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總急著想早一步了解攜帶物品的清單,個別物品的準備需要花時間蒐集,有的網上訂購,有的去實體店面,有的可以借到,不太是臨時抱佛腳一個晚上就全部辦到的事。然而,看到清單裡要帶一盆植物,我笑了。
浮現我腦海中的,是一段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照顧盆栽的影片。影片中小女孩大約四五歲,拿著澆水與清潔工具,專注而細心的觀察盆栽,並一片片擦拭葉片。每次有機會在旁觀察,孩子那股專注的神情與姿態,總令我莫名感動。
學齡前孩子有動作與秩序的敏感期,熱愛動手操作的活動,也常主動維持環境與物品的原貌。相對之下,小學階段孩子對於秩序的喜愛,轉換成腦中的抽象思考,渴望了解所見事物的來由與世界的運作方式。也因此,同樣一盆植物,小學階段孩子可能更好奇其內部構造、想知道它的學名,或比較各種植物的相似相異性。
提供適合孩子的工具,引導孩子操作與學習完成任務的方法,他們能做到的事常常比父母以為得更多。
原先有些苦惱要讓孩子帶什麼植物去學校,後來決定就帶家裡現成品,疫情期間大家在家時間變長,也跟著注意居家綠意的環境美化,盆栽也跟著多了起來,我讓他帶了一盆我新買不久,也很喜歡的植物。路上也看到各班孩子帶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盆栽,包含一盆仙人掌。孩子回家後,我詢問是否需要換成其他盆,擔心尺寸太小不符合學校期待,結果孩子說不用,也說大家會輪流負責照顧這些植物。
過了幾天,一個到學校的機會裡,我想去看一下家裡植物被照料的如何,發現盆栽下放了一張紙條:「水不夠。」仔細一看,土真的是乾的。我不太清楚孩子們怎麼分工,當下的第一個念頭是趕快找水來澆。
但猶豫了一下,我忍住了。
誰能想到,對孩子的多餘幫助是所有壓抑的首要根源,也是成年人對孩子所能造成的最危險傷害?—摘自童年的秘密,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著。
第一次讀童年的秘密這本書的時候,讀到這段話真是當頭棒喝。許多成人以為的“幫忙“,其實是幫倒忙。如果這一次我插手澆水,代表負責的孩子失去了這個學習的機會,沒有體驗到他行為帶來的後果,以及學習後續如何補救。或許從表象來看,教室裡的植物都能欣欣向榮,反正有人在暗地補救,但這同時,卻搶走了孩子從這個任務中學會負責任的機會。
回到家後,其實還是對我心愛的植物有點念念不忘,會不會我的植物就這麼夭折啦?理性分析,帶去的植物葉片沒有發黃或枯萎的跡象,應該還在安全範圍內,就別自己腦補了。孩子從照顧盆栽的任務裡養成責任心,父母也從中學習放手與信任,避免幫了倒忙。:)
翻譯原文參考:
Who would ever have thought that the useless assistance given to the child is the first root of all repressions and hence of the most perilous injury the adult individual can do to the child? —Dr. Maria Montessori, The Secret of Child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