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面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想想自己活了那麼久,身體跟著你就有多久。但你真的認識自己嗎(物理上),別人說怎麼動就怎麼動。終究還是要有主導權吧,看完本篇就會了解用意。本篇的主題就是...

特殊關節名稱( special joint )

類型 ( Types )

依據類型可以將關節分為

  • 單軸關節
  • 雙軸關節
  • 多軸關節

單軸關節 ( uniaxial joint )

運動只能在一個平面上進行

屈戍關節 ( Hinge Joint )

又稱樞紐關節或滑車關節,是一凸出骨關節面,嵌入另一凹下骨關節面。主要運動只能繞冠狀軸進行 屈曲 ( flexion ) 、 伸展 ( extension ) 運動。例如 : 踝關節、肘關節、 指間關節

raw-image

*如果體育課看到老師在做繞膝蓋是屬於錯的動作喔!

*所以膝關節被從外側的力量撞擊的話,很容易導致韌帶及半月板的撕裂

車軸關節 ( Pivot Joint )

是一骨骼的圓錐面關節頭與具有凹狀面的骨節窩構成,並且由韌帶形成的環狀構造。主要運動是沿垂直軸進行旋轉運動。例如 : 寰樞正中關節、橈尺近側關節

raw-image

雙軸關節 ( biaxial joint )

可在兩個平面上運動

髁狀關節 ( condyloid joint )

又稱橢圓關節 ( Ellipsoidal Joint ) ,是一骨的橢圓形凸面,嵌入另一骨的橢圓形腔內。沿冠狀軸進行 屈曲 ( flexion ) 、 伸展 ( extension ) 、 內收 ( adduction ) 、 外展 ( abduction ) 、迴旋等動作。例如 : 腕關節、寰枕關節

raw-image

鞍狀關節 ( Saddle Joint )

是兩骨的關節面均為馬鞍狀,互為關節頭和關節窩。運動有兩個運動軸,可以沿著兩軸進行 屈曲 ( flexion ) 、伸展 ( extension ) 動作,沿矢狀軸進行 內收 ( adduction ) 、 外展 ( abduction ) 運動,並可以進行迴旋動作。例如 : 拇指腕掌關節

raw-image

多軸關節 ( multiaxial joint )

可在多個平面上運動

滑動關節 ( Gliding Joint )

又稱平面關節 ( plane joint ) ,兩骨關節面均較為平坦光滑,但仍有一定弧度,所以能進行左右及前後運動。例如 : 腕骨間關節

raw-image

杵臼關節 ( Ball-and-socket Joint )

又稱球窩關節 ,是一關節頭較大,嵌入另一骨骼淺而小的關節窩中的關節,關節窩與關節頭相互接觸面積不及 1/3 。關節可進行 屈曲 ( flexion ) 、 伸展 ( extension ) 、 內收 ( adduction ) 、外展 ( abduction )、旋轉 ( rotation ) 、迴旋等動作,是活動性最大的關節。例如 : 肩關節,髖關節

raw-image

我的看法

了解構造之後,可以試著動動看自己的關節,去感受細節的變化,這樣你在訓練時可以更了解肌肉是怎麼去帶動關節動作,也可以進一步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vin-體能訓練師的沙龍
416會員
100內容數
以各種關於運動及訓練的專題,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私訊給我
2023/01/09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9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26
剛進行玩一場激烈的比賽,需要好的疲勞恢復,才能應付接下來的高強度比賽。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慢跑、收操...,但有一種方式可以更好的恢復身體狀況,那究竟是甚麼呢?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26
剛進行玩一場激烈的比賽,需要好的疲勞恢復,才能應付接下來的高強度比賽。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慢跑、收操...,但有一種方式可以更好的恢復身體狀況,那究竟是甚麼呢?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05
跟朋友運動到一半,因為距離沒算好,跟其他人撞在一起。起初覺得應該沒事,殊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像越來越不妙。到後來還是去醫院才救回來,到底是怎麼回事。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05
跟朋友運動到一半,因為距離沒算好,跟其他人撞在一起。起初覺得應該沒事,殊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像越來越不妙。到後來還是去醫院才救回來,到底是怎麼回事。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許多人活著像在照著預設導航系統走,缺乏真正自我探索的方向感。文章探討生命的意義並非預設目標,而是從內在感知自己走過的路,培養方向感。作者提出透過觀察自身行為、感受與世界連結,找回內在指北針,指引通往真正自我的人生航道。
Thumbnail
許多人活著像在照著預設導航系統走,缺乏真正自我探索的方向感。文章探討生命的意義並非預設目標,而是從內在感知自己走過的路,培養方向感。作者提出透過觀察自身行為、感受與世界連結,找回內在指北針,指引通往真正自我的人生航道。
Thumbnail
當我們能覺察身體所需、心靈所求,與真實的自我產生連結,進而走出不同的生命軌跡。
Thumbnail
當我們能覺察身體所需、心靈所求,與真實的自我產生連結,進而走出不同的生命軌跡。
Thumbnail
「非我」是無情的,無情的。我們不是在自己的Mind(頭腦思維)中生活,我們不是。Mind只是「非我」的代言人。你開始看到我們的設計,每個人都有很多「非我」的東西。Mind與「非我」相關聯,Mind與不同之處相關聯,如果你不訓練它,如果你不把它放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它會折磨你一輩子。
Thumbnail
「非我」是無情的,無情的。我們不是在自己的Mind(頭腦思維)中生活,我們不是。Mind只是「非我」的代言人。你開始看到我們的設計,每個人都有很多「非我」的東西。Mind與「非我」相關聯,Mind與不同之處相關聯,如果你不訓練它,如果你不把它放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它會折磨你一輩子。
Thumbnail
想想自己活了那麼久,身體跟著你就有多久。但你真的認識自己嗎(物理上),別人說怎麼動就怎麼動。終究還是要有主導權吧,看完本篇就會了解用意。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想想自己活了那麼久,身體跟著你就有多久。但你真的認識自己嗎(物理上),別人說怎麼動就怎麼動。終究還是要有主導權吧,看完本篇就會了解用意。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這真是個大哉問 自己一直是變動的 隨著時間經歷 形成的不同的我 想了很久 也許要找的其實是那個 帶著清明覺知 觀看著一切的那個 而那個是甚麼 誠如佛經說的 眾生皆有的 清淨無染的自性 而走在 反璞歸真的這條路上時 或許就是認識自己的進行式吧
Thumbnail
這真是個大哉問 自己一直是變動的 隨著時間經歷 形成的不同的我 想了很久 也許要找的其實是那個 帶著清明覺知 觀看著一切的那個 而那個是甚麼 誠如佛經說的 眾生皆有的 清淨無染的自性 而走在 反璞歸真的這條路上時 或許就是認識自己的進行式吧
Thumbnail
要進行的一系列與認識自己、實踐個人使命有關。 每個人有很多層次的面向可以挖掘,但這可以是一個起點,就像很多大師說的,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生下來的使用手冊,當你熟悉操作方式,就可以比較運用自如的使用它,然後再去和世界宇宙互動,或許就不會那麼多阻礙。 人腦可以鍛鍊,因此不斷學習是重要的。 像鍛鍊肌肉一樣
Thumbnail
要進行的一系列與認識自己、實踐個人使命有關。 每個人有很多層次的面向可以挖掘,但這可以是一個起點,就像很多大師說的,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生下來的使用手冊,當你熟悉操作方式,就可以比較運用自如的使用它,然後再去和世界宇宙互動,或許就不會那麼多阻礙。 人腦可以鍛鍊,因此不斷學習是重要的。 像鍛鍊肌肉一樣
Thumbnail
身體的智性透過我們的內在權威覺知而發展;然而人格的智性基於觀照、覺察,形塑外在權威。外在權威是將個人獨特的「觀點」,將習得的一切向外展現的能力。按部就班,透過根基轉化持續做實驗,我們開始體驗身體的安定,也能體會到身體和生命的獨特道路結合一起。
Thumbnail
身體的智性透過我們的內在權威覺知而發展;然而人格的智性基於觀照、覺察,形塑外在權威。外在權威是將個人獨特的「觀點」,將習得的一切向外展現的能力。按部就班,透過根基轉化持續做實驗,我們開始體驗身體的安定,也能體會到身體和生命的獨特道路結合一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