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圖片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s://reurl.cc/9pj9Gn
《書名: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學音樂,追求什麼?》
24 Things parents should’ve known about piano study.
A life’s pursuit of music appreciation.
作者:蔡佩娟
出版社:積木
小星星約莫在二歲左右時,我都會帶他去參與一些音樂律動課程,或是音樂繪本的團體班級,整體而言,在聆聽繪本故事與音樂律動時,小星星可以感受到音樂的節奏性與歡樂性,同時也接觸認識不同的樂器。
隨著年紀增長,小星星對於「鋼琴」這神秘的迷人黑白鍵,充滿了好奇與喜愛,常常一回家就會立馬掀開鋼琴蓋,咚咚咚的敲彈著琴鍵,自己沈浸自己的小世界,哼哼唱唱。
自己曾思考著,該由自己教他呢?還是交給老師呢?
衡量許久,暫且交由老師引導吧!
不過,在學琴過程中,每當小星星下課後,大致會問一下小星星的課程情形,而小星星所述說的內容,總是讓我自己充滿了疑惑感,也曾與課堂老師詢問過課程內容,總覺得哪邊不太對勁;終於,老師自己也說了,其實她並沒有教過這個年紀的幼童,相對的,她也想嘗試看看,這個部分我是很認同老師的,但是,隨著一堂堂課程下來,老師卻是要家長自行準備樂器與五線譜等練習,最後,我還是請教了身為音樂老師的朋友。
她聽完我的敘述,說了:「妳,可以拒絕這位老師的要求,而且這些課程準備應該是由老師準備,而不是由妳這位家長來負責,你可以直接拒絕她。」我又提問說:「我想暫時讓小星星不去上課,因為我個人覺得這老師的授課方式,我不太認同(因為課程中,老師會給予零食,但未經過我同意或先行詢問),可是小星星他似乎很喜歡呢!」朋友說著:「小星星目前的年紀,是無法辨別的,而現階段妳是可以幫他做篩選,如果不適合,直接停止,或許也是最好的方式,也不用過度擔心。」印象中,那晚朋友不厭其煩地告訴我,或許應該要留意的一些細節,也讓我暫且終止小星星的鋼琴學習之路。
這期間,曾在北上進修兒童身心發展課程時,問了職能治療師關於孩子學習鋼琴的適合年紀,老師也提到:「每個孩子的手指發展不同,男生跟女生也不同,在測試時,不妨把手指比成OK,如果你輕輕勾住拉開,孩子手指還是可以比著OK的手勢,表示孩子手指力道是足夠的,在彈奏鋼琴上,比較不會那麼吃力。」同時,也提到在學習才藝時,不同類型的才藝,孩子也是會有倦怠感,在孩子自己可以負荷的範圍內,建議不超過三樣才藝課程。
大約過了一年半,此時小星星突然說道:「我想學鋼琴。」在深思熟慮之後,這次決定自己教導,憑藉著朋友的建議與自我的觀察,自己規劃屬於小星星的個人鋼琴學習方式,而且這次小星星自己很有毅力,持續了一年時間,沒有任何放棄,縱然中間學習過程中,每進階一次,就會自己很挫折的崩潰大哭,但在哭完後,他還是堅持把練習完成,而一次再一次跨越自己的學習歷程後,換得是他的自信,這也是小星星對自己的自我肯定方式。
在閱讀蔡佩娟老師著作的《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一書中,如果當年老師能更早出版,或許我更能提早心領神會找到答案,來引導小星星去學習鋼琴這件事。
在書中,細分很多區塊,其中也給予想要走音樂系這條路程的孩子,更多探索自我來尋找答案,而不是茫然不知所以的狀態;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學樂器,只是為了學而學,或是為了唸音樂學校,有的孩子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音樂,但是在前往音樂的過程中,興趣跟練習是有差異性的,往往在中途就放棄了,因此在蔡佩娟老師的前半段書中也強調,聆聽音樂來提高孩子對於音樂的興趣,讓孩子對於音樂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潛移默化,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才不會產生無力感和困難感。
曾經在某一篇教養專家的文章看到一句話:「學習,沒有快樂的;只有最後的結果,才是快樂的!學習的過程都是充滿痛苦與困難,只有經歷這些挫折,才能真正體會到成果的快樂。」整個瞬間一語驚醒,到底活了幾個世紀的「快樂學習」啊!
音樂,是不用語言的交流,是國際的藝術交流,是文化觸角的延伸;在台灣,我們不是只侷限在西洋古典樂曲,試著讓孩子接觸不同的音樂領域,本土的台語歌曲,紀錄著日據時期的台灣歌謠;歌仔戲文化的七字調等音樂曲調,也是我們的傳統戲曲;日本歌謠所搭配的三味線樂器、越南木琴或手拍式竹管樂器(在南投的竹山文化園區,也有類似的竹管木琴,很適合帶孩子去體驗,由竹子敲打出來的聲音感)。
光是美國,又區分出雷鬼、爵士、古巴樂、搖滾、節奏藍調、R&B …等不同曲風;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不只有一分為二,不是兩種選擇,多樣貌的音樂內容,可以讓孩子在聽覺的饗宴上,更充滿刺激性與敏銳度,去融入更多不同層次的音樂文化。
《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裏面,蔡佩娟老師在每一篇每一頁裡,都已經超越了所提到的24件事,而是將一件事再擴展並延伸出去,讓學鋼琴這一件事,像漣漪一般,一圈一圈的連帶效應,而不是只單一個問題解決一個,讓在學習鋼琴、正準備要學習、想讓孩子學習的家長們、甚至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彷徨不知所措的選項時,這本書籍值得細細品讀,從學習鋼琴中,也帶出探索自我的觀念、了解自我的認知,這是讓孩子們更為重要的體認。
最後,自己最喜歡蔡佩娟老師《鋼琴老師沒告訴你的24件事》裡,書中所提到得兩個部分:一是練琴的習慣,二是練琴的設定。
一、 練琴的習慣:
在一本一本的樂譜裡,有的曲子簡易,有的曲子會隨著進階而困難度增加,孩子往往會在練習過程中,因為練不好自我挫折,開始找一堆藉口,功課寫不完啊、曲子太長啦、明天再練啦 … 諸多因素來逃避。
但是只要先建立起「練琴的習慣」,每天練習一些,20分鐘也好、30分鐘也好、40分鐘也好,都要讓自己去觸碰琴鍵,一種熟悉的觸感,讓自己每天去接觸鋼琴或是練習的樂器,成為一個每天作息中的一件事,如同吃飯睡覺一樣的日常生活,而養成「練琴的習慣」後,也會自然而然自己會提醒自己練習,自我督促的習慣之一。
二、 練琴的設定:
小星星曾經問我:「我已經練好了,為什麼還要再練一次?」
這時候,我會用引導的方式,詢問小星星:「那你覺得這首曲子給你的感覺是什麼呢?你覺得自己再彈一次的話,彈出來會跟這次一樣呢?還是不一樣呢?」透過不同引導式問法,讓小星星知道,練琴不是一次就好,或許有的曲子剛開始因為簡易,所以很快就會練好,那對於較困難的曲子,如果沒有重複練習,就會出現第一次彈對、第二次彈錯、第三次彈錯、第四次彈對、第五次彈錯 … 連續練習下來,沒有給自己一個「練琴的設定」,這樣再下一次的複習彈奏時,又是錯誤百出的情況,因次,在小星星的「練琴設定」,也是兩次性連續彈正確,讓大腦接收正確的彈奏訊息,而非恰巧彈對就含糊帶過!以這樣重複練習的方式,也可以讓小星星練習背譜的能力,是一舉兩得的好方式。
引用圖片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s://reurl.cc/9pj9Gn
⭐️⭐️⭐️⭐️⭐️⭐️⭐️⭐️⭐️⭐️⭐️⭐️⭐
喵喵KandyのFB粉絲專頁
《星星糖の童話森林》連結:
歡迎《加入line帳號》詢問:
或搜尋ID:@960pjunv
(kids 星星糖の童話森林)
&喵喵_Kandy
&幼童藝術創作
&親子超輕土創意手作
&親子遊戲音樂故事律動
&親子故事繪本藝術手作
#彰化二林彰化北斗彰化大城彰化埤頭彰化溪州彰化田尾彰化田中彰化竹塘彰化芳苑 #親子手作 #親子黏土DIY #親子繪本故事 #親子輕黏土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