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返十年青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中國清華大學社科院院長說,「疫情引出的次生災害,受傷害最大的是年輕人,整整三年的青春沒有了。」
對此我可不以為然。這一代的孩子被疫情所困才三年而已,而我們這一輩50後人,60年代被迫上山下鄉,青春歲月誰不是在兵荒馬亂中度過?本人於69年3月1日離開上海坐輪船「發配」東北,直至79年3月1日被派出所批准報進上海戶口,足足十年,一天不多,一日不少,想想是何等的令人唏噓⋯⋯
回滬以後,生活一時很不適應。對這「逝去的十年青春」一直耿耿於懷,無法接受,無法放下。
怎麼辦好呢?我告訴自己,努力追返,把失去的時間趕討回來:人家一天二十四小時,我卻要「一日三十六個鐘」。如何做得到呢?不讓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虛度就可以了。
工作的地方,每天有大量的時間是在「務虛」,即所謂的「政治學習」。我會充分利用這些時間替自己「務實」,不是偷偷看自己的書,就是悄悄練自己的手藝,繪畫功力就是如此「培訓」出來了。
工作之餘,積極尋找另一份工——教小朋友畫畫。一方面自己的收入得以增加,另一方面教學經驗也不斷充實。
定居香港後,「打兩份工」的「初心」始終不改。白天給美國公司負責廣東工廠的聯絡,晚上去九巴公司車廠做回廠巴士清潔。雖然人工不多,每晚四個小時才152元1毫,但這份工令我深刻了解香港的底層社會,為我日後的寫作增添了豐富多彩的素材。
後來進入教育界,「打兩份工」已不可能,於是晚上改「爬格子」撰文投稿。寫作一直是自己的興趣愛好。文字創作既可以抒發自己的感受,又可以賺取不菲的稿酬,何樂而不為?這一寫,足足長達三十年之久。
現在,我可以自豪地對自己說,逝去的十年青春歲月,終於被我追討回來了。
avatar-img
5會員
271內容數
中國的文革浩劫,眨眼五十年過去了。片言隻語的回憶回顧和緬懷,既可以紓緩我們的心結,又可以教育啟發我們的後代,防止悲劇重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事情一開始的困難,都有熱情撐腰,掩蓋一切辛勞。但隨著時間過去,我們不只習慣了挑戰,也習慣了熱情,這才終於看見現實,發現終點還那麼遠。小至習慣的養成,大至人生方向,幾乎都是如此。有時是因為人生觀念的轉變,也有時,就只是真的認清現實,發現自己的熱情只是三分鐘熱度。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總是覺得一個月好久、一學期好久,上了高中,覺得還有三年,好像很久,到了大學,覺得還有四年。但離開學校後,一轉眼已經過了六年,時間過得好快。學生時期,好多事物都好新奇,所見所聞,以及所學到的各種事情,是如此新鮮,然而出社會後,許多事物的新鮮感都下降了,體驗的豐富度下降了,時間感受度自然就下
Thumbnail
九月談談心 從寒假開始,我的平常日子就不太一樣,似乎又回到那個挑燈夜戰的學生時代,只是,這次,多了更多更多的壓力,那種壓力曾擁有過,卻可以緩解的。這次,一刻都不能鬆懈,那種壓力不僅是身體上的,心裡更是感受到那種前所未有的壓力,連呼吸都覺得是一種負擔。 在這過程中,曾幾度做「逃兵」,也幾乎要成功,
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整體處境
Thumbnail
最近318十週年,了很多人的回顧文,有點想不起當時的記憶,畢竟我沒被打到,不過當時工作單位在行政院附近,每天下班都會去待個幾個小時才回家洗澡睡覺,期間就會不時遇到久違的同學跟學弟妹,大家都雖然都變成社畜或忙著寫論文,但有空還是都會來現場充當人頭,這種場合人數多才安全,人數少就危險了。
Thumbnail
雖然現在人已經在新加坡了,但前陣子去南投做偏鄉小學志工的悲傷與理解還是縈繞在心頭,還是抓緊時間記錄下來。 上一份工作非常忙碌,從九月一路忙碌到離職前兩個禮拜才終於能喘口氣,但馬上又開始準備出國工作的行李和資料,就這樣再一路忙到2024年的現在。過兩天要開始受訓了,比起期待,我一直在做的是慎重的心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事情一開始的困難,都有熱情撐腰,掩蓋一切辛勞。但隨著時間過去,我們不只習慣了挑戰,也習慣了熱情,這才終於看見現實,發現終點還那麼遠。小至習慣的養成,大至人生方向,幾乎都是如此。有時是因為人生觀念的轉變,也有時,就只是真的認清現實,發現自己的熱情只是三分鐘熱度。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總是覺得一個月好久、一學期好久,上了高中,覺得還有三年,好像很久,到了大學,覺得還有四年。但離開學校後,一轉眼已經過了六年,時間過得好快。學生時期,好多事物都好新奇,所見所聞,以及所學到的各種事情,是如此新鮮,然而出社會後,許多事物的新鮮感都下降了,體驗的豐富度下降了,時間感受度自然就下
Thumbnail
九月談談心 從寒假開始,我的平常日子就不太一樣,似乎又回到那個挑燈夜戰的學生時代,只是,這次,多了更多更多的壓力,那種壓力曾擁有過,卻可以緩解的。這次,一刻都不能鬆懈,那種壓力不僅是身體上的,心裡更是感受到那種前所未有的壓力,連呼吸都覺得是一種負擔。 在這過程中,曾幾度做「逃兵」,也幾乎要成功,
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整體處境
Thumbnail
最近318十週年,了很多人的回顧文,有點想不起當時的記憶,畢竟我沒被打到,不過當時工作單位在行政院附近,每天下班都會去待個幾個小時才回家洗澡睡覺,期間就會不時遇到久違的同學跟學弟妹,大家都雖然都變成社畜或忙著寫論文,但有空還是都會來現場充當人頭,這種場合人數多才安全,人數少就危險了。
Thumbnail
雖然現在人已經在新加坡了,但前陣子去南投做偏鄉小學志工的悲傷與理解還是縈繞在心頭,還是抓緊時間記錄下來。 上一份工作非常忙碌,從九月一路忙碌到離職前兩個禮拜才終於能喘口氣,但馬上又開始準備出國工作的行李和資料,就這樣再一路忙到2024年的現在。過兩天要開始受訓了,比起期待,我一直在做的是慎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