻煩、是弱點。但事實上,每
Thumbnail
2025/03/05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只是小事,卻被情緒「炸」得措手不及?又或者,你曾告訴自己:「不能生氣!不能難過!」但壓抑久了,反而更受折磨?其實,情緒不是敵人,而是嚮導。它來幫助我們看見內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來攪局的。 情緒的「真面目」:它們的超能力 我們常誤解情緒,覺得它是麻煩、是弱點。但事實上,每
Thumbnail
2024/03/17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4/03/17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遇上孩子教養問題時,我總是先不斷地反問自己:我自己有做到嗎?我自己是怎麼做到的?等這樣的自問自答模式。會有如此動作,也是因為在陪伴孩子時,孩子給我的回饋讓自己更懂得反思自己。孩子常常因為無意間的一句話或是行為,會讓我在言語使用上更加謹慎,行為上更加警惕要「以身作則」。 在談如何培養專注前,我想先請
Thumbnail
遇上孩子教養問題時,我總是先不斷地反問自己:我自己有做到嗎?我自己是怎麼做到的?等這樣的自問自答模式。會有如此動作,也是因為在陪伴孩子時,孩子給我的回饋讓自己更懂得反思自己。孩子常常因為無意間的一句話或是行為,會讓我在言語使用上更加謹慎,行為上更加警惕要「以身作則」。 在談如何培養專注前,我想先請
Thumbnail
「管小孩看平板」這件事,是我現階段最容易與孩子出現情緒衝突的時刻。 讓孩子看平板的時間從1天10分鐘1次,慢慢增加現在的1天15分鐘3次,隨著孩子成長、對新事物的渴求,不得不一直放寬規範。 平常是用計時器來計時,但,孩子愈大愈會「自我彈性」;媽咪不在,就可以多看幾分鐘……媽咪在,但沒聽到計時器,
Thumbnail
「管小孩看平板」這件事,是我現階段最容易與孩子出現情緒衝突的時刻。 讓孩子看平板的時間從1天10分鐘1次,慢慢增加現在的1天15分鐘3次,隨著孩子成長、對新事物的渴求,不得不一直放寬規範。 平常是用計時器來計時,但,孩子愈大愈會「自我彈性」;媽咪不在,就可以多看幾分鐘……媽咪在,但沒聽到計時器,
Thumbnail
“時間是金錢”,這個格言無論在現代社會還是古代,都一直存在並具有極高的現實性。對於孩子來說,學習良好的時間管理技能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更是培養未來成功所必需的品質之一。
Thumbnail
“時間是金錢”,這個格言無論在現代社會還是古代,都一直存在並具有極高的現實性。對於孩子來說,學習良好的時間管理技能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更是培養未來成功所必需的品質之一。
Thumbnail
教導小孩是每個家長都必須面對的挑戰,而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耐心和時間。以下是一些指南,可以幫助您教導小孩: 1給予正面的回饋 當小孩做對了事情時,要給予正面的回饋,例如表揚他們、給予獎勵或鼓勵等方式,讓他們知道自己做得很好,這樣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更願意學習和嘗試新事物。 2建立規範和界限 建
Thumbnail
教導小孩是每個家長都必須面對的挑戰,而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耐心和時間。以下是一些指南,可以幫助您教導小孩: 1給予正面的回饋 當小孩做對了事情時,要給予正面的回饋,例如表揚他們、給予獎勵或鼓勵等方式,讓他們知道自己做得很好,這樣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更願意學習和嘗試新事物。 2建立規範和界限 建
Thumbnail
在現今社群、網路影音、串流平台等數位內容百花齊放的時代,讓「專心」變得好難。 身為大人的我們或許還經歷過網路不發達的年代,但疫情時代孩子們一出生就必須面對這些吸引人的數位內容。 要如何從小開始培養專注力,成為駕馭科技而不是被科技凌駕的人類呢?
Thumbnail
在現今社群、網路影音、串流平台等數位內容百花齊放的時代,讓「專心」變得好難。 身為大人的我們或許還經歷過網路不發達的年代,但疫情時代孩子們一出生就必須面對這些吸引人的數位內容。 要如何從小開始培養專注力,成為駕馭科技而不是被科技凌駕的人類呢?
Thumbnail
筆者的建議是,定時、定量,不要求多以免揠苗助長,需要看小孩的狀態,而這跟他3歲前的家教有關,無法給予具體的建議。筆者個人的狀況是,從小就會一直跟小孩提知識類的東西,只要孩子發問,有問必答,且儘量用能夠懂的童言童語去解釋。
Thumbnail
筆者的建議是,定時、定量,不要求多以免揠苗助長,需要看小孩的狀態,而這跟他3歲前的家教有關,無法給予具體的建議。筆者個人的狀況是,從小就會一直跟小孩提知識類的東西,只要孩子發問,有問必答,且儘量用能夠懂的童言童語去解釋。
Thumbnail
兒童畫最主要的年齡是幼兒園中班到小學二年級這個階段,這個時期是很重要培養專注能力與對一件事的持久學習力的階段,在帶孩子們畫畫的過程中,常會遇到的狀況是孩子們沒辦法在同一件事情上專注太長的時間…
Thumbnail
兒童畫最主要的年齡是幼兒園中班到小學二年級這個階段,這個時期是很重要培養專注能力與對一件事的持久學習力的階段,在帶孩子們畫畫的過程中,常會遇到的狀況是孩子們沒辦法在同一件事情上專注太長的時間…
Thumbnail
如果我們因為「孩子無法關注自己在關注的事情」而有負面情緒(如:沮喪、憤怒、時間或金錢的壓迫感⋯⋯等等),那我們需要的是回過頭來先照顧自己,先關注自己的需求;因為這樣的反射性情緒,通常是來自於過去的經驗。 好好關注自己,我們就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陪伴孩子、看見孩子與生俱來的專注力!
Thumbnail
如果我們因為「孩子無法關注自己在關注的事情」而有負面情緒(如:沮喪、憤怒、時間或金錢的壓迫感⋯⋯等等),那我們需要的是回過頭來先照顧自己,先關注自己的需求;因為這樣的反射性情緒,通常是來自於過去的經驗。 好好關注自己,我們就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陪伴孩子、看見孩子與生俱來的專注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