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從《我們的藍調時光》玉冬、東昔看「與母親和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我們的藍調時光》的最後三集,玉冬和東昔母子間的故事,應該打中了不少人心裡那些隱藏很久、痛痛的傷口。關於「和解」這件事,劇本實在太溫柔,給了一個算是非常完美的結局。

從東昔的角度,他終於可以放下自己心裡曾有的創傷,與母親併肩而坐、和母親同行;從玉冬的角度,她得知了東昔有個等待他、陪伴他的人,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能終於能放下對孩子的歉疚:啊!當初的選擇只不過希望孩子能有個家、有人照顧、能上學,那個年代失去丈夫又沒什麼能力的女人,也許再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了。

戲如人生。東昔與母親的衝突、矛盾在戲劇以外,更是平常不過的事。但與大部分的戲劇不同的是,東昔這個角色並不像大多數戲劇中那些與父母決裂的孩子一樣,可能是為了選擇自己的路被父母反對憤而出走;可能是受到父母太多情緒勒索決定而反抗最後反目成仇⋯⋯這個角色寫入了許多戲劇衝突很少說到的「孩子的溫柔」。

大多數的戲劇在寫「親子和解」這件事,都用一種「反叛」的角度來呈現「你總有一天還是要跟你的父母和解」「不要帶著遺憾到送終了才後悔」,但關於和解,有很多時候不是從「原諒/被原諒」開始,而是從「感受」開始,感受「對方的溫柔」、感受「對方當時的無能為力」、感受「也許那時候的無心也該隨時間過去而過去」然後釋放彼此。

大多數的孩子應該都跟東昔一樣,小時候與父母相依,希望總有一天可以成為父母所期待,以及可以照顧父母的孩子。但往往不知道在哪個時間點上開始長出了自己的自我意識,而有了與父母的意見相左而互不相讓到最後互相攻擊,有些小事過了十年、二十年、到老到死也化不開。

這部電視劇的劇本很厲害。

它用了幾場戲,給了東昔想了幾十年都想不出來「為什麼媽媽要這樣對我」的答案。

其中當然是去不同父也不同母的兄弟家中那一場。

東昔心裡一直卡著「母親為什麼從來沒有為我被繼父的孩子打而替我出口氣?」,一直到這場戲,東昔才知道「媽媽都看在眼裡,只是沒有說。」東昔當然也一直心懷著「為什麼他們對妳那麼壞,妳還要替他們把屎把尿,照顧他們到死。」這種對母親的心疼,只是不曉得母親懂不懂這樣的心情?也不曉得母親心裡有沒有感到過一絲委屈?東昔只能用憤怒表現自己對母親的不捨。

母親的不語,大多時候是為了「息事寧人」不要再製造更多生活上的紛擾,而不是不能懂得東昔的心情;母親的不擅表達卻也成了東昔心裡最難跨過去的傷,特別是他一再地向母親表示:「我也可以很努力的跟妳一起過日子就好,我帶妳走、跟我走,不要再留在這樣不珍惜自己的家庭中。」卻沒有得到母親的同行。

再轉進最後那幾場東昔問起母親的年少,問起母親:如果來生⋯⋯。玉冬說:「如果有來生,我希望生在有錢人家,可以上學識字,可以讓自己的孩子不要為了錢而發愁。」是啊!這是很多窮苦的父母最大的心願吧!我多麼希望給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但命運如此,我已經用盡全力想要讓你活得像人一樣,只能做到如此了!

玉冬的人生在東昔抱著她的遺體痛哭中結束。

還好的是沒有真的到了最後留下了什麼也沒說的遺憾;還好的是東昔即使老死不相往來的稱自己的母親是阿姨,最終還是敵不過心裡對母親的那份心疼,放過了母親和自己。(要是這裡還放不下,東昔就真的會帶著深深的遺憾或者不諒解繼續折磨自己的人生。)

這世上與母親(或父親)的糾結,很多時候都是很小的事,甚至其中一方都不記得,但當下沒有被解開的事。於是冷戰,開始裝作漠不關心,開始用盡任何方式在彼此之間隔出厚重的牆,然後有事沒事再引爆炸開再重新繼續築牆

理解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被父母理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多半的時候冷漠才是關係中最致命的關鍵。以為不說、不提、不表達,或是以為用憤怒表達,對方就能感受到「你讓我受傷了。」

說出口的、好好說的話都不一定會被理解了,怎麼會期盼不說、不表達或者以憤怒的方式表現,對方能感覺你心裡的不捨、心疼或是受傷的感覺呢?

年少的時候,我們期待父母懂得我們、照顧我們、關愛我們。但有沒有可能是在某一個年歲後,我們懂得照顧自己、關愛自己,然後告訴父母「你怎麼對我會好一點」以及回頭照顧、關心父母親呢?

不要用雞毛蒜皮的小事逼問父母「為什麼你那時候都不關心我?」他們很有可能像玉冬一樣「那時的他們可能已經用盡全力想要給你他們能給你的全部了!」在一定的年齡後,人要學著像一個大人一樣照顧自己。至少在超過你的父母給你傷害當時的年齡,你要比他們更懂得照顧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

也許當你開始想這麼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相同的狀況,你不一定能做出更好的表達,你會開始想知道「那時候為什麼你要這樣?」慢慢地,你就能抬起腳跨過去,然後看見年邁的父母依然待在原地,只是你從未主動靠近。

我不是年紀到了一個歲數才懂得人生有些事有它的難,我比較像不冷漠的東昔且跟他一樣溫暖的人。

我沒有沒有期待過我的母親「為什麼不能多關愛我」這件事,也許我更希望她能在她的人生某些階段可以做出其他選擇,即使我沒來過這世界也沒關係。我多半是「旁觀者」,旁觀她人生中的難,旁觀她在某個人生階段耗盡全身的力氣才能站穩腳步,旁觀著待在她的身邊,而我也跟她一樣:我們都只能盡力而為的完整我們在彼此生命中的角色,不要讓彼此留下遺憾。這樣,就很不容易了。

《我們的藍調時光》우리들의 블루스/2022
編劇:盧熙京
導演:金圭泰
主演:李炳憲、申敏兒、車勝元、李姃垠、韓志旼、金宇彬、嚴正化、金惠子、高斗心、朴志煥、崔英俊、裴賢聖、盧允瑞、奇昭侑

圖:《我們的藍調時光》官方網站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1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電視.電影.聽音樂.閱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20.7K會員
919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童話故事下集,依然還是個童話故事!倘若沒有那個會在睡覺進到房間裡收垃圾的媽媽,也沒有那些會聚在家裡的三姑六婆親戚!像曾學友那樣的男人根本是人間極品!呵呵~
Thumbnail
2025/03/11
童話故事下集,依然還是個童話故事!倘若沒有那個會在睡覺進到房間裡收垃圾的媽媽,也沒有那些會聚在家裡的三姑六婆親戚!像曾學友那樣的男人根本是人間極品!呵呵~
Thumbnail
2025/02/15
我甚至覺得連劇本都拋棄他們了!
Thumbnail
2025/02/15
我甚至覺得連劇本都拋棄他們了!
Thumbnail
2025/02/08
《聽海湧》究竟值不值得花那麼多錢?是不是扭曲歷史?該不該說成故事?坦白說,台灣關於「歷史」的劇實在太少,不論是不是杜撰、改編或是擦邊球的被提及,都少之又少,能多一部是一部,拿「不符史實」來大砍預算,或許我們得先問「有多少人了解當時的歷史」來提問吧!
Thumbnail
2025/02/08
《聽海湧》究竟值不值得花那麼多錢?是不是扭曲歷史?該不該說成故事?坦白說,台灣關於「歷史」的劇實在太少,不論是不是杜撰、改編或是擦邊球的被提及,都少之又少,能多一部是一部,拿「不符史實」來大砍預算,或許我們得先問「有多少人了解當時的歷史」來提問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們的藍調」裡面涉及了不同層面的議題,藉由平凡純樸的濟州島當作開端,引述了每個角色坑坑疤疤的人生,跟著村民們度過濟州的春夏秋冬,最後更在歡樂的運動會下結束。我很喜歡劇中的節奏,時而輕快時而緊湊,有時大笑有時大哭,宛如生活一樣。 只願看完這齣劇的你我都能從裡面找到能撫平傷痛的方法、與自己和解的理由
Thumbnail
「我們的藍調」裡面涉及了不同層面的議題,藉由平凡純樸的濟州島當作開端,引述了每個角色坑坑疤疤的人生,跟著村民們度過濟州的春夏秋冬,最後更在歡樂的運動會下結束。我很喜歡劇中的節奏,時而輕快時而緊湊,有時大笑有時大哭,宛如生活一樣。 只願看完這齣劇的你我都能從裡面找到能撫平傷痛的方法、與自己和解的理由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課題,尤其是家庭關係。 韓劇《黑暗榮耀》講的是一個校園霸凌的復仇故事,但我的焦點都放在女主角與他媽媽的關係。 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劇裡的媽媽卻為了自己成為加害者的一方。 「不論你逃到哪裡我都找得到妳,畢竟我們有血緣關係。」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課題,尤其是家庭關係。 韓劇《黑暗榮耀》講的是一個校園霸凌的復仇故事,但我的焦點都放在女主角與他媽媽的關係。 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劇裡的媽媽卻為了自己成為加害者的一方。 「不論你逃到哪裡我都找得到妳,畢竟我們有血緣關係。」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閱讀韓國作家張海珠所著《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屢屢讓我想起那深受傳統教義束縛的母親,重新站在她的角度回想她是怎麼成為、又成為一個怎樣的母親?也不該以理所當然的形象,希望她將這個身分視為人生終點。
Thumbnail
閱讀韓國作家張海珠所著《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屢屢讓我想起那深受傳統教義束縛的母親,重新站在她的角度回想她是怎麼成為、又成為一個怎樣的母親?也不該以理所當然的形象,希望她將這個身分視為人生終點。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 在某一回的衝突或者不開心之後,你們的母親什麼話也沒說,就僅僅切一盤水果放在桌上,這就代表“對不起”了。 他們那一輩的人都是這樣的。 有長輩如此說道。 想想也真是可笑,經歷了那麼多毀天滅地的不悅,怎麼可能就靠切一盤水果就能和好如初?憑什麼?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 在某一回的衝突或者不開心之後,你們的母親什麼話也沒說,就僅僅切一盤水果放在桌上,這就代表“對不起”了。 他們那一輩的人都是這樣的。 有長輩如此說道。 想想也真是可笑,經歷了那麼多毀天滅地的不悅,怎麼可能就靠切一盤水果就能和好如初?憑什麼?
Thumbnail
不要用雞毛蒜皮的小事逼問父母「為什麼你那時候都不關心我?」他們很有可能像玉冬一樣「那時的他們可能已經用盡全力想要給你他們能給你的全部了!」在一定的年齡後,人要學著像一個大人一樣照顧自己。至少在超過你的父母給你傷害當時的年齡,你要比他們更懂得照顧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
Thumbnail
不要用雞毛蒜皮的小事逼問父母「為什麼你那時候都不關心我?」他們很有可能像玉冬一樣「那時的他們可能已經用盡全力想要給你他們能給你的全部了!」在一定的年齡後,人要學著像一個大人一樣照顧自己。至少在超過你的父母給你傷害當時的年齡,你要比他們更懂得照顧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
Thumbnail
小時候沒當夠小孩的人,長大也當不好大人 15歲的我只剩下媽媽,但你卻連我唯一的媽媽都剝奪了,你不准我叫你媽媽,你都不會感到愧疚嗎? 最後一集時,東昔在車上期望玉冬能給出答案,而發出了這數十年來的怒吼,他內心一直渴望等到媽媽一句道歉... 一個瘋女人,哪懂什麼叫愧疚
Thumbnail
小時候沒當夠小孩的人,長大也當不好大人 15歲的我只剩下媽媽,但你卻連我唯一的媽媽都剝奪了,你不准我叫你媽媽,你都不會感到愧疚嗎? 最後一集時,東昔在車上期望玉冬能給出答案,而發出了這數十年來的怒吼,他內心一直渴望等到媽媽一句道歉... 一個瘋女人,哪懂什麼叫愧疚
Thumbnail
一位女性個案 在感情上重複著同樣同樣的循環 明明是個勇敢的個性 但碰到對象就會成為無盡的包容 她不知道的是 以為自己總是碰到無法表達、內心封閉的男人 而自己總是一再的想金石為開 明知道關係不順利,仍然無法成為手先放開的那個 她其實也是學習身心靈的 但潛意識這個關卡真的並不容易 不是自己看見
Thumbnail
一位女性個案 在感情上重複著同樣同樣的循環 明明是個勇敢的個性 但碰到對象就會成為無盡的包容 她不知道的是 以為自己總是碰到無法表達、內心封閉的男人 而自己總是一再的想金石為開 明知道關係不順利,仍然無法成為手先放開的那個 她其實也是學習身心靈的 但潛意識這個關卡真的並不容易 不是自己看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