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貓》| 村上春樹 -- 關於《棄貓》村上春樹與父親相處之生命風景

2022/10/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擦肩而過

近日得知,村上春樹又與代表無上榮耀的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但這並不影響我對這位內向的日本文學作家的崇敬。得獎固然是一項榮譽,但一位作家努力過程更令人感佩。村上春樹以《聽風的歌》寫小說聞名,在一九七九年獲得了日本群像新人文學獎,在日本已經賣出近二百萬冊。一九八七年更是以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暢銷四百萬冊,引起了「村上現象」風潮。(出處:村上春樹談新作,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年6月9日,亞太日報,2013年5月9日)


謎樣的貓

村上春樹是家中獨生子,不若其父親––––村上千秋有五位兄弟,所以很多時間村上春樹必須學會與自己獨處,心中感到寂寥時,貓咪與書本就是他最好的陪伴者,也就是生活日常的好朋友。在他小時候,住在有庭院的獨棟住宅,雖然養貓有足夠的空間,可是當母貓與野貓再生下一窩小貓時,養起來就費勁許多。在當時並沒有特別提倡替小貓結紮、節育的觀念,所以家裡沒有餘力照顧母貓時,村上千秋只好狠下心騎腳踏車載著剛上小學低年級的村上春樹抱著裝貓的箱子到海邊將牠拋棄。在愛貓如癡村上春樹的幼小心靈恐怕落下深深的傷痕,即使是這隻被拋棄的母貓,於父子倆騎腳踏車返家前,就已比他們優先返家。不過貓咪看來是很有靈性、對主人深具情感,看到比牠晚回家的父子倆竟然沒有記恨,更豎起尾巴示好、撒嬌,讀到此處我不免掉下百感交集的眼淚。

專注力的養成

村上春樹的父親––––村上千秋,是「安養寺」住持村上弁識(註:弁在日文中有口才很好的意思)的次男,當其祖父發生意外過世時,差點繼承寺院住持一職。因此祖父所種下與佛教深厚的因緣,導致後來村上千秋上過戰場後,也依然保持每天做日課的習慣,文中村上春樹是這樣敘述:

那對父親來說,已經成為意味著一天開始的重要習慣。就我所知他從來沒有一天怠忽過那「日課」(父親這樣稱呼),誰也無法妨礙他那每天的行為。而且父親背後,似乎散發著不好隨意同他出聲叫喚的嚴肅氣氛。其中有無法以「日常習慣」這簡單字眼解決的,不尋常的––––我覺得––––強大的專注力。

在我所認識的日課也就是所謂的定課,可以幫助修行者或心中有著無限煩惱的人,掃除一些積壓在心中有感或無感的壓力、煩惱、塵埃。古代高僧大德惠能雖然不識字,卻在聽聞《金剛經》時,當下開悟,這是惠能大師累生多劫的深厚修行,開悟絕對不是偶然發生的事情。因此惠能大師留下傳唱千古的偈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因此,在我看來,村上春樹的父親雖然生活在動璗不安,甚至參與過中日戰爭,最後還能夠成為優秀的日語教師,沒有宗教信仰的支持、強大的專注力、聰明的頭腦是無法做到如此的境地。


親子關係緊張

亞洲高壓教育型態,似乎有著相似之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村上千秋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這對於愛好自由、不想被學術框架拘束的村上春樹無疑產生了莫大的壓力。再加上身為獨生子,身負父親更大更多的高度期待,即使親為父子,還是擁有各自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個性、興趣。在小時候,可能因為思想尚未成熟,所以尚無法具體表達自己獨到見解,只能懵懵懂懂默默承受一切,等慢慢長大之後,親子關係因為長期意見分岐,演變成無法跨越的高牆。必須等待因緣俱足之時,才有和解的可能。


遲來的和解

在完全不開口溝通的二十年後,父子都已白髮蒼蒼,兩人終於做了不可思議的和解,村上春樹是這樣表達內心的矛盾:

這時父親後我––––在他人生的最後,極短暫的期間––––我們做了尷尬的對話,算是做了和解。就算想法不同,世界觀不同,但聯繫我們之間的緣般的東西,成為一股在我心中發揮作用。沒錯,看到眼前父親瘦弱的模樣,不得不感覺到這件事。

我想這件事應該就是不可抹滅的骨肉親情、養育之恩,就算是和解的很不自然、彆扭,勝過在人生的旅程徒留遺憾,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上得去也得下得來

愛貓成癡的村上春樹,在書中多次描摹小時候與小貓咪互動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小時候,養過一隻小白貓,有次很利索地爬上家中蒼勁的松樹,像武功高強的大俠一般,在他人面前展現自己的武藝,但武功可不能學半套,上得去也得下得來才行,不然卡在樹上就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就像人生有開始必然有結束,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在曲終人散之際,還可以淡然自處,不會悵然所失,我想這是人生一輩子的功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會員
99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熱愛悅讀說戲的李依儒,此沙龍以推廣、分享、欣賞臺灣戲曲歌仔戲為主,輔以跟讀者們一起讀好書,享受閱讀的樂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