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的否定語法:負負得正或負負不得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否定語法雖然容易引起語意上的模糊,但是卻無所不在,特別是法律文書。如果碰上這樣的句子:「尚難非謂不無行為能力」,只能將數學公式中的負負得正搬出來。

關於否定語法,有下列兩個公式:

1. 負負得正,符合數學公式。

2. 負負不得正,屬於習慣用法。

首先來說說第1個公式,負負得正。大多數句子都屬於負負得正的用法。「難」、「非」、「無」、「不」、「莫」、「否」等字,都算是「負」。以下的例子都是用負負得正的公式,轉換成正面表述,比較容易理解:

1. 「無所不在」:「無」、「不」合計2個負,所以是「到處都在」的意思。

2. 「不無道理」:「不」、「無」合計2個負,所以成了「有道理」。

3. 「尚難非謂不無行為能力」:「難」、「非」、「不」、「無」合計4個負,所以成了「可謂有行為能力」,意即「有行為能力」。

4. 「尚難非謂無行為能力」:「難」、「非」、「無」合計3個負,所以成了「可謂無行為能力」,意即「無行為能力」。

5. 其他諸如:「莫不」、「莫非」、「無日無之」、「無奇不有」等等都是這類語法。

接下來說說第2個公式,負負不得正的習慣語法。這種習慣用法,似乎是民初白話文運動引進的慣用語法。英文的口語也有類似的語法,例如「not hardly」並非負負得正。但是,不見得每一種語系都有類似的習慣語法,再加上並不符合邏輯,所以時常造成混淆,引起爭論。

這種習慣語法以「好不」、「無時無刻不」為主。一般人很自然地,會將「好」解釋為「很、非常」,所以「好不」順理成章就解為「很不」、「非常不」。只不過,在《教育部重編國語修訂本》裏,「好不」有意義相反的2解,第1解為「很、非常」,例如「好不有力氣」就是「很有力氣」,「好不尷尬」就是「很尷尬」;第2解為「很不、非常不」,例如「好不容易」就是「很不容易」,「好不自在」就是「很不自在」。雖然教育部將「好不」分成2解來解釋,但是也有一派人士堅持只有1解:「好不=好=非常」。唉呀,攪亂一池春水,還是得不到標準答案。不要再解釋了,請直接告訴我,到底是要用哪1解,好不?嗯,只能看雙方默契囉。

至於「無時無刻不」,正常來說,如果運用負負得正,就會得出「時時刻刻不」的結論。雖然這樣的結論符合邏輯,但是卻不符合習慣語法。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解釋,「無時無刻」意指「沒有時刻。後面常與否定詞連用,指時時刻刻、隨時的意思」,如此一來,「無時無刻不」之正解應為「時時刻刻都」。例如「無時無刻不在心上」就成了「時時刻刻都在心上」。

時至今日,因為這種語法不符合邏輯,其實已經面臨挑戰。例如110年五等關務第43題的選文「…不必受到阿嬤無時無刻的監看」、111年五等關務第42題的選項(C)「依賴社群軟體,無時無刻盯著網路上他人的訊息」,都直接將「無時無刻」當一組成語來用,意即「時時刻刻」,而沒有採用「無時無刻不」的習慣語法。

以下就選3題來測試一下否定語法:

7 下列選項中,文句「沒」有語病的是: (A)他對自己的期待很高,努力進取,無時無刻在讀書 (B)五月的家鄉開滿了油桐花,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節(C)經過三個月的努力,總算拿下這個案子,心裡很快樂 (D)儘管遇見多大的困難,我們也會堅持下去,使命必達(110司法五等)

答:(C)

解析:(A)應改為「無時無刻不在讀書」,這一句是特殊的習慣用語,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解釋,「無時無刻」意指「沒有時刻。後面常與否定詞連用,指時時刻刻、隨時的意思」,如此一來,「無時無刻不在讀書」就成了「時時刻刻在讀書」。(B)應將「季節」改為「月分」才能呼應前面的「五月」。(D)應將「儘管」改為「不管」,才能連接後面的「多大」。

****************

37 下列使用否定詞的文句,合乎邏輯的選項是: (A)為什麼不允許我不吃飯,我真的一點都不餓 (B)除非你先把功課寫完,否則我不讓你出去玩 (C)大家都期待這次聚會,我不相信沒有人不來 (D)比賽的日期就要到了,我們不得不加緊練習 (E)股市突然大幅下跌,投資大眾無不愁眉不展(108-地特五等)

答:(ABDE)

解析:(A)負負得正,就成了「允許我吃飯」,可轉換成正面表述:「為什麼要我吃飯,我真的一點都不餓」,合乎邏輯。(B)轉換成正面表述:「你先把功課寫完,我就讓你出去玩」,合乎邏輯。(C)用了三個不字,又不斷句,讀起來很累,不知所云,試試斷句及轉換成正面表述,有以下可能組合,「大家都期待這次聚會,我相信有人不來」、「大家都期待這次聚會,我不相信有人來」,不管是哪一個組合,都不合邏輯。(D)轉換成正面表述:「比賽的日期就要到了,我們得加緊練習」,合乎邏輯。(E)「無不」等於「都」,「愁眉不展」是成語,不能從中斷句,所以轉換成正面表述即為:「股市突然大幅下跌,投資大眾都愁眉不展」,合乎邏輯。

****************

19 下列選項,何者前後兩句意思「不」同? (A)未經同意,不能拍照/經過同意,才能拍照 (B)誰都認為他沒有說謊/沒有人不認為他說謊 (C)除非自己放棄,否則失敗不會降臨/除非自己放棄,失敗才會降臨 (D)不用氣餒,比賽輸了,沒什麼關係/不用氣餒,比賽輸了,有什麼關係(108-原住民五等)

答:(B)

解析:(A)「未」、「不」負負得正,所以「未經同意,不能拍照」意同「經過同意,才能拍照」(B)前一句是「人人都認為他沒有說謊」,而後一句「沒」、「不」,負負得正,就成了「人人都認為他說謊」,前後兩句意思不同。(C)「否則失敗不會降臨」,「否」、「不」負負得正的結果,就成了「失敗才會降臨」,所以前後兩句的意思相同。(D)也是特殊的習慣用語。前一句「沒什麼關係」跟後一句的「有什麼關係」是同樣的意思。

Readmoo讀墨電子書:《公職考試國文科測驗題逐題解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效能升級站
10會員
53內容數
ChatGPT×Python×Notion AI投資指南 春秋戰國歷史 國文公職考試選擇題
效能升級站的其他內容
2023/12/15
1 下列選項,何者最適宜「醫界」使用? (A)   功著杏林 (B)利惠人群 (C)大業千秋 (D)福國利民(112-初) 答:(A) 解析:「杏林」用來指醫學界,所「功著杏林」、「杏林春暖」都可以使用在醫界,故(A)為正解。其餘選項皆不適用,(B)「利惠人群」用於商界題辭。(C)「大業千秋」意
2023/12/15
1 下列選項,何者最適宜「醫界」使用? (A)   功著杏林 (B)利惠人群 (C)大業千秋 (D)福國利民(112-初) 答:(A) 解析:「杏林」用來指醫學界,所「功著杏林」、「杏林春暖」都可以使用在醫界,故(A)為正解。其餘選項皆不適用,(B)「利惠人群」用於商界題辭。(C)「大業千秋」意
2023/12/14
1 如果要寄結婚請帖給業師,下列信封的啟封詞何者錯誤? (A)道啟 (B)鈞啟 (C)大啟 (D)賜啟 (111-初1501) 答:(C) 解析:給教育界或學界長輩的啟封詞可用「道啟」、「鈞啟」、「賜啟」。給晚軰用「大啟」、「收啟」、「啟」,所以(C)為錯。 2 下列選項,何者「不」適合用於對
2023/12/14
1 如果要寄結婚請帖給業師,下列信封的啟封詞何者錯誤? (A)道啟 (B)鈞啟 (C)大啟 (D)賜啟 (111-初1501) 答:(C) 解析:給教育界或學界長輩的啟封詞可用「道啟」、「鈞啟」、「賜啟」。給晚軰用「大啟」、「收啟」、「啟」,所以(C)為錯。 2 下列選項,何者「不」適合用於對
2023/12/13
1 甲:不惑之年。乙:花甲之年。丙:而立之年。丁:花信之年。 以上詞語皆與年齡有關,依年紀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是: (A)乙丙甲丁 (B)丙甲丁乙 (C)丁甲乙丙 (D)丁丙甲乙(110-初) 答:(D) 解析:「不惑之年」是40歲。「花甲之年」是60歲。「而立之年」是30歲。「花信之年」是指女子
2023/12/13
1 甲:不惑之年。乙:花甲之年。丙:而立之年。丁:花信之年。 以上詞語皆與年齡有關,依年紀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是: (A)乙丙甲丁 (B)丙甲丁乙 (C)丁甲乙丙 (D)丁丙甲乙(110-初) 答:(D) 解析:「不惑之年」是40歲。「花甲之年」是60歲。「而立之年」是30歲。「花信之年」是指女子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無時無刻」這個詞,不管在口語、文章、電視傳播裡,都一直被錯誤的使用著,大家對於其傳達的錯誤意義,已經到了無感的地步。
Thumbnail
「無時無刻」這個詞,不管在口語、文章、電視傳播裡,都一直被錯誤的使用著,大家對於其傳達的錯誤意義,已經到了無感的地步。
Thumbnail
這堂課主要是加上一點小花樣,讓句子本身有更多層次的表達。👉[表達否定]想把正在做的動作加上否定,那只需要在動詞前面加上一個字'안 '就可以了!這個안 可以把它想作是中文的「不」或是「沒」,雖然中文上的意思並不相同,不過韓語裡兩種情況都是使用안。需要注意的
Thumbnail
這堂課主要是加上一點小花樣,讓句子本身有更多層次的表達。👉[表達否定]想把正在做的動作加上否定,那只需要在動詞前面加上一個字'안 '就可以了!這個안 可以把它想作是中文的「不」或是「沒」,雖然中文上的意思並不相同,不過韓語裡兩種情況都是使用안。需要注意的
Thumbnail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XX沒有好壞之分」 類似這樣的句子,有時會看到別人回應時加上這樣一句,通常這種時候我也只會表示「是的」、「沒錯」、「我同意」,只是有需要提出來強調這點嗎?
Thumbnail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XX沒有好壞之分」 類似這樣的句子,有時會看到別人回應時加上這樣一句,通常這種時候我也只會表示「是的」、「沒錯」、「我同意」,只是有需要提出來強調這點嗎?
Thumbnail
否定語法雖然容易引起語意上的模糊,但是卻無所不在,特別是法律文書。如果碰上這樣的句子:「尚難非謂不無行為能力」,只能將數學公式中的負負得正搬出來。 關於否定語法,有下列兩個公式: 1. 負負得正,符合數學公式。 2. 負負不得正,屬於習慣用法。 首先來說說第1個公式,負負得正。大多數句子都屬於負負得
Thumbnail
否定語法雖然容易引起語意上的模糊,但是卻無所不在,特別是法律文書。如果碰上這樣的句子:「尚難非謂不無行為能力」,只能將數學公式中的負負得正搬出來。 關於否定語法,有下列兩個公式: 1. 負負得正,符合數學公式。 2. 負負不得正,屬於習慣用法。 首先來說說第1個公式,負負得正。大多數句子都屬於負負得
Thumbnail
"無所謂"一直以來都是我最嚮往的話 要是也能輕鬆的說出口就好了呢~ 人啊是不是固定一段時間 就會被安排經歷一場浩劫? 果然當人是一種詛咒啊 但也是一種給你塞顆糖再抽你一巴掌的咒 不會讓你完全絕望 為的是讓你自願的待在沒有鎖的牢籠 為了沒有預言的喜悅苟活 總之就這樣懵懵懂懂過了幾個春秋
Thumbnail
"無所謂"一直以來都是我最嚮往的話 要是也能輕鬆的說出口就好了呢~ 人啊是不是固定一段時間 就會被安排經歷一場浩劫? 果然當人是一種詛咒啊 但也是一種給你塞顆糖再抽你一巴掌的咒 不會讓你完全絕望 為的是讓你自願的待在沒有鎖的牢籠 為了沒有預言的喜悅苟活 總之就這樣懵懵懂懂過了幾個春秋
Thumbnail
看日劇時出現一句台詞很有趣 「後悔しないようにしなくちゃだめよ」 這句話用了3個否定 結果還是正向的意思 非常典型日本人的講話方式 「後悔しないようにしなくちゃだめ」 直譯成⇒不能不努力(要努力)達成不後悔這個目標 換成比較通順的中文才是可別讓自己後悔
Thumbnail
看日劇時出現一句台詞很有趣 「後悔しないようにしなくちゃだめよ」 這句話用了3個否定 結果還是正向的意思 非常典型日本人的講話方式 「後悔しないようにしなくちゃだめ」 直譯成⇒不能不努力(要努力)達成不後悔這個目標 換成比較通順的中文才是可別讓自己後悔
Thumbnail
建立生活儀式感可能需要多一點「自我禁止」,也就是刻意在某些時間或地點不做某事的自制力。去做,很容易!不做,很困難。但當自己下定決心在某時段不做某事,到了可以做的時候就特別有儀式感,我就是這樣來區分宅居生活的平日與假日。
Thumbnail
建立生活儀式感可能需要多一點「自我禁止」,也就是刻意在某些時間或地點不做某事的自制力。去做,很容易!不做,很困難。但當自己下定決心在某時段不做某事,到了可以做的時候就特別有儀式感,我就是這樣來區分宅居生活的平日與假日。
Thumbnail
真正的正能量,應該是可以接納負面能量吧? 負面情緒的「負」不是糟糕的負,而是數學的負。
Thumbnail
真正的正能量,應該是可以接納負面能量吧? 負面情緒的「負」不是糟糕的負,而是數學的負。
Thumbnail
認字是閱讀的基礎,當孩子發現自己能獨立認讀出書本上的文字時,他們對閱讀會更有興趣;在書本中,不難發現許多字總是不斷、反覆地出現,故學習文字時可以從「常用字」開始學起更能事半功倍。 今天我們要學的第二個常用字就是「不」,出現率高達1.227%。
Thumbnail
認字是閱讀的基礎,當孩子發現自己能獨立認讀出書本上的文字時,他們對閱讀會更有興趣;在書本中,不難發現許多字總是不斷、反覆地出現,故學習文字時可以從「常用字」開始學起更能事半功倍。 今天我們要學的第二個常用字就是「不」,出現率高達1.227%。
Thumbnail
  完全不相關的話題,我討厭「ここだけの話(我只在這邊跟你說 / 私下透露)」這句話;然而意外地這句在我看來缺乏專業也說不上高明談判的一句話,竟然常常聽到,且不只我所在的公司。附帶一提轉換成文字的時候我常常會讀成たけのこの話(關於竹筍的話題)。
Thumbnail
  完全不相關的話題,我討厭「ここだけの話(我只在這邊跟你說 / 私下透露)」這句話;然而意外地這句在我看來缺乏專業也說不上高明談判的一句話,竟然常常聽到,且不只我所在的公司。附帶一提轉換成文字的時候我常常會讀成たけのこの話(關於竹筍的話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