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擁抱似水年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喜歡文學的人應該聽過普魯斯特的大名,他的名作《追憶似水年華》堪稱是二十世紀初文學的巔峰,然而七大巨冊,一百三十萬字,不是每個人都能嗑得下去的。

我也是只聞其大名,卻不曾翻閱名作的人之一,但還好有艾倫‧狄波頓,這位舉世矚目的英倫天才,為大眾汲取了名作精華,讓我們一瞥名作的魅力,將精華濃縮在只有二百多頁的書裡,教我們如何從名作中反思自己的人生。

在作者筆下,普魯斯特活生生地出現在我面前,一個類似媽寶、體弱多病,對朋友極其慷慨,卻又觀察力入微的人,而《追憶似水年華》就是普魯斯特在人生最後的十五年中,躺在床上追溯往日回憶寫成的小說。

■ 細節的重要

在小說中,普魯斯特不厭其煩地仔細描述細節,有時還會衍伸到其他的思緒,那些細節牽動著他的感受,同時也生動地描繪了故事。書中作者用報紙摘要性的文字對比說明細節的重要:

※微若那一對年輕戀人的悲劇;一個年輕人誤以為愛人已死,於是自盡。他的愛人醒來後,發現他真的步上黃泉,也跟著殉情。

看得出來這段摘要是在講誰的故事嗎?《羅密歐與茱麗葉》如果變成短短摘要,大概就只是讓人掃過去的新聞一則而已,而我們所有人的一生,如果沒有對細節的記憶和感受,其實也都可以精簡為幾句摘要罷了。

■ 德勞侯爵現象

這是一種常見的人類現象,是普魯斯特有次欣賞吉蘭達約的畫作《老人與小男孩》(此畫完成於一四八○年代,與普魯斯特的時代差了四百年)看到畫中的老人,覺得和他當時社交圈中的名人德勞侯爵像同一個模子出來似的。

而我們在閱讀一些小說時,有時也會覺得書中所描述的角色像極了我們生活中所認識的某人,這種現象便稱作德勞侯爵現象,這種現象讓我們對於和我們不同時代的人或書中角色,不會產生距離感。

我回憶起二十多年以前,還沒結婚時,有次和妹妹談起那時剛看完的《小說聖經 舊約篇》,講雅各和十二部族的來源,妹妹聽著聽著,忽然說,聽我講,好像在聽隔壁老伯家發生的故事,一種話家常的感覺。或許,這也是一種德勞侯爵現象。

■ 洞悉人性

普魯斯特可謂交遊滿天下,朋友對他的評價都極正面,他也是對朋友極慷慨的人,然而,他對友誼的看法卻是很刻薄的,認為友情的價值是有限的。

他覺得:

△ 他寧可和沙發椅當朋友

△ 談話只是徒勞

△ 友誼是種淺薄的作為

△ 友誼到頭來無異於謊言

乍看這幾段時,我有點訝異,但細想,卻也有點道理。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些習性和癖好,朋友相處越久越親密,看見的缺點就越多,即使心裡對朋友有些負面的想法和批評,為了友誼,也絕對不會說出來。(所以保持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有助維持友誼?)

普魯斯特過世後在他遺留的文件中,發現一封沒有寄出的信,這信是要寄給一位詩人朋友的,那位詩人朋友出詩集時,送了他一本,雖然那位詩人朋友曾在普魯斯特出版第一本文集時,不僅沒有提到他的文章,還暗暗嘲諷他是因為靠關係才得以出版的,但普魯斯特並沒有趁此機會報復,反而讚美他的詩集。然而,在那封沒寄出的信中,卻真實地袒露許多惡毒的話。

有一年,他去找一位女相士看相,那女相士看了看他的手,又看看他的臉,對他說:「先生,你要我幫你看什麼呢?應該是你在幫我看相,而非我在看你的。」他對人有太多真實但苛刻的看法,他說:「我發現沒有幾個人是真正親切的。這點讓我感到無限的悲傷。」

這讓我想起曾聽台大教授歐麗娟講紅樓夢時說的一句話:「人情中有勢利,勢利中有人情。」有些人際關係,都是利害關係加加減減後的結果,便也像普魯斯特的感嘆一樣,我們不得不承認,友誼當中含有虛偽的成分。

■ 美感的訓練

普魯斯特不認為美只存在於華麗高級的事物中,也存在於平凡的日常事物裡,重要的不是關注的對象,而是關注的眼光。

我們對習以為常的事物常漫不經心,有看沒有到,只把焦點放在我們想看的地方,而忽略了眼前平凡的美。追捧名畫中的景物,卻忽略了那是經由畫家感受到美的眼光所呈現出來的。只要我們擁有那能欣賞美的眼光,平凡如布料餐具,也能閃耀出如教堂壁畫般華美的光芒。

■ 名氣的崇拜

普魯斯特因書成名後,他年少時期曾住過幾年的小鎮伊利耶,因為是書中主人翁居住的虛擬小鎮貢布雷的原型,因此依利耶的糕餅舖也因此藉普魯斯特的名氣,每家都說自己就是書中主人翁愛吃的點心的製作店家。想起現代一些店家藉名人打廣告,古今中外都一樣。

而普魯斯特本人,也曾努力結交貴族名流,然而到後來發現,很多對於貴族階級的想像只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真實的貴族階級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美好,和一位貴族夫人喝下午茶聊天的快樂,不會勝於和他自家女僕聊天的愉快。

結語:

此書作者透過普魯斯特的生平小故事和其著作摘選相互映照,期間不乏犀利的挖苦,卻也讚揚他作品的嚴謹優美,以及對研究的熱情,作者艾倫.狄波頓在書中有好幾段對普魯斯特的闡述我都劃了重點,他對人性的觀察與描述都很真實不矯飾,讓我們得以反思自己。

然而,即使是再好的書,也只是作者個人的看法與觀點,看完也該放下。就如普魯斯特說的:「閱讀帶給我們的只是刺激。它位於精神生活的門檻,能引我們入內,卻不能構成精神生活的全部。」


書籍資訊:

作者:艾倫‧狄波頓

出版:先覺出版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喬宜思的觀察筆記的沙龍
66會員
179內容數
這裡收錄我的手繪、手寫作品,以及各類讀書心得,和早期部分極短篇,鋪展出極個人的創作及閱讀之路。
2024/06/22
這幾天慢慢在看《大武山下》,看到其中一小段: 「孤寂,是存在的本質。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52赫茲的深海鯨魚。九十四歲的老人跟十四歲的少女,孤寂感是一樣的,就好像只要是皮膚,割一刀就會流血。」 日前在想關於「孤獨」的事,心裡浮現莊子的無何有之鄉,覺得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塊不被任何人所了解
Thumbnail
2024/06/22
這幾天慢慢在看《大武山下》,看到其中一小段: 「孤寂,是存在的本質。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52赫茲的深海鯨魚。九十四歲的老人跟十四歲的少女,孤寂感是一樣的,就好像只要是皮膚,割一刀就會流血。」 日前在想關於「孤獨」的事,心裡浮現莊子的無何有之鄉,覺得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塊不被任何人所了解
Thumbnail
2024/05/31
你知道植物也有意識嗎?而且也能和其他生物,甚至自然現象溝通? 前陣子看完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對於植物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覺得動植物溝通挺有趣的,還曾動念想學學看,但發現好像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練習,覺得目前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興趣太多了),所以打住。 緣起是看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訪
Thumbnail
2024/05/31
你知道植物也有意識嗎?而且也能和其他生物,甚至自然現象溝通? 前陣子看完這本有趣的書,讓我對於植物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覺得動植物溝通挺有趣的,還曾動念想學學看,但發現好像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練習,覺得目前沒有這樣的條件(畢竟興趣太多了),所以打住。 緣起是看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訪
Thumbnail
2023/12/17
看到今天的《生命之書》,又覺得很有共鳴。 從ㄧ月看到十二月,每個月的主題都不一樣,這個月的主題和宗教、上帝、冥想有關,是我有興趣了解的部分,看了之後,和我的以往的觀察還很ㄧ致,難怪我無法進入任何一個宗教體系。 以前年少時就好奇,如果爭戰的雙方都有宗教信仰,那神會幫誰?後來才明白,所有
Thumbnail
2023/12/17
看到今天的《生命之書》,又覺得很有共鳴。 從ㄧ月看到十二月,每個月的主題都不一樣,這個月的主題和宗教、上帝、冥想有關,是我有興趣了解的部分,看了之後,和我的以往的觀察還很ㄧ致,難怪我無法進入任何一個宗教體系。 以前年少時就好奇,如果爭戰的雙方都有宗教信仰,那神會幫誰?後來才明白,所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一個人能參與到自己毫不知情的某些事之中,正是人生最吸引人的因素之一。 《阿嘉莎‧克莉絲汀自傳》 許多人曾懷抱著在海外名校留學,或是在海外百大企業工作的夢想,但是我們隨著時間流逝屈服於現實,源於貧富差距擴大、政治上的不穩定、家庭或家人的羈絆,讓我們很難勇敢拋下一切,追求心中的目標。
Thumbnail
一個人能參與到自己毫不知情的某些事之中,正是人生最吸引人的因素之一。 《阿嘉莎‧克莉絲汀自傳》 許多人曾懷抱著在海外名校留學,或是在海外百大企業工作的夢想,但是我們隨著時間流逝屈服於現實,源於貧富差距擴大、政治上的不穩定、家庭或家人的羈絆,讓我們很難勇敢拋下一切,追求心中的目標。
Thumbnail
五月末時收到高雄電影館的邀稿,要評論、介紹改編法國大作家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的電影。老實說要在1100字以內介紹普魯斯特的文學以及兩部改編電影的觀後心得,真的是傷透了腦筋,因為說真的自己其實也只看完第一卷,因此文學的部分不敢寫太多,只能根據對初看小說的印象去寫寫文字被改編成影像後的一些特殊感受。
Thumbnail
五月末時收到高雄電影館的邀稿,要評論、介紹改編法國大作家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的電影。老實說要在1100字以內介紹普魯斯特的文學以及兩部改編電影的觀後心得,真的是傷透了腦筋,因為說真的自己其實也只看完第一卷,因此文學的部分不敢寫太多,只能根據對初看小說的印象去寫寫文字被改編成影像後的一些特殊感受。
Thumbnail
讀《渺小一生》的那幾個日子,彷彿身心靈被裘德所遭遇的一切給吞噬,既沈重、疼痛卻又交織了一層又一層隨著歲月流逝依然不變的情感,要不是看到作家陳思宏的貼文,這套小說真的不可能出現在待讀書單裡,慶幸好險插隊先看了,甚至大言不慚直接給它封為:「若一生只能讀一本小說,我選《渺小一生》」:)
Thumbnail
讀《渺小一生》的那幾個日子,彷彿身心靈被裘德所遭遇的一切給吞噬,既沈重、疼痛卻又交織了一層又一層隨著歲月流逝依然不變的情感,要不是看到作家陳思宏的貼文,這套小說真的不可能出現在待讀書單裡,慶幸好險插隊先看了,甚至大言不慚直接給它封為:「若一生只能讀一本小說,我選《渺小一生》」:)
Thumbnail
「無論偉大或是渺小,其實都不具任何意義。我們交出作品之後的褒貶都不重要,只有全然享受創作當下才是重點。」
Thumbnail
「無論偉大或是渺小,其實都不具任何意義。我們交出作品之後的褒貶都不重要,只有全然享受創作當下才是重點。」
Thumbnail
各位讀者,新年快樂!好久不見,一見面就拜年的感覺也挺好的。去年下旬我進了研究所忙得不可開交,故停筆一段時間;終於,在這個年假找到空檔,讓我能夠好好沉澱去年看的所有書籍所帶給我如寶藏的道理與智慧。它們就像我生命的一位位師父,提升了我思想的境界,也指引著我往更適當的人生道路走去。
Thumbnail
各位讀者,新年快樂!好久不見,一見面就拜年的感覺也挺好的。去年下旬我進了研究所忙得不可開交,故停筆一段時間;終於,在這個年假找到空檔,讓我能夠好好沉澱去年看的所有書籍所帶給我如寶藏的道理與智慧。它們就像我生命的一位位師父,提升了我思想的境界,也指引著我往更適當的人生道路走去。
Thumbnail
冬之夢-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 向死而崩潰 By 史考特。費茲傑羅 (F. Scott Fitzgerald) 六月時,她死了,並非死於悲痛或沮喪,而僅僅是平凡無奇的境遇。 雖然<大亨小傳>非常有名 喜愛的人很多 但小時候讀過這本書後 我只記得我不喜歡 村上春樹先生很愛
Thumbnail
冬之夢-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 向死而崩潰 By 史考特。費茲傑羅 (F. Scott Fitzgerald) 六月時,她死了,並非死於悲痛或沮喪,而僅僅是平凡無奇的境遇。 雖然<大亨小傳>非常有名 喜愛的人很多 但小時候讀過這本書後 我只記得我不喜歡 村上春樹先生很愛
Thumbnail
喜歡文學的人應該聽過普魯斯特的大名,他的名作《追憶似水年華》堪稱是二十世紀初文學的巔峰,然而七大巨冊,一百三十萬字,不是每個人都能嗑得下去的。 ■ 細節的重要 ※微若那一對年輕戀人的悲劇;一個年輕人誤以為愛人已死,於是自盡。他的愛人醒來後,發現他真的步上黃泉,也跟著殉情。 ■ 德勞侯爵現象 結語:
Thumbnail
喜歡文學的人應該聽過普魯斯特的大名,他的名作《追憶似水年華》堪稱是二十世紀初文學的巔峰,然而七大巨冊,一百三十萬字,不是每個人都能嗑得下去的。 ■ 細節的重要 ※微若那一對年輕戀人的悲劇;一個年輕人誤以為愛人已死,於是自盡。他的愛人醒來後,發現他真的步上黃泉,也跟著殉情。 ■ 德勞侯爵現象 結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