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那年遇見的善良 | 美國留學 | 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日,一如往常的滑著手機,試圖在Dcard及時熱門中尋找使我嘴角失守的梗圖,卻不經意地看了篇讓我回憶倒帶的文章,回到那年…
保持你的信念,懷著你的希望,付予你的愛 | Obtaining your faith, Holding your hope, Giving your love
嗨囉,大家好,我是Coarius水苛島,是名不留美的的留美海龜。於2020年4月,新冠病毒在北美洲持續爆發。一州接著一州,一校接著一校,就這樣的,各大學院紛紛的將實體課改為線上課。手機不斷跳出醫院超載的breaking news,而人心的惶惶都一清二楚的呈現在那人潮洶湧的賣場。

返鄉前的心理準備

回到那年… 物價急劇上漲,平日隨手可及且稀鬆平常物品此時都成了稀有物,例如廁所紙巾。由於供應鏈混亂,我住的地區餐廳接連休息,超市食材也常供不應求,架上剩餘的商品幾乎是平日不考慮的產品,例如:評價極低的泡麵。此時的我,不禁地詢問自己:「這樣⋯⋯值得嗎?」。一番思考後,毅然決然地起身收拾行李,也順手打包上了未知恐懼,踏上返鄉之路。
正式出發前,為了能降低將病毒帶入境的機率,便上網爬了文,尋找相對的應對措施和防疫步驟,但同時也看到了許多不歡迎海龜(歸)的言論和文章。此刻的我,心中的不安更是洶湧而至,一方面是擔心自己將病毒帶入寶島,另一方面則是擔心家人、朋友和當時盛行的人肉搜索。當時不分國界人心惶惶,人人也都自危,我能同理因為大家都想保護自己和身邊所愛之人。
為了降低風險,整趟旅程共計17小時,穿著3件衣服,搭著2件褲子和1件尿布,套上1件雨衣,配上1件連身防塵衣和1雙手套,戴上N95口罩,外加1雙鞋套和1副護目鏡。每到一個地點,便將身上衣物褪去一件。過程中,幾乎不吃不喝也不使用洗手間。不知能否奏效,唯知自己認真地預防過了。

返鄉後的人生插曲

2020年四月中旬,正式回歸,並乘坐防疫計程車抵達中部防疫旅館。隔離期間,除了需要Sim卡定位外,也被分配了一位社區里幹事。她每日耐心地關心我的身體狀況。起初,我以為這只是一份必須完成的工作內容,因此沒放太多心思,直到那週突如其來的⋯⋯便秘痛讓我改變想法。
由於飲食不適、作息不正常外加旅館的洗手間有點難以接受,長時間累積在肚子裡的消化物開始抗議。此位里幹事聽到之後,立馬親自送了優洛乳和外帶水滾青菜到防疫旅館櫃檯。當時,內心深處的不安和被排拒感瞬間煙消雲散了,而取而代之的是珍惜和感恩
從2020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閱讀了種種新聞,開始對人心失去了信念,直到遇見此位里幹事。她的一念之舉使能在我低潮時提醒自己保持既有的善良。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對人性亦或是彼此失去信心的時刻,希望此篇文章能夠讓各位想起那個能夠讓你再次看見光明的插曲!只是我從來沒想過,能我擁有一譜光明插曲的起因竟然是因為我那⋯⋯
“頑固不化”的大便
留美海龜分享生活和留學所學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幕然回首,距離2020年4月新冠狀病毒踏上的返鄉之路已有段時間,今天想和各位分享此趟於2022年6月底從美國海外到回家入境的過程和防疫經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近期有從國外入境回家的各位不妨停下腳步看看這個不專業的經驗分享吧~
幕然回首,距離2020年4月新冠狀病毒踏上的返鄉之路已有段時間,今天想和各位分享此趟於2022年6月底從美國海外到回家入境的過程和防疫經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近期有從國外入境回家的各位不妨停下腳步看看這個不專業的經驗分享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聽起來很聳動,我卻親身實踐了兩次,第一次發生在2020年——疫情元年,我也是該年的大學畢業生。疫情的打擊造成就業困難指數級上升。度過大學四年如此多風光時刻之後,我竟然在畢業找不到出路,對我而言是個致命的打擊。那麼我是如何谷底翻身的...
疫情之間碰到相當多的事,除了金錢部份的結拒,還有身體欠安的恐懼,心情上讓我有點灰暗,遲遲不敢規劃旅行。 雖說去年也有一個短短的旅行,那是因為自己在聽到唐宏安跟布來恩的節目說到疫情解封後的旅行計劃,他們有說到"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疫情?"以及"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明年?"這句話讓我訂下了前往東京的貴
Thumbnail
輾轉來到一個貌似大都會的城市 看地圖叫香港的鳥島,正要轉機到北京找她 就爆出了一隻叫Covid19的病毒。這下子可好了,被困在這鳥島足足四年。人浮於事,拿出USC Art & Design南加州大學的履歷,在港某生活。有幸在疫情大爆發前就找到一初創微企,成為她們創意組的文案及設計員。 每天待家裡當
2024年初檢討了去年2023的一整年。 發生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有時候真的不得不相信命運自有安排。 如果我在來澳洲之前就知道會發生這麼多意外(Covid之類),然後我會失去和所有台灣家人朋友的聯繫長達4年,見不到媽媽四年,那我應該不會來。 我在澳洲得到了一個新的工作,新的身分,新的朋友,但是
Thumbnail
一月初的星期六午夜,內心焦急,窩囊的老毛病不斷冒出來,公開分享了我這次和海子出國旅行的點滴,旅途中發現自己的語言直覺力和對臺灣的濃濃思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聽起來很聳動,我卻親身實踐了兩次,第一次發生在2020年——疫情元年,我也是該年的大學畢業生。疫情的打擊造成就業困難指數級上升。度過大學四年如此多風光時刻之後,我竟然在畢業找不到出路,對我而言是個致命的打擊。那麼我是如何谷底翻身的...
疫情之間碰到相當多的事,除了金錢部份的結拒,還有身體欠安的恐懼,心情上讓我有點灰暗,遲遲不敢規劃旅行。 雖說去年也有一個短短的旅行,那是因為自己在聽到唐宏安跟布來恩的節目說到疫情解封後的旅行計劃,他們有說到"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疫情?"以及"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明年?"這句話讓我訂下了前往東京的貴
Thumbnail
輾轉來到一個貌似大都會的城市 看地圖叫香港的鳥島,正要轉機到北京找她 就爆出了一隻叫Covid19的病毒。這下子可好了,被困在這鳥島足足四年。人浮於事,拿出USC Art & Design南加州大學的履歷,在港某生活。有幸在疫情大爆發前就找到一初創微企,成為她們創意組的文案及設計員。 每天待家裡當
2024年初檢討了去年2023的一整年。 發生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有時候真的不得不相信命運自有安排。 如果我在來澳洲之前就知道會發生這麼多意外(Covid之類),然後我會失去和所有台灣家人朋友的聯繫長達4年,見不到媽媽四年,那我應該不會來。 我在澳洲得到了一個新的工作,新的身分,新的朋友,但是
Thumbnail
一月初的星期六午夜,內心焦急,窩囊的老毛病不斷冒出來,公開分享了我這次和海子出國旅行的點滴,旅途中發現自己的語言直覺力和對臺灣的濃濃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