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改變「說」「聽」「看」3個小習慣,就能大大降低溝通成本!
相信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為何對方聽不懂我說的話呢?」
聽不懂分成兩種:
一種是「理解」的落差,就是能力的不同,以致於聽不懂
一種是「情感」的落差,腦子能理解,內心卻有反抗/不想接受
本書作者教我們:想讓溝通「低成本」,關鍵在於你的3個習慣:
一.「說」的習慣
- 讓對方更容易理解的說話方式
只要掌握下圖三個步驟,就可以把話說清楚,我自己個人最喜歡最後一個,記得「把話題拉回對方身上」。現代人有資訊焦慮、手機不離身、聽人說話時也常常不專心,所以一定要記得「把話題拉回對方身上」,跟聽者產生連結,自然就能吸引對方的目光。
2. 讓對方能產生共鳴的敘述方式:我們都不是「靠背影」說話,要靠動人的故事。把你想講的話,包裝成故事,刺激聽眾的感情與想像力,也可以多參考別人演講講過的故事範例(書上有提供一些比喻的範例)。另外作者也提到,「失敗與挫折」的經驗,最能引人共鳴。且,比起一般人,身為主管,更需要具備講故事的能力,才能激勵大家的士氣。下次不妨回想看看,你講出來的話,是否有讓team member聽完後心情變得積極又快活呢?
BTW, 我個人的經驗是,把「說故事」的技巧,搬到面試的場合也非常有用,挑1-2個case包裝成以下三個點,面試官就會很有興趣聽下去😜
- 我完成了什麼成就/挑戰?
- 中間遇到什麼困難?
- 我如何克服?
面試官要聽的不是你作過什麼案子,是你中間遇到什麼問題,以及怎麼解決/克服的?尤其很多案子是多人一起完成,這時更需要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講出你自己貢獻的部分。
二.「聽」的習慣
- 快速了解對方的詢問方式
- 贏得對方信賴的傾聽方式
三.「看」的習慣
- 這種「看的方式」能尊重對方:
如果你對對方有成見,甚至偏見,再怎麼能言善道、側耳傾聽,溝通不良就是溝通不良。為了順利解決事情,自己得摘下「有色眼鏡」。
- 這種「看的角度」能讓對方肯定自己:
如果是對方對你有成見、偏見,是否就束手無策了?錯!改變他人對你的印象,就從戒掉「可是」「因為」「所以」等口頭禪開始。
看到這裡我最有感的是,我們真的常常會不自主的說出「可是」...「因為」...作者勸我們不要用這些口頭禪
「可是」「因為」都是在否定對方說的話,否定的行為無非是為了保護自己。
還有,加上「稍微」,可以讓否定變得比較委婉
例如:我「有點」不推薦這個...讓語氣更加柔和
請記住:
口頭禪會讓人家對你的看法產生180度的轉變
作者也分享了正面及負面的口頭禪(如下圖),下次不妨試著練習看看
以上簡單心得分享,如果喜歡,拜託幫我按一個愛心❤️(每一個愛心都是我閱讀與分享的動力)
也別忘了下次跟人溝通時,記得最後「把話題拉回對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