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六)-止足四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外人止步的時間到了?

沒,顏老闆今天要說的是,「適可而止」的人生。


禮記說,慾望不可以放縱,心志不可以自滿。

宇宙或許有盡頭,而人的性情欲念是沒有窮盡的。

顏家先祖顏含就曾經告誡過子弟:「我們家是書生,不是富貴人家。當官不要超過二千石,結姻親也不當去攀附有權有勢的家族。」

顏含是兩晉之交的官員,活了九十幾歲。當時算是他們家族空前的大官,所以畫下這條線。

老樣子,比較哲學的部分就跳過,看看顏之推怎麼說中產小康。

「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頃,堂室纔蔽風雨,車馬僅代杖策,蓄財數萬,以擬吉凶急速。」

首先,南北朝與兩漢的家戶觀念,有極大的轉變。

兩漢以前,成年的男子要自立門戶。在家吃閒飯就是等著給人說閒話。即使是三國時代那樣的戰亂,你看像諸葛亮兄弟也是分頭各自飛。

我覺得這是檢討東漢世族的一個要點,很多時候大家都拿南北朝的家族套路來演繹。

嗯,文字上要看成這樣:兩漢大族,南北朝大家。

過去,族人群居,各自分家是基本款。後面,不分家才是王道。

這個歷史背景上,南朝的僑民有一些特殊性。

他們要尋找落腳之地,但江東經過孫家政權的開發,已經不是過去那麼蠻荒,所以僑民散居的情況比東漢末年嚴重。

一來,僑民求自保,類似塢堡的居住形式,肯定要優於村落型態。更要緊的是,東晉政府逐漸站穩腳跟之後,就要派田了。

你就說吧,派田總有個標準,標準一定取決於戶口。我家產一百萬五口人,跟你家產一萬五口人,所領到的田地絕不會有百倍之差。

我是大族長,我肯定就想方設法叫大家都住到「我家」來,一起報戶口領補助。大屋大院,二房三房,應運而生也是很正常。

東晉之後所謂的「匿戶」,我想就是這麼來的。
對,人家不是匿口。

戶口影響田地的分配,同時也會影響「繳稅」。

所以領完田後,又會產生幾個做法。把家族的窮逼留著當下人這算是好的。領完田之後想辦法「分家」,讓窮逼們拿點小補償滾蛋,也是很基本的玩法。

又或者,在第一種情況下,跟政府「減報丁口」。


讓我們回到顏之推的原文。

二十口家的奴婢很多,但不應超過二十人。不可奢華是顏之推的主題,但是不是也有「奴口」過多,會被查「匿戶」的歷史背景在呢?

良田十頃,是要養這四十人的。

屋子足夠遮風避雨就好,欸嘿,那就表示當時一定已經流行「非實用性建物」,有些什麼未來再看會不會從其他百科裡看到吧。

車馬僅代杖策,就是給年長者的必須性使用。不要家裡面每個人都一台賓士。

要有幾萬(單位不明)的存款,來對應突然的吉喪變故。

後面說,如果財產超出這個,建議拿去幫助他人。即使財產不到這個標準,也不能走邪門歪道來賺錢。

當官最好在中品,不要上品也不要下品。下品給人當狗,上品隨時有可能倒台。一旦超過中品,就應該趕快退休。

我,顏之推當到黃門郎,已經跟先祖平齊,本應到這裡就好。但當時寄居他鄉(南人在北朝當官),很怕被其他人攻擊,所以就只是想想沒有付諸行動。

唉,亂世之中,我看過趁勢得上高位享富貴、早上權傾朝野,晚上就被人殺了丟進山谷的,又豈止五個十個呢?

一定要謹慎啊。

止足篇很短,你看我東拉西扯一大段都才這麼點。所以誡兵篇一起來,正所謂少年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本篇從顏家先祖說起。

顏氏,就是山東人,世以儒雅為業,書上都有寫。像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就有八個姓顏。秦漢魏晉,直到南朝齊梁,我們顏家從來沒有一個靠著「用兵」而發達的。

不是沒有將軍啊。

春秋時代,有顏高、顏鳴、顏息、顏羽,都是很有勇力的。戰國齊有顏涿聚,趙有顏最。東漢有顏良,南朝劉宋時有顏延之,都是當到將軍的。

這後面顏之推寫了「竟以顛覆」。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也不用一個個去查,顏良給關羽啪嚓一刀沒了,這大家都熟。

其實顏延之是當代的大文人,但也是文壇鬼見愁。基本上他就是參加了劉裕的軍事革命而起家,這樣的政軍地位,搭配上他的性格,就是他討人厭的地方了。

光看記載都說大家是討厭他的性格,其實他就竹林風王羲之那種的。

應該說,我想顏之推要表達的就是這個:顏延之如果走儒雅文士之路就沒問題了。

後面又舉了一個顏駟,自稱武功很好但沒半點事蹟。還有兩個顏家子弟是反亂罪死的,顏家之恥。

好的,前面說到亂世,我們讀書人武功不高,就聚集了很多人,拋下原本的志業去打仗,就是容易造成這樣不好的結果。

今天不是說你不要學武,要知道,「孔子力翹門關,不以力聞,此聖證也」。

欸,最近很流行去重新解釋論語說孔子其實是孔武有力很厲害,迷因越出越多大家都很開心。

但真的讀過書都知道,孔子真的是武士沒錯。這是《呂氏春秋》記載的句子。

顏之推想強調的是,兵法也是治世的大學問。最可怕的是你仗恃著自己的勇力拳腳功夫,那你的人生肯定要糟糕。

「國之興亡,兵之勝敗,博學所至,幸討論之。」

國家的興亡跟戰場的勝負,其實是同一門學問(看過孫子兵法不懂這個也是枉然)。做為參謀,就是要為君主盡力,求社稷之福。

不過現在好多讀書人,讀了一點兵書,了解了一些爭霸之道……承平之世,在宮廷朝堂中就看不起其他人,幸災樂禍。甚至自己就成為了逆亂朝廷的禍首。

戰亂之時,縱橫反覆於豪強之間,不知國之存亡。這不只讓自己身陷危機,更動輒有滅族之禍,豈可不謹慎小心?

過去的讀書人,學過兵器的使用,懂得騎馬,這就能稱為武夫了。現在的人卻不讀書就自稱武夫,我看不過是酒囊飯桶而已。

誡兵篇結束在這個奇妙的地方,但武夫這個詞很有趣的。

我們現在一般都視為貶義詞。

但你想一下,三國時代,劉巴貶張飛稱「兵子」,關羽貶黃忠言「老兵」。

武不可恥,兵為下者。

顏之推的行文,更表達出「士大夫」的意味。

修身為士,治理為夫。

《詩經.周南.兔罝》:「糾糾武夫,公侯干城。」

「士」的層級,其實是低於「武夫」的啊。

--------------------

關於武孔子的一些補充資料:

「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墨子為守攻,公輸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勝者,以術彊弱。」

出自呂氏春秋的《慎大覽》。

呂氏春秋的體裁分:紀、覽、論。

慎大是說你強大的時候要戒慎,不要看到大覽就高潮了。

東漢王充的《論衡》也提到了這件事:「孔子能舉北門之關,不以力自章,知夫筋骨之力,不如仁義之力榮也。」

推崇六藝的孔子,也有射箭時大家都跑來看的記錄:「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墻。」

《淮南子》又說:「孔子之通,智過於萇弘,勇服于孟賁,足躡效菟,力招城關,能亦多矣。然而勇力不聞,伎巧不知,專行教道,以成素王,事亦鮮矣。」

這是說孔子的智力,武力,速度都是一等一的。
力招城關就是舉國門之關那件事。

那其實孔子算是天生神力,遺傳自他的父親叔梁紇。

叔梁紇因為一直沒有兒子,所以去找了一個顏老頭叫他把女兒嫁來。

顏老先生就跟他的三個女兒說:「陬大夫雖父祖為士,然其先聖王之裔。今其人身長十尺,武力絕倫,吾甚貪之,雖年大性嚴,不足為疑。三子孰能為之妻?

叔梁紇身長十尺,武力絕倫。

孔子的記錄是九尺六寸。

孟獻子也說過叔梁紇是「詩所謂有力如虎者也」。

對了,陬是地名,大夫是叔梁紇的官。叔梁紇因為打仗有功得到封賞,而孔子被稱為夫子,其實就是他是大夫之子,跟公子的起源有87%像。

大概說到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30
雜藝,一般解釋為各種雜七雜八的技藝。 為什麼要雜七跟八?不能雜三雜四? 顏氏家訓讀到這裡,我倒是有點明悟。就像反語對正言(雅音),雜藝是六藝的雜項。顏之推這裡列舉的就是:書畫射卜醫琴,跟投壺。 欸不是,六藝不是禮樂射御書數嗎?光看字面都有三個重複吧?
Thumbnail
2022/08/30
雜藝,一般解釋為各種雜七雜八的技藝。 為什麼要雜七跟八?不能雜三雜四? 顏氏家訓讀到這裡,我倒是有點明悟。就像反語對正言(雅音),雜藝是六藝的雜項。顏之推這裡列舉的就是:書畫射卜醫琴,跟投壺。 欸不是,六藝不是禮樂射御書數嗎?光看字面都有三個重複吧?
Thumbnail
2022/08/29
顏氏家訓進入最後的四篇,接下來的書證音辭都是專業文。那這種我就不會一句一句翻。 其實從前一篇歸心開始就是了。 顏之推本身是佛教徒,有訓詁學跟音樂方面的專長。 訓詁是研究古書中詞義的學科。同一個字詞,在古代跟現代所代表的意義,很多時候是完全不相同的。 比方說「爺」,現在都覺得是阿公,以前說的是爸爸。
2022/08/29
顏氏家訓進入最後的四篇,接下來的書證音辭都是專業文。那這種我就不會一句一句翻。 其實從前一篇歸心開始就是了。 顏之推本身是佛教徒,有訓詁學跟音樂方面的專長。 訓詁是研究古書中詞義的學科。同一個字詞,在古代跟現代所代表的意義,很多時候是完全不相同的。 比方說「爺」,現在都覺得是阿公,以前說的是爸爸。
2022/08/28
不知不覺也來到第十五篇,養生。 顏氏家訓也就二十篇而已,快完結了。 養生說什麼呢? 開宗明義第一句:神仙的事情,也未必都是假的。 南北朝的科學唯物主義,在傳說中好高鶩遠的玄學清談之下,得到了長足的成長。 乍看之下相悖,其實合理的不得了。 而這段期間的宗教,也開始發生巨大的轉變。
2022/08/28
不知不覺也來到第十五篇,養生。 顏氏家訓也就二十篇而已,快完結了。 養生說什麼呢? 開宗明義第一句:神仙的事情,也未必都是假的。 南北朝的科學唯物主義,在傳說中好高鶩遠的玄學清談之下,得到了長足的成長。 乍看之下相悖,其實合理的不得了。 而這段期間的宗教,也開始發生巨大的轉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暮歸》 唐 · 白居易 不覺百年半,何曾一日閑han5。 朝隨燭影出,暮趁鼓聲還huang5。 甕裏非無酒,牆頭亦有山san。 歸來長困臥,早晚得開顏gan5。 第二十二條婚規第十集5:58秒處,張鐸的家人聽到李悅瞳所住的房產價值二百萬元,表妹驚呼一聲,「表哥你[趁]二百萬
Thumbnail
《暮歸》 唐 · 白居易 不覺百年半,何曾一日閑han5。 朝隨燭影出,暮趁鼓聲還huang5。 甕裏非無酒,牆頭亦有山san。 歸來長困臥,早晚得開顏gan5。 第二十二條婚規第十集5:58秒處,張鐸的家人聽到李悅瞳所住的房產價值二百萬元,表妹驚呼一聲,「表哥你[趁]二百萬
Thumbnail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雍也第六)。  簞(dān),古時盛飯用的竹具。    孔子最喜歡顏回,多次稱讚他,這次稱讚顏回安貧樂道。說,『真是賢德呀!顏回。一簞飯,一瓢水,住在貧民窯的破房子裡。換了
Thumbnail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雍也第六)。  簞(dān),古時盛飯用的竹具。    孔子最喜歡顏回,多次稱讚他,這次稱讚顏回安貧樂道。說,『真是賢德呀!顏回。一簞飯,一瓢水,住在貧民窯的破房子裡。換了
Thumbnail
文帝死後,已經持續了近四十年的休養生息政策仍在釋放著強大的慣性。 因為他將「黃老之術」交棒到了他的皇後,即後來的竇太後。 竇太後不像當年的呂太後那樣強勢,她對於政策的影響力是依靠持續教育獲得的。 老太後在皇室辦起了黃老培訓班,要求所有宗室子弟都必須學習並深入實踐黃老理論,並以此為指導思想治國。 從中
Thumbnail
文帝死後,已經持續了近四十年的休養生息政策仍在釋放著強大的慣性。 因為他將「黃老之術」交棒到了他的皇後,即後來的竇太後。 竇太後不像當年的呂太後那樣強勢,她對於政策的影響力是依靠持續教育獲得的。 老太後在皇室辦起了黃老培訓班,要求所有宗室子弟都必須學習並深入實踐黃老理論,並以此為指導思想治國。 從中
Thumbnail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 沈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淒涼廢冢荒臺。 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 — 總說西江月 兩千多年的歲月,以一個故事開場吧。 話說當年周文王見到姜子牙後驚為天人,死活非要請他出山,姜子牙譜比較大,非要文王拉車才肯走。 文王拉了姜子牙八百零八步後一
Thumbnail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 沈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淒涼廢冢荒臺。 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 — 總說西江月 兩千多年的歲月,以一個故事開場吧。 話說當年周文王見到姜子牙後驚為天人,死活非要請他出山,姜子牙譜比較大,非要文王拉車才肯走。 文王拉了姜子牙八百零八步後一
Thumbnail
雜藝,一般解釋為各種雜七雜八的技藝。 為什麼要雜七跟八?不能雜三雜四? 顏氏家訓讀到這裡,我倒是有點明悟。就像反語對正言(雅音),雜藝是六藝的雜項。顏之推這裡列舉的就是:書畫射卜醫琴,跟投壺。 欸不是,六藝不是禮樂射御書數嗎?光看字面都有三個重複吧?
Thumbnail
雜藝,一般解釋為各種雜七雜八的技藝。 為什麼要雜七跟八?不能雜三雜四? 顏氏家訓讀到這裡,我倒是有點明悟。就像反語對正言(雅音),雜藝是六藝的雜項。顏之推這裡列舉的就是:書畫射卜醫琴,跟投壺。 欸不是,六藝不是禮樂射御書數嗎?光看字面都有三個重複吧?
Thumbnail
1 《天元五歌》 明 蔣大鴻 著 2 第一:論大義 3 一元浩氣含三象,混混分開氣升降, 4 天清地濁成兩儀,陰陽互根氣來往, 5 山川土石象中氣,日月星辰氣中象, 6 二氣相抱不相離,濁陰本是清陽象, 7 唯有人為萬物靈,品配乾坤號有兩, 8 一人自具一天地,卓立三才不相讓。
Thumbnail
1 《天元五歌》 明 蔣大鴻 著 2 第一:論大義 3 一元浩氣含三象,混混分開氣升降, 4 天清地濁成兩儀,陰陽互根氣來往, 5 山川土石象中氣,日月星辰氣中象, 6 二氣相抱不相離,濁陰本是清陽象, 7 唯有人為萬物靈,品配乾坤號有兩, 8 一人自具一天地,卓立三才不相讓。
Thumbnail
不要看到家訓就縮了,這部家訓其實提供了很多「非史官」的南北朝資料。會給我們更遠離「英雄故事」的時代視角。 所以花了點時間作一部分翻譯,就併在一篇看吧。
Thumbnail
不要看到家訓就縮了,這部家訓其實提供了很多「非史官」的南北朝資料。會給我們更遠離「英雄故事」的時代視角。 所以花了點時間作一部分翻譯,就併在一篇看吧。
Thumbnail
在本文中的漢人,指的是居住在中國大陸以及台澎金馬的多數,並直系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的族群。筆者認為集體性的起源是自周代起。由來是據說在當時由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從形式上規範什麼是正確的外向社會舉止,包括每個身份的人應當履行何種禮儀和義務,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
Thumbnail
在本文中的漢人,指的是居住在中國大陸以及台澎金馬的多數,並直系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的族群。筆者認為集體性的起源是自周代起。由來是據說在當時由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從形式上規範什麼是正確的外向社會舉止,包括每個身份的人應當履行何種禮儀和義務,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
Thumbnail
我在讀書的時候,覺得逐利是一件俗氣之事,天(ㄕㄚˇ)真(ㄅㄧ)的以為用功念書以後就有機會能賺大錢。而長大開始工作後,為了想過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的研究與計畫後才知道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自我思考後大吃一驚!倒底我覺得「賺大錢很俗氣」這個觀念是何時形成的? 商人的原罪—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商
Thumbnail
我在讀書的時候,覺得逐利是一件俗氣之事,天(ㄕㄚˇ)真(ㄅㄧ)的以為用功念書以後就有機會能賺大錢。而長大開始工作後,為了想過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的研究與計畫後才知道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自我思考後大吃一驚!倒底我覺得「賺大錢很俗氣」這個觀念是何時形成的? 商人的原罪—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商
Thumbnail
所以說,聯姻在古代確實很有用,周襄王一套騙婚操作,扭轉了他被鄭國壓制的局面。這跟十字軍之王二(Crusader Kings II)的經典套路也很類似,先騙婚,拐丈人出錢出力幫女婿打地盤後,女婿暗殺丈人妻子一家老小,兼併他們所有財產一樣的套路。而若都跟自己人聯姻,那就坑不到別人家的老丈人了,多可惜啊!
Thumbnail
所以說,聯姻在古代確實很有用,周襄王一套騙婚操作,扭轉了他被鄭國壓制的局面。這跟十字軍之王二(Crusader Kings II)的經典套路也很類似,先騙婚,拐丈人出錢出力幫女婿打地盤後,女婿暗殺丈人妻子一家老小,兼併他們所有財產一樣的套路。而若都跟自己人聯姻,那就坑不到別人家的老丈人了,多可惜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