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革命:人際交流的7個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英國著名作家羅森和另外兩位作者埃迪和彼得一起合寫了

一本新書叫The Talking Revolution(談話革命)

他們總結出七個談話技巧,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好相處


以下跟大家簡單介紹


1. 要想被人理解先試圖去理解別人,就是能好好傾聽他人

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

在跟人說話時,很難從「傳送模式」轉成「接收模式」

溝通不良常從此開始

因此,傾聽往往是成功溝通的第一步


2. 讓對方明白你理解他的想法,這點很重要

溝通是雙向的,讓對方明白我已經知道你所說的話,常是溝通的重點

有時重復對方的話,是一種向對方顯示你已聽到了的好方法

一旦對方知道你確實明白他們的意思後,這時可以給對方提出一些建議

或是挑戰對方所說的話或觀點,當知道你給予他足夠的尊重、傾聽以及理解時,彼此之間會建立起一種聯繫,就更容易再往下交流,相處起來也會較舒服,不會彼此感到有壓力


3. 聯手找到解決方案

互相交流對解決問題來說是非常重要,這是相互傾聽和反饋的效果

尤其在一個講究團隊合作的現代社會中

《談話革命》使用了「創意性對話」這樣的詞

因為這不是單獨一人,而是充滿團隊創意的辦法


4. 打破陳規,覺察自身溝通姿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講話習慣

例如,在別人講話時你可能會打斷,或是常常會顧左右而言他

或是討好他人不敢真正表達心中想法,或是總喜歡講道理爭對錯等

覺察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習慣,如果有,看看能不能改進

將會提升不少的溝通力,如何覺察自我提升溝通功力,文章最後會分享!!!

raw-image


5. 不要以批評別人,爭對錯為目的

溝通是為了理解彼此,並不是為了攻擊別人

有些人在聽他人說話時,會一直從中找機會批評對方,想要在當中爭個對錯

一旦有這樣的態度,說再多的話,都變成是無效的溝通

甚至可能會變成爭吵了,回到溝通的初衷是很重要的


6.溝通模式是可以改變,掌握不斷練習的原則

溝通是可以學習的,然而許多人有自己的固定模式

一時半刻不太能立刻改變,所幸我們的大腦有所謂的神經可塑性

藉由不斷的練習,大腦可以產生新的迴路

久而久之,不斷練習,可以建溝出更好的溝通模式


7. 選擇交流的適當渠道

溝通有許多方式,不同的地點和情境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最好的是面對面的溝通,除了言語之外,也可以看到彼此的表情和肢體語言

有問題也能當面澄清,這都比只是透過一些通訊軟體,用文字溝通來得好了許多。

現代人因為通訊軟體的發達,反而失去了與人相處的EQ 態度,真是太可惜了。

因此,應當盡可能選擇面對面的交流方式。

以上的溝通技巧,大家可以試著練習,

我們會在之後的文章跟大家有更多的分享。


姜尚文心理師撰文


歡迎追蹤收聽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podcast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官網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F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沙龍
8會員
37內容數
2023/11/28
焦慮其實是一個好指標, 一個好的引路人, 帶領我們去覺察自己可能的核心情緒, 與焦慮或不舒服的情緒共處一段時間, 是幫助自己感受自己情緒的重要入門。
Thumbnail
2023/11/28
焦慮其實是一個好指標, 一個好的引路人, 帶領我們去覺察自己可能的核心情緒, 與焦慮或不舒服的情緒共處一段時間, 是幫助自己感受自己情緒的重要入門。
Thumbnail
2023/11/22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2023/11/22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2023/10/31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2023/10/31
美國教育部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做了調查, 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 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幸福感越高。 所以,爸爸參與越多孩子的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這是真的嗎?我們有甚麼男主外女主內的迷思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本《有溫度的溝通課》不同於一般的溝通技巧書籍,雖然書名是「溝通」,但是卻是從「聲音」出發。雖然講「聲音」,但是卻從「聆聽」開始,希望讀者在開口發出聲音之前,往內心去探詢,去覺查自己的內在狀態,讓內在的溝通更順暢,才會讓外在與人的溝通更順利。
Thumbnail
這本《有溫度的溝通課》不同於一般的溝通技巧書籍,雖然書名是「溝通」,但是卻是從「聲音」出發。雖然講「聲音」,但是卻從「聆聽」開始,希望讀者在開口發出聲音之前,往內心去探詢,去覺查自己的內在狀態,讓內在的溝通更順暢,才會讓外在與人的溝通更順利。
Thumbnail
第三章起,讓我們談談 account 最重要的技巧:溝通。不論是對內或對外、對上或對下,都需要溝通。然而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並不算溝通。本文將分享我認為學習溝通前最重要的準備:心態。
Thumbnail
第三章起,讓我們談談 account 最重要的技巧:溝通。不論是對內或對外、對上或對下,都需要溝通。然而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並不算溝通。本文將分享我認為學習溝通前最重要的準備:心態。
Thumbnail
只要改變「說」「聽」「看」3個小習慣,就能大大降低溝通成本! 聽不懂分成兩種: 一種是「理解」的落差,就是能力的不同,以致於聽不懂 一種是「情感」的落差,腦子能理解,內心卻有反抗/不想接受
Thumbnail
只要改變「說」「聽」「看」3個小習慣,就能大大降低溝通成本! 聽不懂分成兩種: 一種是「理解」的落差,就是能力的不同,以致於聽不懂 一種是「情感」的落差,腦子能理解,內心卻有反抗/不想接受
Thumbnail
英國著名作家羅森和另外兩位作者埃迪和彼得一起合寫了 一本新書叫The Talking Revolution(談話革命) 他們總結出七個談話技巧,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好相處 以下跟大家簡單介紹 1. 要想被人理解先試圖去理解別人,就是能好好傾聽他人 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 溝通不良常從此開始
Thumbnail
英國著名作家羅森和另外兩位作者埃迪和彼得一起合寫了 一本新書叫The Talking Revolution(談話革命) 他們總結出七個談話技巧,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好相處 以下跟大家簡單介紹 1. 要想被人理解先試圖去理解別人,就是能好好傾聽他人 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 溝通不良常從此開始
Thumbnail
溝通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能,在平時與人相處中是,在職場中更是! 和不同的人互動是我們在工作中常常要做的事情,很多職場新人對於如何維護人際關係會感到很頭痛,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技巧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溝通? 快跟著我們的腳步,學習職場所需的溝通技巧吧!
Thumbnail
溝通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能,在平時與人相處中是,在職場中更是! 和不同的人互動是我們在工作中常常要做的事情,很多職場新人對於如何維護人際關係會感到很頭痛,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技巧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溝通? 快跟著我們的腳步,學習職場所需的溝通技巧吧!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會溝通的人嗎?那在網路世界中,你是會溝通的人嗎?在哪一個世界裡,你比較會溝通呢? 此次講座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透過「對話訊息」來關心對方。感謝中山醫大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向陪伴身心障礙學生的同儕輔導員分享。 此次課程地圖,如下: 溝通篇:內功心法、預備動作、小試身手 傾聽之力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會溝通的人嗎?那在網路世界中,你是會溝通的人嗎?在哪一個世界裡,你比較會溝通呢? 此次講座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透過「對話訊息」來關心對方。感謝中山醫大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向陪伴身心障礙學生的同儕輔導員分享。 此次課程地圖,如下: 溝通篇:內功心法、預備動作、小試身手 傾聽之力
Thumbnail
前言 文章內容皆來自「NLP超強溝通術」這本書籍的讀後心得,吸收、內化後透過作者自己的理解進行整理與輸出。 建議您,可以先閱讀以下三篇文章: 【NLP溝通系列】EP.1 - 什麼是NLP,如何幫助我們與人互動更加順利? 【NLP溝通系列】EP.2 - 溝通過程的誤區有哪些? 觀察 與對方的步調同步
Thumbnail
前言 文章內容皆來自「NLP超強溝通術」這本書籍的讀後心得,吸收、內化後透過作者自己的理解進行整理與輸出。 建議您,可以先閱讀以下三篇文章: 【NLP溝通系列】EP.1 - 什麼是NLP,如何幫助我們與人互動更加順利? 【NLP溝通系列】EP.2 - 溝通過程的誤區有哪些? 觀察 與對方的步調同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