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價值觀 – 社會為何總是弱弱相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挫折打擊,隨著年歲增長,久而久之就累積傷害,成為心靈的毒素,常常聽到受害者不知覺成為加害者的例子。

因為受到迫害,而對施暴的力量產生了各種情緒和本能的恐懼,這些能量沒有被正確的緩解,而是透過一種心靈複習的能力,在夜深人靜時,自已一次次加深了能量的負面影響。

受害者會發展出一種伏膺加害者體系的矛盾心態,類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認為自己已經為這套價值觀付出了巨大代價,不能夠容忍別人逃逸於這套價值之外,人是受價值觀驅使的生物,不知覺傳遞同樣的價值觀,甚至比個體受害這件事,要來的更可怕,因為你已經成為自己所深惡痛絕的體系的一份子,為了平復傷痛並合理化自己的遭遇,同意這個迫害他人的遊戲規則,例:「社會就是這麼現實啊!」,並且希望自己可以在這個遊戲中獲得勝利,把別人往下踩,然後傷害和痛苦不停傳遞下去,你會說服自己悲慘現況無法被改變,因為內心害怕改變,要不然所受的傷就失去意義了,這不是療傷,只是一種自溺的逃避,心中對世界的不滿和衝突依然存在,面對任何質疑和建議時,都用失敗主義去消極回應,傷口真的癒合了嗎?每當想起往事,仍被負面情緒淹沒而憤憤不平。

這也是為什麼導致社會弱弱相殘,換位置換腦袋,媳婦熬成婆,爭取勞權被嘲諷,世界的改變,就從一個人開始,當你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別再複製傷害,有機會作主時,不贊同不公平不正義的決定,不會因為前人或上司的偏差行為,也去霸凌下屬,不會因為長輩重男輕女,也去對家庭下一代成員差別待遇,世界會變好的,只要你相信。

因為下一代是新生命,只要你全心相信這些好的價值,孩子們會傳遞下去的,遇到不公不義,他們會站出來說話,會捍衛真理,只要一個人不傳遞傷害,負面能量就到此為止。

#世界會變好只要你相信

#人的信念都是信號發射器

#凝視深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uludama的沙龍
68會員
279內容數
生活在台灣的時事點點點。
luludam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5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國不在大,有良善的生靈則靈。 很多活在3維世界的人們,認為自己能量不如精怪神靈,一直期待和好奇另一個世界,不用小看自己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是有肉體的神靈,只是目前投身在3維肉體,精神護持的意念是很強大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6/25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國不在大,有良善的生靈則靈。 很多活在3維世界的人們,認為自己能量不如精怪神靈,一直期待和好奇另一個世界,不用小看自己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是有肉體的神靈,只是目前投身在3維肉體,精神護持的意念是很強大的力量。
Thumbnail
2023/02/08
2023書展到了,去年買的書卻沒有看完,臉書跳出了一篇13年前的讀書心得,今天看來也頗富趣味,看來人的心境有所變,也有所不變。 講在前面,我對「流浪漢」、「世界末日」和「飢餓」這類的題材很感興趣。 對流浪漢、街友和社會邊緣人來說,正因為他們什麼都沒有……
2023/02/08
2023書展到了,去年買的書卻沒有看完,臉書跳出了一篇13年前的讀書心得,今天看來也頗富趣味,看來人的心境有所變,也有所不變。 講在前面,我對「流浪漢」、「世界末日」和「飢餓」這類的題材很感興趣。 對流浪漢、街友和社會邊緣人來說,正因為他們什麼都沒有……
2020/12/03
蔭古魯:「成為生命的尋找者。」 別人講的故事,那是別人家的事,痛苦的感受只需要被同理,但是造成痛苦的情境卻各自不同,給別人的生命情境提案,也顯得太過自命不凡。對!所有的勵志書讀來都很令人厭世又自命不凡,如果活得夠長,那些油膩的內容看起來都跟臉書上的農場文沒兩樣
Thumbnail
2020/12/03
蔭古魯:「成為生命的尋找者。」 別人講的故事,那是別人家的事,痛苦的感受只需要被同理,但是造成痛苦的情境卻各自不同,給別人的生命情境提案,也顯得太過自命不凡。對!所有的勵志書讀來都很令人厭世又自命不凡,如果活得夠長,那些油膩的內容看起來都跟臉書上的農場文沒兩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於存在心理治療中,「沈淪」意指一個人「不願傾聽自己內心的召喚,他放棄做真實的自己,而是人云亦云地生活,去過一個失去自我的人生」。如果一個人看世界方式如此,會讓他在家庭、職場、課堂或任何有他人在的地方,無論他付出再多,做得再好,他還是會因為旁人一點小小的批評,陷入負面情緒。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於存在心理治療中,「沈淪」意指一個人「不願傾聽自己內心的召喚,他放棄做真實的自己,而是人云亦云地生活,去過一個失去自我的人生」。如果一個人看世界方式如此,會讓他在家庭、職場、課堂或任何有他人在的地方,無論他付出再多,做得再好,他還是會因為旁人一點小小的批評,陷入負面情緒。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
Thumbnail
創傷,是一代傳一代的。 時代的脈瘤寄生在我們父母身上,由於過往經驗使然,父母的父母使用的教育策略靠著模仿而來。更何況資訊沒有現在發達,心理知識的普及能幫助我們自我覺察,但難的是,看著心理學文章仍不自覺地被困住,而無法嘗試站在第三者立場去分析自己。
Thumbnail
創傷,是一代傳一代的。 時代的脈瘤寄生在我們父母身上,由於過往經驗使然,父母的父母使用的教育策略靠著模仿而來。更何況資訊沒有現在發達,心理知識的普及能幫助我們自我覺察,但難的是,看著心理學文章仍不自覺地被困住,而無法嘗試站在第三者立場去分析自己。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有一個奇妙的邏輯,那就是:我有對你好的時候,所以我讓你覺得傷害或是痛苦,你也不要計較,不要有那些感覺。如果你有那些感覺,就是抹滅我對你的付出。 不論是伴侶之間 、親子之間 、同事之間,還是前輩後輩都有這樣的現象,你只能記住那些「好的」,不能記住那些曾經發洩及粗暴的對待。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有一個奇妙的邏輯,那就是:我有對你好的時候,所以我讓你覺得傷害或是痛苦,你也不要計較,不要有那些感覺。如果你有那些感覺,就是抹滅我對你的付出。 不論是伴侶之間 、親子之間 、同事之間,還是前輩後輩都有這樣的現象,你只能記住那些「好的」,不能記住那些曾經發洩及粗暴的對待。
Thumbnail
【人生啊!不就是這麼一回事】 {遇強則強,遇威脅,也沒在怕} 有人跟我一樣嗎? 遇到總是用情緒面對問題的人,實在是有點難以包容與體諒。 遇到動不動就語帶“脅迫”涵意無理取鬧的人的時候,就好想像電影裡演的江湖上那般殺氣騰騰,拍桌,喊聲拖出去。 這些一切只能在腦海裡上演。 何時才能長大呀?
Thumbnail
【人生啊!不就是這麼一回事】 {遇強則強,遇威脅,也沒在怕} 有人跟我一樣嗎? 遇到總是用情緒面對問題的人,實在是有點難以包容與體諒。 遇到動不動就語帶“脅迫”涵意無理取鬧的人的時候,就好想像電影裡演的江湖上那般殺氣騰騰,拍桌,喊聲拖出去。 這些一切只能在腦海裡上演。 何時才能長大呀?
Thumbnail
也不該是,終於在有勇氣提出自己的遭遇以後,卻成為, 人人撻伐的對象。
Thumbnail
也不該是,終於在有勇氣提出自己的遭遇以後,卻成為, 人人撻伐的對象。
Thumbnail
身為人的一個悲哀是,法律規定十八歲後就得為自己行為負責,然而我們大部分所謂的成年人都無法真的為自己行為負責,因為我們都還在把性慾中沉重能量的吸附與綑綁當成愛,你會很納悶於,一個女性控訴另一個男性傷害強迫她卻又無法斷絕關係,你也會看到一個懷抱社會理想的才子卻性關係混亂。 在大家忙著去定義誰是加害者與誰
Thumbnail
身為人的一個悲哀是,法律規定十八歲後就得為自己行為負責,然而我們大部分所謂的成年人都無法真的為自己行為負責,因為我們都還在把性慾中沉重能量的吸附與綑綁當成愛,你會很納悶於,一個女性控訴另一個男性傷害強迫她卻又無法斷絕關係,你也會看到一個懷抱社會理想的才子卻性關係混亂。 在大家忙著去定義誰是加害者與誰
Thumbnail
有人這麼說過,曾經有過的創傷,如果一直沒去處理它,它便會週而復始的出現,直到你不得不去面對它。 在家庭和社會的體制化熏陶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學會了取得別人的認同,好像只有透過了認同才能看見自己的價值,而一旦習慣了追求別人的認同,便容易掉落被情感勒索的陷阱中。我對此特別深有同感,因為過去很長一段
Thumbnail
有人這麼說過,曾經有過的創傷,如果一直沒去處理它,它便會週而復始的出現,直到你不得不去面對它。 在家庭和社會的體制化熏陶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學會了取得別人的認同,好像只有透過了認同才能看見自己的價值,而一旦習慣了追求別人的認同,便容易掉落被情感勒索的陷阱中。我對此特別深有同感,因為過去很長一段
Thumbnail
愛是一種能力,一個人必定是先能愛自己,才行有餘力去愛別人,如果你的崗位帶給你的只有傷害,那你能帶給他人的也只有傷害。
Thumbnail
愛是一種能力,一個人必定是先能愛自己,才行有餘力去愛別人,如果你的崗位帶給你的只有傷害,那你能帶給他人的也只有傷害。
Thumbnail
你要自己無害與善良,卻讓自己很受傷?! 只要是人類,必然會在成長過程中,經歷到情感上失落和情緒創傷,其中包括了一種對世界美好及天真想像的落空和挫敗。 這種想像「世界應當美好」的潛藏信念,多屬於不合理,又十分偏執,卻是我們一廂情願的開始,也是我們反覆受傷的來源。
Thumbnail
你要自己無害與善良,卻讓自己很受傷?! 只要是人類,必然會在成長過程中,經歷到情感上失落和情緒創傷,其中包括了一種對世界美好及天真想像的落空和挫敗。 這種想像「世界應當美好」的潛藏信念,多屬於不合理,又十分偏執,卻是我們一廂情願的開始,也是我們反覆受傷的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