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接線小組家屬夥伴
撰文:謝宜恩
「我兒子退伍後到現在,已經過了10年, 一開始還有在工作,他資管系畢業的啦,有做過一些公司網管,但都做不到半年。那時候他都說別人刻意跟他作對、刁難自己、在背後說他壞話,所以他才做不下去,因為主管都會弄他。現在每次問他要不要工作,他都說要,但其實26歲之後就沒賺過錢了啦,都在家啃老本,這樣我到底是要怎麼辦?」
當我們身邊的人開始出現一些「不合常理」、「不尋常」的狀態時,作為一個人,我們都會有自己理解的方式。所以在遇到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想想,我們怎麼想這件事。
以這個故事為例,媽媽是怎麼想兒子都不工作、別人都在針對自己的呢?是不是覺得是中邪(煞到),要帶去宮廟收驚喝符水;還是他從小脾氣就壞,跟人處的不好;或他就是懶惰,不願意負責任,想要媽媽養他;抑或者是孩子是生病了,需要有人協助?
到底是病,還是個性?
我們的家屬夥伴們,在自己陪病歷程還有接觸其他家庭的經驗之中,也總是來來回回的在思考,甚麼是病?甚麼是這個人的個性?我們以這個故事為例,一起整理出了一些我們覺得可以拿來思考的面向,與大家分享:
1、人際關係
身為家人,認識他以來,小時候到現在他跟其他人互動的經驗如何,有沒有朋友會來家裡玩?會不會收到朋友的邀約?現在有沒有比較親近的朋友?當他遇到困難時會跟誰討論?
以前容不容易跟人起衝突,起衝突後會不會和好,會怎麼和好,會不會主動接近別人?
他如果本來就比較內向,那可能更像是個性;抑或以前人際關係很好,但經歷一些階段或事件後,有了改變,那是不是更接近病?又或者是,曾經相信人性本善,但受過傷後,便開始對這個世界產生敵意,那這是甚麼?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判斷。
2、過往經驗
在這之前,他的工作經驗如何?是一兩份工作就如此,還是試了好幾十份工作,都覺得自己被刁難?是不是在職場或其他地方,曾經有過被錯待的經驗?例如同學霸凌、職場排擠、被過度要求卻沒有正向回饋等等。
其實現在社會,很多人在職場之中也時常遇到這些困難,只是每個人因應的方法因為個性、際遇跟經驗,會有所不同。他會不會不僅僅是病,甚至不僅僅是個人的處境,而是整體社會環境產生的困難?
不過我們可以思考的是,如果他曾有被錯待的經驗,或是歷經重要的人的離開,他在回應這些壓力時是如何?如果相對沒有彈性、無灰色地帶,可能更近似病;而在不同情境有不同處理方式的話,可能更是個性。這並沒有一定,但都可以多了解,幫助我們知道他的狀態。
(註:其實即使真的是「病」,真的是「症狀」,真的是「妄想」,也可能有其基礎,我們更多的了解他,才能一起討論他這些覺得被刁難的經驗是「想像」的,還是「事實」。如果他真的就是運氣這麼差,總是遇到刁鑽的上司,而對職場心灰意冷,此時藥物是會有幫助的嗎;如果他是適應不良,還並不知道如何在職場上與人相處、也可能是自信心不足、或不知道職場文化怎麼運作,我們是不是可以去討論怎麼貼近現實呢?)
3、更詳細的釐清與討論
去陪他更詳細的討論,例如他感受到不舒服的頻率,協助他區分狀況(像是他哪些狀況會覺得是在刁難自己,哪種狀況是在說他壞話,哪些人特別容易惹怒他或讓他害怕),去陪他釐清,一起面對這個令人不舒服的情境,也回頭幫助我們更靠近他的世界。
4、家族史以及家庭互動
雖然疾病的影響因素是多重跟複雜的,但也有些家庭的理論可以作為參考:例如去回想,家裡有沒有人有類似的狀況或是疾病經驗,依照壓力素質說,有相關體質的人可能會比一般人有生病經驗的機率稍高;或是生病的人的症狀其實反應的是家庭關係的困難;也有可能我們覺得奇怪的家人,在與其他人互動時並不如此。
家族有沒有疾病史,可能也會協助我們往病或個性的兩端,去思考位移。
(註)礙於篇幅限制,我們推薦可以延伸閱讀此兩篇文章
為什麼我們這麼擔心?
不過不論是不是病,在這樣的處境之中,我們面對親近的人如此,我們可能會有許多情緒,也許是害怕、生氣、無助、困惑,層層疊疊。在這些複雜的狀態之中,我們容易用自己最習慣的方式思考:如果是有信仰的人,可能直接就會先帶去宮廟;如果知道有精神科的,可能會覺得要吃藥治病。但可能其實有更多選項,我們可以先停下來看看,我們的這些情緒有沒有來自於甚麼樣的期待或想法。
1、回看自己
以這個媽媽的故事為例,媽媽說兒子在「啃老本」,那媽媽是怎麼看待孩子不工作這件事的呢?我們是擔心他在我們走後沒辦法照顧自己;還是覺得一個男孩子怎麼可以沒有收入;或是我們希望他有生活重心,不一定要來自於工作?
我們對於家人的不工作,有沒有過甚麼其他討論,例如我們覺得應該學以致用,繼續朝資管方向尋找,還是我們可以接受在當事人的意願之下,一起去調整期待,也許從兼職、打工開始?我們會不會期待他至少要月薪4萬。我們自己對於兒子的這個狀態是怎麼想的呢?
2、其他家人的理解
一個家,或是一個人的社群網絡,通常不僅一個人。那其他人是怎麼看待這個狀態的?是不是妹妹覺得哥哥就是懶惰,媽媽寵壞他;爸爸覺得小時候的哥哥不是如此,應該是生病了;或是弟弟其實覺得哥哥有他的苦衷,哥哥有過很多不好的經驗;鄰居可能覺得雖然這個孩子都沒工作,但很有禮貌。家人或親友之間,有沒有過討論,大家的理解一不一致,能不能透過討論,有更不同的視角,豐富彼此的理解,也許可以更能協助彼此。
3、當事人的理解
當事人自己則是怎麼想的呢?很多時候我們會優先看見困難,看見他說他被針對所以不想工作,但他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想望?他對於自己生命跟未來的想像是甚麼?會不會其實很希望有自己的經濟收入,或是其實想要可以有人際交往,還是他期待能獨立不用被管。這些想像我們能不能陪他一起想辦法到達?而這可能就無關乎疾病,而是關於生活。
4、核對
在自己、當事人、跟其他關係之中,我們可能有各式各樣的解讀,回頭聽見不同的觀點後,我們才也更有機會核對此刻的擔心。
最後,我們並不是要在此做診斷,而且我們也終究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真實。我們只希望在慌亂的情境中,能幫助家屬有思考可以讓人依循,而這篇QA的重點也在於不太快預設立場(他就是生病了)的討論。精神健康教育很重要,知道自己或身邊的人需不需要協助很重要,但也要避免總是病理化去思考,不是怪就是病。
我們會想要認下這是病,是因為想要治癒跟改變,而有了疾病的診斷跟標籤,才會有相對應的資源跟協助出現。思考後覺得可能是病,我們就去看醫生,如果覺得是卡到陰,也可以試試看,但在試誤中我們也要記得修正,我們可以用我們想要的方式去試看看,但也幫自己設一個停損點。
《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的作者Andrew Solomon曾提到,憂鬱症可區分為向度與類別兩種模式,對Andrew來說,兩者模式都對。怪可能是一種連續性的光譜,也可能怪就是一種疾病。我們面對這些都會相當著急,因為我們在乎、所以慌亂。但我們也可以慢下來,不要急著「用唯一的方式」去理解我們的家人,因為他無論如何都正在受苦。他可能有生病,但也可能只是一個人。
相關文章參考──如何接近/理解當事人
───
〈照顧者Q & A〉照顧者專欄,不定期刊載
由在生活中嘗試與實踐照顧經驗的家屬們
討論並交流在陪伴中遇上的大小困擾及疑難雜症
藉由共同商議及經驗分享,整理出照顧者視角的照顧問答集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