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好書推薦〈心理韌性〉

2022/08/2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部分身為六年級生(或更早)的爸爸媽媽們,由於小時候的教養環境不太允許我們直接表達負面情緒,以致於當孩子在學校遇到挫折、展現他的負面情緒時,會想要迅速地控制眼前失控的狀態,出口對孩子說的話有時候反而會造成傷害:「你看看,我不是跟你說過了,你就是不聽!」、「你就是努力得不夠,自己要承擔後果!」一方面是因為對孩子有所期待但孩子沒有照自己的意思來做,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小時候面對這樣場合時也不曉得怎麼處理、想要快速地結束這對話,結果只會讓孩子因負面情緒沒被好好疏導,懷疑自我的價值、對學習活動感到無力、厭煩、應付甚至或懼學。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太強調面對挫折時的耐受性與堅固性,彷彿只要夠強韌,禁得起挫折的摧殘跟折磨,就能抵擋大部分的挑戰。這種看法的問題在於,它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挫折是個持續變化的動態過程,『忍受』只是整個過程中開頭的一小段,只強調對挫折的忍受,會讓我們忽略其他更重要的心理益處。」
〈心理韌性〉這本書,#陳品皓心理師 以自身的輔導經驗,分享如何透過適當的親子溝通,來建立自我價值感、強化自我效能感,進而產生自信心。挫折不是不好,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與孩子一起去看待挫折,把它轉化成進步的觸媒。挫折有時候是因為能力天賦,有時候是因為方法不對,先將「能力跟方法做區分是有意義的。能力牽涉列對自我的評價,方法則是回歸到執行的技術面。當我們認為是能力的問題時,就會陷入對自我的否定:當我們把焦點放在技巧跟方法時,則會去尋找新的施力點。」而就算挫折是因為能力天賦的緣故,其實也能讓我們理解到自己的能力極限到哪,往後能夠訂定適合自己的目標、接受自己的定位,活得自在。
要與孩子共讀的話,建議也可以搭配 #吉竹伸介 的 《逃離吧!腳就是用來跑的》繪本,有些觀念是可以交互印證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