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調子的推理和愛情│分手的決心Decision To Leave (20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們覺得朴贊郁變了,因為<分手的決心>不再有著前作,如:復仇三部曲的暴力、<下女的誘惑>的情慾,而揉雜能被大眾辨識也最受歡迎的類型電影,單純地說著對愛的體悟。這想法的盲點在於,暴力不是非得血肉橫飛、情慾不是非得赤身露體,此外,血腥與性愛對朴贊郁而言從來不只是那樣的存在,總是為了他想要訴說的主題而服務─人們在暴力中試圖學會原諒、以情慾試圖界定擁有。但,朴贊郁是真真實實地「變」了,感受到的不同卻可能在於他過去的作品多半是以一個偏執的故事挖掘出人性的曲折,卻自<下女>到本片轉而從奇情的敘事鋪陳出人性最本能的一面。
的確,這部片近乎「純愛」一般,沒有任何親密的接觸、沒有任何兩心相許的告白,導演的運鏡卻讓我們把迷戀的線索都看了個遍;當湯唯飾演的瑞萊說自己錄下了朴海日飾演的海俊「愛」的對話,就連海俊也詫異自己何時說過那樣的話,這個有趣細節微妙呈現人們對「愛的語言」的依賴,許多文本不都這樣搬演角色們對說出「我愛你」是多麼戒慎恐懼,彷彿說出來就是一種承諾,甚至第一個說出口的就成了感情裡較為脆弱的一方,但人們又極其需要定義自己處在怎樣的狀態,以致於戀愛中的人們不斷試探、引導對方說出(自己想要的)那個答案。
然而,當瑞萊點破兩人雲裡霧裡的關係時,她對愛情的篤定反而使她成為了感情中的強者。現代人對於愛情的矛盾正在於企圖把不該也不能名狀的愛情給語言化,但愛情理當是能超越所有描述的存在,我們又該如何辨識?對瑞萊而言,她能讀懂自己、讀懂海俊,並不靠那些必須被定義、被指認的詞彙,而是「當你說愛我的時候,你的愛就結束了,而我的愛就開始了」感受愛情有了裂痕、兩人之間的距離,透過失去才明白愛情確實存在過,但至少,愛不再虛無飄渺,這便足以使瑞萊選擇只屬於自己的愛情,一個人偏執地去愛,而沒有另外一方,凸顯了瑞萊性格裡的那份殘酷,只是她對自己更加殘酷,原本百般求活的她卻願意為了自己的愛情死去,當潮浪逐漸淹沒沙洞,縱然沒有令眼球刺痛的張力,意念的絕決正是種寧靜的暴力。
對於海俊來說,唯一值得相信的是明擺在眼前的證據。不論是死者的眼睛、海俊滴眼藥水的習慣、妻子按壓魚眼感受新鮮度,卻都在明示越是明察秋毫越看不到自身處於五里霧的狀態。當他逐步揭開瑞萊的第一宗案件,「真相」的揭露理所當然地順理成章,毫無推理刑偵類型那種反覆推敲的趣味,編導甚至放棄討論缺乏登山訓練、對環境不熟悉的瑞萊為何能夠第一次故布疑陣就上手,更著重反映海俊對真理的執迷,當他重新將自己擺放回那樣的位置,也就成為了這段感情的旁觀者,情願扼殺與瑞萊間的契合只為了讓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律法、規範裡感覺安適。
不只是海俊,我們同樣作為旁觀者,總是不停尋求一個讓自己「過得去」的說法,雕琢著劇情中山與海的意涵、按著男女主角對號入座,而這樣的過程不也是種觀眾的推理,但那些符號也許都只是陷阱,而真相就是這部片的「麥高芬」(Mcguffin),主角、觀眾都在追尋卻從來不是重點、甚至可能不曾存在。就像海俊以為自己獲得了真相,卻不明白自己失去的將是更重要的;當我們作為觀眾試圖破解那些隱喻,當我們以為看山是山、看海是海,卻失去了我們對於描繪一個角色無法言說的那種美感、對人性中那份晦澀懷有的溫柔:沒有真相,瑞萊才會永遠被海俊想念,沒有相愛,她才有可能永遠被愛,愛情沒有開始,也就沒有終點。
人間,沒有哪個明明白白的山盟海誓,能有如此的份量承諾這樣的愛情。
-----------------------------------------
相關閱讀-朴贊郁「復仇三部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7會員
236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阿定與吉藏質疑的卻是更大的生命主題:如果人類的生命只是一瞬的燦爛,為帝國而死或為自己而生實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分別。不只是沈重的意識型態,在遇見彼此之前,他們的活也都分別被社會認定的道德所束縛─阿定必須還債、吉藏必須服膺事業/婚姻的潛規則,而他們就像是命中註定般理解對方反叛現世的渴望,既然所有.....
然而這部片絕對是一部愛的故事,只是劇情並不特寫氾濫到無限上綱的母愛,這樣的作法反倒有點特別:角色的處境與情感更多呈現在一個受壓迫的無力狀態下,人還有什麼選擇、還能給出去什麼;這也彷彿在反問觀眾,如果僅得出「為母則強」這樣的結論,是否把「母愛」看得太理所當然?又為何我們對於電影中忘了支付贍養費....
成長,不是往前看而是回頭看才有的體悟,必須得看穿時間這物理性的殘酷,才懂得包容過去、理解現在的自己。<光陰的故事>便是時間教會我們的事,也不只關乎角色的個人更折射了一個世代集體的生存處境,原來這樣地活著既寂寞卻不孤獨,或許越是明白何以長成現在的樣子,也越能同理那麼多與我們不同卻又相同的人們.....
當人們試圖以自我的投射強加為布紐爾和達利的意識時,或許更值得揣想的是他們兩人為何刻意逆反觀影默契的那份意圖。開場的「Li était une fois」(Once upon a time),即是中文裡的「很久很久以前」以及最終的「Fin」(The End),依舊把本片鑲嵌在這個傳統敘事的頭尾中...
一段感情、婚姻都不該由單方面決定,然而他的一句「妳憑什麼扮演受害者?」重點不在「扮演受害者」而是「妳憑什麼」,完全暴露他必須相信自己擁有絕對主權那股理直氣壯,以死亡為要脅的瘋狂是要從生命的本質讓Harper狠狠認清她天生囚徒的身分,這也使Harper不確定丈夫的死是否令她「痛苦」......
旁白形式刻意模仿一種閱讀感,成為了一部影像化的現代版(非)童話。Tom的天真在於他將愛情、幸福與真命天女畫上了等號,他對電影<畢業生>的喜愛體現了一個奇妙的誤讀,這部百大電影經典的主題更著重在由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Ben對於人生、未來、社會化的探索與叛逃,然而Tom和多數的我們一樣,被片尾Ben..
阿定與吉藏質疑的卻是更大的生命主題:如果人類的生命只是一瞬的燦爛,為帝國而死或為自己而生實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分別。不只是沈重的意識型態,在遇見彼此之前,他們的活也都分別被社會認定的道德所束縛─阿定必須還債、吉藏必須服膺事業/婚姻的潛規則,而他們就像是命中註定般理解對方反叛現世的渴望,既然所有.....
然而這部片絕對是一部愛的故事,只是劇情並不特寫氾濫到無限上綱的母愛,這樣的作法反倒有點特別:角色的處境與情感更多呈現在一個受壓迫的無力狀態下,人還有什麼選擇、還能給出去什麼;這也彷彿在反問觀眾,如果僅得出「為母則強」這樣的結論,是否把「母愛」看得太理所當然?又為何我們對於電影中忘了支付贍養費....
成長,不是往前看而是回頭看才有的體悟,必須得看穿時間這物理性的殘酷,才懂得包容過去、理解現在的自己。<光陰的故事>便是時間教會我們的事,也不只關乎角色的個人更折射了一個世代集體的生存處境,原來這樣地活著既寂寞卻不孤獨,或許越是明白何以長成現在的樣子,也越能同理那麼多與我們不同卻又相同的人們.....
當人們試圖以自我的投射強加為布紐爾和達利的意識時,或許更值得揣想的是他們兩人為何刻意逆反觀影默契的那份意圖。開場的「Li était une fois」(Once upon a time),即是中文裡的「很久很久以前」以及最終的「Fin」(The End),依舊把本片鑲嵌在這個傳統敘事的頭尾中...
一段感情、婚姻都不該由單方面決定,然而他的一句「妳憑什麼扮演受害者?」重點不在「扮演受害者」而是「妳憑什麼」,完全暴露他必須相信自己擁有絕對主權那股理直氣壯,以死亡為要脅的瘋狂是要從生命的本質讓Harper狠狠認清她天生囚徒的身分,這也使Harper不確定丈夫的死是否令她「痛苦」......
旁白形式刻意模仿一種閱讀感,成為了一部影像化的現代版(非)童話。Tom的天真在於他將愛情、幸福與真命天女畫上了等號,他對電影<畢業生>的喜愛體現了一個奇妙的誤讀,這部百大電影經典的主題更著重在由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Ben對於人生、未來、社會化的探索與叛逃,然而Tom和多數的我們一樣,被片尾Ben..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海燕說:你有沒有想過俊郎為什麼想殺你?因為你搶了他的女人,俊郎不了解我,你了解我嗎?惜初搖搖頭說:也許有一天,別人會在我身上把你搶走。海燕說:你對了,如果我發現有人比你更好,我就會離你而去,到時你會殺人嗎?惜初說:我不知道,我想知道怎樣才能和你相愛?海燕說:和我一樣成為一個最好的人。寫到這裡,我思考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Thumbnail
當鎔宇在新加坡感受到初雅對他的『愛』時,以及感受到對於『關係確認』的渴望時,他馬上就退縮了,因為他沒有辦法去接受。 lithromantic 這個詞,就是形容這種『我就喜歡你不喜歡我』的感覺,「性單戀」與其說是新的性取向,或許也可以說是迴避型依戀的一種。
Thumbnail
「當你說愛我的瞬間,你的愛就結束了,當你的愛結束時,我的愛就開始了。」海俊其實從沒開口說過愛,但願意為了她捨棄刑警的正義就是最直白的「我愛你」。這份心動和感情,讓海俊失去判斷力,過往建立起的自我認同開始逐漸崩壞;設下迷魂計的瑞萊,雖然成功讓海俊走入圈套裡,卻也讓自己深陷執念裡,無法自拔...
Thumbnail
海俊其實沒有對瑞萊說過「愛」,而是身為一名刑警,卻為了她掩蓋殺人的證據,這對瑞萊而言就是最露骨的告白,在那一瞬間,男人對她的愛結束了,而她卻正為他心動......
韓國電影分手的決心( 英語: Decision to leave) ,由湯唯主演, 於2022年上映. 這部電影我是在今年從台灣回英國的華航班機上看的, 看完以後內心的情緒很澎湃, 已經好久沒有看過這種濃烈愛情的電影. 我喜歡女演員湯唯詮釋的愛情, 會看這部電
Thumbnail
十年後的賢祐,你過得好嗎?你該不會離婚了吧?你有小孩了嗎?不過沒有也沒關係,因為只要有海仁在我身邊就可以了。我只希望你到了那個時候,也能夠記得你是有多麼愛她,現在才會在這裡。 十年後的海仁,雖然我認為你不會看這個,我不會問你過得好不好那種老套的問題,我知道你一定過得很好,你肯定依舊美麗又健康,
Thumbnail
臺劇《愛愛內含光》以大膽露骨的「性」作為亮眼包裝,實則藉此剖開角色的靈魂內核,拉出所有關於難以啟齒的創傷、慾望和情感。本文探討了主要角色對「性」與「愛」截然不同的看法以及兩代間的婚姻觀念差異。透過對比,無褒貶、善惡劃分,呈現了兩代對性、愛情與婚姻觀唸的差異與衝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海燕說:你有沒有想過俊郎為什麼想殺你?因為你搶了他的女人,俊郎不了解我,你了解我嗎?惜初搖搖頭說:也許有一天,別人會在我身上把你搶走。海燕說:你對了,如果我發現有人比你更好,我就會離你而去,到時你會殺人嗎?惜初說:我不知道,我想知道怎樣才能和你相愛?海燕說:和我一樣成為一個最好的人。寫到這裡,我思考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Thumbnail
當鎔宇在新加坡感受到初雅對他的『愛』時,以及感受到對於『關係確認』的渴望時,他馬上就退縮了,因為他沒有辦法去接受。 lithromantic 這個詞,就是形容這種『我就喜歡你不喜歡我』的感覺,「性單戀」與其說是新的性取向,或許也可以說是迴避型依戀的一種。
Thumbnail
「當你說愛我的瞬間,你的愛就結束了,當你的愛結束時,我的愛就開始了。」海俊其實從沒開口說過愛,但願意為了她捨棄刑警的正義就是最直白的「我愛你」。這份心動和感情,讓海俊失去判斷力,過往建立起的自我認同開始逐漸崩壞;設下迷魂計的瑞萊,雖然成功讓海俊走入圈套裡,卻也讓自己深陷執念裡,無法自拔...
Thumbnail
海俊其實沒有對瑞萊說過「愛」,而是身為一名刑警,卻為了她掩蓋殺人的證據,這對瑞萊而言就是最露骨的告白,在那一瞬間,男人對她的愛結束了,而她卻正為他心動......
韓國電影分手的決心( 英語: Decision to leave) ,由湯唯主演, 於2022年上映. 這部電影我是在今年從台灣回英國的華航班機上看的, 看完以後內心的情緒很澎湃, 已經好久沒有看過這種濃烈愛情的電影. 我喜歡女演員湯唯詮釋的愛情, 會看這部電
Thumbnail
十年後的賢祐,你過得好嗎?你該不會離婚了吧?你有小孩了嗎?不過沒有也沒關係,因為只要有海仁在我身邊就可以了。我只希望你到了那個時候,也能夠記得你是有多麼愛她,現在才會在這裡。 十年後的海仁,雖然我認為你不會看這個,我不會問你過得好不好那種老套的問題,我知道你一定過得很好,你肯定依舊美麗又健康,
Thumbnail
臺劇《愛愛內含光》以大膽露骨的「性」作為亮眼包裝,實則藉此剖開角色的靈魂內核,拉出所有關於難以啟齒的創傷、慾望和情感。本文探討了主要角色對「性」與「愛」截然不同的看法以及兩代間的婚姻觀念差異。透過對比,無褒貶、善惡劃分,呈現了兩代對性、愛情與婚姻觀唸的差異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