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我愛身分地位》

更新於 2024/09/1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推薦指數:★★★★★
作者:艾倫.狄波頓 先覺出版社
看到這個書名,很多人的眼睛是不是為之一亮,想說是不是作者在講述他享受身分地位帶來的愉悅感受及成功過程?然後希望自己看了之後也能像他一樣成功?
如果是,那你可能就是作者說的,缺乏愛的人。
等等,渴望成功、享受身分地位,和缺愛有什麼關係?
想想你小時還是嬰兒的時候,是不是所有大人都會關注你、疼愛你(這裡排除特殊虐待情形,以一般普通情況下論)?不論你是否剛拉完一坨屎,把自己弄得髒兮兮,或吐得一身都是,大人也不會真的嫌惡你,依然無條件包容你?
但當我們慢慢長大,大人們對我們的情感,就開始依據我們的外在表現而定,潛意識中,為了再度擁有嬰兒時所享有的關愛,我們就會盡量做出符合他們期待的事以獲取關注,這,就是我們愛身分地位真正的心理成因。
這帶來了甚麼樣的影響呢?
在十八世紀中葉前,還是貴族與平民的階級時代,雖然階級分明,極難跨越,但階級間卻擁有尊重。貴族知道盤裡的食物要靠農夫耕種才能得來,雖然以貴族頭銜自豪,但對農民階級還是頌揚他們偉大的貢獻。在一些戲劇中,不乏看見莊園主對其領地上的農戶表達關懷之意,當農戶間有糾紛,莊園主也要幫忙排解。
因著宗教悠久的信仰影響,農民也認為階級制是神的安排,所以雖然生活貧困,卻也不會妄想主人房間裡那柔軟舒適的床鋪。
但時間久了,人們發現統治階級中的貴族世襲制,常常出現無能的笨蛋,把事情治理得亂七八糟,於是當拿破崙在執掌大權後,公開實施所謂的「因才選任」,這個觀念贏得了歐美其他國家的認同,平民也有機會出頭,於是漸漸形成了精英制度。
由於機會平等,剩的就只有才智上的差異,但是因資本主義強調賺取利潤,所以才智窄化成在商業上獲取利益的能力,如果無法賺取金錢,就會被視為無能,以及沒有價值。窮人因而被視為懶惰不上進,不值得同情的階級。
十八世紀以前的窮人,雖然窮,至少還有精神上的驕傲,因為貴族承認他們的重要,宗教也給予窮人道德上的崇敬,耶穌就是個低賤的木匠,但同時卻又是世上最神聖的人,所以,他們的內心是平靜的。
但是到了近代,窮人被精英制度視為是自己自身的缺陷,這就大大增加了窮人的焦慮。焦慮越大,往上獲取地位的慾望也越大。
而像文學、音樂、藝術這類領域,因為創作者需要時間去醞釀靈感,或者不想把時間用在無熱情的事上,因此不像工人一樣把時間賣給工廠,直接對商業產生價值,因此在資本主義的世界中地位卑微。
由於精英制度粗劣地把人分為好人富裕,壞人貧窮。十九世紀知名劇作家蕭伯納指出:「只要是殘酷無情的野心份子,『都可輕易為自己攫取三、四百萬英鎊,所使用的手段,包括販賣劣酒,或者事先買下所有小麥,然後再以三倍價錢出售,或者發行愚蠢的報紙或雜誌,在其中刊登虛假不實的廣告』。而那些『為了增進人類知識和福利,而運用自己的才智或甚至甘冒生命危險的人』,卻紛紛落入貧窮的境地。
現在的我們當然明白不能只憑收入多寡來判定人格的高低,但這樣的觀念確實影響深遠,至今還是有人深信,貧窮全都是自己的責任,是不夠積極努力所致。
雖然資本主義是主流價值,但不表示沒人有意見,尤其是哲學家。
盧梭指出,在「自然狀態」下,那個時候的人們比較了解自己,因此也就會去追求圓滿人生的重要面向,進而熱愛家庭、尊重自然、敬畏宇宙之美、對他人感到好奇、喜愛音樂和簡單的娛樂。
這樣的論點,十八世紀的人竟然接受了,原因是他們看見北美原住民血淋淋的例子。
原本北美印第安人社會,過的是物質簡單心靈富足的生活,但從第一批歐洲人抵達美洲的數十年間,印第安人社會裡的地位體系,便因為接觸到歐洲工業的先進科技和奢華物品,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從此以後,一個人的智慧與對自然的瞭解已經不再受到重視,重要的是一個人擁有多少武器、珠寶與酒。
這種渴求不是在偶然間出現的,歐洲的商人刻意挑逗印第安人的慾望,以促使他們獵取歐洲市場所需要的獸皮。印第安人被成功引誘去渴求他們原本不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他們不曾擁有過,卻透過貿易成為了必需品。
但印第安人沒有因此過得更快樂,因為無窮的慾望,自殺和酗酒的比例逐漸增加,族群為爭奪財貨四分五裂。部落酋長最後得出和盧梭一樣的看法,部落中開始有人呼籲擺脫「奢華」的依賴,回歸祖先的生活方式,但為時已晚。
各位因為社會鼓吹追求成功而感到沮喪的小夥伴們,如果知道「追求成功」也只是一種意識形態,和你本人有沒有價值沒有關係,內心的焦慮有沒有比較緩和?
在十九世紀初,西歐和美國有一群重視藝術和情感,不在乎商業與物質成就的人,形成了「波希米亞文化」,和代表資本主義的中產階級形成對比,雖然這個次文化有點極端,但某些對資本主義的質疑還是值得參考。包括:未能理解錢財在美好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太急於譴責世俗上的失敗、對於外在成功的尊崇也毫無省思、過度相信禮儀體面的虛妄觀念、過於武斷地認為專業資格等於才智、輕忽藝術、情感、頑皮及創意的價值等等。
如今這社會,追求成功、投資理財是顯學,人的金錢焦慮也隨之越來越高,幾乎有九成的小資族都有經濟焦慮。近日柬埔寨詐騙案,就以高薪吸引了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上當,抱著天真的淘金夢,卻付出了悲慘的代價…
心態扭曲、觀念偏差的年輕人固然需要檢討反省,但養育他們的環境本身,對於如何獲取錢財的方式難道沒有可議之處?
雖然資本主義有其缺失,但也有其優點,它激發了人的潛力和夢想,使人有達成夢想的可能,但凡事中庸為好,過度了,就會令人焦慮。
以下摘錄一些有感的內容:
■ 我們很難憑藉一己的力量來揚棄勢利心態,畢竟這原本就是一種集體性的疾病。
■ 盧梭的論述植基於一種有關財富的觀點:財富的重點不在於擁有許多財物,而在於擁有我們渴求的事物。財富不是絕對的概念,而是相對於慾望而言。
■ 先進社會讓我們的收入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因此表面上我們變得比較富有了。但是,先進社會藉由培養無限制的期望,不斷地在我們的慾望與能力及現實身分與理想成就之間製造落差,因此我們實際上可能越來越貧窮。(這就是新貧階級啊…)
■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以金錢來衡量,只要是不賺錢的事物,就是沒有意義且不切實際的空洞理想。(我們現在社會不也還是這麼認為?)
■ 職場上同時存在著兩個與地位有關的必要因素:一個是經濟因素,造成企業的主要任務在於賺取利潤,另一個是人性因素,使得員工渴求財務安全、別人的尊重,以及職位的保障。
■ 所有仰賴薪資生活的員工之所以會不斷感到焦慮,原因是他們知道一旦面臨抉擇關頭,在商業體系的基本邏輯之下,經濟因素一定會壓倒人性因素。
■ 對我們而言,因無法獲得地位,例如無法達到職業目標或者供養家人,而感受到的痛苦,與傳統中那些喪失了名譽的人所感受到的傷痛,其實不相上下。
■ 大多數人對大多數事物的看法,充滿了嚴重的迷思和錯誤。
■ 眾人通常懶得以理性來檢視自己的想法,而習於依賴直覺、情緒及習俗來進行判斷。
■ 別人的認同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受到社會冷落有可能帶來身體上的磨難和危險;在心理上,一旦別人對我們失去敬重,我們便可能再也無法對自己產生自信。
■ 世界的進步必須仰賴許多平凡無奇的行為,我們能夠享有不錯的生活,有一部分也必須感謝那些生前沒沒無聞,死後無人弔唁,但一直謹守本分的人。
■ 這些商品之所以看來不可或缺,而且似乎可以為我們帶來無比的快樂,原因是我們根本不了解這些商品的本質,也不了解我們自己的需求。
■我們對於若干職業的看法也一樣出現盲點,因為其中的辛苦繁瑣都隱藏在幕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只有光鮮亮麗的一面。我們只看到結果,沒有看到過程。
■ 我們的焦慮,主要來自於我們過於看重自己的各種計劃與憂慮。我們受到自己的理想所折磨,也因為過度強調自己所作所為的重要性而感到苦惱。
■ 從千年以後的觀點來看待我們不值一顧的地位焦慮,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的微不足道,從而獲得心靈上的平靜。
■相較於最有權勢的人與沙漠、高山、冰河、海洋間的差別,人與人之間不論存在多大的差異,都會顯得微不足道。
■ 能夠領悟到我們在最基本、最重要的層面上,與其他人完全一模一樣,其實是最崇高也是最人性化的行為。
書中還有更多精彩內容,看完以上介紹還意猶未盡的朋友,可以來看看喔!
    這裡收錄我的手繪、手寫作品,以及各類讀書心得,和早期部分極短篇,鋪展出極個人的創作及閱讀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喜歡文學的人應該聽過普魯斯特的大名,他的名作《追憶似水年華》堪稱是二十世紀初文學的巔峰,然而七大巨冊,一百三十萬字,不是每個人都能嗑得下去的。 ■ 細節的重要 ※微若那一對年輕戀人的悲劇;一個年輕人誤以為愛人已死,於是自盡。他的愛人醒來後,發現他真的步上黃泉,也跟著殉情。 ■ 德勞侯爵現象 結語:
    這本書是看謝哲青直播時介紹的,那集的主題談憂鬱。他說:「憂鬱是一種自我欣賞和自我同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你以為這本書看了會很憂鬱嗎?那就錯了。 我們不能否認,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與挫折也一定會發生,如果能用平靜的心態去接受,或許更能幫助我們面對生活。
    我是個用書旅行的人。 高壓嚴格的家庭教育下,我沒有什麼機會去探索周遭的生活環境,遑論外縣市,因此造成我對陌生環境會感到焦慮,所以如果沒有同伴,除非是工作、辦理事情或是比較熟悉的地方,一般我不太出門。在家裡透過書和報紙來探索世界,便是我最習慣的方式。 但獨自旅行,則是要自己承擔所有風險。
    看完了哲青的《星空吟遊》。 知道爲什麼欣賞他了,除了「行走的百科全書」般的知識淵博,還對藝術、音樂、占星等都有深入研究,而且他強調人文素養,在世道一片追求西方式的成功顯學中,這點深得我心。 他對這點很不認同,說很多世界知名企業的顧問,都是古典文學出身的。
    這本其實不厚,不到兩百頁,只是我慢慢地看,也不是天天看,所以直到今天才完讀。 就我自己看完的感覺,它融合了正念和《當下的力量》的概念,以及部分心理學,讓我覺得最大的亮點,是「我們不用『修復』內在那些所謂的負面情緒」。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每章結尾都有作者寫的一首詩,有些還挺令人深思的。
    你對瑜珈的印象是甚麼?是身體擺出各種神奇的姿勢嗎?鍛鍊著呼吸,注意飲食之類的? 這些大眾印象中的瑜珈是為體位瑜珈,是幫助擴展意識的其中一個過程,而真正的瑜珈,是擴展我們的意識,與所有生命合一的體驗。 我相信這是真的。 以下挑幾樣我認為一般人比較可能會常做到的: ◆對自己的無限本質保持覺知
    喜歡文學的人應該聽過普魯斯特的大名,他的名作《追憶似水年華》堪稱是二十世紀初文學的巔峰,然而七大巨冊,一百三十萬字,不是每個人都能嗑得下去的。 ■ 細節的重要 ※微若那一對年輕戀人的悲劇;一個年輕人誤以為愛人已死,於是自盡。他的愛人醒來後,發現他真的步上黃泉,也跟著殉情。 ■ 德勞侯爵現象 結語:
    這本書是看謝哲青直播時介紹的,那集的主題談憂鬱。他說:「憂鬱是一種自我欣賞和自我同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你以為這本書看了會很憂鬱嗎?那就錯了。 我們不能否認,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與挫折也一定會發生,如果能用平靜的心態去接受,或許更能幫助我們面對生活。
    我是個用書旅行的人。 高壓嚴格的家庭教育下,我沒有什麼機會去探索周遭的生活環境,遑論外縣市,因此造成我對陌生環境會感到焦慮,所以如果沒有同伴,除非是工作、辦理事情或是比較熟悉的地方,一般我不太出門。在家裡透過書和報紙來探索世界,便是我最習慣的方式。 但獨自旅行,則是要自己承擔所有風險。
    看完了哲青的《星空吟遊》。 知道爲什麼欣賞他了,除了「行走的百科全書」般的知識淵博,還對藝術、音樂、占星等都有深入研究,而且他強調人文素養,在世道一片追求西方式的成功顯學中,這點深得我心。 他對這點很不認同,說很多世界知名企業的顧問,都是古典文學出身的。
    這本其實不厚,不到兩百頁,只是我慢慢地看,也不是天天看,所以直到今天才完讀。 就我自己看完的感覺,它融合了正念和《當下的力量》的概念,以及部分心理學,讓我覺得最大的亮點,是「我們不用『修復』內在那些所謂的負面情緒」。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每章結尾都有作者寫的一首詩,有些還挺令人深思的。
    你對瑜珈的印象是甚麼?是身體擺出各種神奇的姿勢嗎?鍛鍊著呼吸,注意飲食之類的? 這些大眾印象中的瑜珈是為體位瑜珈,是幫助擴展意識的其中一個過程,而真正的瑜珈,是擴展我們的意識,與所有生命合一的體驗。 我相信這是真的。 以下挑幾樣我認為一般人比較可能會常做到的: ◆對自己的無限本質保持覺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大腦為了讓我們適應這個世界,所以讓我們在重複刺激的事情上反應越來越少。 體驗(度假、學新技能、課程、音樂會、上新餐廳用餐)比新財產(包包、鞋子、車子、平板)更能更能帶來快樂。物質商品一擁有的當下滿意度就會開始急遽下降,但是體驗的滿意度還會慢慢增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幫助媽媽們成為家庭CEO的幫手。從滿足自己的需求、將爸爸也視為育兒高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利用外部資源,提出了幫助媽媽們更輕鬆愉快地過日子的建議。
    Thumbnail
    「孩子好像天生就知道,對於不尊重,父母毫無招架之力。孩子說出對父母不敬的話,把父母逼到忍耐的邊緣讓父母失控…用這樣的方式控制我們。」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正為著孩子偶爾的出言不遜苦惱,丹尼.席克認為有比「發飆」更好的應對方法。
    Thumbnail
    13歲來台的越南移民羅漪文,在食物味道的記憶裡尋找家族的根,在鄉親互動認識當年未曾長大的故鄉事。本來為了拍紀錄片下鄉田調後,發現影視拍攝的困難點,過程中拿到司法通譯證書的她,開始為越南同胞進行溝通翻譯的工作,藉此反思社會問題與新聞時事。讓我聯想起 2023年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臨時通譯莉娜的劇情。
    我還記得八月份的時候中國突然宣布禁止進口台灣食品,制裁名單內有餅乾、糕點、麵包等等,後來雖然發現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量就算被制裁也不痛不癢,但消息剛出的時候,台灣食品股全都下跌了,在這片混亂中,韓國的餅乾股卻大漲,原因是韓國人認為如果中國不買台灣的餅乾,就會轉而進口韓國的餅乾。 我一直覺得這點就是市場
    《我所看見的未來》因為預言了疫情,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開始被大家討論,之前很多Youtuber都做了相關的影片來檢視作者的預言,讓我也很有興趣讀讀原版的漫畫,但紙本漫畫由於是絕版書(1996年出版)的關係,價錢被炒得超級高,最近大塊文化終於出了重印版+電子書,我一看到立刻就下手了,讀完之後有一些心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大腦為了讓我們適應這個世界,所以讓我們在重複刺激的事情上反應越來越少。 體驗(度假、學新技能、課程、音樂會、上新餐廳用餐)比新財產(包包、鞋子、車子、平板)更能更能帶來快樂。物質商品一擁有的當下滿意度就會開始急遽下降,但是體驗的滿意度還會慢慢增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幫助媽媽們成為家庭CEO的幫手。從滿足自己的需求、將爸爸也視為育兒高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利用外部資源,提出了幫助媽媽們更輕鬆愉快地過日子的建議。
    Thumbnail
    「孩子好像天生就知道,對於不尊重,父母毫無招架之力。孩子說出對父母不敬的話,把父母逼到忍耐的邊緣讓父母失控…用這樣的方式控制我們。」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正為著孩子偶爾的出言不遜苦惱,丹尼.席克認為有比「發飆」更好的應對方法。
    Thumbnail
    13歲來台的越南移民羅漪文,在食物味道的記憶裡尋找家族的根,在鄉親互動認識當年未曾長大的故鄉事。本來為了拍紀錄片下鄉田調後,發現影視拍攝的困難點,過程中拿到司法通譯證書的她,開始為越南同胞進行溝通翻譯的工作,藉此反思社會問題與新聞時事。讓我聯想起 2023年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臨時通譯莉娜的劇情。
    我還記得八月份的時候中國突然宣布禁止進口台灣食品,制裁名單內有餅乾、糕點、麵包等等,後來雖然發現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量就算被制裁也不痛不癢,但消息剛出的時候,台灣食品股全都下跌了,在這片混亂中,韓國的餅乾股卻大漲,原因是韓國人認為如果中國不買台灣的餅乾,就會轉而進口韓國的餅乾。 我一直覺得這點就是市場
    《我所看見的未來》因為預言了疫情,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開始被大家討論,之前很多Youtuber都做了相關的影片來檢視作者的預言,讓我也很有興趣讀讀原版的漫畫,但紙本漫畫由於是絕版書(1996年出版)的關係,價錢被炒得超級高,最近大塊文化終於出了重印版+電子書,我一看到立刻就下手了,讀完之後有一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