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軟弱」的體驗系列 (一)】:〈不怕痛,承認軟弱1:文章篇〉

2020/03/0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送給孩子五個「軟弱」的體驗系列首部曲:「不怕痛,承認軟弱。」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我們的成長,或多或少帶著不同的傷口與破口,
靜下來聆聽自己一路走來的故事,深入地探索成長的痛楚,
或許就是察覺及認知個人軟弱的第一步。
成長的起點,與我們從小長大的原生家庭之「教育」密不可分。
不是說所有後天的成長也與原生家庭掛勾,然而其影響力之大,的確值得我們細思細想。
===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分為三層。

最淺層是「知識」:語言、走路等;第二層是「素養」:禮貌、尊重、良知等。
往往,我們也沒有察覺和多加探究第三層的教育:「精神身份」,亦是最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
準輔導心理學家劉凱晴指出,這種教育是最無形的、不經不覺的、隨年月累積的。
在這種教育下的受教者非常被動、可以沒有意識,更是無法自控的。
===

文章分享:〈原生家庭中的無形教育〉劉凱晴 (節錄)

//舉個例來說,陳小姐從小到大,父母都拿她和所有表哥表姐、兄弟姊妹作比較。她從小到大,就在挫敗感中成長。父母可能沒有惡意或故意要讓她感到挫敗,甚至只是想她訂立目標,追求進步。可是,她從小就「無形學習」了我是一個「失敗者」這個「精神身份」。
像陳小姐般在這種家庭下成長的人,主要有三種人格發展:
一、「逃避」。
這是指生命中幾乎有甚麼挑戰都不會嘗試,就算對那樣事物有多大的好奇心,也沒勇氣參與,因為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於是便會無法自拔地逃避。例如可能在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明明有離開的機會,但她就是沒有辦法讓自己離開。
二、「投降」。
這是指不能自控地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認為自己無論做任何事情,也注定會失敗。即便可能有一兩次成功的經驗,自己也會雞蛋裡挑骨頭,或常常和別人比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而沒法感受本該可以享受的滿足感。
三、「補救」。
這是指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失敗者,不惜犧牲自己所有的基本需要和真正喜好,一直想向外界證明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人。最常見的是花盡一輩子的時間,不能自控地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不是為了回應自己內在的渴求,而是為了滿足他人的眼光。
又以家庭暴力個案為例。很多家暴的受害者,小時候經歷過父母的暴力對待。長大後丈夫或妻子以暴力對待他們,他們已經是個成年人,其實可以選擇離開,但很多受害者也「無法自控」地選擇留下來。
正正是因為父母教育了他們一個「精神身份」,叫做「受害者」——「父母是愛我的,愛我的人是會打我的;我的伴侶打我,所以他愛我。」縱使身邊朋友和專業人士也建議他們離開,但當他們離開一次後,他們又會再一次回去;後來再一次離開,又不能自拔地用回去一次。如此循環,生生不息,看不見盡頭。
再以家庭中的長子及長女為例。很多在原生家庭是哥哥、姊姊的人,投身社會後,往往會擔當工作圈子內「奶媽」、「奶爸」的角色,總是忍不住協助同事「執手尾」、在公司留守到最後,廢寢忘餐地工作。
父母在成長階段,無形地教育了他們一個「精神身份」,叫做「犧牲者」——「即使我很睏很累,也一定要幫忙照顧弟妹,我要做一個好榜樣」。縱然已屆成人之齡,有拒絕別人的自主選擇,他們也總無法說不,永無止境地苦著自己,成就他人。//
===

10題「不怕痛,承認軟弱」的思考題目 (適合個人反思、了解別人、協助他人)

A. 文章重點思考

  1. 根據文章,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分為哪三層?
  2. 陳小姐在父母的「無形教育」下,發展出哪三種主要人格?
  3. 文章中列舉了家庭暴力的案例,受害者在家庭的「無形教育」下,會賦予自己甚麼「精神身份」?這將如何影響他們的人生?
  4. 文章中又列舉了家庭中的長子及長女的案例,這類人士在家庭的「無形教育」下,會賦予自己甚麼「精神身份」?這將如何影響他們的人生?

B. 文章應用思考

  1. 我們原生家庭給了我們甚麼「無形教育」?這賦予了我們甚麼「精神身份」?
  2. 承上題,現在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的你有察覺嗎?你喜歡嗎?你自由自主嗎?為甚麼?
  3. 找到真正的「精神自由」重要嗎?為甚麼?
  4. 你在成長中有哪些不知不覺帶至如今的「痛楚」與「軟弱」?
  5. 覺察及認識成長中的「痛楚」與「軟弱」重要嗎?為甚麼?
  6. 我們可怎樣面對成長中的「痛楚」與「軟弱」?

C. 體驗活動建議

「寫給過去的自己:致______歲的我」
  • 寫一封給自己的信,一封給過去的自己的信,一封只給自己閱讀的信。
  • 與自己和好,與自己的痛楚和好,與自己的軟弱和好。
  • 「跟過去的自己說聲謝謝,你那時候已經用盡可以用的resources去survive。帶著那時候的好,放下那時候的痛,繼續上路。」(劉凱晴,2020)
  • 「我多想,把哭泣的你,摟進我懷裡/謝謝你,是你的單純,給了我指引/我沒有,對不起那個,十五歲的自己」(劉若英 ,〈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
===
不想承認,但亦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確在原生家庭中受過傷。
一些看不見、無形的傷,其實更痛。
這些傷,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或帶著痛楚與缺憾。
但願因為「不怕」的勇氣,讓我們學習勇於面對,好好成長,
在缺憾中也得見美好——重新把自己愛回來。
===

延伸閱讀

書籍 (一):《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焦慮》(許皓宜,2017)
書籍 (二):《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脫離原生家庭糾結關係、重新定義自己,不再當「成年小孩」》(吳姵瑩,2019)
  • 簡介:當孩子無法好好當孩子,長大後就可能成為內心長不大的「成年小孩」,一再渴望失落的愛與照顧。父母關係除了影響你的認知,也會影響你對親密關係的看法,以及個人領域和事業的發展
  • https://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9573285618
書籍 (三):《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美國心理學家Jonice Webb,2018)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