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可以學才藝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截自網路

截自網路

我有一個從事文字工作的朋友,她曾經說:

「這輩子最感謝我爸媽的事,就是在我小時侯,他們讓我上了很多才藝課,尤其是作文。」

我高中時認識她,童年時家境豐裕,上過不少兒童才藝班,學過跳舞、畫畫、上過珠心算課、書法課、還有練過電子琴;也曾在學校外,補習過作文課。後來家中經濟陷入困頓,青少年時期開始不斷搬家,生長環境並不安穩,未持續學習,後來這些才藝沒有變成她終身的興趣。

不過,她很感謝父母,當時有讓她多方嘗試各領域的學習,以至於她很早就發現自己喜歡寫作,上大學選系時很清楚方向。後來她拿出薪資買房,結束母親幾十年來四處借住親戚家漂泊的日子。

-----------------------------------------------------------------------------

最近結識一個在教會當志工的媽媽,她問我,有沒有讓我的孩子多學些才藝?並向我分享,她正就讀大學的兒子,如何獲得自信的過程。

這位媽媽以前花了不少錢,給兒子補習功課,但成績始終差強人意,家人間的關係因此很緊張。直到她從高階主管的身分退岡後,回到家中,發現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出了問題。他們夫妻很優秀,對待孩子的強勢教育,導致兒子沒有自信,到國中仍沒有主見,說起話唯唯諾諾。後來她透過信仰的力量改變自己,對孩子放手。不再執著成績,並給予孩子投入高中熱舞社團的機會,沒想到孩子還成了社團的社長。

而且只要一談論起舞蹈,兒子神情中帶有滿滿的自信。也因為這些表演和比賽經驗,幫助他進入國立大學。這樣的機緣,讓她出乎意外的驚喜,所以她十分推薦我,讓孩子多參與課堂外的學習機會。

-----------------------------------------------------------------------------

這幾天,我就讀國中的女兒,突然問:「媽,我可以學才藝嗎?」我很高興她能主動提及想學習新事物,也想起我的朋友和那位志工媽媽,當下就同意女兒的請求。

以前我女兒曾經花了6年學習空手道,因為克服不了當時的瓶頸而放棄,之後再也不願意學習其他才藝。這三年來,除了念書,沒有想再去探索其他事物的美好。所以聽到她想再次學習才藝,我是欣喜的,也真心期待她在新的領域中能獲得她想要的。

另外,我想分享一些觀念和經驗,給還在猶豫要不要讓孩子學習才藝的您。

----------------------------------------------------------------------------

才藝有分體能、音樂、美學、其他智能等,身為家長的我們,不需要太著急於定義自己的孩子是屬於哪一類天賦,這樣反而容易限制孩子多元發展。父母可以先釐清自己,想要讓孩子學才藝的動機與目標。

若是單純為孩子找到興趣,就要不怕試錯,多方面讓孩子去參與,從幼兒階段就可以開始上簡單的才藝課程。最省錢、省時的方式就是,直接參加就讀幼兒園或國小校園內,加開的才藝課程和社團;或是報名住家附近,類似像救國團開的短期才藝班。就近學習,可以節省父母另外接送和等待上課的時間,也能降低孩子舟車勞頓的辛苦。減去因太過勞累而放棄學習的因素。

假設是父母早已在孩子學齡前,就已經知道孩子的興趣意向,且有意栽培這項才藝,可以利用每年教育部舉辦的才藝競賽數據中,找到合適自己孩子唸的學校。這個學校若是該項目的經常獲獎者,表示那項才藝在此學校,屬於重點栽培項目,學校給予相對的資源多,與配合社團上課時間的彈性也較大。

讓孩子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習才藝,會有許多相關團體活動和參與競賽的機會,針對長期培養專長的計畫,較易施行且效果顯著。舉例說明︰對音樂有興趣的孩子,可以挑常常獲得國樂或管樂團體賽的國小就讀;喜歡體能活動的孩子,可以找有專門泳隊或球隊的學校就讀等。

-----------------------------------------------------------------------------

此外,為人父母的我們,需要明確知道,孩子掌握的基本能力,比學習才藝更重要。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與精神必須擺在第一位,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我們必須耐住性子,等待孩子成長,讓他們有探索的時間與空間。

請牢記「我們的賦予,是對孩子最好的成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隨安會客室
185會員
93內容數
生活五、四、三,小步隨安愛瞎聊,社會新鮮事,老派話題梗,都可隨興聊。
隨安會客室的其他內容
2024/12/27
讀到這篇許願文的您,在2024年送出了幾份聖誕禮物呢 ?   如果還沒有,這裡有個好機會,只要您動動手指分享這篇許願文給喜歡送禮的人,就可以幫助自己和好友獲得了不用任何成本就能送禮的功德。   這不是詐騙,是方格子為了鼓勵方格乖寶寶的真實活動。
2024/12/27
讀到這篇許願文的您,在2024年送出了幾份聖誕禮物呢 ?   如果還沒有,這裡有個好機會,只要您動動手指分享這篇許願文給喜歡送禮的人,就可以幫助自己和好友獲得了不用任何成本就能送禮的功德。   這不是詐騙,是方格子為了鼓勵方格乖寶寶的真實活動。
2024/11/18
節目的參賽者,不僅囊括韓式、中式、義式等西餐的主廚,他們甚至橫跨了傳統與現代精緻料理的領域,要這些五花八門的美食一較高低,並且讓比賽結果能獲得眾人的信服,真的是高難度。 而黑白大廚中還有一個很值得看的亮點,就是兩位評審對「料理的語言」表達的十分具體且不落俗套。
Thumbnail
2024/11/18
節目的參賽者,不僅囊括韓式、中式、義式等西餐的主廚,他們甚至橫跨了傳統與現代精緻料理的領域,要這些五花八門的美食一較高低,並且讓比賽結果能獲得眾人的信服,真的是高難度。 而黑白大廚中還有一個很值得看的亮點,就是兩位評審對「料理的語言」表達的十分具體且不落俗套。
Thumbnail
2024/11/08
聰明的劇組先利用「吃」作為頭號吸睛話題,再以不少讓人出乎意料之外的競賽方式,為節目添加戲劇效果。此外,數多且完善的設備,透過攝影技巧呈現出的豪華感。 除了視覺享受外,許多被剪接進節目的鏡頭,都頗耐人尋味,值得觀眾們好好八卦一番。
Thumbnail
2024/11/08
聰明的劇組先利用「吃」作為頭號吸睛話題,再以不少讓人出乎意料之外的競賽方式,為節目添加戲劇效果。此外,數多且完善的設備,透過攝影技巧呈現出的豪華感。 除了視覺享受外,許多被剪接進節目的鏡頭,都頗耐人尋味,值得觀眾們好好八卦一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媽媽,我不想再上直排輪課了…」 前些天與好姐妹C聊到孩子學東西,很快就不想學了的議題。 C的分享勾起了我兩年前的記憶,燁當時也是主動說想要學直排輪,上課一陣子後,卻突然在某一次正準備出門上課前,丟出了一顆震撼彈:「媽媽,我不想再上課了…」。 當時,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擔心。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Thumbnail
「媽媽,我不想再上直排輪課了…」 前些天與好姐妹C聊到孩子學東西,很快就不想學了的議題。 C的分享勾起了我兩年前的記憶,燁當時也是主動說想要學直排輪,上課一陣子後,卻突然在某一次正準備出門上課前,丟出了一顆震撼彈:「媽媽,我不想再上課了…」。 當時,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擔心。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Thumbnail
人父母的我們,需要明確知道,孩子掌握的基本能力,比學習才藝更重要。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與精神必須擺在第一位,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我們必須耐住性子,等待孩子成長,讓他們有探索的時間與空間。 請牢記「我們的賦予,是對孩子最好的成全。」
Thumbnail
人父母的我們,需要明確知道,孩子掌握的基本能力,比學習才藝更重要。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與精神必須擺在第一位,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我們必須耐住性子,等待孩子成長,讓他們有探索的時間與空間。 請牢記「我們的賦予,是對孩子最好的成全。」
Thumbnail
後來身邊的朋友孩子慢慢長成可以學點什麼的年紀,姊姊總問我:「如果你有孩子,你會讓他學什麼?」「畫畫。」那時我好像是這麼答的。
Thumbnail
後來身邊的朋友孩子慢慢長成可以學點什麼的年紀,姊姊總問我:「如果你有孩子,你會讓他學什麼?」「畫畫。」那時我好像是這麼答的。
Thumbnail
在幾年前,那時候孩子還小,大概是一歲半的年紀。創造團體經驗讓孩子有學習群居的機會,我很熱衷於為孩子找伴,在地的全職媽媽們也都是這樣做,這是現在社會的狀態,大多數父母為了獨生子女,扭轉人際學習劣勢的做法吧。
Thumbnail
在幾年前,那時候孩子還小,大概是一歲半的年紀。創造團體經驗讓孩子有學習群居的機會,我很熱衷於為孩子找伴,在地的全職媽媽們也都是這樣做,這是現在社會的狀態,大多數父母為了獨生子女,扭轉人際學習劣勢的做法吧。
Thumbnail
教育和穿衣一樣,最理想是度身訂造。可惜的是戰後至今正規教育都以工廠生產線般流水作業式運作,一時間和工業革命配對上了,卻未能再往後配合其他社會變遷。今時今日大部分工作都能用AI或電腦等替代時,教育正好是孩子最美的一扇窗,用心把它打開、擦亮,擴闊孩子的空間和視角,不就應該是家長給予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嗎?
Thumbnail
教育和穿衣一樣,最理想是度身訂造。可惜的是戰後至今正規教育都以工廠生產線般流水作業式運作,一時間和工業革命配對上了,卻未能再往後配合其他社會變遷。今時今日大部分工作都能用AI或電腦等替代時,教育正好是孩子最美的一扇窗,用心把它打開、擦亮,擴闊孩子的空間和視角,不就應該是家長給予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嗎?
Thumbnail
  很多爸爸媽媽在幼兒園的課後或是在寒暑假都會幫家中寶貝報名美術、英文、數學、足球等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才藝班來開拓孩子的能力以及視野。但這些選擇真的是孩子喜歡的嗎?
Thumbnail
  很多爸爸媽媽在幼兒園的課後或是在寒暑假都會幫家中寶貝報名美術、英文、數學、足球等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才藝班來開拓孩子的能力以及視野。但這些選擇真的是孩子喜歡的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