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工作?再被多關幾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犯罪的後果,除了可能導致要入監服刑外,另有個較不常被注意到的「強制工作」,可能會造成實際上要「蹲兩次牢」!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一、強制工作,是什麼?

刑法第90條有規定「有犯罪之習慣或因遊蕩或懶惰成習而犯罪」者,可以在執行刑罰之外,另外再讓犯罪者「強制工作」,讓其學習一技之長及正確之謀生觀念。

強制工作,原則上為三年,但若執行1年6個月後,評估沒必要再執行的話就可以不用執行了

男性進行強制工作的話,會被送到台東縣東河鄉的泰源技能訓練所;女性的話則是在高雄女子監獄,在內不外乎是鋪貼、裝潢木工、電腦硬體裝修、縫紉、陶藝等技能或工作。

二、強制工作 = 坐牢?

犯罪者入監服刑並不是整天閒閒沒事幹,監所會為每個人分配工作,受刑人每個月也為有領到少的可憐的「監所作業勞作金」(就是薪水),那跟「強制工作」不是一樣嗎?

是的,「入監服刑」跟「強制工作」都是同樣被拘束在某個空間、也是同樣要勞動,本質上不就都是「抓去關」嗎?

而讓「入監服刑」的人,再讓他去「強制工作」,不就等於「關兩次」嗎?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疑慮,有沒有宣告強制工作,對於被告的權益影響相當重大!

三、組織犯罪條例的爭議,大法庭有處理:

強制工作多用在竊盜犯罪、贓物犯罪(這部分另有竊盜犯贓物犯保安處分條例詳細規定),另外最受矚目還有組織犯罪條例第3條規定「發起、主持、操縱或指揮犯罪組織者」應強制工作。

這規定的問題在於,一個犯罪組織的參與者往往眾人,有大咖也有小咖,首腦或是高階管理階層的人物,送去強制工作或許沒那麼有爭議,但如果只是組織中跑跑腿、剛加入沒多久去打雜的小弟,也一視同仁送去強制工作,真的有這個必要?

這項爭議,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有明白表示:強制工作這個規定沒問題,但在處理各別案件的時後,要衡量每個被告「行為之嚴重性、表現之危險性、對於未來行為之期待性,以及所採措施與預防矯治目的所需程度,於有預防矯治其社會危險性之必要,且符合比例原則」,來判斷要不要強制工作。

簡單來說,參與組織犯罪的被告,不是一律都送強制工作不可,要針對上一段粗體底線的部分仔細衡量,來決定要不要強制工作。

結論

強制工作仍存在於我國的刑法及相關法律,但在適用上已經很有彈性,現在實務上宣告強制工作的案件也減少了很多(畢竟任何犯罪組織裡面,還是小人物居多)。

-

若有進一步的法律諮詢、訴訟案件委託及辯護需求,歡迎透過「Line」或電子郵件(lyr@jf-law.com.tw)聯繫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律生活頻道(呂昀叡律師)的沙龍
54會員
99內容數
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法律事,了解越多當然越有保障,本專題會提供許多法律上必備的「豆知識」,讓讀者在生活上不吃虧!
2025/02/07
網路上的股市明牌老師充斥著詐騙,即使是具備專業資格的也不多,稍有不慎即會觸犯刑責。本文探討網路老師違法提供股票明牌的行為,並分析其構成犯罪的條件,包含是否涉及個股分析、是否收取費用以及是否為營利行為等。無照從事證券投資顧問業務,將面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及高額罰金。
Thumbnail
2025/02/07
網路上的股市明牌老師充斥著詐騙,即使是具備專業資格的也不多,稍有不慎即會觸犯刑責。本文探討網路老師違法提供股票明牌的行為,並分析其構成犯罪的條件,包含是否涉及個股分析、是否收取費用以及是否為營利行為等。無照從事證券投資顧問業務,將面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及高額罰金。
Thumbnail
2023/02/23
借名登記在社會上相當常見,基本上法律也認同這種財產安排的作為,但如果涉及「脫法行為」或「通謀表示」,那麼借名登記就會是違法的,一起來看本篇文章的說明吧!
Thumbnail
2023/02/23
借名登記在社會上相當常見,基本上法律也認同這種財產安排的作為,但如果涉及「脫法行為」或「通謀表示」,那麼借名登記就會是違法的,一起來看本篇文章的說明吧!
Thumbnail
2023/01/26
電腦及手機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工具,而網路上有許多公開平台,例如:臉書、GOOGLE、Dcard、PTT…等,隨手按按就可以發表言論、交談,不過要小心的是,網路言論如果不慎,也可能觸犯妨害名譽相關罪名!
Thumbnail
2023/01/26
電腦及手機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工具,而網路上有許多公開平台,例如:臉書、GOOGLE、Dcard、PTT…等,隨手按按就可以發表言論、交談,不過要小心的是,網路言論如果不慎,也可能觸犯妨害名譽相關罪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針對某些犯罪,例如組織犯罪條例,除了可能被判刑,更可能會再附加「強制工作」,在本質上相當於被判處兩次刑罰,影響重大,這篇文章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針對某些犯罪,例如組織犯罪條例,除了可能被判刑,更可能會再附加「強制工作」,在本質上相當於被判處兩次刑罰,影響重大,這篇文章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緩刑是什麼?會不會被關?什麼情形可以適用緩刑?緩刑期間不應該做什麼事?緩刑期滿會有什麼效果?本文以下會一一說明。
Thumbnail
緩刑是什麼?會不會被關?什麼情形可以適用緩刑?緩刑期間不應該做什麼事?緩刑期滿會有什麼效果?本文以下會一一說明。
Thumbnail
有鑑於很多人聽到羈押這個名詞,會下意識的認為羈押等於有罪,而害怕羈押這件事。那麼羈押是什麼?誰有權羈押?那些原因會被羈押?可以直接抓進看守所嗎?會被羈押多久?撤銷羈押跟停止羈押的差別在哪?出來了還會被抓回去嗎?被羈押的人還有救嗎?本篇文章將一一解決這些疑惑。 誰可以羈押我?
Thumbnail
有鑑於很多人聽到羈押這個名詞,會下意識的認為羈押等於有罪,而害怕羈押這件事。那麼羈押是什麼?誰有權羈押?那些原因會被羈押?可以直接抓進看守所嗎?會被羈押多久?撤銷羈押跟停止羈押的差別在哪?出來了還會被抓回去嗎?被羈押的人還有救嗎?本篇文章將一一解決這些疑惑。 誰可以羈押我?
Thumbnail
每當社會發生重大刑事案件的時候,記者與民眾們最最最關心的就是對於被告的羈押有沒有獲准,但大多數的人卻常將羈押當成了入監執行,就算是再多的法普文章說明羈押的意義內容及要件,都還是很難導正這樣的觀念,可能是因為羈押這樣的制度有太多太濃厚的「處罰性」色彩在裡頭了,總讓人覺得當被告被羈押,幾乎就是有罪確定了
Thumbnail
每當社會發生重大刑事案件的時候,記者與民眾們最最最關心的就是對於被告的羈押有沒有獲准,但大多數的人卻常將羈押當成了入監執行,就算是再多的法普文章說明羈押的意義內容及要件,都還是很難導正這樣的觀念,可能是因為羈押這樣的制度有太多太濃厚的「處罰性」色彩在裡頭了,總讓人覺得當被告被羈押,幾乎就是有罪確定了
Thumbnail
本話所要介紹的是「妨害公務罪章」,首先,「妨害公務」它不是一個罪,而是一個罪章,也就是説妨害公務的犯罪態樣是有多種的,而一起歸納規定在同一罪章的意思。一般民眾在新聞中常聽到某人犯了「妨害公務罪」其實是不精準的說法。再來,既然是「妨害公務」,那就要與刑法第10條所規定的「公務員」做連結,因為惟有對於「
Thumbnail
本話所要介紹的是「妨害公務罪章」,首先,「妨害公務」它不是一個罪,而是一個罪章,也就是説妨害公務的犯罪態樣是有多種的,而一起歸納規定在同一罪章的意思。一般民眾在新聞中常聽到某人犯了「妨害公務罪」其實是不精準的說法。再來,既然是「妨害公務」,那就要與刑法第10條所規定的「公務員」做連結,因為惟有對於「
Thumbnail
當某個人被警方拘提或逮捕時,接下來可能會不會被羈押?羈押到底是什麼? 期間究竟會有多長?在個案中如何爭取交保或撤銷羈押? 我們一起來詳細探討。
Thumbnail
當某個人被警方拘提或逮捕時,接下來可能會不會被羈押?羈押到底是什麼? 期間究竟會有多長?在個案中如何爭取交保或撤銷羈押? 我們一起來詳細探討。
Thumbnail
在自由法益中,除了本篇文章所介紹的「妨害自由罪章」外,另有妨害性自主罪章(下篇文章中會介紹),而在本文中所介紹的犯罪類型也是在日常生活很常見的,例如強制罪、恐嚇危害安全罪、侵入住居罪及違法搜索罪等,在各種犯罪類型的成立上都有其法定的構成要件,而在構成要件的解釋通常與一般人所理解的內容差距不小。
Thumbnail
在自由法益中,除了本篇文章所介紹的「妨害自由罪章」外,另有妨害性自主罪章(下篇文章中會介紹),而在本文中所介紹的犯罪類型也是在日常生活很常見的,例如強制罪、恐嚇危害安全罪、侵入住居罪及違法搜索罪等,在各種犯罪類型的成立上都有其法定的構成要件,而在構成要件的解釋通常與一般人所理解的內容差距不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