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是一般的推薦文,就會開始歌功頌德,談作者的育兒理論方法有多麼高明,並讓身為父親的我獲益良多,但這並不是一篇這樣的文章。
我總是特別掃興,喜歡從後設的觀點去理解社會現象,並反省身處其中的我們自己。套用在此情境,就是現代的父母親有多麼需要各類的心理專家,來告訴我們該如何與自己的孩子相處。
就在不久前,我不小心擔任了「心理專家」的角色,進行了單次親子諮詢。跟長期的心理諮商不同,這並非我擅長的事,而就在看到那位父母拿出筆記,想記錄下我所說的專業意見時,就註定了我會徹底搞砸。
因為,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認識這個家庭的動力發展、還沒有跟其中任何一位成員建立信任關係,就算我知道些什麼,也深知這些知識與建議在此情境下是多麼虛弱無力,難以呼應這位家長的迫切需要....我討厭讓來找我的人失望! 我在心裡責怪自己沒有搞清楚狀況就接了這個工作,更責怪這個社會對心理師角色的誤用,好像我們應該是知曉一切心理問題並能解決問題的專家。
注意到了嗎? 這正是作者多爾多女士在當年是否要以一位精神分析師的角色,來開播一個回復育兒問題的廣播節目的掙扎。 「當孩子出現」這個節目在法國引發轟動,多爾多因此成名,然而在那個精神分析具有更多神秘與崇高的色彩的年代,卻也引來學術界許多批評爭議。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多爾多時常謹慎地強調,她的回答僅僅是根據來信的資訊所給的思考,並希望聽眾也能跟著一起思考,並非針對當事人的問題所給出正解,更非育兒的通則,她非常樂見父母親能有不同的做法,來告訴大家其實很多方式都是可行的。
難能可貴的正是這樣誠實開放的態度,也讓我們這些心理師得以從「給出標準答案的專家」中解套,心理師/分析師其實與所有父母一樣,都只是試著了解與思考孩子處境的人。
這個法國節目距離至今幾乎有半個世紀之遙,與現在的台灣有著不小的時空差距,有些地方讀起來已經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甚至突兀,例如書中常提到可以拿糖給孩子吃,又或者是對於性別角色與伊底帕斯情節的強調與深信不疑等等,對我而言這反而是件好事,因為身為父母的讀者能提醒自己,這並非依樣畫葫蘆的工具書,更能主動去思考與捕捉書中所傳達的精神。
對我而言,多爾多的精神就是尊重孩子的界線與自尊,試著設身處地想像與理解孩子的感受,以及永不停息的話語溝通。
不需要是什麼專家,這些都是父母親每天都可以練習實踐的事,只是本書根據的是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經驗,而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融合我們所有的知識(包含正在閱讀的這本書)、悠長的人生經驗,以及對每個獨特孩子的認識,去照顧回應我們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值得這樣獨一無二的愛。
若再我一次機會,我想這次我會模仿多爾多的語氣,跟那位焦急的父母說 : 「請收起您的筆記吧,何不告訴我您做了什麼事情來幫助孩子呢? 說不定我們會發現,其實您已經做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