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課這個主題也是我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內容怎麼準備?如何減少備課時間?資源去哪裡找?等等。
想當年我剛開始當家教,什麼技巧都不會,不知道怎麼把自己的知識有效輸出給學生。那時候最簡單的起步就是照著課本教,但後來我發現有幾個問題(以我作為英文老師舉例)
我不再用課本的原因
1. 他真的很無聊
你看到可能會傻眼,但我真心覺得課本無聊。不是說課本不好,而是他被創造的意義就是授課,以傳統老師傳授知識的角度去做的,很容易變成照本宣科,老師單方面不停輸出,學生不一定有接收到。後來我的應變辦法是,真的從0開始學的成人才比較有機會看到課本,而且我會把它作為大綱的感覺,教學內容還是自己設計的,並適時依學生狀況作補充。只要有個底子我們就改上有趣的東西了,例如小說或是美劇。
2. 學了也沒用
以我上學的記憶,英文課本裡寫的東西很多真的實際生活用不到耶。不是說他錯,而是人家就不這樣講話啊!例如你吃到好吃的東西,你不會說「很美味」(課本),應該會說「很好吃」(人生)吧!在我的認知裡,台灣教育的英文都是為了考試,課本當然也是這樣設計,對於實際溝通真心幫助不大。尤其我又是教口說的,當然更不適合了。
在這幾年的教學經驗,我整理出一些設計課程的方法。
課前規劃
這個超級重要,沒有後面都白搭。
1. 確認學生想達到的目標
想考多益900跟想去subway用英文點餐的人學的東西絕對不會一樣。你必須確認目的地,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到達。感謝台灣教育,大部分人都無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我自己也還在練習),作為老師真的需要不停確認學生真實的想法。因為我就真的碰過一開始跟我說他要考多益,後來教一教才發現他只是想說話的學生。目標講得越具體越好,同時確認他為什麼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因為學生的目標可能跟他真正想做的事不在同一條路上。
2. 認識學生
過往的學習經驗、曾經遇到的困難、現在的卡點還有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等,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的課程準備。
3. 盤點你的資源
我們很幸運生在很多免費資源的網路時代,隨手可利用的教材很多,但也有可能太多導致雜亂無章。我的經驗是,要先有一個主軸,也就是你的核心價值、教學理念與架構,然後再放入對應的教材即可。
實際上場
事前準備充分的話,課程應該可以呈現出學生想要的東西。我第一堂課的習慣是,展現我的教學方式,解釋為什麼我要這樣教、為什麼這個方法可以解決學生的問題,真的讓他試試看感覺不一樣的地方、知道自己是做得到的,最後給他兩個教材做選擇。沒意外的話就會穩定上下去,依據實際狀況再決定後面內容是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