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著名的企管大師在回憶中發現:「我回顧自己的人生,發現我父母給我最好的禮物並非他們為我做了什麼,而是他們沒有為我做的。」
假如我們夠誠實的話,我們過去從跌跌撞撞獲得的人生經驗與生命啟示,不都是因為父母親沒有為我們代勞,放手讓我們自己去嘗試,去犯錯,從失敗中學習,後來才擁有今天還算滿意的人生嗎?
那麼我們怎麼忍心剝奪孩子能獨立成長的機會?
更糟的是,幫孩子做完原本他應該要做的事,難道我們希望孩子像我們養的寵物一樣,永遠無法自己照顧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一輩子依賴著我們?
孩子沒有自主選擇的經驗,就無從得知自己究竟要什麼?什麼是自己珍惜並想極力去追求或呵護的價值。
哈佛大學前校長勞倫斯羅威爾說:「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我們要去做的事,也不在於我們希望做到的事,甚至不是我們一直努力的事,而是去做值得做的事。」
但是從小被照顧過度,事事都被父母決定好的孩子,會失去生活的熱情,當然也就失去為值得的事去努力的機會,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值得做的事,那樣的人生是很蒼白,很恐怖的。

該教孩子追求什麼樣的人生?

有人說,二十紀未是個焦慮的時代,到了二十一世紀,逐漸進入集體憂鬱的時代,其實不管是焦慮或憂鬱,都是反應出我們面對不確定時代的徬徨與恐懼。
的確,時代變遷愈來愈快,當一個人的努力認真或者優秀,愈來愈不能確保我們的前途,大家不免好奇的想知道:「到底成功的人有什麼秘訣?」
也因此這些年報章雜誌最熱門的就是報導那些成功的名人,書市裏最暢銷的就是告訴我們們有錢人怎麼想?有錢人做了那些事?學校老師父母長輩不斷跟孩子耳提面命的就是:「用功讀書才能考上好學校,有好的學歷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才能夠賺大錢!」
當孩子從大人言行與媒體的報導中,把賺大錢的人視為成功人物,建立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這是我相當擔心的,當整個社會都在追求致富之道,總以為可以找到某個秘訣然後就可以複製成功的方法,也會產生許多後遺症。
我們都知道,要賺大錢也許必須努力,但是往往一個人即便再努力也不見得有機會賺大錢,而且當我們太強調秘訣與方法時,假如真的賺到錢,不免會認為這是我們比較聰明,比較厲害,成果是自己應得的,就無法看見一路上有多少貴人的幫忙與機緣的助力。
常會提醒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是否在言談舉止中會不經意地流露出對有錢有勢者的欽羨之意,我也在引領孩子探索未來時,要他們思考究竟什麼是成功?
我認為成功是有意義的過一生,這個意義與世俗的名利地位無關,而是關乎自己對生命與價值的看法,因此,也不須贏過別人才是成功,因為自己的人生有沒有意義由自己來定義自己過的快不快樂,人生幸不幸福,跟所賺的金錢多少,工作的職位高低其實都與別人沒有關係,而且也不見得對社會要有多大的貢獻人生才有意義,這些都不是由那些可以量化的數字來決定的。
因此只要能找到自己的天賦,自己的熱情之所在,真的不必跟隨著周遭功利現實的輿論起舞,每個人都可以活出精彩完美的人生,每個人都可以是個成功者。
這個感觸也正是我六月底應邀到台中明道中學國中部畢業典禮致詞演講所告訴學生的:「大家千萬要小心提防父母長輩給你的建議,因為假如你們想要過個精彩,熱情的人生,就不該聽從父母長輩給你的生涯規劃,因為他們太愛你們,太關心你們,害怕你們受到挫折,怕你們太辛苦,所以一定會希望你們走一條安穩的路,但是這是我們自己的人生,要過得快樂而精彩,一定要做自己!」
而且真實人生是變幻莫測的,這個世界變化愈來愈快,我們幾乎不可能知道現在所學的知識或技能,那一些是將來能夠派得上用場的,那一些是很快被淘汰的,每個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有可能適應未來的世界,因為勇於做自己所湧現的求知熱情,是我們所擁有最重要與最基本的能力啊!
哈佛大學前校長勞倫斯羅威爾說:「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我們要去做的事,也不在於我們希望做到的事,甚至不是我們一直努力的事,而是去做值得做的事。」但是從小被照顧過度,事事都被父母決定好的孩子,會失去生活的熱情,當然也就失去為值得的事去努力的機會,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值得做的事,那樣的人生是很蒼白,很恐怖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個關於團隊文化的研究發現,當團隊能信任伙伴,安全感越高,犯錯率也就越高。 最初的研究結論認為,心理上的安全感會滋生出自滿,而且當伙伴彼此信任時,反而不太會去質疑別人或仔細檢查自己的工作。 什麼是伙伴 #荒野文化絮語 互挺的荒野伙伴關係 松雀鷹回答:「這就是所謂的相挺吧!」 #荒野文化絮語
    2012年初出版的「迷路原為看花開」書中曾提到我至今仍保持著用筆書寫的習慣,而且只要有朋友寄賀卡給我,不管熟或不熟,只要是親筆來函的,我一定親筆回覆,想不到許多讀者真的寄卡片來。 可惜的是,寫信的藝術也將在時代變遷中消失了,年輕人恐怕已經沒有人收過,甚至看過一封真正的信件。
    荒野的志工絕大部分都有個自然名,很多非荒野人聽著伙伴彼此以動植物或各種自然現象來互稱,覺得非常有趣,而荒野伙伴也會好奇,究竟要求荒野志工取自然名的由來是什麼?荒野裡也有一些略有出入的版本在流傳著。 這個概念最早起源可以追溯二本書跟一部電影。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寫於2016年
    相信每個中年以上的朋友,在年少時一定捧讀過東方出版社出版的書,不管是世界文學名著,還是中國的歷史演義,不然就是亞森羅蘋與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很高興東方出版社七、八十年來,仍然不斷推陳出新,舊版書除了重新編排之外,有的還會找作家重新改寫,以更符合新世代的閱讀習慣。 後面附上這一大類的總導讀。
    每個人都有同樣的24小時,相差不多的聰明才智以及力爭上游的決心,但是為什麼有人可以持續努力堅持達成目標,又有人在懊悔中自暴自棄? 關鍵不在時間(人人都公平地擁有24小時),也不在聰明才智,更不在想把事情做好的動機不夠強烈,而是在於我們不清楚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
    荒野保護協會今年出版了二本精彩的攝影集,都是由荒野的顧問,永遠不老的荒野行者陳維滄董事長所拍攝與撰寫,日前我在聯合報的專欄介紹過這位令人佩服的生命典範(文章附在後面),閱讀「鶴采」或者是「寰羽」,都可以帶給我們多重的感動。 用心靈之眼追尋鳥的故鄉―「寰羽」推薦序110.11.23
    有一個關於團隊文化的研究發現,當團隊能信任伙伴,安全感越高,犯錯率也就越高。 最初的研究結論認為,心理上的安全感會滋生出自滿,而且當伙伴彼此信任時,反而不太會去質疑別人或仔細檢查自己的工作。 什麼是伙伴 #荒野文化絮語 互挺的荒野伙伴關係 松雀鷹回答:「這就是所謂的相挺吧!」 #荒野文化絮語
    2012年初出版的「迷路原為看花開」書中曾提到我至今仍保持著用筆書寫的習慣,而且只要有朋友寄賀卡給我,不管熟或不熟,只要是親筆來函的,我一定親筆回覆,想不到許多讀者真的寄卡片來。 可惜的是,寫信的藝術也將在時代變遷中消失了,年輕人恐怕已經沒有人收過,甚至看過一封真正的信件。
    荒野的志工絕大部分都有個自然名,很多非荒野人聽著伙伴彼此以動植物或各種自然現象來互稱,覺得非常有趣,而荒野伙伴也會好奇,究竟要求荒野志工取自然名的由來是什麼?荒野裡也有一些略有出入的版本在流傳著。 這個概念最早起源可以追溯二本書跟一部電影。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寫於2016年
    相信每個中年以上的朋友,在年少時一定捧讀過東方出版社出版的書,不管是世界文學名著,還是中國的歷史演義,不然就是亞森羅蘋與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很高興東方出版社七、八十年來,仍然不斷推陳出新,舊版書除了重新編排之外,有的還會找作家重新改寫,以更符合新世代的閱讀習慣。 後面附上這一大類的總導讀。
    每個人都有同樣的24小時,相差不多的聰明才智以及力爭上游的決心,但是為什麼有人可以持續努力堅持達成目標,又有人在懊悔中自暴自棄? 關鍵不在時間(人人都公平地擁有24小時),也不在聰明才智,更不在想把事情做好的動機不夠強烈,而是在於我們不清楚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
    荒野保護協會今年出版了二本精彩的攝影集,都是由荒野的顧問,永遠不老的荒野行者陳維滄董事長所拍攝與撰寫,日前我在聯合報的專欄介紹過這位令人佩服的生命典範(文章附在後面),閱讀「鶴采」或者是「寰羽」,都可以帶給我們多重的感動。 用心靈之眼追尋鳥的故鄉―「寰羽」推薦序110.11.23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第4屆「騰達盃」少年籃球全國邀請賽首日,雙方球員發生肢體衝突,家長衝入球場,影響比賽進行。運動事件熱門,從運動心理角度探討家長參與學生運動活動的角色與意義,強調讓孩子學會獨立完成任務,培養能力,為其成長加油。
    Thumbnail
    上週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約會吃飯,當場我跟媽媽表達了我的感謝,謝謝他們一路以來的教養方式,現在我才能找到自己的熱情,並活出自己喜歡的人生。⁣⁣
    Thumbnail
    2013年下半年,距離大寶出生還有7個月左右,即將初為人父和人母的我們,已經開始討論取名這件事。首先我們有個共識,名字一定要自己取,絕對不會讓長輩介入,更不可能花錢請什麼老師取名。於是那段時間我們幾乎天天討論,到底應該給我們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即將誕生的男孩,取什麼樣的名字。
    Thumbnail
    儘管父母向子女表達愛的方式可能有多種,但愛本身的利他特性,在塑造孩子未來健康幸福方面的力量是無可替代的。 如果你現在,或者未來願意選擇為人父母,我們也許可以努力幫助孩子成為健康和快樂的人~ 你身邊有遇到過「投資型」育兒理念嗎?你對此的感受又是什麼呢?快來評論區和我們聊聊吧~
    Thumbnail
    很多父母自認非常愛孩子,但是卻因為自己的擔憂和焦慮,過分介入孩子的生活,他們給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不要讓自己擔心受怕,他們抱持的理由大多是「想避免孩子做錯事」、「希望孩子走自己看來正確的方向」,可是這類的觀念忽略了「成長過程需要犯錯」,你正剝奪了孩子「嘗試的自由」。
    Thumbnail
    在其他社群看到這個留言,很同情,覺得有義務跟大家分享~~ 每次看到有定型化/僵固型思維的文章,就會特別敏感有情緒,因為自己以前就是被定型化/僵固型思維所誤了......
    Thumbnail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Thumbnail
    最近在臉書上看隋棠分享她的小孩MAX(男孩),是一個高敏感的孩子,有長達兩年的時間都很難帶他,高敏兒情緒起伏很大,過程很辛苦,而她老公Tony從原本大男人改變成對小孩很有耐心的爸爸,令人感動。 影片的連結: https://fb.watch/9qNaiChVmi/ Tony的心路歷程如下: 1、停止
    Thumbnail
    眼看2021年也即將步入尾聲,最後兩個月我也正在準備兩檔重要的活動 一個是我的經典課程,視覺筆記煉金術公開班的《線上版》 另外一個則是今年暑假大受好評的《塗鴉筆記線上營》,冬令營版本即將登場 到時再與大家分享課程詳細細節喔~  今天呢主要想分享一則抽獎文,直接前往抽獎點這裡! 這次感謝小天下出版社與
    當我們夫妻知道我們有孩子後,我們想了很久我們能給她們甚麼?財富?頂多小康而已。我們能給甚麼?正如蘇芮那首,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小孩?而林則徐的一句名言更讓我不可能留物質的給孩子,孩子如果沒本事留錢給她,反而惹禍。孩子如果有本事,我留錢給她做什麼?所以我們沒考慮上物質上的東西。 因為我是媽媽,有一份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第4屆「騰達盃」少年籃球全國邀請賽首日,雙方球員發生肢體衝突,家長衝入球場,影響比賽進行。運動事件熱門,從運動心理角度探討家長參與學生運動活動的角色與意義,強調讓孩子學會獨立完成任務,培養能力,為其成長加油。
    Thumbnail
    上週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約會吃飯,當場我跟媽媽表達了我的感謝,謝謝他們一路以來的教養方式,現在我才能找到自己的熱情,並活出自己喜歡的人生。⁣⁣
    Thumbnail
    2013年下半年,距離大寶出生還有7個月左右,即將初為人父和人母的我們,已經開始討論取名這件事。首先我們有個共識,名字一定要自己取,絕對不會讓長輩介入,更不可能花錢請什麼老師取名。於是那段時間我們幾乎天天討論,到底應該給我們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即將誕生的男孩,取什麼樣的名字。
    Thumbnail
    儘管父母向子女表達愛的方式可能有多種,但愛本身的利他特性,在塑造孩子未來健康幸福方面的力量是無可替代的。 如果你現在,或者未來願意選擇為人父母,我們也許可以努力幫助孩子成為健康和快樂的人~ 你身邊有遇到過「投資型」育兒理念嗎?你對此的感受又是什麼呢?快來評論區和我們聊聊吧~
    Thumbnail
    很多父母自認非常愛孩子,但是卻因為自己的擔憂和焦慮,過分介入孩子的生活,他們給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不要讓自己擔心受怕,他們抱持的理由大多是「想避免孩子做錯事」、「希望孩子走自己看來正確的方向」,可是這類的觀念忽略了「成長過程需要犯錯」,你正剝奪了孩子「嘗試的自由」。
    Thumbnail
    在其他社群看到這個留言,很同情,覺得有義務跟大家分享~~ 每次看到有定型化/僵固型思維的文章,就會特別敏感有情緒,因為自己以前就是被定型化/僵固型思維所誤了......
    Thumbnail
    常常在新聞事件、網路文章或自己的生活中聽到這句話:「我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夫妻不和、家庭紛爭,但雙方遲遲無法對這種狀況進行處理,覺得離婚就是崩解,會讓孩子成長在「不健全」的家庭裡,於是不斷地隱忍、忽略。這種近乎「自以為」的付出,有時反而會對沒有話語權的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Thumbnail
    最近在臉書上看隋棠分享她的小孩MAX(男孩),是一個高敏感的孩子,有長達兩年的時間都很難帶他,高敏兒情緒起伏很大,過程很辛苦,而她老公Tony從原本大男人改變成對小孩很有耐心的爸爸,令人感動。 影片的連結: https://fb.watch/9qNaiChVmi/ Tony的心路歷程如下: 1、停止
    Thumbnail
    眼看2021年也即將步入尾聲,最後兩個月我也正在準備兩檔重要的活動 一個是我的經典課程,視覺筆記煉金術公開班的《線上版》 另外一個則是今年暑假大受好評的《塗鴉筆記線上營》,冬令營版本即將登場 到時再與大家分享課程詳細細節喔~  今天呢主要想分享一則抽獎文,直接前往抽獎點這裡! 這次感謝小天下出版社與
    當我們夫妻知道我們有孩子後,我們想了很久我們能給她們甚麼?財富?頂多小康而已。我們能給甚麼?正如蘇芮那首,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小孩?而林則徐的一句名言更讓我不可能留物質的給孩子,孩子如果沒本事留錢給她,反而惹禍。孩子如果有本事,我留錢給她做什麼?所以我們沒考慮上物質上的東西。 因為我是媽媽,有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