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該用體罰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喵喵自從去年10月確診後,

幾乎將 #方格子 完全停擺了~

幾乎停頓快整整一年,

終於又再度復出啦啦啦啦啦~


今年首PO文,

來一篇心得文。

是在上個月吧 ...

看到一則家長打孩子臉頰的新聞 ⋯

喵喵唸國小的時候,

老師雖然會體罰,

但老師告訴我們:

千萬不能打孩子的臉頰跟屁股!

(老師都打手掌跟小腿)

(喵喵到國中還是被打)

並不是因為喵喵調皮搗蛋,

而是未達到學校要求的成績標準。


不過呢 ⋯

這也讓喵喵心中埋下一顆種籽,

成績並非是靠「打」就會進步啊!

回到體罰這個部分,

喵喵有了小孩後,

會以語言告知孩子的錯誤,

但不會使用暴力的方式去責罰。


有的孩子,

使用適當的處罰,

相對性的去瞭解:

「犯錯」所應該付出的代價。

孩子是可以學習記憶的,

但不能奢求孩子一次就能記得住

他所犯下的錯誤。


錯誤之後的修正能力,

都是經由練習而來的,

練習後所得到的結果,

反覆思考與反省檢討,

才能慢慢建立起記憶。


而語言的責備,

也得小心處理,

有時候像利刃,

太尖銳的言語,

會讓孩子受挫,

更加自卑受創,

無法思考原因,

而是鑽牛角尖,

轉而變反效果。


家長並非不是沒有脾氣,

適當的怒氣,

孩子才能辨別「人的表情」意思,

而不是對方已經在生氣,

卻還看不懂臉色。

但,

怒氣!不代表可以打小孩!

而是讓孩子明確知道,

這是一個情緒的表現。


在跟孩子溝通情緒時,

難免會心平氣和的討論,

孩子不開心、

家長不高興,

這都是很正常的反應,

需要花費的時間跟心力,

一定是冗長的,

但是當事情都解決了 ⋯

你會發現,

孩子會懂得前因後果,

會知道該如何去處理,

下一次再發生的情況。


雖然 ⋯

孩子「也」可能「忘記」了,

但,這是正常的 ⋯

我們即使不論長到多大歲數,

事情也不是樣樣都記得一清二楚啊~

就「再次」重新開啟溝通、處理,

一個新的記憶點,

再重新植入孩子的腦海裡。

前幾天 ⋯

聽到一首歌曲,

一開頭的歌詞,

立刻吸引住我的聽覺:

{ 我想學一個遨遊太空的魔法

把所有心願都在夜空種下

陪着所有星星在夢裏越長越大 }


這歌詞,

就是喵喵的初心《星星糖の童話森林》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小星星 💫

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與希望

父母就是他的棉花糖 🍭

包容呵護且珍惜孩子的成長

在童話森林裡找到自己的天地 🍀


聽到中間歌詞時,

又是另一種的觸動:


{ 我會等枯樹生出芽 開出新的花

等着陽光刺破黑暗 第一縷朝霞 }

{ 我想學一種續寫未來的魔法

把所有未來都寫在我筆下 }


曾經在喵喵學習【兒童發展】課程時,

老師提到:

教小孩就像等待種植植物一樣,

你要適時澆水、施肥,

以及最重要的「等待」!


不能操之過急、或是疏於照顧,

植物,不會說話。

孩子,可以溝通。


現階段的孩子,依附著我們,

是緊密的親子關係,

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才有足夠的能力,

去自己面對與選擇自己的未來,

勇於承擔責任,

學會走自己生活的路。


附上歌詞與連結,

推薦分享給各位朋友們。

承桓《我會等》

詞:路夕月

曲:成禮

編曲:黃涵

製作人:一寸光年團隊

《我會等》

我想學一個遨遊太空的魔法

把所有心願都在夜空種下

陪着所有星星在夢裏越長越大

我想風也不知道它該要去哪

我想落葉也會偷偷想家

學會了眼淚當做汗水偷偷地擦

我會等枯樹生出芽 開出新的花

等着陽光刺破黑暗 第一縷朝霞

我會等一場雨落下 把回憶都沖刷

再與你一起去看 外面世界 到底多大

我會等冬的雪融化 蒲扇裏的夏

守着深夜裏的星星 眨眼不説話

我會等故事裏的你 再給我講笑話

相信美夢和你 總有一天 會預先到達

我想學一種續寫未來的魔法

把所有未來都寫在我筆下

想過給你最完美的回答

我想雨也不知道何時能停下

再堅強的人也會偷偷想家


https://m.youtube.com/watch?v=wukVNyIrtMc&pp=ygUS5om_5qGTIC0g5oiR5pyD562J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ids_星星糖の童話森林的沙龍
3會員
9內容數
2024/09/23
親子小旅行 20240921  南投集集小鎮【社區文化據點小旅行暨食農教育】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09:00~13:00 活動流程/集集車站文史導覽-廣盛宮-清水花園-和平國小(昔日新高神社)-大眾爺廟&大樟樹-本草自然生技園區(手作:火龍果珍珠&左手香苔球) *自己額外的附加行程/
Thumbnail
2024/09/23
親子小旅行 20240921  南投集集小鎮【社區文化據點小旅行暨食農教育】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09:00~13:00 活動流程/集集車站文史導覽-廣盛宮-清水花園-和平國小(昔日新高神社)-大眾爺廟&大樟樹-本草自然生技園區(手作:火龍果珍珠&左手香苔球) *自己額外的附加行程/
Thumbnail
2024/07/22
民以食為天,先來預約:彰化埤頭私房菜「燒味鮮」喫樂趣 天氣這麼熱,南彰化新聞報導「田尾遊客」日趨漸少, 這不就是我們的此行的方向嗎?來一趟賞心愜意的自在遊走。   什麼!再加入冷氣房的必備景點? 再讓北斗媳婦-喵喵,得來好好想想~   推薦行程路線:田尾公路花園-埤頭午膳(燒味
Thumbnail
2024/07/22
民以食為天,先來預約:彰化埤頭私房菜「燒味鮮」喫樂趣 天氣這麼熱,南彰化新聞報導「田尾遊客」日趨漸少, 這不就是我們的此行的方向嗎?來一趟賞心愜意的自在遊走。   什麼!再加入冷氣房的必備景點? 再讓北斗媳婦-喵喵,得來好好想想~   推薦行程路線:田尾公路花園-埤頭午膳(燒味
Thumbnail
2022/10/18
十月份的季節,是孩子們最愛的萬聖節,除了最常拿「南瓜」來裝飾外,沒想到!今天在剖開「黃甜椒」時,喵喵噗滋一聲笑出來 ~~~ 這黃甜椒也太可愛了 ~~~ 不輸給我們的南瓜怪呢!黃甜椒的表情實在太俏皮了,立刻拍下這療癒的蔬果。
Thumbnail
2022/10/18
十月份的季節,是孩子們最愛的萬聖節,除了最常拿「南瓜」來裝飾外,沒想到!今天在剖開「黃甜椒」時,喵喵噗滋一聲笑出來 ~~~ 這黃甜椒也太可愛了 ~~~ 不輸給我們的南瓜怪呢!黃甜椒的表情實在太俏皮了,立刻拍下這療癒的蔬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啊!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好辛苦的,很欣慰你從未因此放棄」   週五聽兒子說了一件讓我很心疼也很錯愕的事,到現在心裡仍然有點緊繃。   「我媽媽說你是壞孩子,會和老師頂嘴,要我不要一直去跟你玩,會被帶壞等等......」兒子說X同學在當天和他說了數次,他覺得非常難過也生氣,但只能忍著。  
Thumbnail
「孩子啊!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好辛苦的,很欣慰你從未因此放棄」   週五聽兒子說了一件讓我很心疼也很錯愕的事,到現在心裡仍然有點緊繃。   「我媽媽說你是壞孩子,會和老師頂嘴,要我不要一直去跟你玩,會被帶壞等等......」兒子說X同學在當天和他說了數次,他覺得非常難過也生氣,但只能忍著。  
Thumbnail
喵喵自從去年10月確診後, 幾乎將 #方格子 完全停擺了~ 停頓了快整整一年, 終於又再度復出啦啦啦啦啦~ 今年首PO文,來一篇心得文。 是在上個月吧 ... 看到一則家長打孩子臉頰的新聞 ⋯ 喵喵唸國小的時候, 老師雖然會體罰, 但老師告訴我們: 千萬不能打孩子的臉
Thumbnail
喵喵自從去年10月確診後, 幾乎將 #方格子 完全停擺了~ 停頓了快整整一年, 終於又再度復出啦啦啦啦啦~ 今年首PO文,來一篇心得文。 是在上個月吧 ... 看到一則家長打孩子臉頰的新聞 ⋯ 喵喵唸國小的時候, 老師雖然會體罰, 但老師告訴我們: 千萬不能打孩子的臉
Thumbnail
近幾個月新北市幼兒園有餵藥案、體罰案底下是針對遇到類似情況,對兒童心理的瞭解與家長可以做的事讓大家不必過於驚慌與擔憂,有方向可循以條列式來寫,可以當成講義來看 #觀察孩子是否焦慮到失控 1.異於平常的行為 2.退化行為 3.失控行為
Thumbnail
近幾個月新北市幼兒園有餵藥案、體罰案底下是針對遇到類似情況,對兒童心理的瞭解與家長可以做的事讓大家不必過於驚慌與擔憂,有方向可循以條列式來寫,可以當成講義來看 #觀察孩子是否焦慮到失控 1.異於平常的行為 2.退化行為 3.失控行為
Thumbnail
一位媽媽問我, 處罰孩子的意義在哪? 這不是一位支持人本的媽媽, 而是一位篤信嚴格才能成才、打罵才會聽話, 卻對於目前女兒凡事擺爛, 極度無奈且無助的媽媽。 「回到家,餐袋就丟在那裡,我沒有幫她洗她就放給它臭!洗完澡,濕濕的毛巾就放在地上不管!一個女孩子衛生習慣這麼差!你看她衣服也穿不好,都不怕被別
Thumbnail
一位媽媽問我, 處罰孩子的意義在哪? 這不是一位支持人本的媽媽, 而是一位篤信嚴格才能成才、打罵才會聽話, 卻對於目前女兒凡事擺爛, 極度無奈且無助的媽媽。 「回到家,餐袋就丟在那裡,我沒有幫她洗她就放給它臭!洗完澡,濕濕的毛巾就放在地上不管!一個女孩子衛生習慣這麼差!你看她衣服也穿不好,都不怕被別
Thumbnail
現在很多專家和教養文化,都說不應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某程度會影響到幼兒的大腦發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然後影響成長。 於是,不打不罵的風氣持續成長,但是我想說,劍走偏鋒,走向任何一邊的極端,都不會有好結果。
Thumbnail
現在很多專家和教養文化,都說不應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某程度會影響到幼兒的大腦發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然後影響成長。 於是,不打不罵的風氣持續成長,但是我想說,劍走偏鋒,走向任何一邊的極端,都不會有好結果。
Thumbnail
從小我們就聽過一句話 : 「不打不成器」。而身為一位體保生,體罰是家常便飯。但其實不單是選手,體罰也時常出現在學校裡。 你或許曾是其中一位被體罰過的學生。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也可能認為體罰是件相當正常的事;亦或是認為不合理,也無力反抗。那麼經過了這麼多年,你依然支持體罰嗎 ? 為什麼 ? 
Thumbnail
從小我們就聽過一句話 : 「不打不成器」。而身為一位體保生,體罰是家常便飯。但其實不單是選手,體罰也時常出現在學校裡。 你或許曾是其中一位被體罰過的學生。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也可能認為體罰是件相當正常的事;亦或是認為不合理,也無力反抗。那麼經過了這麼多年,你依然支持體罰嗎 ? 為什麼 ? 
Thumbnail
處罰孩子要在愛中教導,在愛中說誠實話、在愛中除理事情。跟孩子用簡單清楚的句子解釋事情,說明處罰的原因個原則,這樣的處罰才會有效過。
Thumbnail
處罰孩子要在愛中教導,在愛中說誠實話、在愛中除理事情。跟孩子用簡單清楚的句子解釋事情,說明處罰的原因個原則,這樣的處罰才會有效過。
Thumbnail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Thumbnail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