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才藝總是想放棄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媽媽,我不想再上直排輪課了…」

前些天與好姐妹C聊到孩子學東西,很快就不想學了的議題。

C的分享勾起了我兩年前的記憶,燁當時也是主動說想要學直排輪,上課一陣子後,卻突然在某一次正準備出門上課前,丟出了一顆震撼彈:「媽媽,我不想再上課了…」。

當時,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擔心。

擔心孩子三分鐘熱度、更擔心他未來會養成放棄的習慣。

「什麼?!你不想學了?一開始不是你說要學的嗎??!! 不行,怎麼可以不學了!!至少要學會才行啊!!」

當時我的修煉尚淺,不加思索回給孩子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勉強孩子繼續學習。當然,那陣子我與燁,只要一談到這個議題,就會彼此不開心。

那次,我花了約莫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整理自己,一一妥善地照顧了自己的情緒、理清自己在意的點之後,方有穩定的能量,陪燁好好地探討這個議題,並一起面對他的學習困難。最後,直排輪的學習,也有了一個還不錯的結局。

如果你也正好遇到孩子這個狀況,不妨問問自己下列這9個問題,也許可以幫助你有一些澄清。

一、孩子學的這門才藝,是誰想學的?是孩子還是家長?

如果是大人想要孩子學的,而孩子自己沒有意願,那很可能大人逼得越緊,孩子越會反抗、或者順從但是學得不快樂。孩子還小時只能遵從於父母的淫威,當孩子長大了、自由了,很可能從此再也不碰這一樣才藝,那麼大人的強迫,破壞的不僅只有親子關係,可能還有孩子與才藝之間的關係。

二、孩子想放棄,核心原因為何?

如果才藝是孩子想學的,孩子卻又說想放棄,那麼,孩子不想再學的原因為何?是為了逃避困難、遇到人際議題(與同學吵架、或被霸凌?)、還是孩子對於他想了解的事物,已有了他想要的了解?家長和孩子是否都清楚知道,這份「放棄」的裡面,是什麼?

三、家長怎麼看待「放棄」?孩子可以放棄嗎?

當孩子提出想學某一樣事物,我們感到歡喜;當孩子說想放棄,我們卻會評價孩子無法堅持。是否我們心中早已有一個標準:學習是好的、放棄是不好的?你知道嗎?放棄,有可能是好事一件。孩子的童年就這些年的時間,當孩子把時間花在學習A才藝,就意味著孩子少了一些時間去做其它八大智能的各種嚐試。如果A才藝不是孩子的天命,那失去的不只是金錢,還有很多孩子學習的時間成本。如果孩子想放棄學習,是因為覺得自己對此才藝的認識已經足夠了,要再去看看這世界還有其它什麼好玩的,那麼這樣的「放棄」,我覺得很棒!

註:也鼓勵家長可以上網搜尋「多元智能」,與孩子一起從這八個面向去嚐試、拓展、和學習更認識自己的天賦才能。

四、學才藝是為了讓孩子跟別人一樣?還是為了彰顯孩子的天賦才能?

一般而言,孩子如果英文強、數學弱,父母通常會讓孩子去補較弱的數學。如果是我,我會讓孩子去補英文,讓他強的更強、更突出,讓它成為孩子的自信來源。而孩子較弱的那塊,就放掉吧。魚不會爬樹,就別勉強他要學爬樹、學飛行,就讓他好好地待在水裡就非常好了!

五、學到什麼程度,才不算是放棄?

有些學習有所謂的「學會了」,像是騎腳踏車、遊泳。但有更多的學習,其實很難拿捏「學會了」的標準,像是舞蹈、鋼琴、英文、棋藝…等,永遠可以精益求精。那麼,學到什麼程度,才不算是放棄?這條界線,是父母劃下的標準?還是與孩子共同討論出來的?又是以什麼為依據設下的標準呢?

六、堅持要孩子學才藝,滿足的是否是大人未完成的夢想?

有時候孩子學的,是父母未完成的夢想。例如媽媽小時候想學鋼琴,但沒資源,現在有了孩子,便讓孩子去學鋼琴,這是父母愛孩子的方式。但,如果是這樣,我們是否應該要自己去滿足自己的夢想、而非要孩子來滿足我們未完成的夢想呢?

七、堅持要孩子學才藝,是否填補的是大人心中的恐懼?

有時候是父母擔心孩子比不上別人、或擔心孩子沒有才藝,未來不會有好的發展。不妨問問自己,如果孩子某一個科目很弱、或沒有才藝,難道人生就一定會完蛋嗎?別人會的,他也一定要會嗎?現代已經有許多工作和職業,在20年前都沒有這樣的產業。我們用現在的眼光,要孩子去學我們現在認為對他未來有幫助的東西,但我們何以篤定,現在孩子學的,一定對他的未來有益處呢?

八、當孩子放棄學習,受到傷害的,是孩子的恆毅力、還是大人的自我價值?

我並非主張要順著孩子的心意同意他放棄,而是我們需要透過傾聽去了解孩子,並陪伴孩子面對挑戰、和探索放棄後可能的承擔。但若是孩子的好才藝,為的是讓父母可以在親友面前show off,那麼孩子正在學的才藝,滿足的可能只是父母的價值感。當成人的價值感來自孩子的表現,那麼大人自身可能要重新為自己找到一條可以滿足價值感的方式。

九、如果孩子決定不學,我們也依然愛他嗎?

相信父母都是因為愛孩子,才會花錢栽培孩子、希望孩子成龍成鳳。那麼如果孩子決定不學,我們依然愛孩子嗎?如果孩子既不是龍、也不是鳳,而是一隻猴子,我們也愛他嗎?我們愛的是孩子的好表現?還是我們愛孩子這個人?

補習和學才藝的拿捏,其實非常不容易,因為每個孩子的氣質和才能都不相同,所以關於到底該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好,亦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議題前,先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和情緒,就比較能夠以一個相對穩定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學習議題。過程中,多跟孩子聊、傾聽他的想法、理解他的困難,就能與孩子一起找到一個適合你們的處理方式。

當「學習」變成了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而非孩子自主的意願,學習的樂趣,可能也就跟著煙消雲散。如果你的孩子正好面對到想放棄學習的議題,這是一個讓孩子知道我們很願意傾聽和理解他的好機會,也可以藉著這個議題,修復與維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渠道,未來孩子在遇到更大的困難時,才會願意信任我們、與我們說他遇到的挑戰,而不是關上溝通的大門、自行想辦法用他經驗不足的判斷來處理他遇到的問題。

最後,我在和燁聊直排輪事件時,問過燁這一句。我認為是燁自己決定要繼續學的關鍵問句,也提供給大家當參考。

「如果這件事你放棄了,你怎麼看你自己呢?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把學習的自主權交還給孩子

#父母能做的是對話傾聽理解陪伴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因育兒而學會的事

#八大智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1會員
286內容數
2025/04/29
#放下對方有讀心術的幻想 妞每天都用小紙條向我表達愛 像是提醒我記得睡前要抱抱她 偷偷在我筆記本裡夾小卡片、小愛心 送我她珍藏的貼紙、親手設計的咕卡、作品… 我身邊,隨處可見妞的愛 前天睡前溫聲時光 妞問我:「媽咪,我問妳一個問題哦」 我:好呀。 妞:「為什麼我寫那麼多紙條給妳,妳
Thumbnail
2025/04/29
#放下對方有讀心術的幻想 妞每天都用小紙條向我表達愛 像是提醒我記得睡前要抱抱她 偷偷在我筆記本裡夾小卡片、小愛心 送我她珍藏的貼紙、親手設計的咕卡、作品… 我身邊,隨處可見妞的愛 前天睡前溫聲時光 妞問我:「媽咪,我問妳一個問題哦」 我:好呀。 妞:「為什麼我寫那麼多紙條給妳,妳
Thumbnail
2025/04/18
#談因材施教中的公平與責任 昨天晚餐後,燁吃完飯就跑去看漫畫了。 妞看見了,皺著眉問我: 「媽咪,為什麼燁可以看漫畫、我不行?」 一位母親提問:「Lulu老師,如果我給2個孩子不同的標準,孩子會感覺到困惑和不公平。但是很多時候又覺得他們適合不同的教養方式,該怎麼辦呢?」 這一題,你
Thumbnail
2025/04/18
#談因材施教中的公平與責任 昨天晚餐後,燁吃完飯就跑去看漫畫了。 妞看見了,皺著眉問我: 「媽咪,為什麼燁可以看漫畫、我不行?」 一位母親提問:「Lulu老師,如果我給2個孩子不同的標準,孩子會感覺到困惑和不公平。但是很多時候又覺得他們適合不同的教養方式,該怎麼辦呢?」 這一題,你
Thumbnail
2025/04/17
承上篇,孩子們完成了此生第一次自己去超市買東西的任務後,晚上我邀請他們坐下來,一起聊聊當天的過程。 #阿薩母教養七字訣  #停課同伴問鼓棒 實用版 #同 同理 我:燁,早上你看到妞折衣服很慢,你的感覺是什麼? 燁:「我覺得很煩很煩。」 我:所以你要她折快一點、還幫
Thumbnail
2025/04/17
承上篇,孩子們完成了此生第一次自己去超市買東西的任務後,晚上我邀請他們坐下來,一起聊聊當天的過程。 #阿薩母教養七字訣  #停課同伴問鼓棒 實用版 #同 同理 我:燁,早上你看到妞折衣服很慢,你的感覺是什麼? 燁:「我覺得很煩很煩。」 我:所以你要她折快一點、還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當你想要幫孩子在課表上加一點什麼的時候,試著檢視一下自己腦海裡的想法,可能你會發現「因為我沒有…,所以我希望孩子可以…」、「如果他現在不學/做…,以後就會落後/沒競爭力」、「別人都有…,如果我不給孩子,他以後會不會失敗或埋怨我?」,這些滿載著焦慮與恐懼的想法,也許無形中就從你的言行傳遞給孩子。
Thumbnail
當你想要幫孩子在課表上加一點什麼的時候,試著檢視一下自己腦海裡的想法,可能你會發現「因為我沒有…,所以我希望孩子可以…」、「如果他現在不學/做…,以後就會落後/沒競爭力」、「別人都有…,如果我不給孩子,他以後會不會失敗或埋怨我?」,這些滿載著焦慮與恐懼的想法,也許無形中就從你的言行傳遞給孩子。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學習樂器,尤其是古典樂器,是我經歷過的,對小孩來說,甚至是對父母來說,最難學的一門才藝了。 有一個國外的最難學的樂器排行榜,我家小Q不巧就學到排行第一的樂器——小提琴。 媽媽以前一直是佛系媽媽。覺得孩子快樂就好。而且對於快樂的認知是很膚淺的。比如說,沒有什麼挫折的經受折磨的,單純就能享受的。看看花看
Thumbnail
學習樂器,尤其是古典樂器,是我經歷過的,對小孩來說,甚至是對父母來說,最難學的一門才藝了。 有一個國外的最難學的樂器排行榜,我家小Q不巧就學到排行第一的樂器——小提琴。 媽媽以前一直是佛系媽媽。覺得孩子快樂就好。而且對於快樂的認知是很膚淺的。比如說,沒有什麼挫折的經受折磨的,單純就能享受的。看看花看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媽媽,我不想再上直排輪課了…」 前些天與好姐妹C聊到孩子學東西,很快就不想學了的議題。 C的分享勾起了我兩年前的記憶,燁當時也是主動說想要學直排輪,上課一陣子後,卻突然在某一次正準備出門上課前,丟出了一顆震撼彈:「媽媽,我不想再上課了…」。 當時,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擔心。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Thumbnail
「媽媽,我不想再上直排輪課了…」 前些天與好姐妹C聊到孩子學東西,很快就不想學了的議題。 C的分享勾起了我兩年前的記憶,燁當時也是主動說想要學直排輪,上課一陣子後,卻突然在某一次正準備出門上課前,丟出了一顆震撼彈:「媽媽,我不想再上課了…」。 當時,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擔心。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Thumbnail
人父母的我們,需要明確知道,孩子掌握的基本能力,比學習才藝更重要。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與精神必須擺在第一位,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我們必須耐住性子,等待孩子成長,讓他們有探索的時間與空間。 請牢記「我們的賦予,是對孩子最好的成全。」
Thumbnail
人父母的我們,需要明確知道,孩子掌握的基本能力,比學習才藝更重要。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與精神必須擺在第一位,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我們必須耐住性子,等待孩子成長,讓他們有探索的時間與空間。 請牢記「我們的賦予,是對孩子最好的成全。」
Thumbnail
我小時候學鋼琴七年,一直覺得很有壓力,要到長大後才逐漸體會彈琴的樂趣。 我們總是有目的性去「期待」小孩學什麼東西就該有這樣東西的學習成果,但是這樣的「期待」會不會反而壓抑了小孩單純學習一件事情的快樂,甚至在無形當中讓他們為了符合大人的標準而忘了怎麼去挖掘學習本身無限大的可能性。 *本文經楊鎮宇編修
Thumbnail
我小時候學鋼琴七年,一直覺得很有壓力,要到長大後才逐漸體會彈琴的樂趣。 我們總是有目的性去「期待」小孩學什麼東西就該有這樣東西的學習成果,但是這樣的「期待」會不會反而壓抑了小孩單純學習一件事情的快樂,甚至在無形當中讓他們為了符合大人的標準而忘了怎麼去挖掘學習本身無限大的可能性。 *本文經楊鎮宇編修
Thumbnail
弟弟不學打鼓了!要生氣?還是要?投資了很多金錢和時間,小孩才放棄學習。各位身為父母會怎麽做呢?
Thumbnail
弟弟不學打鼓了!要生氣?還是要?投資了很多金錢和時間,小孩才放棄學習。各位身為父母會怎麽做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