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服藥物小撇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 / 李昀 20210721
身為一個資深藥罐子,跟大家分享吞藥的絕活:

1. 吞藥前一定要用水來潤喉,但不要太多

潤喉非常重要,這樣藥才不會卡喉。但要注意,喝個一小口就好,不要多,不然等下吐出來。
吞藥前一定要用水來潤喉,但不要太多

2. 請把藥物拋到舌頭後三分之一的中間,先拋藥再喝水

請把藥物拋到舌頭後三分之一的中間,先拋藥再喝水
簡單來說就是在舌頭的後三分之一,但在催吐點(舌頭後方挖到會吐的地方)的前方,一旦卡到催吐點,除非你是一口吞,食道沒太多食物或水,不然它們回流會很噁,不然就算還沒喝水光乾嘔也很噁。另外就是平時常補充水分除了對牙齒好,也會讓喉咽濕潤好吞。
大橢圓藥物請打直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大橢圓型藥物請打直,尤其是魚油膠囊那種,你橫著吞不噎到也是很困難。
如果是要吞一堆藥物且覺得自己的拋藥技巧不好,有個簡便的方法是用短SHOT杯(類似醫院給藥的小塑膠杯)一口氣頭往後傾往後甩,這樣甩中率會很高。但不要太用力或刻意,不然又會中到催吐區。
喝水則是正常喝、正常吞嚥,保持平常心,藥就會自然沖下去。除非是融解很快或是大顆膠囊容易黏住,不然都是好吞的。
在此呼籲不要先喝水再吞藥,因為藥會浮水,基本上很難吞到。但也不要藥拋上去後過很久才喝水,那藥當然會黏在舌頭上吞不下去。

3. 視能力決定一次吞或分次,但注意除非噎到中間不要喝太多水

小顆一口吞,大顆另外吞
如果是要吞一些像是大型膠囊類,或是綜合維他命那種大顆會卡喉,或是味道很噁的,可以考慮分開吞。因為吞藥除非很熟練,不然很難百發百中,一旦丟中催吐區,或是沒吞好卡在喉嚨,就會全部吐出來,或是嗆到。嗆到如果是老人家很容易引發吸入性肺炎,有致死的風險。所以可以分小顆的一把吞,再另外挑出幾顆大顆的另外吞。
要注意的是,每一吞喝一口水就好了(不是滿滿一大口,是平常喝水的一口),然後吞與吞之間連續、節奏快一些,最後再來喝水。如果中間就喝太多水,一來也是會吐或反胃,二來會很喘很累以及太飽。

4.但我這輩子就是學不會怎麼辦?

學不會怎麼辦?
如果是兒童,家人可以買小顆空膠囊(網路有賣)來把舌頭吐出來教學練習,也可以讓他練個幾次。因為膠囊不會苦,相對比較不會害怕。
如果真的吞不了太大顆的藥,或是真的吞嚥困談,可以跟醫師討論改劑型或磨粉,或自己查詢該藥物是否可以磨粉。不怕苦就磨粉喝下去,怕苦但還可以吞小顆,就一樣磨粉灌到小膠囊裡面慢慢吞,或是切藥後分次吞。

|延伸閱讀:
本身也是精神科病友的仙仙,有拍一個影片,教有服藥需求的朋友怎麼更順利的吞藥喔!除了有講吞藥的注意事項,也示範了「膠囊、藥丸(錠劑)、藥粉」3種藥要怎麼吞比較好吞,也有示範怎麼運用切藥器,把藥切小塊喔!!分享給大家: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乖乖牌跟叛逆的孩子可能都是受苦的,都在無法成為他自己的苦痛裡,一個是跟自己的逆流,一個是跟重要他者期待的逆流。那我們的社會怎麼給予條件去讓人得以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自己卻不能,要照他人期待,如果我們聽懂得這樣的經驗,這社會會因此而進步所以聽懂精神病人及家庭所受的苦難,這社會就會更進步,更適合人生存。
自從專線開線以來,一直陸續有精障者家屬來電,詢問說為什麼藥物對自己的小孩或是手足沒有效果?關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簡單的標準答案,更何況精神疾病的樣態變化萬千,很難一言以蔽之。這篇文從憂鬱症和強迫症的角度切入,希望提供一些方向做參考。
當我們從稱呼這些人是「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轉向到「心理社會障礙(psychosocial disability)」時,這是很大的一步,我們的眼光從個人疾病,轉換到人到底在社會中面臨哪些障礙。
生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中仍然有其他的部分。有他想做的事情,有他的夢想,有百無聊賴的打混時間,有他說起來會眼睛閃閃發亮的事情。 有時候精神困擾好像籠罩、吞吃了這個人,或許身邊的人,或甚至當事人自己都忘記了這些被疾病抓住以外的時間,因此記得他還是一個人,也幫助他記得,我覺得也是重要的事情。
我寫下了這篇文章,希望能以一位在精神醫療體系中病患的角度,盡可能地再現我在病房裡經歷到的一切。讓考慮入院、即將入院的朋友們及照顧者少一些未知的恐懼;或者讓純粹對精神病房感到好奇者明白,這裡既不特別神聖,亦不特別髒汙。我的經驗僅能代表我自己,而無法代言座落在象限上其他位置的人,我會在結論更詳細說明。
現在對於精神疾病的理解,來自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綜合起來的複雜成因,即使當代漸漸看重生理層面的因素,但對治的方式若能除了看醫生、服藥外,配合著諮商或心理治療,以及當事人的人際網絡動員起來協助因應面對,對於當事人的療癒會更全面有效。
乖乖牌跟叛逆的孩子可能都是受苦的,都在無法成為他自己的苦痛裡,一個是跟自己的逆流,一個是跟重要他者期待的逆流。那我們的社會怎麼給予條件去讓人得以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自己卻不能,要照他人期待,如果我們聽懂得這樣的經驗,這社會會因此而進步所以聽懂精神病人及家庭所受的苦難,這社會就會更進步,更適合人生存。
自從專線開線以來,一直陸續有精障者家屬來電,詢問說為什麼藥物對自己的小孩或是手足沒有效果?關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簡單的標準答案,更何況精神疾病的樣態變化萬千,很難一言以蔽之。這篇文從憂鬱症和強迫症的角度切入,希望提供一些方向做參考。
當我們從稱呼這些人是「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轉向到「心理社會障礙(psychosocial disability)」時,這是很大的一步,我們的眼光從個人疾病,轉換到人到底在社會中面臨哪些障礙。
生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中仍然有其他的部分。有他想做的事情,有他的夢想,有百無聊賴的打混時間,有他說起來會眼睛閃閃發亮的事情。 有時候精神困擾好像籠罩、吞吃了這個人,或許身邊的人,或甚至當事人自己都忘記了這些被疾病抓住以外的時間,因此記得他還是一個人,也幫助他記得,我覺得也是重要的事情。
我寫下了這篇文章,希望能以一位在精神醫療體系中病患的角度,盡可能地再現我在病房裡經歷到的一切。讓考慮入院、即將入院的朋友們及照顧者少一些未知的恐懼;或者讓純粹對精神病房感到好奇者明白,這裡既不特別神聖,亦不特別髒汙。我的經驗僅能代表我自己,而無法代言座落在象限上其他位置的人,我會在結論更詳細說明。
現在對於精神疾病的理解,來自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綜合起來的複雜成因,即使當代漸漸看重生理層面的因素,但對治的方式若能除了看醫生、服藥外,配合著諮商或心理治療,以及當事人的人際網絡動員起來協助因應面對,對於當事人的療癒會更全面有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歡迎收聽《Kari健康談》〈身體這樣說〉 在這個單元當中,我會跟你分享和身體健康有關的各種議題。 今天的主題是跟「吃東西」有關的「吞嚥困難」。
Thumbnail
小孩受傷後,需藉由許多藥物來幫助他恢復健康,包括控制癇發作的藥(光這就有三種了)、促進腦部循環的藥、幫助胃消化的藥、以及避免便祕的藥,林林總總加起來,每餐要吃超過四種藥,簡直是名符其實的藥罐子。 因為醫生開的藥品有些是錠劑而非水劑,醫院又只會幫忙磨六分之一顆以下的藥,因此身為照顧者的我們,必
Thumbnail
就是一堆堆瓶瓶與罐罐!想想也鐵定不符合現代所謂的健康學,不是很重要,活太久就不見得是有多好,重點是吃給它死,贏過死都沒吃,我一向的觀念是如此,離經叛道嗎?想想是的啊!這些篇章會隨時來修修改改。 每次買啊!可別買太多,就買容量少的,愈少就愈快用完,出現新鮮玩藝兒,就能夠買來試試的,試過愛的,再丟過來
忽然想到那天吃早餐,飲料送了上來,她走去拿了吸管,交到我手上,下意識的,拿了吸管走了回去,把它放回去,然後再拿了餐具回來。 撕開了飲料的包膜對嘴喝,這時她忽然說:「你這樣做比較對,撕開包膜直接喝。」,這時才意識到,我是這樣喝著早餐的豆漿。 自從知道了有關垃圾和海洋,塑膠產品對生態的影響後,漸漸地
「你不要緊吧?湯姆。」金髮男子安慰道,立刻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瓶子,一旋開蓋子,半斜似地放倒瓶身,拿準力道似地掂了掂,抖出了三粒乳白色藥丸。「來,吃下這個吧,胃痛就會減輕下來。你知道的,我隨時帶著它呢。」 紅髮男子從哥兒們手中接過三粒潰克精,拿在自己的面前,瞧了一眼,一股淡淡的高麗菜味道撲鼻而來。他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不會吞膠囊的窄喉嚨!懷孕的時候需要補充各種孕哺營養品,每一顆都好大,每次吞都好痛苦!但為了寶寶發育,我還是乖乖的吃。 當時為了補充DHA, 每天都會吃魚油,每一顆魚油都好大顆,每次吞都要心裡準備好久,不知道會不會又卡住。 讓一家人飲食均衡的困難點:攝取足夠的好油脂 女兒出生之後,配方
Thumbnail
水壺杯子好難洗,不小心忘記洗和沒洗乾淨,要使用時非常噁心。
Thumbnail
★藥品學問複雜,藥吃對、懂用藥才是健康關鍵!
Thumbnail
有人說喝太多水腸胃不適,會胃食道逆流! 也有人說明明喝很多水了,怎麼還是很口渴? 到底怎麼才是正確的飲水方式呢?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關於藥物及食品安全的議題。 藥物,使用得對,它就是幫助恢復快速恢復健康的方式;但若使用不對,它就可能變成危害健康的毒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歡迎收聽《Kari健康談》〈身體這樣說〉 在這個單元當中,我會跟你分享和身體健康有關的各種議題。 今天的主題是跟「吃東西」有關的「吞嚥困難」。
Thumbnail
小孩受傷後,需藉由許多藥物來幫助他恢復健康,包括控制癇發作的藥(光這就有三種了)、促進腦部循環的藥、幫助胃消化的藥、以及避免便祕的藥,林林總總加起來,每餐要吃超過四種藥,簡直是名符其實的藥罐子。 因為醫生開的藥品有些是錠劑而非水劑,醫院又只會幫忙磨六分之一顆以下的藥,因此身為照顧者的我們,必
Thumbnail
就是一堆堆瓶瓶與罐罐!想想也鐵定不符合現代所謂的健康學,不是很重要,活太久就不見得是有多好,重點是吃給它死,贏過死都沒吃,我一向的觀念是如此,離經叛道嗎?想想是的啊!這些篇章會隨時來修修改改。 每次買啊!可別買太多,就買容量少的,愈少就愈快用完,出現新鮮玩藝兒,就能夠買來試試的,試過愛的,再丟過來
忽然想到那天吃早餐,飲料送了上來,她走去拿了吸管,交到我手上,下意識的,拿了吸管走了回去,把它放回去,然後再拿了餐具回來。 撕開了飲料的包膜對嘴喝,這時她忽然說:「你這樣做比較對,撕開包膜直接喝。」,這時才意識到,我是這樣喝著早餐的豆漿。 自從知道了有關垃圾和海洋,塑膠產品對生態的影響後,漸漸地
「你不要緊吧?湯姆。」金髮男子安慰道,立刻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瓶子,一旋開蓋子,半斜似地放倒瓶身,拿準力道似地掂了掂,抖出了三粒乳白色藥丸。「來,吃下這個吧,胃痛就會減輕下來。你知道的,我隨時帶著它呢。」 紅髮男子從哥兒們手中接過三粒潰克精,拿在自己的面前,瞧了一眼,一股淡淡的高麗菜味道撲鼻而來。他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不會吞膠囊的窄喉嚨!懷孕的時候需要補充各種孕哺營養品,每一顆都好大,每次吞都好痛苦!但為了寶寶發育,我還是乖乖的吃。 當時為了補充DHA, 每天都會吃魚油,每一顆魚油都好大顆,每次吞都要心裡準備好久,不知道會不會又卡住。 讓一家人飲食均衡的困難點:攝取足夠的好油脂 女兒出生之後,配方
Thumbnail
水壺杯子好難洗,不小心忘記洗和沒洗乾淨,要使用時非常噁心。
Thumbnail
★藥品學問複雜,藥吃對、懂用藥才是健康關鍵!
Thumbnail
有人說喝太多水腸胃不適,會胃食道逆流! 也有人說明明喝很多水了,怎麼還是很口渴? 到底怎麼才是正確的飲水方式呢?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關於藥物及食品安全的議題。 藥物,使用得對,它就是幫助恢復快速恢復健康的方式;但若使用不對,它就可能變成危害健康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