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讀書是為了什麼?正確的讀書態度是什麼?如果你確認讀書是一件對的事,那麼你對於身邊不讀書的家人朋友是什麼想法?可以用人權觀點去尊重不讀書的人嗎?
我想這些問題,至少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已有明確的答案,請讓我引述一段大家再熟悉不過卻又常被誤解的經典名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一)》
【白話翻譯】
孔子說:「治學而不斷複習所學,豈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啊!有同學從遠方來訪(切磋論學),豈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啊!自己求知問道而不介意他人的忽視,豈不是一個君子的高尚風骨啊!」
求知是人生第一要事,否則時間不斷前進,人不進步便是退步。而求知最好的方式就是讀好書、讀經典,畢竟生活周遭未必存在真正博學有道之人可以請教,單憑自己的能力也無法僅從日常生活中就能有所感悟而進步。學而時習的「習」字,不單單只是複習的意思,還含有實行、應用之意,將道理與人事結合、以理性解釋經驗並建立知識,而不是單純地死讀書和複習所學而已。
論語最常被人錯誤引用的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常常被當作社交用語。其實這裡的「朋」絕不是指一般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一同求知問道的同學,否則孔子說的這段話便失去了承先啟後的作用,邏輯不對且結構鬆散。「自遠方來」指治學者的學問日深,同道心悅誠服,慕名前來問道的盛事,這應是孔子感到欣慰的為學自述,也可作為治學者有同志可一同論道、教學相長的欣悅。錢穆將「有朋自遠方來」解作「有許多朋友從遠而來」,將「方」解成「並」,所以「方來」是「並來」,這也是指孔子學問之大,來訪者不只一人之意,雖然這樣的解釋可能違背直接感受,但於大義無礙。
求知問學不為其他,單純求知這件事便能讓求道者感到開心,正如求仁得仁,這是凡夫俗子難以想像的境界。孔子的學問之淵博非常人所能理解,因此有曲高和寡的心境,所以他感嘆「知我者其天乎!」。而對於走在正道的治學者來說,求知是為了求道,而不是為了聲名,所以「人不知而不慍」。
有人說,孔子這段話有三個層次,第一句話是自立自修;第二句話是自立立人;第三句話是治學有成後的修養態度,這樣的解釋並無不可,然須強調「人不知而不慍」的態度比「有朋自遠方來」的現象重要,因為治學者應探究天人之際而不是維持人際關係、求知求道不是為了尋找同溫層,雖然有同道的存在確實讓人欣慰。因此本文大義是「求道者志於學,若得同道交游確是美事,然無人相知亦不改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