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群組中,朋友V興沖沖地提問要不要計畫一下放鬆之旅,不見得要去外島,像是南部或墾丁也可以。
我直盯著螢幕好幾秒,緩緩打出我想說的話-目前沒有這想法ㄟ,你們可以去。再詢問原因,我才大概寫一下,因為預算問題。
自從一腳踏進四字頭之後,我算算大概已經有好幾次,會進入一個中年危機焦慮週。
四十歲以上,二萬多薪資、沒有自己的房子、沒有六位數積蓄。
我知道,如果有緣看到這段話的人,絕對都會帶著驚訝、懷疑,甚至於嘲笑的語氣。目前的工作性質與收入是我自己選擇,過去"及時行樂"的人生價值觀我也不予以否認。我只是意外自己過去總是不在意社會價值框架,來到四字頭卻變得相當在意。
當然,身邊幾個好友都給予鼓勵和支持,並且沒有因此而嫌棄。但是,這種刻板外在條件是存在無形之間,特別是談論到金錢的時候,與他們的差距很快地顯現出來,即使我一直告訴自己不用在意、不需要比較,另一個聲音還是一直無法被隱藏。
除了收入,職業屬性也成為我的中年危機焦慮。身邊好友不是組長、專案負責人,或者是其他漂亮的頭銜,而我只是一個文書助理,一比立刻又讓我陷入憂愁狀態。
我清楚明白這些也不是他們的問題,來到這個年紀會有這樣的狀態,完全是自己過去所下的決定,既然如此,隨時提醒自己這些就是自己所選擇,也沒有對或錯的問題,更不需要特別放大他們的收入跟頭銜。
為了避免讓自己一直陷入焦慮、焦慮時間被拉長,我刻意強迫自己開始參加一些政府舉辦的免費藝文活動,將生活重心放在文章分享,粉絲專頁、文章發表平台,這個月特別還加入方格子。或許不見得會有收入,至少能讓自己的情緒有個地方宣洩。
或許未來有一天能冠上駐站專欄作家這樣值得驕傲的頭銜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個愛心。如果有想說的,也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