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SUPER教師這樣教!》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每天都在練球,難道以後要當職業球員嗎?」我爸說,當時的我還在唸大二,一個禮拜有六天都會打排球。

老實說,我並不是個做什麼事都會先想到目的才去做的人,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不是。孩子天生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在大人眼中無意義的行為,在他們心裡可有趣了。但身為父母的我們,總擔心孩子"浪費時間",就像我爸擔心的一樣,平常爸爸不會管我做甚麼,我也理解他這次的提醒,是出於關心。但因為排球,和現在工作的主管有一面之緣,誰知道打排球到底有沒有幫助呢?

讓孩子做決定

對父母來說這真的很難,自己也是每天在掙扎,唸幼稚園的女兒想要穿著澎澎紗裙去上學時,我盡量以不干涉她的方式告訴她在學校運動時可能會很熱和不方便。如果她還是堅持,就讓她穿去,因為她必須自己練習做各種的決定,並承擔它帶來的後果,這也許就是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不管是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重點都是自主權的回歸。學齡前孩子,生活還不能完全自理,因此必須交出部分權力給父母,但上學後得讓孩子知道她是有自由去決定與自己相關的事物。

大家看到這裡大概會覺得自由是跟學校最沒有關係的一個詞了吧! 的確,以前學校嚴格的髮禁及服裝限制,課本內容全國統一,上課也不能隨意發言,更不能指出師長的錯誤,這樣的方式,是教育,也是一種洗腦。以前的學校,是一個要你放棄自我的地方,奇裝異服和奇思異想的學生被貼上異類的標籤,直到你願意放棄思考、掙扎與抵抗。

過去就讓它過去,雖然我們都接受了這樣的教育長大,但現在還來得及不要將惡習傳到下一代。

《丹麥SUPER教師這樣教!》這本書,訪問了10位丹麥教師,作者本身是丹麥哥本哈根的記者和作家,也住過中國、柬埔寨和南韓,近距離觀察到北歐國家與亞洲國家的不同。特別的是,每一章的故事會從老師本人的經歷說起,也更體現了孩子不需要一早就立定志向才能成功的說法,知道這些教師本來也是經歷一番波折才走到今天,無疑對家長及學生都是種鼓勵。

通往美好人生有很多條路可走

什麼是美好的人生?是有閒錢可以出國旅遊?在餐廳點餐可以從菜單最下面點起?還是能夠準時下班,跟家裡的寵物貓一起玩耍和好好做料理?如果身為父母的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樣的人生最好,又怎麼能預知你的孩子長大後,過什麼樣的生活會快樂?我們必須放下幫規劃孩子人生的執念,才能期待教育環境的改變。

還給孩子及教師教育的自主權

當老師也被學校及制度綁手綁腳的規定授課內容及方式時,如何教出能獨立思考的孩子?我覺得在本書中訪談的丹麥教師與台灣教師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會花較多時間詢問孩子的想法,來找出孩子們有興趣的事物作為切入點,這個簡單的動作不只可以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因為問題是自己或同學提出的),也能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學習上是有主導權(可以決定今天要學什麼)。數學老師漢寧.阿茲琉斯在學期開始時,會花一整堂課詢問孩子,覺得自己為什麼要學這個科目,從孩子的回答,可以看出每個孩子的學習動機強弱,往後也比較能針對每個孩子,提供不同的指導。若孩子不理解要學習的科目,跟她的生活有什關係,在遇到困難時,很難堅持下去,像以前常有個說法,就算不會微積分,我一樣可以活得好好的(就像現在的我...)。抱持著這種心態學習,頭腦還沒理解,身體已經本能的排斥學習了。
當然丹麥的老師能有這樣做的餘裕,是在家長學校及政府不會對老師有諸多干涉及要求的情況下,才能成立。最近觀察在台灣疫情下的老師們,除了要馬上熟悉線上課系統,還要熟知所有最新的防疫規定流程,簡直沒有時間好好備課,在這種情況下也很難責怪老師沒有”點燃孩子的火花”。 這是要在一個社會去有完備教育系統支持下,才能達到的情況。

你的世界你做主

教社會科的基姆.呂別克老師,設計了一套民主桌遊,讓孩子模擬參與地方政治的情形,每位學生抽籤決定自己所屬的政黨,提出不同的建議和政策,大家實地體驗到政治執行時的許多困難面,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彼此學習彼此包容,也增進自己的構通技巧,理性的說服別人;而讓學校學生會有權力決定一些學校事務,能讓孩子覺得自己的世界,會因為努力而改變。就算只是讓巧克力牛奶重新在出現在學校餐廳菜單上,也是一項重要的公民參與。
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學校是孩子除了家庭外加入的第一個團體,人是群居動物,沒有人能獨自生活,從小讓孩子認識群體,以及自己在群體中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如果學生覺得自己的意見沒人要聽,是個毫不重要的角色,出了社會也只能對公共事務冷漠以對,我們要給孩子成功的經驗,才能讓孩子獲得自信心。

我們都是世界公民

這大概是我們這一代最弱的部分,從小都是個別學習每個科目,國語就是背誦,數學就是計算,每個科目,互不相干,好像在現實世界裡的問題,也會有個專門學這個科目的專家,會負責解決。但困難而重要的問題,從來不是單一領域的專家可以解決的。從小就讓孩子了解這世界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未來他們就可能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或許你說貧窮,戰爭和難民及氣候變遷問題對孩子來說太遙遠了,但經過這兩年,我發現其實也沒這麼遙遠,烏克蘭人也沒想到這輩子真的會遇到戰爭吧!人類對科技金錢權力的慾望,使得一切的變化都難以預測,現在就能幫孩子指出各種可能的未來,以及跟他們自身又如何相關,當一個人了解自己跟所屬群體的相關性,你不會只專注在個人的追求而變得自私自利,也不會因心靈空虛覺得孤獨。

分數不等於孩子

考試會削弱學習的獨立自主性,這在教育界是最難改革的一部分。對於亞洲父母,早已習慣這種考試菁英制度,會考試的孩子總是比較吃香,就算他對科目的了解可能沒有隔壁同學多,但是因為「考試技巧」好,而可以獲得高分,這也和現在的社會一樣,只看結果,不注重過程;只有關乎考績的事才有人要做,就算不喜歡,但這就是現實。當我們理直氣壯地這樣跟孩子宣揚文憑的好處,因為我們自以為掌握了幸福人生方程式,鼓勵孩子求學階段辛苦一點,犧牲一點玩樂,是為了換得未來的快樂。身為父母的我,也希望孩子未來能過得輕鬆點,不用做很辛苦的工作來維生,所以也很難批評這樣的想法。期望她們能考上好學校,可以有比別人更多的機會做選擇。

但現在的孩子要面對的未來,與我們不同,以前那個寒窗苦讀考上好學校,換得一個好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全世界都有孩子可以發光發熱的舞台;用以往的固化思維來指導孩子,反而限制了她的想像,也許我們已經沒有能力預測孩子未來的職業與生活,但做為父母老師,能夠陪伴孩子們認識自己,探索各種可能。擁有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各種困難的信心,和活成自己想要樣子的勇氣,才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我要做的就是確保學生終其一生都想繼續學習
海莉.霍基亞(科學與數學教師)

讀完本書,唯一覺得可惜的一點是到第10章後,就突然結束了,通常看書都會期待最後來個總結,作者下個結論,也許這是以往習慣的學習模式作祟,期待老師來跟我說這堂課到底要學什麼,看來,現在輪到看這本書的我們該來回答問題了,我們想要的教育,到底是什麼樣子?

8/18前到《在閱讀路上》粉絲專頁按讚,並在本篇貼文按讚並於下方留言,"丹麥SUPER教師這樣教"即可參加新書抽獎活動,將抽出正取兩位,備取兩位,寄送地址以台澎金馬為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粉圓的沙龍
13會員
25內容數
--在閱讀路上是一個我分享閱讀心得的部落格-- 書本是搭建樓梯的磚。 在世界的盡頭,帶我走向通往真實世界的大門。 -楚門的世界
粉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6
聽到幼小的女兒口中唸著:「男生強,女生弱,什麼事情都不做。」 原來,我們還是在原地打轉,我們以為的夠好了,是遠遠不夠的。就算制度已經在修改,但速度仍然趕不上,女孩們日日夜夜,一個個的被塑造成女人”應該有“的樣子。 當我們對男孩子的調皮搗蛋認為是理所當然,對女孩們的好動愛玩卻無法忍受; 當我們期
Thumbnail
2023/08/16
聽到幼小的女兒口中唸著:「男生強,女生弱,什麼事情都不做。」 原來,我們還是在原地打轉,我們以為的夠好了,是遠遠不夠的。就算制度已經在修改,但速度仍然趕不上,女孩們日日夜夜,一個個的被塑造成女人”應該有“的樣子。 當我們對男孩子的調皮搗蛋認為是理所當然,對女孩們的好動愛玩卻無法忍受; 當我們期
Thumbnail
2023/08/02
如果有一天,車子、房子、孩子,不再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標準,你會如何定義人生的成功? 在這個年輕人難以購屋的時代,買房成為一個男性滿30歲的首要目標(當然隨著的困難度上升,這個年齡標準也隨之提升,男性們的焦慮年限也隨之延長)。沒能達成購屋目標的人們,人生將永遠卡在無殼蝸牛這一關,無法破關。雖然不公
Thumbnail
2023/08/02
如果有一天,車子、房子、孩子,不再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標準,你會如何定義人生的成功? 在這個年輕人難以購屋的時代,買房成為一個男性滿30歲的首要目標(當然隨著的困難度上升,這個年齡標準也隨之提升,男性們的焦慮年限也隨之延長)。沒能達成購屋目標的人們,人生將永遠卡在無殼蝸牛這一關,無法破關。雖然不公
Thumbnail
2022/09/13
不要被書名給嚇跑了,這本書其實讀來很輕鬆有趣的。 同步發表於個人網站<在閱讀路上> 學習是什麼?能吃嗎? 很多人離開學校後,把書本都丟了,一點都不想再碰書,因為過去的回憶太痛苦,那是個沒有獎賞或懲罰就不想做的事。要翻轉這樣的印象確實不容易,為了特定目的學習總是讓人倒盡學習的胃口。 別吃掉自己的大腦
Thumbnail
2022/09/13
不要被書名給嚇跑了,這本書其實讀來很輕鬆有趣的。 同步發表於個人網站<在閱讀路上> 學習是什麼?能吃嗎? 很多人離開學校後,把書本都丟了,一點都不想再碰書,因為過去的回憶太痛苦,那是個沒有獎賞或懲罰就不想做的事。要翻轉這樣的印象確實不容易,為了特定目的學習總是讓人倒盡學習的胃口。 別吃掉自己的大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18/03/17 載大寶安和他學弟﹑學校老師來大溪高中,他們參加桃園區的國中電腦程式設計比賽,等他們比賽的時間,我跟小寶寧跑來奢侈的星巴克,大溪一大早就塞車惹,真的很恐怖。 這個政府學校們辦的電腦比賽已經是第四屆,兒子從第一屆的小學組就開始參加,去年有拿到桃園區優勝,進入全國賽拿到佳作,今年他說
Thumbnail
2018/03/17 載大寶安和他學弟﹑學校老師來大溪高中,他們參加桃園區的國中電腦程式設計比賽,等他們比賽的時間,我跟小寶寧跑來奢侈的星巴克,大溪一大早就塞車惹,真的很恐怖。 這個政府學校們辦的電腦比賽已經是第四屆,兒子從第一屆的小學組就開始參加,去年有拿到桃園區優勝,進入全國賽拿到佳作,今年他說
Thumbnail
孩子的教養,絕對取決於父母本身;想改變小孩,先從父母自身的觀念改起。近幾年的薩提爾等教養模式,都在強調「安定的父母,才能接納小孩的不安定。」如果希望孩子能終生學習,在未來有競爭力,「如何自我成長」是父母首先該面對的自我挑戰。
Thumbnail
孩子的教養,絕對取決於父母本身;想改變小孩,先從父母自身的觀念改起。近幾年的薩提爾等教養模式,都在強調「安定的父母,才能接納小孩的不安定。」如果希望孩子能終生學習,在未來有競爭力,「如何自我成長」是父母首先該面對的自我挑戰。
Thumbnail
全世界都有孩子未來可以發光發熱的舞台;用以往的思維來指導孩子,反而限制她的想像,也許我們已沒有能力預測孩子未來的職業與生活,但做為父母老師,能夠陪伴孩子們認識自己,探索各種可能。擁有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各種困難的信心,和活成自己想要樣子的勇氣,才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Thumbnail
全世界都有孩子未來可以發光發熱的舞台;用以往的思維來指導孩子,反而限制她的想像,也許我們已沒有能力預測孩子未來的職業與生活,但做為父母老師,能夠陪伴孩子們認識自己,探索各種可能。擁有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各種困難的信心,和活成自己想要樣子的勇氣,才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學生一旦被老師貼上標籤,就很難改變彼此對立的關係,但無論在甚麼環境底下,父母都可以決定要把孩子引導成遵守規矩的天才?還是衝撞制度,創造規矩的奇才?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如果家政夫問,在高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年代,冒出一個成天製作
Thumbnail
學生一旦被老師貼上標籤,就很難改變彼此對立的關係,但無論在甚麼環境底下,父母都可以決定要把孩子引導成遵守規矩的天才?還是衝撞制度,創造規矩的奇才?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如果家政夫問,在高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年代,冒出一個成天製作
Thumbnail
自學生的學習安排究竟要怎麼開始? 從計畫自學到開始自學,每個階段的小孩都呈現不同的樣貌,也無法一言以蔽之。方法有百百種,最核心的想法呢? 如果我們相信學習動機是最重要的起始,讓小孩自主地選擇他要學習的方向,那麼除了等待、擴大小孩對這世界的視野和好奇機會,讓他有選擇權之外,我們還可以做甚麼?
Thumbnail
自學生的學習安排究竟要怎麼開始? 從計畫自學到開始自學,每個階段的小孩都呈現不同的樣貌,也無法一言以蔽之。方法有百百種,最核心的想法呢? 如果我們相信學習動機是最重要的起始,讓小孩自主地選擇他要學習的方向,那麼除了等待、擴大小孩對這世界的視野和好奇機會,讓他有選擇權之外,我們還可以做甚麼?
Thumbnail
每年的4、10月是自學生的大月,想要申請自學的學生需要在這個月遞交出一份計畫,在這份計畫裡面,經常被期待要看見自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的規劃,或者換句話說是”讀書”計畫。如果我們這樣想:一般體制就學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計畫,很可能是由學校班級老師撰寫,或者甚至是整個學校行政團隊的
Thumbnail
每年的4、10月是自學生的大月,想要申請自學的學生需要在這個月遞交出一份計畫,在這份計畫裡面,經常被期待要看見自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的規劃,或者換句話說是”讀書”計畫。如果我們這樣想:一般體制就學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計畫,很可能是由學校班級老師撰寫,或者甚至是整個學校行政團隊的
Thumbnail
自學雖然是你家的事,你的孩子卻不是你的孩子。面向狂傲不驥的自由的挑釁,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乖順地步入那良夜。請不要辜負孩子對爸媽的信任,辜負這自學的大好青春。
Thumbnail
自學雖然是你家的事,你的孩子卻不是你的孩子。面向狂傲不驥的自由的挑釁,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乖順地步入那良夜。請不要辜負孩子對爸媽的信任,辜負這自學的大好青春。
Thumbnail
向大家介紹我們是自學家庭時,通常都會得到:「媽媽好辛苦啊!」 這樣的反應。但其實我們家的教育策略是爸爸制定的,媽媽負責記錄而已。而且爸爸是學習計畫的幕僚長,只負責提建議,不負責衝鋒陷陣上戰場廝殺的。
Thumbnail
向大家介紹我們是自學家庭時,通常都會得到:「媽媽好辛苦啊!」 這樣的反應。但其實我們家的教育策略是爸爸制定的,媽媽負責記錄而已。而且爸爸是學習計畫的幕僚長,只負責提建議,不負責衝鋒陷陣上戰場廝殺的。
Thumbnail
孩子說「我大概知道哪裡有問題,也想了很久要怎麼做,也想要去練習但沒有時間,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叫我坐在旁邊看別人。我想去那個卡住的點試試看我想的方法可不可以的時候,老師就會叫我用他建議的方式,可是他的方式我不敢嘗試,但我不想跟他說,說了他都說你就放手衝一次就一定沒問題。」
Thumbnail
孩子說「我大概知道哪裡有問題,也想了很久要怎麼做,也想要去練習但沒有時間,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叫我坐在旁邊看別人。我想去那個卡住的點試試看我想的方法可不可以的時候,老師就會叫我用他建議的方式,可是他的方式我不敢嘗試,但我不想跟他說,說了他都說你就放手衝一次就一定沒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